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三帙 (5)
第三帙 (5)
1. 酸棗仁
(本經上品)
【氣味】酸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心腹寒熱,邪結氣聚,四肢痠痛,濕痹。久服安五臟,輕身,延年。
【核】曰:出汴雒,及西北州郡,處處雖有,但分土產之宜與不宜耳。多野生,在坡阪,及城壘間。似棗而皮細,木心赤色,莖葉俱青,花似棗。八月結實,紅紫色,似棗而圓小,味極酸;當月採實,取核中仁。奭曰:嵩陽子言,酸棗木高大,貨者皆棘子,此說未盡。蓋不知小則為棘,大則為酸棗。
平地則易長,崖塹則難生。故棘多生崖塹上,經久不樵則成干,人方呼為酸棗,更不言棘,實一本也。此物才及三尺,便開花結子。但科小者,氣味俱薄;科大者,氣味俱厚。今陝西臨潼山野所出亦好,此亦土地所宜也。修治,酸棗用仁,以葉拌蒸半日,去皮尖。
先人云:味酸入肝,色赤入心,心之肝藥也。有開義、出義、魂神義,欲魂來歸,欲闔轉入者,非所宜也。又云:棘刺外出,無邪服此,反傷其內。又云:別錄主煩心不得眠者,心腹邪結氣聚使然耳。服之結散聚消,心定煩息,故得睡眠。又云:未有散邪結氣聚之物,能使衛氣入臟而就安寢者。世人見不得睡眠,便用棗仁,思之真堪絕倒。
【叅】曰:棗為脾果,味酸屬木,脾之肝藥也。色赤屬火,脾之心藥也。具春升夏出之機,脾之陽分藥也。蓋心腹居中,即脾土之宮位,為寒熱邪氣,結聚於中,不能主持四末,致成濕痹痠痛,而為凝閉之陰象者,棗能運行脾用,鼓舞脾陽,轉凝閉為升出,結聚自散,痹閉自通矣。五臟居中,稟氣於脾,亦仗以輕安也。
(從來作不寐家枕中秘,但欲寐人,形藏中結聚乎,空洞乎。)
白話文:
【酸棗仁】
【味道】味酸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
【主要功效】主要治療心腹的寒熱症狀,邪氣結聚,氣機不暢,四肢痠痛,濕痹等病症。長期服用可以安定五臟,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。
【關於酸棗核】有人說:酸棗產於汴洛地區及西北各州郡,各地雖然都有,但要看是否適合當地土壤生長。大多是野生的,生長在山坡、堤岸或城牆邊。外形像棗但表皮細緻,木心呈紅色,莖葉都是青色,花朵也像棗花。八月結果,果實呈紅紫色,像棗但比較圓而且小,味道極酸。當月採收果實,取出果核中的仁。有人說:嵩陽子說酸棗樹高大,市面上賣的都是棘子,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。因為不知道小的是棘,大的是酸棗。
平地容易生長,在懸崖峭壁則難以生長。所以棘多生長在懸崖峭壁上,時間久了不砍伐就會長成樹幹,人們就稱之為酸棗,不再說是棘,其實是同一種植物。這種植物長到三尺高,就會開花結果。但植株小的,氣味比較淡薄;植株大的,氣味比較濃郁。現在陝西臨潼山野產的品質也很好,這也是適合當地土壤的緣故。炮製處理酸棗仁,要用葉子拌和蒸半天,去除皮和尖端。
前人說:味道酸入肝經,顏色紅入心經,是心臟的肝藥。有開通、發散、安定魂神的功效,想要魂魄回歸,或想要將其收斂,則不適合使用。又說:棘刺向外生長,沒有邪氣的人服用這個,反而會損傷內臟。又說:《別錄》記載它能治療心煩不能入睡,是因為心腹有邪氣結聚導致氣機不暢的緣故。服用後結散聚消,心安定煩躁平息,所以就能入睡。又說:還沒有可以驅散邪氣,疏通氣機,使衛氣進入臟腑而能安穩入睡的藥物。世人看到不能入睡就用酸棗仁,真是可笑至極。
【參詳】酸棗屬於脾的果實,味道酸屬木,是脾的肝藥。顏色紅屬火,是脾的心藥。具有春升夏出的功能,是脾的陽分藥。心腹居於中間,也就是脾土的所在位置,因為寒熱邪氣結聚在其中,不能主導四肢末梢,導致濕痹痠痛,形成凝滯閉塞的陰象。酸棗能夠運轉脾的功能,鼓舞脾的陽氣,使凝滯閉塞轉為升發,結聚的消散,痹阻的疏通。五臟居於中間,稟受脾的氣,也依靠它來使身體輕安。
(自古以來是治療失眠的枕中秘方,但想要入睡的人,是身體內部有結聚嗎?還是空虛呢?)
2. 決明子
(本經上品)
【氣味】鹹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青盲,目淫膚赤白膜,眼赤,淚出。久服益精光,輕身。
【核】曰:生龍門川澤者良。今處處有之。為園圃所蒔。四月生苗,高三四尺。本小末大,葉似苜蓿,晝開夜合,兩兩相貼。七月開花,淡黃五出,結角如初生豇豆,長二三寸,角內列青碧子數十粒,參差相連,狀如馬蹄,下大上銳。一種本小末尖,葉不夜合者,茳芒也。蓍實為之使。
惡大麻子。紹隆王先生云:決明稟陰精之體,具青陽之用;宜入肝腎,肝開竅於目,瞳子精光,腎所司也。
先人題藥云:決明葉晝開夜合,兩兩相貼。其葉夜不合者,茳芒也。人之眼夜合,故治眼疾,因名決明。味鹹走血,氣寒待熱,故治青盲膚膜淚出,熱傷血分者相宜;倘屬氣分,及風寒致目中諸證者,非所宜矣。
【叅】曰:夏仲生苗,秋仲結實,獨得呼出之機,儼具合張之相。味鹹走血,故治目中諸眚,之因血液凝滯者,罔不有功。觀其子角銳利,分撥翳膜,想更特易。
(仲夏半夏生,蓋當夏之半,夏仲決明生,亦當夏之半。秋仲結實,又當秋之半矣。然則夏之能張,秋之能合,樞機使然耳。)
白話文:
【決明子】
【氣味】味道鹹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
【主要功效】主要治療青盲(眼睛看不見東西)、眼睛長出紅赤色的白膜、眼睛紅腫、容易流眼淚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以使眼睛明亮,身體輕盈。
【說明】說:生長在龍門山川水澤邊的品質最好。現在各地都有,人工栽種在園圃中。四月長出幼苗,長到三、四尺高。莖的底部比較細,頂端比較粗,葉子像苜蓿,白天張開,晚上合攏,兩兩相對貼合。七月開花,淡黃色,五個花瓣,結的果實像剛長出來的豇豆,長約二、三寸,果莢內排列著數十粒青綠色的種子,大小不一的連接在一起,形狀像馬蹄,底部大,頂部尖。有一種莖比較細,頂端尖,葉子晚上不會合攏的,叫做茳芒。使用蓍實可以增強它的藥效。
不要與大麻子一起使用。紹隆王先生說:決明子稟承陰精的特性,具有青陽的作用;適合進入肝和腎,肝在眼睛開竅,瞳孔的精氣由腎所掌控。
前人寫的關於藥物的注解說:決明子的葉子白天張開,晚上合攏,兩兩相對貼合。它的葉子晚上不合攏的,是茳芒。人的眼睛晚上閉合,所以用它來治療眼睛的疾病,因此叫做決明子。味道鹹,可以入血,藥性寒涼可以去除熱,所以適合治療因熱傷血分引起的青盲、眼睛長出紅赤色的白膜、流眼淚等症狀;如果屬於氣分的問題,以及因風寒導致的眼睛疾病,就不適合使用了。
【補充說明】說:在夏天中間長出幼苗,秋天中間結出果實,獨自得到呼出之機,符合張開與合攏的原理。味道鹹,可以入血,所以治療眼睛中因血液凝滯引起的各種疾病,沒有不見效的。看它的種子果莢尖銳,可以分撥開翳膜,效果應該更佳。
(仲夏半夏生長,是在夏天的中間,夏仲決明子生長,也是在夏天的中間。秋仲結實,也是在秋天的中間。這樣來看,夏天能張開,秋天能合攏,這是氣機樞紐在運轉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