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三帙 (16)
第三帙 (16)
1. 王不留行
(本經上品)
【氣味】苦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金瘡,止血逐痛,出刺,除風痹內寒,止心煩,鼻衄,癰疽,惡瘡,瘻瘡,婦人難產。久服輕身,耐老增壽。
【核】曰:江、浙並河東皆有,苗莖俱青,高七八寸,葉隨莖生,似松藍葉。四月開花黃紫色,或紅白色,實殼若酸漿子,大如黍粟,形圓色黑,根黃如薺。三月收苗,五月摘子,根苗花子通用。修治,拌濕蒸之,從巳至未;漿水浸一宿,焙乾用。
先人題藥云:命名之義亦奇,吾身有王,所以主吾身之氣血,及主氣血之留行者,氣血之留,王不留,則留者行矣。氣血之行,王不行,則行者留矣。顧血出不止,與難產無乳者,兩可用此,其義自見。
【叅】曰:王不留行,即金盞銀臺、禁宮花也。先人題藥,以留行兩字,分句讀之,主治功力,真可迎刃而解,但核圖說,以備叅考。
白話文:
王不留行
【性味】 味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
【主要功效】 主要治療刀傷,能止血、止痛、將異物排出,能去除風濕麻痺、體內寒氣,能止心煩,治療流鼻血、癰疽、惡瘡、瘻管,以及婦女難產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增進壽命。
【說明】 這種植物在江蘇、浙江和河東一帶都有生長。它的莖和葉都是青色,大約有七八寸高,葉子隨著莖生長,看起來像松藍的葉子。四月開花,花朵是黃紫色或紅白色,果實外殼像酸漿果,大小像小米粒,形狀圓形,顏色黑色,根部黃色像薺菜。三月採收苗,五月摘取果實,根、苗、花、果實都可以使用。炮製方法是,將其拌濕後蒸熟,時間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;再用米漿水浸泡一個晚上,然後烘乾使用。
前人對這種藥的命名有獨特的解釋:我們身體有「王」,這個「王」主導我們身體的氣血運行,以及主導氣血的留存。當氣血要留存時,「王」不能阻礙它,這樣留存的氣血才能運行起來。當氣血要運行時,「王」不能強行阻止它,這樣運行的氣血才能留存下來。所以,當血流不止,或者婦女難產、沒有乳汁時,都可以用這種藥,它的意義自然就顯現出來了。
【參考】 王不留行,又叫做金盞銀臺、禁宮花。前人解釋藥名時,將「留行」兩字分開來理解,它的主要功效,就能迎刃而解。這裡把圖文說明附上,以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