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八帙 (9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八帙 (9)

1. 大青

(別錄中品)

【氣味】苦大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時氣頭痛,大熱,口瘡。

【核】曰:出東境邊道,及江東州郡,今荊南、眉、蜀、濠州,所在亦有之矣。春生青紫莖,高二三尺,對節作葉,長三四寸,面青背淡,放花如蓼,色紅紫,亦似芫花狀。結實青碧,大若椒粒,霜降則紅。三四月,採莖葉陰乾用。

【叅】曰:東方生風,入通於肝,其主木也,其色青也;言能宣大風木之用,因名大青。味大苦,氣大寒,雖待陽為標,熱為本,亦非陰凝走下之比;力使自外而內者,仍從自內而外也。讀仲景先生大青龍湯兩法,一主標陽本風之從化,一發標陽本寒之將陷,則得之矣。

白話文:

【大青】

【氣味】味苦,性大寒,沒有毒性。

【主治】主要治療時氣(指季節性的流行病)引起的頭痛、高熱、以及口瘡。

【考證】說:大青產於東邊邊境的道路旁,以及長江以東的各州郡。現在荊南、眉州、蜀地、濠州等地也有生長。春天生出青紫色的莖,高約二三尺,葉子對生,長約三四寸,正面呈青色,背面顏色較淡。開的花像蓼花,呈紅紫色,也像芫花的花。結出的果實呈青碧色,大小像花椒粒,到霜降時會變成紅色。在三四月採集莖葉,陰乾後使用。

【闡釋】說:東方主風,風氣與肝相通,肝屬木,其代表色為青色;說它能宣洩大風木的作用,因此被命名為大青。味道極苦,氣性大寒,雖然表面上是針對陽熱,但實際上是針對體內熱邪的根本,並非陰氣凝聚向下走的類型;它發揮作用的方式是使熱邪從外向內散發,也可以說是由內向外發散。讀仲景先生的《大青龍湯》中關於大青的兩種用法,一種是治療標陽(體表陽熱)被風邪引動的症狀,另一種是治療標陽(體表陽熱)因寒邪而即將內陷的症狀,就能理解大青的作用了。

2. 高良薑

(別錄中品)

【氣味】辛大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暴冷,胃中冷逆,霍亂腹痛。

【核】曰:唐詩云:豆蔻稍頭二月初。桂海虞衡志云:紅豆蔻花叢生,葉瘦如碧蘆,春末始發。未開花時,無抽一干,有大籜包之,籜解花見。一穗數十蕊,淡紅鮮妍如桃杏。蕊重則垂如葡萄,又如火齊瓔珞,及剪綵鸞枝之狀。有花無實,不與草豆蔻同種,每蕊心有兩瓣相併,詞入托興,如比目連理云。

資暇集云:豆有圓而紅,其首烏者,舉世呼為相思子,即紅豆蔻之異名。其木斜斫之則有文,可為彈博局,及琵琶槽;其樹大株而白;枝葉似槐;其花與皂莢花無殊;其子若扁豆,處於甲中,通體皆紅。李善云:其實赤如珊瑚。徐氏筆精云:嶺南閩中有相思木,歲久結子,色紅如大豆,故名相思子。

每一樹結子數斛,非紅豆也。筆叢謂溫廷筠詩:玲瓏骰子安紅豆,入骨相思知也無。相思子,即紅豆者亦謬矣。方物略記云:紅豆花白色,實若大豆而紅,以似得名,葉如冬青。

【叅】曰:高,崇也,倉舍同。良,善也;姜,界也。氣味辛大溫,對待暴冷為因,胃中冷逆,霍亂腹痛為證。經云:脾胃者,倉廩之官,使道閉塞而不通,形乃大傷,閔閔之當,孰者為良。

(具豆蔻之宣攝,肉蔻之剛燖,白蔻之開發,三皆草實。此獨草荄,下焦亦得藉此以成決瀆矣。冥冥之當,舍此孰良。)

白話文:

高良薑

【味道】味道辛辣,性質溫熱,沒有毒性。

【主要功效】主要治療突然發生的寒冷,胃部因寒氣引起的氣逆,以及霍亂導致的腹痛。

【考證】有人說:唐詩裡說:「豆蔻花開在二月初。」《桂海虞衡志》記載:「紅豆蔻花成叢生長,葉子細長像碧綠的蘆葦,在春天末期才開始開花。還沒開花的時候,沒有明顯的莖幹,有大的苞片包著,苞片裂開後花才露出來。一穗有數十朵花蕊,淡紅色鮮豔美麗像桃花杏花。花蕊下垂時就像葡萄,又像紅色的寶石瓔珞,以及剪綵的鸞鳥羽毛。它有花而沒有果實,和草豆蔻不是同一種,每一朵花蕊的中心有兩瓣花瓣並列在一起,經常被拿來比喻感情深厚,就像比目魚和連理枝一樣。」

《資暇集》記載:「豆子有圓形的,紅色的,頂端是黑色的,世人都稱它為相思子,其實是紅豆蔻的別名。它的木材斜著砍開會有紋路,可以做成彈棋的棋盤,以及琵琶的琴槽;樹木高大而顏色是白色;枝葉像槐樹;花朵和皂莢花沒有什麼區別;果實像扁豆,長在莢中,整個都是紅色的。李善說:它的果實紅得像珊瑚。徐氏的《筆精》說:嶺南閩中有相思樹,經過很多年才會結果,顏色紅得像大豆,所以叫做相思子。

每一棵樹可以結出好幾斛果實,這不是紅豆。筆叢說溫庭筠的詩:「玲瓏骰子安紅豆,入骨相思知也無。」相思子就是紅豆的說法是錯誤的。《方物略記》記載:紅豆花是白色的,果實像大豆一樣是紅色的,因為形狀相似而得名,葉子像冬青樹的葉子。

【解釋】高,是崇高的意思,和倉舍一樣。良,是美好的意思;姜,是界限的意思。高良薑氣味辛辣,性質溫熱,可以用來治療突然發生的寒冷,針對胃中因寒氣引起的氣逆,以及霍亂導致的腹痛等症狀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脾胃是掌管糧食儲存的官員,如果通道阻塞而不通暢,身體就會受到很大的傷害,如果無法有效地發揮作用,誰又能擔此重任呢?」

(高良薑具有像豆蔻一樣的宣散和收斂作用,像肉豆蔻一樣的剛猛和溫熱,像白豆蔻一樣的開通和發散作用,這三種都是草本的果實。只有高良薑是草本的根莖,下焦的氣機也能藉由它來通利疏導。如果不能妥善地發揮作用,還有什麼藥物能比它更有效呢?)

3.

(別錄中品)

【氣味】甘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補中,益氣。

【核】曰:出荊、郢州,及汴、雒、河、陝間。待暑而種,與植谷同時,覆土鋤治,皆如禾法,但早登為別異也。月令仲夏之月,農既登黍矣。天子以雛嘗黍羞,與含桃先薦寢廟。其晚種而晚熟者,庶人始薦,故庶人秋乃薦黍。若天子之禮,自重其所先熟者,而嘗薦之耳。

其苗大體似稷,故詩云:彼黍離離,彼稷之苗,其秀成枝而舒散,一稃二米,兩粒並均,雖地有肥瘠,歲有凶穰,大小輕重,略無差等。色玄者秬,色黃者秠,故累秠定律,秬郁成鬯,此嘉穀也。

【叅】曰:黍者百穀之精,稟天地中和之氣以生,故一稃二米,均無差等。象太極之兩儀,是以之定律,為陰陽衡量之始,他谷所不及也。主補中益氣者,蓋音始於宮。宮,土音也。其數八十一,其聲最大而中,聲出於脾,合口而通之,四體百骸,動皆中節。

白話文:

味道: 味甘,性平,沒有毒性。

主要功效: 主要能補養脾胃,增益氣力。

產地與種植: 產於荊州、郢州,以及汴州、洛陽、黃河、陝西一帶。在暑天時種植,和種植穀物同時進行,覆土鋤草等田間管理都和種植稻子一樣,只是成熟的時間比較早。根據曆法,仲夏時節,農民已經收割黍子了。天子會用新收割的黍米做的食物,搭配含桃,先祭獻祖廟。至於晚種晚熟的黍子,平民百姓才開始享用,所以平民百姓在秋天才祭獻黍。天子的禮儀,是重視最先成熟的黍子,並先祭獻享用。

外觀特徵: 黍的幼苗大致像稷,所以詩經中說「那黍子長得茂盛啊,那稷苗也是如此」,它的穗會分枝散開,一個外殼裡有兩粒米,兩粒米的大小一樣,雖然土地有肥沃或貧瘠之分,年成有好壞之別,但黍米的大小輕重,幾乎沒有差別。顏色黑色的稱為秬,黃色的稱為秠,所以用秠來制定音律,用秬釀成祭祀用的香酒,這是一種美好的穀物。

藥理分析: 黍是各種穀物中的精華,秉承天地中和之氣而生長,所以一個外殼裡有兩粒米,大小一樣沒有差別。這象徵著太極的陰陽兩儀,因此可以用黍來制定音律,作為衡量陰陽的開始,這是其他穀物比不上的。它能補養脾胃,增益氣力,是因為「宮」音開始於黍。「宮」音屬土,其數字是八十一,聲音最大而中正,聲音從脾發出,嘴巴閉合時能感受到聲音,能使四肢百骸的活動都符合規律。

4.

(別錄中品)

【氣味】甘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益氣,補不足。

【核】曰:稷與黍同類而異種。故其苗俱似粟,而低小有毛,秀特舒散,米粒悅澤。一稃一米,米粒稍肥者稷也;一稃二米,米粒稍細者黍也。但稷刈欲早,植黍欲晚,故古者號稷為首種,成熟亦早,作飰則疏爽而香,貴而為五穀之長,尊而配大社之神。陶唐之世,名農官為后稷者以此。

呂氏春秋云:飰之美者,有陽山之穄。高誘注云:關西謂之⿰飠制(音糜),冀州謂之䵖(音牽),廣雅云:䵖,穄也。禮記云:稷曰明粢。爾雅云:粢,稷也。故本草有稷,不載穄耳。

【叅】曰:稷為脾谷,五穀之長也。五行土為尊,故五穀稷為長,遍歷四氣,土大季旺故爾。是能宜脾利胃,安中益氣,補諸不足也。至若解暑,以將來者進,成功者退,涼血故宜。

白話文:

【稷】

【味道】味甘,性寒,無毒。

【主要功效】主要能增強氣力,補足身體的不足。

【考證】稷和黍屬於同類但不同種的植物。它們的幼苗都像小米,但比較矮小且有毛,花穗特別舒展開放,米粒飽滿有光澤。一粒外殼包著一粒米,米粒稍微肥大的是稷;一粒外殼包著兩粒米,米粒稍微細小的是黍。但稷要早點收割,黍要晚點種植,所以古代稱稷為首要種植的作物,成熟也比較早,煮成飯則口感鬆軟清爽且香氣十足,因此被視為珍貴的五穀之首,並被尊奉為社神祭祀。唐堯時代,任命農官為后稷,也是因為這個原因。

《呂氏春秋》說:「最好吃的飯,是用陽山的穄米煮的。」高誘註解說:「關西一帶稱它為「⿰飠制(音同糜)」,冀州一帶稱它為「䵖(音同牽)」,《廣雅》說:「䵖就是穄。」《禮記》說:「稷稱為明粢。」《爾雅》說:「粢就是稷。」所以本草綱目只記載了稷,而沒有記載穄。

【參考】稷是脾臟最喜愛的穀物,也是五穀之首。五行中土最為尊貴,所以五穀中稷為首。它能經歷四季,土在每個季節末期最旺盛,因此能調節脾臟、健胃、安定腸胃、增強氣力,補足身體的各種不足。至於解暑方面,因為它能涼血,所以應食用尚未完全成熟的稷,而已經成熟的則不宜食用。

5. 大麥

(別錄中品)

【氣味】咸,微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消渴,除熱,解煩,益氣,和中。久服頭不白。

【核】曰:詩云:貽我來牟。牟,大麥;來,小麥也。麳生於桃二百四十日秀,秀後六十日成;麰生杏二百日秀,秀後五十日成。孟子曰:麰麥播種而耰之,其地同,樹之時又同,勃然而生,至於日至之時皆熟矣。麰有孚甲,麰大於麳,因名大麥。

【叅】曰:麳麰之始自天降,皆以和致和,貽我形臟者也。麳輔肝體,為營血之守;麰宣肝用,為藏陰之使。故和中益氣,奉發美毛,有諸內而形諸外也。至若解厥陰風動之成煩,除少陽標盛之為熱,從逆反佐,兩無異矣。

白話文:

【大麥】

【氣味】味道鹹,性質稍微溫和,沒有毒性。

【功效】主要治療口渴,消除體內熱氣,解除煩躁,補益氣力,調和脾胃。長期服用可以使頭髮不易變白。

【考證】說:詩經說:「送給我來牟。」牟是指大麥,來是指小麥。小麥從種子播下到開花需要二百四十天,開花後六十天成熟;大麥從種子播下到開花需要二百天,開花後五十天成熟。孟子說:「大麥播種後用犁翻土覆蓋,同樣的土地,同樣的時間種植,都能蓬勃生長,到夏至時都成熟了。」大麥有外殼,比小麥大,因此稱為大麥。

【闡述】說:小麥和大麥的出現是上天賜予的,都以平和的方式來調和身體,供給我們生命所需的物質。小麥輔助肝臟的本體,守護營血;大麥宣發肝臟的功能,作為儲藏陰氣的使者。所以能調和脾胃、補益氣力,使毛髮健美,這是內在好,外在也會顯現出來。至於解除厥陰肝風妄動引起的煩躁,消除少陽火熱過盛的症狀,都是從相反的角度來輔助治療,兩者之間沒有差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