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五帙 (7)
第五帙 (7)
1. 貝母
(本經中品)
陰陽左右,各十有二,兩邊分解者,各得其平,丹龍精僅獨粒,則左難右難矣。
【氣味】辛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傷寒煩熱,淋瀝,邪氣,疝瘕,喉痹,乳難,金瘡,風痙。
白話文:
陰陽兩側,各自有十二個部位,如果兩邊都能分別清楚,那麼就能達到平衡。但如果像丹龍精這樣僅有一顆的情況,就會出現左側和右側都難以平衡的問題。
氣味是辛辣而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
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煩躁發熱,尿道疼痛,邪氣,疝氣,喉嚨阻塞,哺乳困難,金屬創傷,以及風濕性痙攣。
【核】曰:貝母,一名勤母、空草、苦菜、苦花。出晉地、潤州者最佳。今河中、江陵、郢、壽、隨、鄭、蔡、滁諸州亦有之。二月生苗,葉隨苗出,如蕎麥狀,莖葉並青。七月開花,碧綠色,形如百合,斜懸向下,上有紅脈,若似人肺。八月採根,根有瓣子,黃白色,如聚貝子。
白話文:
【胡思源】說:貝母,又名勤母、空草、苦菜、苦花。產自晉地、潤州的貝母品質最好。現在河中、江陵、郢、壽、隨、鄭、蔡、滁等州也有出產。二月長出幼苗,葉子隨著幼苗長出,形狀像蕎麥,莖葉呈青色。七月開花,花色翠綠,形狀像百合,斜向下垂,花上有紅色的脈紋,看起來像人的肺。八月採收根部,根有很多瓣,呈黃白色,像聚集起來的貝殼。
一種葉如栝蔞而細小,子在根下,如芋子,正白色,連累相著而可分解。一種葉如韭而花色白,根子亦作兩瓣也。修治,先於柳木灰中炮黃,擘去口中米許大心,再拌糯米同炒,俟米黃,去米用。勿用獨粒,不作兩瓣者,號丹龍精,誤服令人筋脈永不收,唯黃精、小藍汁服之可立解。
白話文:
有一種植物的葉子像扁蒲,但又小又細,它的果實長在根部下面,外形像芋頭,顏色潔白,連在一起但可以分解。
還有一種植物的葉子像韭菜,花為白色,根部分為兩片。
在製作前,先用柳木灰將植物炮製成黃色,然後剖開,取出中間米粒大小的心,再加糯米一起炒,等糯米炒黃後,去掉糯米即可使用。
注意不要使用單獨的果實,如果沒有分成兩片的,叫做「丹龍精」,誤服會導致筋脈永遠無法收縮,只有服用黃精或小藍汁才能立即解除毒性。
厚朴、白薇為之使。惡桃花。畏秦艽、莽草、礬石。反烏頭。先人云:形如聚貝,獨貴其母,若用空解,肺肝可施。
白話文:
厚朴和白薇是它的引經藥。它不喜歡桃花。不能與秦艽、莽草、礬石一起使用。與烏頭相反。前人說:它的形狀像聚貝,神農氏稱之為上品,如果使用中空的(厚朴),可以治療肺和肝臟疾病。
【叅】曰,雖有多種,但苗葉別異,萼悉上昂,花悉下垂,此開機互闔,闔機互開,少陽膽之樞藥也。根形如貝,色白味辛,以金為用,肝之肺藥,肺之肝藥也。以太陰肺主開,厥陰肝主闔,靡不取決於少陽膽主樞者。如傷寒煩熱,喉痹風痙,乃開機反闔,不能轉開;如淋瀝,乃開機反折,不能互闔;如乳難,乃不能為開;如金瘡,乃不能為闔;如疝瘕,乃不能為開為闔也。
白話文:
《叅書》中說,纈草的種類雖然很多,但葉片和花萼存在差異。它的花萼都是朝上挺立,而花朵則是向下低垂。這是一種開關運動相互制約,闔閉機制相互作用的藥材,是少陽膽經的樞紐藥。它的根部形狀類似貝殼,顏色潔白,味道辛辣,可以補益金氣,是肝臟的肺藥,也是肺臟的肝藥。因為太陰肺經主導開合,厥陰肝經主導闔閉,這兩種運動都必須依賴少陽膽經樞紐的作用。比如患者出現傷寒發熱、喉嚨腫痛、風寒痙攣,這是開機運動反受抑制,無法正常打開;患者出現淋瀝症狀,這是開機運動反受抑制,無法正常闔閉;患者出現乳汁淤積,這是無法正常打開;患者出現金瘡,這是無法正常闔閉;患者出現疝氣或腫瘤,這是無法正常開合。
貝母功力,能使闔者開,開者闔,闔折不能互開者,能使之互開;開折不能互闔者,能使之互闔;不能闔者,能順其闔;不能開者,能順其開;不能為開為闔者,能順其為開為闔也。蓋開與闔,莫不取決於樞,以為開闔故爾。
(萼主垂而昂,花主昂而垂,此陰陽顛倒象,金木互交機也。其使之互交,令之顛倒者,誰主之耶。)
白話文:
貝母的功效,能讓閉塞的打開,打開的閉合。閉得太緊、不能互相打開的,能讓它們互相打開。打開得太開、不能互相閉合的,能讓它們互相閉合。不能閉合的,能幫助它閉合。不能打開的,能幫助它打開。不能開也不能閉的,能讓它適當地開或閉。總之,打開或閉合的關鍵在於找到樞紐,有了樞紐,才能順利開合。
2. 女菀
(本經中品)
【氣味】辛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風寒洗洗,霍亂,泄痢,腸鳴,上下無常處,驚癇,寒熱百疾。
白話文:
(本草經籍中的第二等藥材)
【氣味】辛辣,溫性,無毒性。
【主治】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肢體酸痛,霍亂,腹瀉,腸鳴,病痛位置不固定,驚厥癲癇,以及寒熱交錯的各種疾病。
【核】曰:女菀,即白菀。與紫菀同類,紫白雖異,生成則一也。畏滷咸。
白話文:
【解釋】《本草經集註》中記載:女菀,就是白菀。它與紫菀屬於同一類,雖然它們顏色不同,但它們的生長過程是相同的。它們都害怕鹽分和鹹味。
【叅】曰:白菀與紫菀功用,似同而異,紫主寒熱氣結在中,致病上中及下;白主風寒寒熱,氣結在樞,亦病上中及下,兼見內外開闔之象,故上下無嘗,內外不定,菀從結樞,解即分散,則嘔逆自開,泄痢自闔,驚癇自平,寒熱自除矣。並偏於從樞解表,從樞利小水也。雖非金鬱,設舍假泄金鬱之法,亦難以從樞分解耳。
白話文:
《醫林》中說:白菀和紫菀的功效雖然相似,但也有區別。紫菀主要治療寒熱氣結在中間,導致上中下焦出現疾病;白菀主要治療風寒寒熱,氣結在樞紐部位,同樣也會導致上中下焦出現疾病,同時還表現為內外開合失常的現象。因此,上下的疾病沒有固定部位,內外的疾病也沒有固定位置。菀的活動是從樞紐部位開始的,只要樞紐部位的氣結解除了,菀就會分散開來,這樣一來,嘔逆就會自行緩解,泄痢就會自行收斂,驚癇就會自行平息,寒熱也會自行消除。此外,白菀和紫菀都偏重於從樞紐部位解表和利小便。即使患者沒有金屬性鬱結的情況,如果使用假泄金鬱的方法,也很難從樞紐部位解除氣結。
3. 黃芩
(本經中品)
【氣味】苦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諸熱黃疸,腸澼泄痢,逐水,下血閉,惡瘡,疽蝕,火瘍。
白話文:
這味藥草的味道是苦的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
它可以治療各種熱性疾病、黃疸、腸胃疾病、腹瀉,能夠利水消腫,處理血瘀不通的情況,也能治療嚴重的潰瘍、瘍癤以及火傷。
【核】曰:出川蜀,及河東、陝西,近道亦有。二月生苗,莖幹粗如箸子,中空外方,葉色黃赤,四四作叢而起,花色紫,實色黑,根色黃。一種獨莖者,其葉細長而青,兩兩相對,花、實、根色則一也。曰子芩根圓;曰條芩,即小根之內實者;破者曰宿芩、曰片芩,即大根之內虛者,其腹皆爛,故有腐腸、妒婦諸名,謂妒婦心黯,芩腹心黑也。山茱萸、龍骨為之使。
白話文:
【核】:(黃芩)生長在四川、陝西和河東,近路也有。二月生苗,莖幹粗如筷子,中空外方,葉色黃赤,四五株成叢生長,花色紫,果實黑色,根部黃色。一種單獨的莖,葉子細長青色,兩兩相對,花、果、根的顏色與前面的一種相同。稱根圓形為「子芩」;稱小根內部有實為「條芩」;破損者稱「宿芩」或「片芩」,即大根內部空洞,其腹內腐爛,故又名「腐腸」或「妒婦」,比喻妒婦心腸黑暗,而黃芩的根部中心也是黑色的。通常與山茱萸、龍骨一起使用。
惡蔥實,畏丹砂、牡丹、藜蘆。得厚朴、黃連止腹痛;得五味子、牡蠣令人有子;得黃耆、白蘞、赤小豆療鼠瘻。
先人云:病從內實為證,諸熱為因者,對待能空之芩,則內無實。內無實,則無諸熱之因矣。
白話文:
蔥的種子不宜與硃砂、牡丹、藜蘆同食。如果與厚朴、黃連搭配,可以緩解腹痛;與五味子、牡蠣搭配,可以幫助生育;與黃耆、白蘞、赤小豆搭配,可以治療鼠瘻。
【叅】曰:黃芩一曰腐腸,一曰內虛,有黃離之象。柔得乎中,體虛而用實也。荄中腐,乃腐化耳。故主腹腸諸熱,實滿於中,為黃疸澼痢,水停血閉失於腐化,反現腐敗者,對待治之。惡瘡、疽蝕、火瘍,實者虛之,熱者平之,若厚腸腹,並厚肌肉矣。
白話文:
《參》書中說:黃芩,又名腐腸,也叫內虛,有著黃離之象。柔弱卻能深入中焦,體虛卻能用於實證。黃芩能化解腸中腐敗,這是它的腐化作用。因此,黃芩主要用於治療腹腸積熱、實滿,比如黃疸、泄瀉,水停血閉導致腐敗,表現出腐敗症狀等,都可以用黃芩來治療。黃芩也能治療惡瘡、疽蝕、火瘍等,對於實證用之則虛之,對於熱證用之則平之,就像黃芩能厚腸腹,並厚肌肉一樣。
4. 萆薢
(本經中品)
【氣味】苦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腰脊痛強,骨節風,寒濕周痹,惡瘡不瘳,熱氣。
白話文:
(這是在《本經》中被列為中品的藥材)
【氣味】味道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
【主治】用於治療腰背疼痛、骨節風濕、寒濕引起的全身關節痛、難以治癒的惡性潰瘍及熱症。
【核】曰:萆薢,一名赤節,一名百枝。出真定山谷,及河、陝、汴東、荊、蜀諸郡。作蔓生,苗葉俱青。葉有三叉,似山薯葉,又似綠豆葉。花有紅、黃、白數種,亦有無花結白子者。根黃白多節。三指許大。大者如商陸,莖有刺者,根白實;無刺者,根虛軟,軟者入藥最勝。
白話文: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萆薢又名赤節、百枝。產於真定山谷以及河東、陝西、河南東部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是一種蔓生植物,莖葉皆為青色。葉片呈三叉狀,形似山藥葉或綠豆葉。花朵有多種顏色,有紅、黃、白等,也有不開花直接結出白色果實的。根部呈黃白色,多節,大小約為三指寬。其中,莖部長有刺的根部呈白色,質地堅硬;無刺的根部較為鬆軟,鬆軟的根部藥用價值最高。
一種葉似蕎麥,子作三稜,根如山薯而體硬。市肆皆以土茯苓為萆薢,又以萆薢為狗脊者,誤矣。薏苡為之使。畏葵根、大黃、茈胡、前胡。先人云:根多枝節,故一名赤節。主關節之疾,甚相當也。顧萆薢之名,更宜於身之下矣。
白話文:
有一種植物,葉子像蕎麥,種子像三稜,根像山藥但更堅硬。市場上通常把茯苓當作萆薢,把萆薢當作狗脊,這種說法是錯誤的。薏仁可以作為它的輔助藥材。它怕葵花根、大黃、茈胡和前胡。古人說:它的根部有很多分枝節,所以又稱它為「赤節」。它主要治療關節疾病,非常對症。至於「萆薢」這個名稱,更適合用在人體下半身的部位上。
【叅】曰:萆,覆蔽也;薢,解脫也。風寒濕相合成周痹,覆蔽經脈骨節之外,致腰脊骨節強痛,及惡瘡不瘳熱氣,力可使之解脫。與狗脊功力似同而異,狗脊主關機失利於內,致筋脈勁強於外;萆薢主經脈勁強於外,致關機失利於內。雖咸從脾生,內外之情迥別耳。
白話文:
《備急千金要方》中記載:萆薢具有覆蓋和解脫的作用。風寒濕三氣結合,會導致全身痺痛,覆蓋在經脈骨節之外,引起腰脊骨節劇痛,甚至化膿潰爛、發熱。萆薢能夠解脫這些症狀。
萆薢的作用與狗脊類似但又有不同。狗脊主要針對內部關節失靈,導致外部筋脈強直;而萆薢則主要針對外部經脈強直,導致內部關節失靈。雖然萆薢和狗脊都源於脾臟,但它們作用的部位卻截然不同。
(天地解而雷雨作,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,萌櫱自內,解孚從外也。雷公炮炙論序,一名竹木,亦以其有節也。主治漩多,漩多,即白濁,此風癉客脬,下焦失於決瀆耳,力能通而解之,宜身之下,於此可見。)
白話文:
當天地萬物甦醒時,雷雨隨之而來,雷雨降臨後,各種果實和草木都開始生長發芽。蓓蕾生長於內部,芽孢開放於外部,這是自然界循環更替的規律。
《雷公炮炙論》中記載了一味中藥,名為「竹木」,也因其具有節節分明的外形而得名。竹木的主要功效是治療漩多症。漩多症,即白濁,是由於風邪入侵膀胱,導致下焦失於通暢所致。竹木具有疏通和解毒的作用,適宜治療下半身疾病,由此可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