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五帙 (5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五帙 (5)

1. 牛黃

(本經中品)

【氣味】苦平,有小毒。

【主治】主驚癇,寒熱,熱盛狂痙,除邪逐鬼。

白話文:

(這是在說中品的藥材)

【氣味】味道苦,性平,有微毒。

【主治】用於治療驚厥癲癇,寒熱交加,熱盛引發的狂躁抽搐,能夠去除邪氣,驅逐惡鬼。

【核】曰:出隴西及晉地,今萊、密、淄、青、嶲,、戎諸州皆有。凡牛生黃,夜或有光,眼如血色,時復鳴吼,恐懼人,以盆水置牛前,伺其吐出,乃喝迫之,即墮水中取得者。陰乾百日,無令見日月光,一子如雞子黃大,重疊可折,若百千層,輕虛氣香,色光明者佳。揩摩手黃,透甲者真。

白話文:

核:核桃。原產於隴西和晉地,如今萊州、密州、淄川、青州、嶲州、戎州等地都有出產。凡牛生下黃牛,晚上可能會有光發出,眼睛如血色,時而鳴叫,恐嚇人。在牛面前放一盆水,觀察它吐出的東西,然後呵斥它,核桃就會掉到水中,把它撈起來。

晾曬一百天,不要讓日光月光照射。一粒核桃像雞蛋黃一樣大,可以折疊,像幾百上千層紙一樣,輕飄飄的,氣味芬芳,顏色光亮的是上品。摩擦手會變黃,透進指甲的是真貨。

雷斆云:黃有四種,一喝迫而得者,曰生神黃;一殺死,從牛角得者,曰角中黃;一牛病死後,從心中剝得者曰心黃,初在心中,如黃醬汁,取得便投水中,沾水乃硬,如碎蒺藜,及豆瓣,與帝珠子者是也;一從肝膽中得者,曰肝黃、膽黃,皆不及生黃為貴。⿺辶𦵺牛黃,堅而不香;又駱駝黃極易得,亦能相亂,不可不審也。

白話文:

雷斆說:牛黃有四種,一種從活牛的肚裡取出的,叫做「生神黃」;一種從殺死牛後,在牛角中取出的,叫做「角中黃」;一種從牛病死後,在牛的心中剝取出的,叫做「心黃」,它最初在牛心中像黃色的醬汁,取出來後放在水中,沾水就會變硬,像是碎蒺藜和豆瓣,與「帝珠子」這種名貴藥材是同一種東西;還有一種從牛的肝膽中取出的,叫做「肝黃」和「膽黃」,它們的價值都比不上「生神黃」。冒充牛黃的包括牛黃和山羊黃,質地堅硬但不香;另外,駱駝黃也很容易得到,也可能被混淆,一定要仔細辨別。

修治,單搗細研如塵,絹裹定,更以黃牛嫩皮,裹懸井中一宿,去水三四尺,明早取用。人參為之使。得牡丹、菖蒲,利耳目。惡龍骨、龍膽、地黃、嘗山、蜚蠊黃嫩牛皮、牛膝、乾漆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絲帛包好並用鮮嫩的黃牛皮包覆。懸掛於井中一晚,距離水面約三到四尺。隔天早上取出使用。

使用人參作為引子。

此方有助於改善耳目失聰。

忌用龍骨、龍膽、地黃、嘗山、蜚蠊、乾漆、黃嫩牛皮、牛膝等藥材。

繆仲淳先生云:牛為土畜,得氣血之精明,凝結為黃,猶人身之有內丹也。故牛生黃,則其身夜視有光,為世神物,諸藥莫能及也。

先人云:坤為牛,黃為土,則黃是牛之本命元辰矣。其入肝膽,似云之從龍,風之從虎,不期然而然者。

白話文:

繆仲淳先生說:牛是土生土長的動物,它們吸收了土裡的精氣與血液的精華,凝結成黃牛膽,這就類似於人體裡的內丹。所以牛長了黃牛膽,全身在夜晚都能看到光,這是世間的神奇物品,其他藥物都比不上。

【叅】曰:牛土畜,在卦為坤,其色正黃。其理層疊,所謂黃中通理,厚德載物者也。故能敦土德用,資生草木。蓋木必基土,以土為命,如驚癇寒熱,狂痙邪鬼,雖從脾土轉屬,久則肝木體虛,反欲傳克脾土矣。蓋五行之理,失制則亢,亢則為害,害所勝耳,法當益土輔火。

白話文:

《本草備要》說:牛是一種家畜,在八卦中屬於坤卦,它的顏色是純黃色。它的身體結構層層疊疊,所謂「黃色中通暢著道理」,「體厚德重,能承載萬物」。所以牛能發揮土的德性,滋養草木。因為樹木必須以土為基礎,以土為生命。比如驚風、寒熱、癲狂、痙攣和邪鬼等疾病,雖然是由脾土虛弱引起,但時間久了也會導致肝木虛弱,反而會想剋制脾土。五行之理失衡就會亢盛,亢盛就會造成危害,危害的正是它所勝克的方面。因此,治療方法應該是滋補脾土,輔助心火。

黃可入脾,苦可入心,心為肝子,子能助母實也。與金匱要略之治肝虛傳脾,先補肝木,次及心脾之義相合。先因於肝,故先補肝,此則唯從脾土轉屬,故只益脾土,次及心火,非從肝始,勿治肝耳。

白話文:

黃色藥材能入脾胃,苦味藥材能入心臟。心臟是肝臟的「母親」,滋補「母親」能幫助「兒子」充實。這與《金匱要略》中治療肝虛傳至脾胃,先補肝木,再補心脾的原則相符合。既然病根在肝,就先補肝,而從脾土轉屬過來的病證,只補脾土即可,其次才補心火,不是從肝臟開始的,就不要治療肝臟。

(金匱要略云:上工治未病。夫治未病者,見肝之病,知肝傳脾;當先實脾;四季脾王不受邪,即勿補之。中工不曉相傳,見肝之病,不解實脾,唯治肝也。夫肝之病,補用酸,助用焦苦,益用甘味之藥調之。酸入肝,焦苦入心,甘入脾;脾能傷腎,腎氣微弱,則水不行。

白話文:

(金匱要略上說:高明的醫生能治未病。治未病的原則是,看到肝臟有病,知道肝會傳給脾,就應該先補脾;一年四季脾臟健康就不會生病,就不需要補脾了。中等水平的醫生不懂得這樣的道理,看到肝臟有病,不懂得補脾,只治療肝臟。肝臟有病要用酸性藥物滋補,用焦味、苦味藥物促進其功能,用甘味藥物調理其機能。酸味入肝,焦味、苦味入心,甘味入脾;脾能剋制腎,腎氣衰弱則水液運行不暢。

水不行,則心火氣盛則傷肺;肺被傷,則金氣不行;金氣不行,則肝氣盛,則肝自愈,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。肝虛則用此法,實則不在用之。詳錄以備叅考。)

白話文:

如果腎水功能不佳,心火就會旺盛,進而傷害肺;肺氣受損,金氣就會運作不暢;金氣運作不暢,肝氣就會過盛,肝就會自我修復,這就是治療肝病、補益脾氣的精髓。如果肝虛,可以使用這種方法;如果肝實,則不使用這種方法。詳細記錄下來,以備參考。

2. 䗪蟲

(本經中品)

【氣味】鹹寒,有毒。

【主治】主心腹寒熱洗洗,血積癥瘕,破堅,下血閉。

【核】曰:生川澤及沙中,人家牆壁下,土中濕處。大者寸余,無甲而有鱗。修治,十月採,曝乾。

白話文:

(本草經典中的中等品級)

【氣味】味道咸,性質寒,有毒性。

【主治】用於治療心腹部位的冷熱交錯感,以及血瘀形成的積塊症瘕,能夠破除堅硬的結塊,並能通暢阻塞的出血。

【說明】生長在河流湖泊及沙地之中,或是人家牆壁下,土壤中潮濕的地方。形體大的有一寸多長,沒有甲殼但有鱗片。製作時需在十月採集,然後晾乾。

【叅】曰:䗪蟲,一名地鱉,形類鱉也。一名過街,逢申過街,立建以沖日破也。蓋䗪者眾多,掌除毒蠱,亦以功用詮名耳。是主寒熱洗洗,致血積癥瘕者。沖其街舍,而破除之,故能破堅,下血閉。

白話文:
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地鱉蟲是一種長得像鱉的昆蟲,別名過街,因為它在申時(下午3-5點)會過街,直立起來抵禦陽光。由於地鱉蟲種類繁多,用於去除毒蟲和蠱毒,也根據其功效取名。

地鱉蟲主要用於治療感冒、發熱、洗滌身體,消除血塊和腫塊。它能直衝蟲類的巢穴並破壞它們,所以能破除堅實的腫塊和疏通血瘀。

3. 羖羊角

(本經中品)

【氣味】鹹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青盲,明目,殺疥蟲,止寒泄,辟惡鬼,走虎狼,止驚悸。久服安心,益氣,輕身。

白話文:

(本草經中品)

【氣味】咸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用於治療青盲,能明目,殺滅疥蟲,止寒瀉,驅避惡鬼,嚇退虎狼,止驚悸。長期服用可使心情安定,益氣,身體輕健。

【核】曰:羖本夏羊,生河西,色青黑,頭小身大,毛長而柔,可以為羢,一名綿羊,其角為用最大。詩云:繇醉之言,俾在童羖,蓋羖之美在角也。羖為角音,又為古音,詩以古與語,叶韻是矣。而音通於牯,故本草羖羊條,注稱為羊之牯,猶兕音通於牸,稱為犀之牸也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,羖是一種夏季的羊,產於河西地區,毛色青黑,頭小身大,毛髮又長又柔軟,可以用來做羢,又稱為綿羊,它的角最有價值。《詩經》中寫道:“繇醉之言,俾在童羖”,說明羖羊的角非常珍貴。羖字的讀音與角同音,也是古代的讀音,《詩經》用古音與現代讀音相結合,形成了押韻的效果。羖的讀音也與牯通,因此本草綱目中將羖羊注釋為羊之牯,就像兕的讀音與牸相同,被稱為犀牛之牸一樣。

羖,羭也。羭色黑,為黑羝,為黑𦎐;羒色白,為白羝,為白𦎐。各有牝牡,但當以色為別。蓋羊之有羒羭,亦猶木之有枌榆也。枌亦白,榆不能白。色白有辨之義,故皆從分,色黑有不辨之義,故皆從俞。又今榆者,北方有之,故古稱榆塞,而江南有刺榆,無大榆,是南方於羊也,則有羒而無羭,於木也,則無榆而有枌,色相類,義相同也。羝,抵也。

白話文:

羭,就是公羊。公羊的顏色是黑色的,叫黑羝,也叫黑𦎐;公羊的顏色是白色的,叫白羝,也叫白𦎐。公羊和母羊各不相同,只需要根據顏色分辨即可。

羊有白羝和黑羭,就像樹有枌和榆一樣。枌也是白色的,榆卻不能是白色的。白色有辨別的意義,所以都從「分」部;黑色有不辨別的意義,所以都從「俞」部。

現在的榆樹,北方纔有,所以古時候稱北方為榆塞,而江南只有刺榆,沒有大榆樹。因此,南方在羊的種類上只有白羒而沒有黑羭,在樹的種類上只有枌而沒有榆。雖然顏色相類,但意義卻相同。羝,就是牴觸的意思。

羝性好抵,故從羝,省字從抵,省音從低者,以羝先低其角,然後能抵突故也。羊,總名。羔,羊子。四月而乳,一歲三生,母既生子,子復生孫,孫又生子,易繁速計,莫捷於羊。其別有四,曰羜者,五月生羔也;曰𦎦者,六月生羔也;曰羍者,七月生羔也;曰䍮者,羊未卒歲也。釋畜但載未成羊者為羜。

白話文:

羊的本性喜歡頂撞,所以從「羊」字簡化得「羝」這個字,而「羝」字簡化的讀音「低」,是因為羊先將角低下來,才能頂撞。羊是羊的總稱,羔是羊羔。羊羔出生四個月就可以喝奶,一年可以生三次,母羊生了小羊,小羊又生了小羊羔,小羊羔又生了小羊,繁殖繁衍速度很快,比其他動物都快。羊還可以細分為四種:羜,是五月生的小羊羔;𦎦,是六月生的小羊羔;羍,是七月生的小羊羔;䍮,是指還不到一歲的羊羔。《釋畜》中只記載未成年羊為羜。

郭氏云:俗呼五月羔為羜,蓋謂羔已生及五月者爾。而說文稱五月生羔,則似謂仲夏所生者矣。按齊民要術。稱正月生羔為上種,十一月、十二月生者,次之。母視含重,膚軀充滿,草雖枯,亦不羸瘦;母乳適盡,即得春草,是以極佳。八月、九月、十月生者,雖值秋肥,然比至冬暮,母乳已竭,春草未生,是故不佳。

白話文:

郭氏說:一般人稱五月出生的羊羔為羜,這是指已經出生達五月以上的羔羊。而《說文解字》中說五月生羔,似乎是特指仲夏出生的羔羊。根據《齊民要術》的記載,以正月出生的羔羊為上等品種,其次是十一月和十二月出生的羔羊。這些羔羊的母羊在懷孕期間身體健康,體格強壯,即使在草料枯萎的季節,也不會瘦弱;等到母羊的乳汁分泌完畢,正值春草生長的時候,因此羔羊的品質極佳。至於八月、九月、十月出生的羔羊,雖然生長在秋季膘肥的時候,但在寒冷的冬末春初,母羊的乳汁已經耗盡,而春草尚未生長,所以羔羊的品質較差。

三月、四月生者,草雖茂美,而羔小未食,嘗飲熱乳,所以亦惡。五月、六月、七月生者,兩熱相仍,惡中之甚,然則五月生者乃是不美,故古稱肥羜,以速諸父,當是生及五月者爾。繁露云:凡贄卿用羔,羔有角而不用。類仁者,執之不鳴,殺之不嗥,類死義者。飲乳必跪其母,類知禮者,故以為贄。

白話文:

三月、四月出生的羊羔,儘管草木茂盛,但羊羔還小,沒有吃草,只喝溫熱的母奶,所以肉質也不是很好。

五月、六月、七月出生的羊羔,正值炎熱的季節,肉質更差,尤其五月出生的羊羔,肉質最差,所以古人稱這種羊為「肥羜」,希望趕快送人,大概就是指五月出生的羊羔吧。

《繁露》中說:凡是祭祀時進貢的羊羔,都要用有角的。羊羔的性格像仁者,抓著它不叫,殺死它也不嚎叫,像死得壯烈的人。羊羔喝奶時一定跪著喝,像懂禮儀的人,所以被用來祭祀。

禮云:飾羔雁者,以饋以言,其德足以衣被,而又有文章也。字說云:羔從羊,從火。羊,火畜也。羔火在下,若火始然,可進而大也,故羔大曰羊,三歲曰䍯。䍯,小狠也。䍯以乘而不隨為臧,犅以乘而不逆為剛。蓋牛之性順,犅雖牡,而猶有順性,故為乘而不逆也。羊之性狠,䍯雖牝,而猶有狠性,故為乘而不隨也。

白話文:

禮記中記載:「裝飾羔羊和鴻雁作為禮物,是因為它們的德行足以覆蓋全身,而且它們還有好看的皮毛。」

《說文解字》解釋:「『羔』字由『羊』和『火』組成。『羊』是牲畜,而『羔』字表示羊生下來後就在火旁邊,就像火剛剛燃起,可以逐漸壯大。所以,剛出生的羊叫『羔』,三歲的羊叫『䍯』。」

《䍯卦》中講到:「『䍯』是一種性格兇狠的小羊。如果用它來駕車,它不會跟從;如果用公牛來駕車,它不會逆來順受。」

這句話說明:牛的本性溫順,即使是公牛,也仍然有順從的性格,所以用它駕車不會逆來順受。而羊的本性兇狠,即使是母羊,也仍然有兇狠的性格,所以用它駕車不會跟從。

羊前逆,牛前順,故羊宜驅,而牛宜牽;羊善群,每成群,必以一群為主,舉群聽之,謂之壓群;羊善鬥,鬥羊表云:臣聞勇士冠雞,武夫戴鶡,推群舉類,獲此鬥羊,遠主越嶲,蓄情剛決,敵不避強,戰不顧死,雖為微物,志不可銼,效奇靈囿,角力天場,卻鼓怒以作氣,前躑躅以奮擊,趺若奔云之交觸,碎如轉石之相叩,裂骨賭勝,濺血爭雄,敢毅見而衝冠,鷙狠聞而擊節,冀將少助明主,市駿骨,揖怒蛙之意也。若使羊能言,必將曰,若鬥不解,立有死者。

白話文:

羊往前方推進,牛往前方順從,所以適合趕羊,而適合牽牛。

羊喜歡羣居,每當聚集成羣時,必定有一隻羊作為領袖,全羣都聽從它的指揮,這叫做「壓羣」。

羊善於戰鬥,《鬥羊表》上說:我聽說勇士頭戴雄雞的冠,武夫頭戴鶡鳥的冠,推動全羣、推舉同類,獲得了這頭鬥羊。

它的主人來自遙遠的越嶲,蓄養著剛烈決絕的情感,敵人不避強敵,戰鬥不顧生死。雖然只是一隻小動物,但它的意志不可磨滅。

在奇異的神靈囿苑裡,在廣闊的天地中,它鼓起怒氣壯膽,前蹄飛快踢踏奮勇攻擊。它的奔跑像奔騰的雲彩一樣交織碰撞,它的角鬥像滾動的石頭互相叩擊。它撕裂骨頭賭取勝利,濺血爭奪雄心壯志,敢勇的壯士看到它都奮勇上前,殘忍兇猛的敵人聽到它的叫聲都擊節讚賞。

我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幫助主公,收購駿馬般的勇氣,消除敵人的怒火。如果羊能說話,它一定會說:「如果戰鬥不能停止,立馬就會有人死亡。」

所賴至仁無殘,量力取勸焉。羊畏露,牧之者,宜晚出而早歸也。羊惡濕喜燥,食鉤吻而肥,食仙茅而肪,食仙靈脾而淫,食羊躑躅而死。羊宜黍,黍火谷。羊火畜,故羊宜黍也。其目無神,其腸九縈,其力在尾,其角下蹄,角之不齊者曰䍯(音軌)。角有三觠(音卷)者曰羷(音斂)。

白話文:

我們所依賴的仁德無處不在,適應自身情況進行勸誡。羊害怕露水,放牧的人應當讓羊晚出去早點回來。羊不喜歡濕潤而喜歡乾燥,吃鉤吻能增肥,吃仙茅能長脂肪,吃仙靈脾會**,吃羊躑躅會死。羊適宜吃黍,黍是火性穀物。羊是火性動物,所以羊適宜吃黍。它的眼睛沒有神采,它的腸子彎曲九次,它的力氣在尾巴上,它的角在蹄子下面,角長得參差不齊的叫「䍯」。角上有三個環的叫「羷」。

絕有健力者曰奮。種類甚多,入藥只以青色羖羊為勝,次則烏羊,其䍲羺羊,及虜中無角羊,止可啖食乳髓,則肥好也。羖羊,亦有褐色、黑色、白色者,毛長尺余,亦謂之羖䍽羊。北人驅引大羊,則以此羊為首,名曰羊頭。河東亦有羖䍽羊,性尤狠健,毛長而厚,入藥亦佳。

白話文:

有種非常強壯的羊叫「奮羊」,品種很多,用於藥材的以青色羖羊為最好,其次是烏羊。而䍲羺羊和北方無角羊,只能用來食用其乳汁,牠們的肉質也很肥美。羖羊也有褐色、黑色、白色的,毛長一尺多,也稱作羖䍽羊。北方人趕羊時,會用羖䍽羊帶頭,所以稱牠們為羊頭。河東地區也有羖䍽羊,牠們性情特別兇猛強健,毛長而厚,用於藥材也很不錯。

如羖䍽驅至南方,則筋力自勞損,安能補益於人。今南方諸羊,多食野草、毒草,故味薄而易發疾,惟淮南州郡,或有佳者。可亞北羊,北羊至南日久,尚不中食,水土使然耳。生江南者為吳羊,頭身相等,毛短肉瘦,供饌猶易發疾,入藥更無效矣。羖羊之角,可以占灼,契丹謂之羊卜,其皮極薄,南番以書字,吳人以畫彩為燈,毛可制筆,角作琉璃,蹄骨須涎,咸成藥用,獨美在角。專精者,牝羖之角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把山羊趕到南方來飼養,牠們的體力就會衰弱勞損,怎麼可能對人體補益呢?現在南方飼養的羊隻,大多食用野草和有毒植物,因此肉味淡薄而容易生病。只有淮南州郡的某些羊隻,品質還算可以,可以與北方羊隻並列。北方羊隻運到南方後,時間久了仍然無法適應當地的水土,導致飲食不佳。在江南飼養的羊隻,稱為吳羊,牠們的頭和身體大小相等,毛短肉瘦,即便用於食用也容易生病,更不用說用於藥材了。山羊的角可以占卜吉凶,契丹人稱之為「羊卜」。山羊的皮很薄,南方的蕃人用它來寫字。吳地的人用山羊皮來製作彩繪燈籠。山羊的毛可以製成筆桿。山羊的角可以製作琉璃。山羊蹄子的骨頭需要經過特殊的處理,才能用於藥材。山羊全身最珍貴的部位是角。其中,品質最好的,是母山羊的角。

蓋兌為羊,兌,少女也,以柔包剛,物各從類,功力始備耳。兔絲為之使。焚角走虎狼,角灰能縮賀。賀,錫也。

白話文:

兌卦代表羊,兌卦也代表年輕女子,用柔軟包裹剛強,天地萬物歸類聚合,這樣才能完成其功力。兔子毫毛為兌卦的使臣。燒焦的羊角可以驅趕老虎和狼,羊角灰可以收縮錫。錫,又稱賀。

【叅】曰:羊性好抵,羊力在尾,此交任於閭,會督於巔,是以抵突用角,精專之美在角也。離為火,為羊,為目,在天為熱,在藏為心,心臟血脈之氣也,故羊為火畜,功主青盲。諸脈屬目,目得血而能視也。寒泄為對待,驚悸為體虛,痛癢瘡瘍,咸歸心火耳。辟惡鬼,為生陽死死陰。走虎狼,為火行爍金獸。久服者體用俱備,絕有力奮矣。

白話文:

【參考資料】說:羊的性格喜歡抵觸,羊的力量在尾部,這交接在子宮,會合在頭頂,所以用角牴觸,羊的美好精華在於角。離卦屬火,代表羊和眼睛,在天上屬熱,在五臟屬心,心臟主管血脈之氣,因此羊是火畜,其功效主治青光眼。各經脈都與眼睛有關,眼睛得到血液才能視物。寒泄與驚悸是對待的病證,痛癢瘡瘍,都歸屬於心火。驅除惡鬼,是因為太陽生長而陰氣死亡。趕走虎狼,是因為火行能熔化金獸。長期服用羊,體力與功用都具備,非常強壯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