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三帙 (20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三帙 (20)

1. 紫石英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甘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心腹咳逆邪氣,補不足,女子風寒在子宮,絕孕十年無子。久服溫中,輕身延年。

【核】曰:出太山山谷,嶺表錄異云:瀧州山中多紫石英,其色淡紫,其質瑩徹,隨其小大,皆具五稜,兩頭如箭鏃。比之白石英,其力倍矣。太平御覽云:自大峴至太山,皆出紫石英。太山者,甚環瑋。平氏陽山縣者,色深特好。烏程縣北壟山者,甚光明,但小而黑。東莞縣爆山者,舊以貢獻。

江夏礬山亦有。永嘉固陶村小山者,芒角甚佳,但小薄耳。必以五稜如削,紫色達頭,如樗蒲者乃良。修治,火煅醋淬,凡七遍,研末,水飛三四次,曬乾入藥。長石為之使。畏扁青、附子。惡鮀甲、黃連、麥句姜;得茯苓、人參,療心中結氣。得天雄、菖蒲,療霍亂。過服紫石英,設乍寒乍熱者,飲酒遂解。

先人云:溫潤如玉,則心光可通,餌服者無妄躁,獲益當無量矣。

【叅】曰:赤黑相間曰紫,坎離交會之色也。石乃山骨,英乃石華。艮山為體,震動為用,故主體用不足,致邪入心腹,作咳作逆者。正離失虛中,坎失剛中耳。若風寒在子宮,絕孕無子,十年弗克攻者,藉坎離交會,則體用雙彰,十年乃字矣。久服溫中,輕身,互坎填離之驗也。

(虛中剛中,正陰陽互根之妙。)

白話文:

【紫石英】

【性味】味甘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

【功效】主要治療心腹部的咳逆、邪氣,能補養身體的不足,對於女性因風寒侵入子宮導致的不孕,即使十年沒有生育,也能有所幫助。長期服用可以溫暖身體內部,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。

【考證】據說紫石英產於泰山山谷。《嶺表錄異》記載,瀧州山中盛產紫石英,顏色淡紫,質地晶瑩剔透,無論大小,都有五個稜角,兩頭尖銳像箭頭。比白石英的藥效強很多。《太平御覽》記載,從大峴山到泰山,都有紫石英出產。泰山出產的紫石英品質最好。平氏陽山縣出產的紫石英顏色特別深。烏程縣北壟山出產的紫石英非常明亮,但較小且顏色偏黑。東莞縣爆山出產的紫石英,過去曾作為貢品進貢朝廷。

江夏礬山也有紫石英出產。永嘉固陶村小山出產的紫石英稜角很好,但比較小而薄。好的紫石英必須具有五個稜角,像刀削一般,顏色紫色透頂,像樗蒲(一種古代的博具)的形狀。炮製方法是,用火煅燒後用醋淬,反覆七次,研磨成粉末,用水飛法去除雜質三四次,曬乾後入藥。長石可以增強其藥效。紫石英畏懼扁青和附子,討厭鮀甲、黃連和麥句薑;和茯苓、人參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心中氣結;和天雄、菖蒲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霍亂。如果服用紫石英過量,出現時冷時熱的症狀,可以飲酒來緩解。

前人說,紫石英溫潤如玉,可以使心氣通暢,服用的人不會心浮氣躁,獲得的益處將是無法估量的。

【參解】紅色和黑色相間稱為紫色,是坎卦(水)和離卦(火)交會的顏色。石頭是山體的骨骼,紫石英是石頭的精華。山體屬艮卦,代表靜止,震卦則代表運動,紫石英能補養身體的不足,使邪氣進入心腹,引起咳嗽或氣逆等症狀。這是因為離卦的虛中和坎卦的剛中失調所致。如果風寒侵入子宮,導致不孕不育,即使十年無法治癒,藉助坎離交會的力量,就能使身體的體用平衡,十年後也能懷孕。長期服用紫石英,可以溫暖身體內部,使身體輕盈,這是因為它具有填補坎離的功效。

(虛中與剛中,是陰陽互根的奧妙。)

2. 礬石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酸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寒熱,泄痢白沃,陰蝕惡瘡,目痛,堅骨齒。煉餌服之,輕身不老增壽。

【核】曰:出河西山谷,及隴西武都、石門,吳中、益州、晉州、青州、慈州、無為州諸處。頌云:初生皆石,燒碎煎煉,乃成礬也。凡五種,其色各異,白礬、黃礬、綠礬、黑礬、絳礬也。時珍云:折而辨之,不止五種。白礬,方士謂之白君,出晉州者上,青州、吳中者次之。

潔白者為雪礬,光明者為明礬,亦名雲母礬;文如束針,狀如粉撲者為波斯白礬,併入藥為良。黑礬,鉛礬也,出晉地,其狀如黑泥者為崑崙礬;其狀如赤石脂,有金星者為鐵礬;其狀如紫石英,引之成金線,畫刀上,即紫赤色者,為波斯紫礬,並不入藥餌,惟丹灶及瘡家用之。綠礬、絳礬、黃礬,俱見本品條下。

其雜色者,則有雞屎礬、鴨屎礬、雞毛礬、粥礬,皆下品,亦入外丹家用也。修事,凡使白礬石,貯瓷瓶內,置於火中,煅令內外通赤,鉗揭起蓋,旋安石蜂巢入內燒之。每十兩,用巢六兩,燒盡為度。取出放冷,研粉,以紙裹,安五寸深土坑中,一宿取用。又法:取光明如水晶,酸、咸、澀味俱全者,研作細粉。

以瓷瓶,用六一泥固之,候泥干,入粉三升於瓶內,旋入五方草,及紫背天葵,各取汁一鎰,俟汁干,蓋瓶口,更泥封,上下用火百斤,煅之。從巳至未,去火取出,則色如銀,研如輕粉用。時珍云:今人煅干謂之枯礬,不煅者為之生礬。入服食家法,用新桑合槃一具,於密室淨地,以火燒地令熱,灑水,或若流於上,乃布白礬於地上,以槃覆之,四面用灰壅定。俟一日夜,其石精皆飛於槃上,即掃取之。

更如前法,凡數遍乃止,名曰礬精。若欲作水,即以掃下礬精一斤,納三年苦酒一斗中,澄清之,號曰礬華,百日彌佳。若急用之,七日亦可。甘草為之使。惡牡蠣。畏麻黃。

【叅】曰:礬石具五色味,本經品白為上,寒酸偏勝,澀其性,非味也。蓋弱土之氣,御於白天生白礬,是稟天一水,轉堅金地矣。故一名羽涅。羽者,水之音;涅者,水中之具土者。固石顯土地堅金之體相,熔則仍還水大潤濕之本性耳。然則功能,不唯澀去脫,亦滑去著矣。

故泄痢白沃者澀之;息肉瘡蝕者滑之;若堅骨固齒,明目增年,及失音瘰癧,痰癖淡陰之疾,此以澄湛堅明為體用,對待染汙晦濁為形證故也。

白話文:

礬石

【性質】味酸,性寒,沒有毒性。

【功效】主要治療寒熱病,腹瀉、白帶、陰部潰爛、惡性瘡瘍、眼睛痛,以及能堅固骨骼和牙齒。將礬石煉製成丹藥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、延年益壽。

【產地】產於河西山谷、隴西武都、石門,以及吳中、益州、晉州、青州、慈州、無為州等地。據說,剛開採出來的礬石都是石頭,經過燒碎煎煉才能製成礬。礬有五種,顏色各不相同,分別是白礬、黃礬、綠礬、黑礬和絳礬。實際上,仔細分辨,種類不止五種。白礬,方士稱之為「白君」,其中以晉州產的品質最好,青州、吳中的次之。

潔白如雪的稱為雪礬,晶瑩透亮的稱為明礬,也叫雲母礬;紋理像束針、形狀像粉撲的稱為波斯白礬,這些都是入藥的好品種。黑礬,也叫鉛礬,產於晉地,形狀像黑泥的稱為崑崙礬;形狀像赤石脂,表面有金星的稱為鐵礬;形狀像紫石英,能拉出金線,在刀上劃過會呈現紫紅色的稱為波斯紫礬,這些都不入藥,只用於煉丹和治療瘡瘍。至於綠礬、絳礬、黃礬,會在相關條目中說明。

其他雜色的礬,如雞屎礬、鴨屎礬、雞毛礬、粥礬,都是下等品,也用於外丹。炮製方法是,使用白礬石時,要把它裝在陶瓷瓶子裡,放在火上燒,使瓶內外都燒成通紅,然後用鉗子揭開瓶蓋,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石蜂巢燒,每十兩白礬用六兩石蜂巢,燒盡為度。取出冷卻後,研成粉末,用紙包好,放在五寸深的土坑裡,過一夜取出使用。另一種方法是,選取像水晶一樣晶瑩剔透,酸、鹹、澀味俱全的礬石,研成細末。

然後用陶瓷瓶子,用六一泥封好,等泥干了,把三升礬石粉放入瓶中,再加入五方草和紫背天葵的汁液各一鎰,等汁液乾了,蓋上瓶口,再用泥封好,用一百斤的柴火從巳時到未時煅燒,取出後顏色如銀,研成粉末,像輕粉一樣使用。現在的人把煅燒過的礬石叫枯礬,沒煅燒過的叫生礬。煉丹術中,會用新的桑木盤,在密室乾淨的地方,將地面燒熱,灑水或放水在上面,然後把白礬放地上,用桑木盤蓋住,四周用灰固定。過一天一夜,白礬的精華會附在盤上,掃下來的就是礬精。

還可以重複以上方法多次,直到提煉出礬精。如果想製成礬水,可以用掃下來的礬精一斤,放入三年陳釀的苦酒一斗中,澄清後就叫做礬華,存放一百天效果更好,如果急用,七天也可以。甘草可以輔助礬石的藥效。礬石忌與牡蠣同用,畏麻黃。

【分析】礬石有五種顏色,味道也不同。《本草經》將白礬列為上品,性寒味酸,澀味明顯。礬石澀的特性並非是其味道本身,而是它屬於弱土之氣,從天而生,凝結成白礬,這是稟承天一之水,將堅硬的金屬轉化為土的緣故,所以又名羽涅。羽,是水的音;涅,是水中具土的物質。礬石的堅硬是土中顯現金的特性,而熔化後又會恢復到水的潤濕本性。因此,它的作用,不僅能澀止脫落,也能滑利去凝滯。

所以,對於腹瀉、白帶等病症要用它澀止;對於息肉和瘡瘍等病症要用它滑利。它還能堅固骨骼牙齒、明亮眼睛、延年益壽,以及治療失音、瘰癧、痰癖等屬於陰虛的疾病,這些都是利用礬石澄澈堅實的特性,來對抗污濁晦暗的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