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八帙 (1)
第八帙 (1)
1. 黃精
(別錄上品)
黃精一名戊己芝,當與黃芝交相匹配。充九土之精,以御八風之侮。
【氣味】甘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補中益氣,除風濕,安五臟。久服輕身,延年不飢。
白話文:
黃精,又叫做戊己芝,應該與黃芝相互配合使用。它能充實土地的精華,來抵抗八方風邪的侵害。
氣味甘平,無毒性。
主要功效是補中益氣,去除風濕,安穩五臟。長期服用可以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,達到不饑的效果。
【核】曰:隋羊公云:黃精,芝草之精也。五符經云;黃精獲天地之純精,故一名戊己芝。南北皆有,以嵩山、茅山者佳。三月生苗,高一二尺。一根只一莖,莖梗柔脆,本黃末赤。葉如竹,不尖而短,或兩葉三葉,四、五、六葉,俱兩兩相對,若偏生不對者,偏精也。四月開花青白,狀如小豆花。
白話文:
【解說】:隋羊公說:黃精是芝草的精華。五符經上說:黃精吸收天地間的純淨精華,所以又名「戊己芝」。南北各地都有黃精,以嵩山、茅山產的品質最佳。三月時長出新芽,高一到兩尺。每株黃精只有一個莖,莖很細軟,根部呈黃色,末端呈紅色。葉子形狀像竹葉,但比較短而沒有尖端,葉子成對生長,有兩片葉、三片葉,甚至四、五、六片葉,都成對生長。只有一邊長葉而不成對的,是品質較差的。四月時開出青白色的小花,形狀像小豆花。
結子白色如黍粒,即名垂珠,言象形也。根如嫩姜而色黃,亦如鬼臼黃連輩。一年一節,節大不平,大者如拳,小者如拇指。一種莖葉根形俱相似,但莖不紫赤,葉尖有毛鉤二枚者,鉤吻也,誤服殺人。博物志云:黃帝問於天老曰,天地所生,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?對曰:太陽之草名黃精,食之可以長生;太陰之之精名鉤吻,不可食,令人立死。
白話文:
其結出的果實白色像黍米,因此取名為「垂珠」,是根據它的外形特徵取的。根部像嫩薑,但顏色是黃色的,也像鬼臼和黃連等植物。一年生長一節,節的形狀不規則,大的像拳頭,小的像拇指。有一種植物,莖葉根的形狀都相似,只是莖不是紫紅色的,葉尖上有兩枚毛茸茸的倒鉤,這種植物就是「鉤吻」,誤食會致人死亡。《博物志》記載:黃帝問天老說,天地所生的植物中,有可以讓人吃了不會死掉的嗎?天老回答說:太陽之精的草名叫「黃精」,吃了可以長生不死;太陰之精的草名叫「鉤吻」,不能吃,吃了會立即死亡。
今人但信鉤吻殺人,不信黃精益壽,不亦惑乎?修治,以溪水洗淨,蒸之,從巳至子,薄切曝乾,可入藥用。服食宜生,初時只可食一寸半,多則刺人咽喉,漸漸增之,十日不食,服止三尺五寸。三百日後,盡見鬼神,久則輕身飛行矣。忌梅實。
白話文:
現在的人只相信鉤吻能殺人,卻不相信黃精能益壽,難道不令人迷惑嗎?處理方式:用溪水洗淨,蒸製,從巳時(早上 9 點)到子時(晚上 11 點),切成薄片曬乾,即可藥用。服用時建議生服,一開始只能吃一寸半,太多會刺傷咽喉,逐漸增加用量,十天內不吃,服用總量不超過三尺五寸。服用三百天後,就能見到鬼神,長久服用還能身體輕盈,飛天遁地。服用時忌諱梅子。
【叅】曰:無緣自生,獨得土大之體用,故名黃精。一名戊己芝也。土位乎中,故補中而益中氣。為風所侵而土體失,濡濕泥濘而土用廢者,黃精補土之體,充土之用,即居中府藏,亦藉以咸安矣。形骸軀殼,悉土所攝,輕身延年不飢,總屬土事耳。
白話文:
《本草拾遺》說:黃精不受外界影響而自生,獨得土元素的特性和功用,因此得名為「黃精」。它還有一個別名叫做「戊己芝」。土屬性居於中間,所以黃精可以補益脾胃之氣。如果受到風寒入侵,導致脾土虧損,或者受到濕邪侵襲,導致脾土功能受損,都可以用黃精來補脾益氣。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的源泉,滋養著五臟六腑,所以通過補脾,也可以間接地讓身體安康。人體的形體結構都是由脾土來管理的,黃精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,不飢不餓,這些都屬於脾胃的功能。
2. 升麻
(別錄上品)
上行即將來之生之升;真氣即成功之藏之入。
【氣味】苦平,微寒,無毒。
白話文:
上行就是即將來的生長上升;真氣就是成功的收藏進入。
氣味方面,它味道苦,性質平和略帶寒,沒有毒性。
【主治】主解百毒,殺百精老物殃鬼,闢瘟疫瘴氣,邪氣蠱毒,入口皆吐出,中惡腹痛,時氣毒癘,頭痛寒熱,風腫諸毒,喉痛口痛。久服不夭,輕身長年。
白話文:
功效:
- 解百種毒素
- 消滅上百種妖魔鬼怪
- 驅散瘟疫、瘴氣、邪氣和蠱毒
- 服用後能把毒物和異物吐出
- 治療中毒腹痛、時疫、頭痛發熱、風濕腫痛、喉嚨痛和口腔潰瘍
- 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、身體輕盈
【核】曰:出蜀漢、陝西、淮南州郡,蜀川者佳。春生苗,高三尺。葉似麻,並青色。四月著花似粟,穗白色。六月結實黑色。根如蒿,多須,紫黑色。細小極堅,削去皮,青綠色者,謂之雞骨升麻,功力殊勝也。虛大黃白色者不堪用。一種外黑裡白,質雖緊實,謂之鬼臉升麻。
白話文:
升麻:
生長在四川、陝西、安徽等地區,四川產的品質最佳。
春天發芽,植株高三尺。葉子像薴麻,顏色青綠。四月開花,花朵像小米,花穗呈白色。六月結果,果實呈黑色。
根部像艾草,有很多鬚根,呈紫黑色。細小而堅硬,削去外皮後,露出青綠色的肉,叫做「雞骨升麻」,藥效特別好。
如果根部空心、黃白色,則品質不佳,不能用。還有一種升麻,外表呈黑色,內部呈白色,質地雖然緊實,但叫做「鬼臉升麻」,藥效較差。
嵩高一種純青色,質亦堅,功力俱不如蜀川青綠色者為重也。一種落新婦根,形似色非,今人呼為小升麻,亦能解毒,取其葉,挼作小兒浴湯,主驚忤。其他用力則殊,大小亦別,不可不辨也。修事,刮去粗皮,黃精自然汁浸一宿,曝乾銼蒸,再曝用。
白話文:
嵩高有一種青綠色的草藥,質地堅硬,功效卻不如四川產的青綠色草藥明顯。還有一種長得像落新婦根的草藥,形狀相似但顏色不同,現在人們稱它為小升麻,也有解毒的功效。取其葉子,揉碎後放入小孩子的洗澡水裡,可以治療驚嚇和不適。其他種類的草藥在功效和大小上都有所不同,在使用時一定要加以區分。在處理草藥時,先颳去粗糙的外皮,將黃精浸泡在它的汁液中一個晚上,然後晾乾、切碎並蒸熟,再次晾乾後就可以使用了。
先人云:人身氣機,升出降入,謂之一周。能升則氣機無不周矣。又云:生陽之氣發揚,邪僻之陰自死。入口皆吐出,此其外徵。又云:長升即是長生,下者舉之,此為要藥。從混濁散漫之中,拔其精微之妙,的是樞機之劑。但上行須有真氣在,否則是煮沒米粥矣。又云:雷公炮製,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,即煉已築基,大裨體用,上行者有根可據矣。
白話文:
古代醫家說:人體的氣機,向上升,向下降,稱為一週。氣機能夠上升,則全身上下都能遍佈。又說:生發陽氣,邪惡的陰氣自然會消失。吃進去的東西都吐出來,這是外在的徵兆。又說:氣機長久向上升,就是長生,氣機往下走,需要用藥向上提,這是重要的藥方。從混濁散漫之中,提取精微妙處,這是樞紐性的良藥。但向上升需要有真氣,否則就如同煮粥而沒有米。又說:雷公炮製藥物,用黃精的自然汁液浸泡一夜,就可以煉就基礎,對身體大有裨益,氣機向上升也纔有根可依。
【叅】曰:升即四氣之先機,時令之首兆也。經云:春三月,此謂發陳者是矣。設無成功之藏之入,亦無將來之生之升矣。所謂柔以時升,積小以高大,實非決驟之比。故十龠曰升,登合之量也;大鼗曰麻,群陰之長也。是以允升,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。生勿殺,予勿奪,賞勿罰,此春氣之應,養生之道也。
主治百疾,以及變遷,皆嚮晦入宴息而冥升。功能用晦而明,仍利於不息之貞。
白話文:
《叅》書說:升氣是四時之先機,季節變化的最初徵兆。經文說:「春天的三月,這是自然界生發向上、破殼而出、欣欣向榮的時節。」如果沒有藏精這個基礎,也就沒有後面的生長發育和向上升發。所謂「柔順地按照時節向上升發,一點一滴地積累,最終形成偉大」,這不是一蹴而就的。所以,十龠合為一升,是容器盛載的量;大鼗叫作麻,是羣陰中長得最茂盛的。因此,當升氣充足,天地萬物共同生長,草木繁榮茂盛。在春天這樣的時節,不要傷害生靈,不要奪取他人財物,不要懲罰他人。這是春氣的對應,也是養生之道。
(世以頓為升,此以升為漸,頓漸殊途,各宜體認。升麻稟天地清陽之氣以生,故能升陽氣於至陰之下,顯明滅暗,致新推陳,升麻兩得之矣。)
白話文:
一般世人把「頓挫」理解為提升,而這裡將「提升」理解為漸進,頓挫與漸進是兩種不同的途徑,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。升麻吸收天地之間清陽之氣而生長,所以能夠提升陽氣至極陰部位,將黑暗顯得明亮,促進新陳代謝,升麻同時具備這兩種效果。
3. 豆蔻
(別錄上品)
【氣味】辛溫澀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溫中,心腹痛,嘔吐,去口臭氣。
白話文:
(別錄上品)
【氣味】辛辣溫熱,有收澀作用,無毒性。
【主治】主要用於溫暖中焦,治療心腹疼痛,止吐,去除口中的異味。
【核】曰:豆蔻生南海,及交址,今嶺南、八閩亦有,生成已詳叅內。南人採花作果,尤貴嫩者。並穗入鹽淹治,疊疊作朵不散。更以木槿花合浸之,欲其色紅耳。廣中人,入梅鹽汁浸令紅,曝乾薦酒,名紅鹽草果。初結小者名鸚哥舌。元朝飲膳,皆以草果為上供;南人用火楊梅,偽充豆蔻,形圓而粗,氣辛而猛,山姜也,入藥不可不辨。
修事,須去蒂,取向裡子及皮,用茱萸,同於𨫼上緩炒,待茱萸色微黃黑,即去茱萸,取豆蔻皮,及子用之。
白話文:
【核】說:豆蔻生長在南海和交趾,現在嶺南、福建也有。其生成過程前面已經詳細說明。南方人採摘花蕾當水果吃,尤其是嫩的更珍貴。他們把豆蔻連著花穗用鹽醃漬,疊成一朵朵不散開。再用木槿花一起浸泡,目的是讓豆蔻變成紅色。廣東人把豆蔻浸泡在梅子鹽水中變紅,然後曬乾,放在酒裡當佐料,叫做紅鹽草果。剛結的豆蔻小,叫鸚哥舌。元朝的宮廷食品中,草果都被用作上供品。南方人用火楊梅冒充豆蔻,外形圓而粗,氣味辛辣而猛烈,其實是山姜。在用藥時必須分辨清楚。
【叅】曰:草實之中,名豆蔻者凡三,形色功能,各有同異。入足太陰、陽明腑臟,手少陽三焦則一也。形似芭蕉,葉似杜若,高八九尺,冬夏不凋,開花淺黃色,綴實作朵似葡萄。初生微青,熟則轉白,孚圓似白牽牛,仁粒似縮砂蔤。氣味辛大溫,充腎間生陽,鼓肺氣呼吸,宣五穀味,主納主出者,白豆蔻也。
白話文:
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「豆蔻有三個種類,外觀、顏色和功效都各有不同。它們都歸入足太陰、陽明腑臟,以及手少陽三焦經。」
「白豆蔻的形狀類似芭蕉,葉子像杜若,高度約八九尺,冬夏常青。花朵呈淡黃色,果實一串串垂下,狀如葡萄。剛開始果實為淡青色,成熟後轉為白色。果實圓潤如白牽牛,裡面的果仁像縮小的砂蔤。氣味辛辣、溫熱,具有補腎陽、增強肺氣、調和五臟之氣的功效。白豆蔻同時還能促進吸收和排泄。」
初春抽苗,入夏作莖,開花結實似豆蔻,實圓微長,表有皺紋,里肉斑纈似檳榔,無仁有肉,氣味辛溫,秉剛燖之用,溫中化食,宣五穀五畜味,為養為充者,肉豆蔻也。苗似荻蘆,葉似杜若,根似高良薑,二月開花作穗,房綴莖下,嫩葉卷之,初出似芙蓉,微紅色,穗頭色深,其葉漸開,花漸出,色漸淡矣。
白話文:
春季開始發芽,進入夏季長出莖,開花後結出類似豆蔻的果實,果實形狀圓潤略長,外表有皺紋,果肉斑駁如檳榔,沒有硬殼但有果肉,氣味辛辣溫和,具有強壯和溫中的功效,可以幫助消化,促進五穀和五畜肉類的吸收,是一種滋補強壯的食材,這就是肉豆蔻。
它的幼苗像荻蘆,葉子像杜若,根部像高良薑,在二月時開花結穗,花穗垂掛在莖下,嫩葉捲曲,初長出時像芙蓉花,顏色微紅,花穗的頂部顏色較深,隨著葉子逐漸展開,花朵逐漸綻放,顏色也逐漸變淡。
亦有黃白二色者,實似龍眼而銳,皮色黃白,表無鱗甲,殼薄有稜峭,仁粒似縮砂蔤而稍壯,氣味辛澀溫,宣攝中氣,溫中,益上焦,受納水穀,治心腹痛,嘔吐,去臭氣,宣五穀五果五菜味,為養為助為益者,豆蔻也。開寶名草豆蔻,草物志名漏蔻,金光明經名蘇乞迷羅細,鄭樵通志名草果。
雖非果類,用充茶食,故有草果之稱。
白話文:
此外還有一種果實呈黃白色,外形像龍眼但較尖,皮色黃白,表面沒有鱗甲,外殼薄而有棱角,果肉顆粒像縮小的砂仁但稍微大一些,味道辛辣微溫。它能促進消化,溫暖脾胃,益氣上達,幫助吸收食物,還能治療心腹疼痛、嘔吐、消除異味,增強五穀、五果、五菜的味道,是一種養生益氣的果實,它就是豆蔻。宋代開寶本草中稱之為「豆蔻」,《草物志》中稱之為「漏蔻」,《金光明經》中稱之為「蘇乞迷羅細」,鄭樵《通志》中稱之為「草果」。
(豆蔻,輔中益上,以宣為體,以攝為用。綴實在莖下,亦具有密義,雖與縮砂蔤同歸於退藏,至體用則迥別矣。縮砂粒,以攝為體,以宣為用,順時序之升沉,故用舍自繇。豆蔻,效降肅之聚斂,終屬勉強,設久服盡劑,恐反亟奪其生陽,有餘於用,不足於體。故爾,唯白豆蔻三緣合和,體用平均,堪為匹配。
白話文:
豆蔻具有益中補氣、升提陽氣的作用。它以疏散為其藥性特點,以收斂為其臨牀應用。豆蔻果實結於莖部,這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。雖然豆蔻與縮砂蔤都具有斂藏的作用,但它們的藥性特點和用途卻有很大不同。
縮砂蔤的藥性特點是收斂,臨牀應用以疏散為主。它隨著時序的升降而變化,所以用量和時間都很自由。而豆蔻的藥性偏於下降、肅降和收斂,使用起來相對勉強。如果長期服用大量的豆蔻,可能會過度消耗人體的生陽之氣,導致藥性過剩而損傷體質。
因此,唯有白豆蔻三緣合和,藥性特點和臨牀應用都比較均衡,纔是與縮砂蔤相匹配的良藥。
但縮砂粒專司於下,遍及上中;白豆蔻專司於中,遍及上下。用之者,果能各加料簡,不唯四種功力判然,即五穀糱,及飴曲楂蘹之屬,亦可比量條分,不致溷亂妄投矣。)
白話文:
「縮砂仁」主要作用在下焦,但也會影響中焦和上焦;「白豆蔻」主要作用在中焦,但也會影響上焦和下焦。如果使用這些藥材時,能夠仔細區分它們的功效,不僅這四種藥材的作用可以清楚區分,甚至五穀雜糧、飴糖、麥芽和山楂等其他藥材,也可以按照其作用進行分類,不會混亂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