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八帙 (7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八帙 (7)

1. 櫱米

(別錄中品)

帝出乎震,莫看呆了萬物,各承帝氣以生之為震,則無物不予,無時不然,此自強不息之機焉。能作如是觀,轉觀萬物之生,

曰帝出乎震,亦何等活潑。舉一該五,攝五歸一,六根互用,敵應不窮。

穬麥櫱

【氣味】鹹溫,無毒。

【主】消食和中。

粟櫱

【氣味】苦溫,無毒。

【主】寒中,下氣,除熱。

【核】曰:諸櫱米,各以其谷,日用水潤,候其芽生,曝乾去須,取其中米,研面用。

【叅】曰: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曰五穀,皆可區萌達櫱也。櫱者,生不以時,人力可為耳。此從艮而震,自癸而甲,繇終而始矣。經云:五穀為養,各有專司。當別五穀櫱,合五藏神,物各從其類也。別錄只列穬麥櫱,旁收粟櫱。時珍續補稻櫱,失採黍櫱、稷櫱、菽櫱。粟,即黍類。

爾雅翼云:古不以粟為谷之名,但米之有孚殼者皆稱粟。今人以谷之最細而圓者為粟。孔子曰:粟之為言續也。為陸種之首,此指細圓者之為粟矣。既以粟為櫱,不若黍為櫱,黍承帝氣南火之正令,專司心臟故也。近世僅用穬麥櫱,並黍、稷、稻、菽四櫱而棄置之。更稱穬麥櫱曰麥芽,穬麥櫱名號,世亦不復見聞矣。

麥者,東南木藏之谷也。接絕續乏之曰麥,雖承帝氣出而達櫱,為五行五氣之先。蓋即所以成其始,亦即所以成其終。第各有專司,不無各有專向之為性矣。然谷府之受盛五穀,本具木火土金水之五行,升出中降入之五氣,乃能敷布化育,宣五穀味,開發上焦,與上焦開發,宣五穀味,事同而理則異矣。然則木水金水,當建土為本。

土者行之長也,升出降入,當標中為樞;中者氣之機也,其所以為本為樞,主宰陽出陰入者,吾身中黃之生氣也。與天樞八方之帝氣,揆度萬物之出為震,入為艮,同一機衡耳。諸家易釋,僅解萬物之生曰帝出乎震,未解帝出乎震,萬物承帝氣以生之為震也。東垣脾胃論僅解胃具木火金水之四行,升出降入之四氣;未解四行之以土為本,四氣之以中為樞,及所以為本為樞,主宰陽出陰入者,即吾身中黃之生氣也。是以中黃之生氣出,則穀味宣,宜則開發上焦,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矣。

中黃之生氣入,則穀味成;成則淫氣於五臟而五臟安,散精於五形而五形駐;斯腑精神明,留於四臟,氣歸權衡;權衡以平,氣口成寸矣。蓋中黃生氣,固為五行五氣之主,亦須行氣均平,始得承生氣之出以出,生氣之入以入,互為關鍵爾。設行氣有少廢,生氣亦即為之少息。

是必察何行何氣之缺陷,而以專司之谷櫱,養之充之;即以成其所自始,亦即以成其所自終也。如麥實有孚甲,肝之谷也;黍莠善舒散,心之谷也;稷為五穀長,脾之谷也;稻粒如秋霜,肺之谷也;菽實孚甲堅,腎之谷也。故五穀為五臟養,五櫱為形氣充。充之養之,所以承吾身中黃之生氣,以出以入,效天樞八方之帝氣,揆度萬物之出為震,入為艮耳。至於主療疾疚,此其末務,詳主治形證,則得之矣。

更能推廣五穀五櫱之功力,為用真無盡藏矣。設少陽不生,肝氣內變者生之,逆之則傷肝;夏為寒變者順之;生之順之,宜麥櫱也;太陽不長,心氣內洞者長之,逆之則傷心;秋為痎瘧者順之;長之順之,宜黍櫱也。至陰不平,張精乃絕者續之,逆之則傷脾;四維相代者順之;續之順之,宜稷櫱也。

太陰不收,肺氣焦滿者收之,逆之則傷肺;冬為飧泄者順之;收之順之,宜稻櫱也。少陰不藏,腎氣獨沉者藏之,逆之則傷腎;春為痿厥者順之;藏之順之,宜菽櫱也。然則五穀功力,豈獨快脾健胃,消食化積而已。別錄以粟櫱主寒中。寒中即內洞,此得五行之火五氣之出之機矣。

粟即黍類,南方火臟之谷故也。時珍以稻櫱主下氣。氣下即容平,此得五行之金,五氣之降之機矣。稻者西方金臟之谷故也。別錄以穬麥櫱主和中。和中即發陳,此得五行之木,五氣之升之機矣。麥者東方木臟之谷故也。櫱菽、稷二櫱,理可類推。若五穀櫱,舍充養吾身中黃之生氣,亦不能具五行,具五氣,安望其為本為樞,為本之長,為樞之機者乎。

白話文:

櫱米

春天是萬物生長的開始,就像太陽從東方升起,照耀萬物,讓它們都承接陽氣而生長,沒有任何東西不是這樣,也沒有任何時候不是這樣,這就是生生不息的道理。如果能這樣看待,進而觀察萬物的生長,就會發現這生機勃勃的力量。就像說太陽從東方升起一樣,充滿活力。抓住一個重點就可以理解其他,將多個重點歸納為一個整體,靈活運用各種感官,應對各種狀況。

穬麥櫱

【味道】味道鹹,性溫,沒有毒性。

【功效】主要功能是幫助消化,調和脾胃。

粟櫱

【味道】味道苦,性溫,沒有毒性。

【功效】主要功能是驅除體內寒氣,使氣往下走,消除熱氣。

【說明】各種櫱米,都是用它們各自的穀物,每天用水浸潤,等它們長出芽後,曬乾去掉鬚根,取其中間的米,磨成麵粉使用。

【補充說明】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這五種穀物,都可以發芽生長成為櫱。櫱的生長不按時節,是人為使它們發芽的。這就像從靜止到活動,從結束到開始的過程。古書上說:五穀是用來養生的,各有不同的作用。應該區分五種穀物的櫱,它們對應五臟的神氣,各有其屬性。古書中只列出穬麥櫱,另外收錄了粟櫱。後人補充了稻櫱,卻遺漏了黍櫱、稷櫱和菽櫱。粟,其實是黍類。

有書上說:古代不把粟當作穀物的名稱,而是把所有帶殼的米都稱為粟。現在人們把穀物中最細小而圓的稱為粟。孔子說:粟的意思是延續。它是旱地作物的首領,這裡指的是細圓的粟。既然用粟來做櫱,不如用黍來做櫱。因為黍承接了南方火的正氣,專門對應心臟。現在人們只用穬麥櫱,卻把黍、稷、稻、菽四種櫱都拋棄了。甚至把穬麥櫱稱為麥芽,穬麥櫱這個名字,現在已經很少聽到了。

麥,是東南方的木屬性穀物。它代表著連接和延續,雖然承接了陽氣而發芽,但它是五行五氣的先導。它既是開始,也是結束。它們各有不同的作用,各有不同的屬性。穀物倉庫儲藏著五穀,本來就具備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,以及上升、下降等五種氣,這樣才能發揮作用,散發穀物的味道,開發上焦的功能。上焦開發,散發穀物的味道,這兩件事的作用相同,但原理不同。所以木、火、金、水,都應該以土為根本。

土是萬物生長發育的基礎,上升和下降的關鍵在於中。中是氣的樞紐,它之所以是根本和樞紐,是因為它主宰著陽氣的上升和陰氣的下降,也就是我們體內的中黃之氣。它和天上的運行規律,萬物從東方生長,從西方收藏,是同一個道理。有些註解只解釋了萬物生長是太陽從東方升起,卻沒有解釋太陽從東方升起,萬物承接陽氣而生長。有些醫書只解釋了胃具有木、火、金、水四種屬性,以及上升和下降的四種氣,卻沒有解釋這四種屬性以土為根本,四種氣以中為樞紐,以及中之所以是根本和樞紐,是因為它主宰著陽氣的上升和陰氣的下降,也就是我們體內的中黃之氣。所以,中黃之氣發散,穀物的味道才能發揮作用,使上焦得到開發,滋潤皮膚,像霧露滋養萬物一樣。

中黃之氣內收,穀物的味道才能形成。形成後,就能滋養五臟,使五臟安寧,將精華輸送到全身,使身體強壯。這樣精神才能飽滿,氣能歸於平衡,身體才能健康。中黃之氣雖然是五行五氣的主宰,也必須使氣運行平衡,才能使氣上升和下降,互相協調。如果氣的運行稍微停止,中黃之氣也會跟著衰弱。

所以必須觀察哪個五行哪個氣不足,用相應的穀物櫱來補充,既能使它恢復原狀,也能使它順利結束。例如,麥的果實有硬殼,是肝的穀物;黍的枝葉舒展,是心的穀物;稷是五穀之長,是脾的穀物;稻的果實像秋霜,是肺的穀物;菽的果實堅硬,是腎的穀物。所以五穀是滋養五臟的,五櫱是補充身體氣的。用它們來滋養身體,使體內中黃之氣能夠正常運行,像天上的運行規律一樣,萬物從東方生長,從西方收藏。至於治療疾病,這只是次要的功能,詳細的主治症狀,可以從其他資料中了解。

如果能進一步推廣五穀和五櫱的功效,它們的作用將是無窮無盡的。如果少陽之氣不生發,導致肝氣紊亂,就應該用麥櫱來幫助它生發,逆著它反而會傷害肝;如果夏天出現寒冷的症狀,就應該順應它,使肝氣舒暢。生發和順應,適合用麥櫱。如果太陽之氣不旺盛,導致心氣內虛,就應該用黍櫱來幫助它生長,逆著它反而會傷害心;如果秋天出現瘧疾,就應該順應它,使心氣舒暢。生長和順應,適合用黍櫱。如果至陰之氣不平衡,導致精氣虧損,就應該用稷櫱來幫助它延續,逆著它反而會傷害脾;如果四季更替出現問題,就應該順應它,使脾氣舒暢。延續和順應,適合用稷櫱。

如果太陰之氣不收斂,導致肺氣鬱積,就應該用稻櫱來幫助它收斂,逆著它反而會傷害肺;如果冬天出現腹瀉,就應該順應它,使肺氣舒暢。收斂和順應,適合用稻櫱。如果少陰之氣不收藏,導致腎氣下沉,就應該用菽櫱來幫助它收藏,逆著它反而會傷害腎;如果春天出現痿軟無力的症狀,就應該順應它,使腎氣舒暢。收藏和順應,適合用菽櫱。所以五穀的功效,豈止是健脾胃、幫助消化、消除積食而已。古書中說粟櫱主要治療寒中,寒中就是指體內虛寒,這說明它能啟動五行之火和五氣的升發。

粟是黍類,是南方火臟的穀物。後人說稻櫱主要功能是使氣往下走,氣往下走才能使氣機平和,這說明它能啟動五行之金和五氣的下降。稻是西方金臟的穀物。古書中說穬麥櫱主要功能是調和中氣,調和中氣就是指疏通氣機,這說明它能啟動五行之木和五氣的升發。麥是東方木臟的穀物。菽櫱和稷櫱的道理可以以此類推。如果五穀櫱不能滋養我們體內的中黃之氣,就不能具備五行五氣,又怎麼能成為根本、樞紐、生長之本、氣機之樞呢?

2. 大豆豉

(別錄中品)

【氣味】苦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寒熱,傷寒頭痛,瘴氣惡毒,煩躁滿悶,虛勞喘吸,兩腳疼冷。殺六畜胎子諸毒。

【核】曰:諸大豆皆可造豉,以黑大豆者入藥。有咸豉、淡豉兩種,入藥只宜淡豉。其法:六月內,用黑大豆二三斗,水淘淨,浸一宿,瀝乾蒸熟,取出攤席上,俟微溫,即以蒿覆之。每三日一看,候黃衣上遍,即取曝乾。篩簸極淨,再以水拌,乾溼得所,以汁出指間為準。

即置甕中,築極實,干桑葉覆蓋,厚三寸許,泥封甕口,勿令泄氣,曬七日,取出曝一時,又以水拌入甕。凡七次,取出蒸過,攤去火氣,甕收之,封築日久,則豉成矣。先人云:菽者,水藏之主谷也。用蒸罯黴曬之法,使之變水作火,故可從治溫暑萬端,原從寒本作始者,莫不精良。

【叅】曰:腎谷曰菽。菽者,眾豆之總名。色黑者曰大豆,稟潤下水大之專精,為腎水藏之主谷也。嵇康養生論云:豆令人重,說者以為啖豆三年,則身重而行止難,故五穀形大而質重者唯豆。郁之成豉曰淡豉,配鹽者曰鹽豉。豉者幽豉。幽,謂造之幽暗也。鹽豉食品;淡豉藥物也。

其質輕揚而臭香美,其味濃厚而性爽朗。此以潤下沉重之水體,轉作炎上輕揚之火用,復為腎火藏之主谷也。故秉火味之苦,水氣之寒,從治冬氣傷寒之寒氣;轉以火味之苦,佐治傷寒標陽之陽化者也。以冬氣通於腎,腎主冬三月,此謂閉藏;設冬氣化薄,或寒威凜冽,以致中傷天氣者,如寒本專令則火滅,標陽熾盛則水消,故必從之以水,佐之以火。火炎水下,本寒自卻,標陽自息矣。

始於氣傷化者,藉氣勝之藥物,從標以逆本,揚心液而為汗,後為氣傷形者,仗味勝之主谷,從本以佐標,揚穀精而為汗。所謂汗生於穀,穀生於精,精勝則邪卻矣。蓋藏真通於腎,腎藏精血之氣也。豉者腎之谷,大豆郁之以成豉。故從佐兩腎水火以堅形,乃得驅冬氣之寒風,從外而內者,還復自內而外;若寒本專令,與氣傷氣化,或標陽熾盛,雖氣傷形層,而已成痞滿燥實堅者,皆當遜而謝之。否則轉致陷入,變生不測矣。

讀仲景先生梔子豉湯,則知雖涉形層之胸,而未成陷入之實。其證曰虛煩、心中懊憹、反復顛倒不得眠、身熱不去者主之,則得之矣。顧俾重從輕,重為輕根故也。用藥施治,全藉使佐之指揮,乃可下之上,上之下,內之外,外之內,陰之陽,陽之陰,附諸方之為義,亦得之矣。

(天氣為本,陰陽為標。因標始識本,因本始病標也。本與標合,則互有勝負,故有從本而得者,有從標而得者,有從標本而得者。有病反其本,得標之病,治反其本得標之方者。唯太陽少陰,從本從標;少陽太陰從本,陽明厥陰,不從標本,從乎中治。中者標之下,中之見也。在三陽,宜從標而忌本;在三陰,忌本亦忌標。標本之旨難言矣。)

白話文:

大豆豉

【氣味】味苦、性寒,沒有毒性。

【主要功效】主要治療寒熱病症、傷寒引起的頭痛、瘴氣引起的惡毒病症、煩躁胸悶、虛勞引起的氣喘、兩腳疼痛冰冷。還能殺死六畜胎中的各種毒素。

【製作方法】各種大豆都可以用來製作豆豉,但以黑大豆製作的藥效最好。豆豉有鹹豆豉和淡豆豉兩種,入藥只適合使用淡豆豉。製作方法是:在六月時,取黑大豆二三斗,用水淘洗乾淨,浸泡一個晚上,瀝乾水分,蒸熟。取出後攤在席子上,等稍微溫熱時,用蒿草覆蓋。每三天查看一次,等長滿黃色的霉衣後,取出曝曬至乾。篩去雜質,再用水拌濕,以濕度適中,能從指間擠出汁液為準。

接著放入甕中,壓實,用乾燥的桑葉覆蓋,厚度約三寸,用泥封住甕口,不要讓氣體洩漏。曬七天後,取出曝曬一時,再用水拌濕放入甕中。這樣重複七次,取出蒸過,攤開散去熱氣,再放入甕中儲藏,封好後經過一段時間,豆豉就做成了。古人說:「菽是水所藏的主要穀物。」用蒸、捂、發霉、曬的方法,使豆豉由水轉化為火性,所以可以用於治療各種溫熱病,這些病最初都是從寒性病開始的,因此豆豉的藥效非常好。

【解釋】腎所對應的穀物叫菽。菽是各種豆類的總稱。顏色黑的叫大豆,它稟賦了水向下潤澤的精華,是腎水收藏的主要穀物。嵇康的《養生論》中說:「豆類會使人身體沉重。」有人認為,吃豆三年,身體就會變得沉重,行動不便。所以,五穀中形狀大而質量重的只有豆類。使豆類發霉變成豆豉,就是淡豆豉;配上鹽的,就是鹹豆豉。豆豉又叫幽豉,「幽」是指在陰暗的環境下製作。鹹豆豉是食物;淡豆豉是藥物。

豆豉的質地輕揚,氣味香美,味道濃厚,性味爽朗。這是將潤下沉重的水性轉化為向上輕揚的火性,因此豆豉也是腎火收藏的主要穀物。所以它具有火的苦味和水的寒性,能治療冬季感受寒氣所致的傷寒;也能輔助治療傷寒病中陽氣亢盛的症狀。冬季的氣與腎相通,腎主冬季三個月,這段時間是閉藏的。如果冬季的氣虛弱,或是寒氣太盛,以致於人體受寒,就好比寒邪專橫則火氣被壓制,陽氣過盛則水液被耗竭,所以必須用水來補助,用火來輔助。火性上炎、水性下潤,這樣就能驅除寒邪,平息陽氣亢盛。

由氣傷引起的病症,要用能勝過氣的藥物,從陽證入手,逆轉病勢,發汗以散出體內邪氣。至於氣傷及形體的病症,要用能勝過味的穀物,從陰證入手,輔助陽氣,發汗以散出穀物中的精華。所謂「汗生於穀,穀生於精,精勝則邪卻」,是因為精氣藏於腎,腎藏精血之氣。豆豉是腎的穀物,大豆發霉變成豆豉,所以可以輔助腎中的水火,使形體強健,從而驅除冬季從外侵入的寒邪,使體內恢復平衡。如果寒邪過於專橫,氣傷嚴重,或是陽氣過於亢盛,雖然病症已經由氣及形,產生了胸悶、腹脹、乾燥堅硬等症狀,都要小心使用豆豉,避免病情加重,發生意外。

閱讀張仲景先生的梔子豉湯,就知道,雖然病情已經到了胸部,但還沒有達到病情深入的程度。這種病的症狀是:虛煩、心中煩悶不安、反覆翻來覆去睡不著、身體發熱不退。使用梔子豉湯就能治療。要知道,使用重藥是為了從輕微的病根下手。使用藥物和進行治療,全靠藥物之間的配伍和協調,才能使上病下治、下病上治、內病外治、外病內治、陰病陽治、陽病陰治。藥方中的意義,也是從這個道理得來的。

(天氣是根本,陰陽是表象。透過表象才能認識根本,透過根本才能了解病症的表象。根本與表象結合,就可能互相勝負,所以有從根本上治療而見效的、有從表象上治療而見效的、有從根本和表象一起治療而見效的。有些病會反其根本,出現表象的病症,治療時也要反其根本,治療表象的病症。只有太陽和少陰的病可以從根本或表象治療;少陽和太陰的病要從根本治療;陽明和厥陰的病不從根本或表象治療,要從中間治療。「中」是表象之下,中才能顯現出來。三陽病適合從表象治療,而忌諱從根本治療;三陰病忌諱從根本治療,也忌諱從表象治療。根本和表象的道理很難說清楚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