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二帙 (19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二帙 (19)

1. 蔓荊實

(本經上品)

具筋骨人,方耐歲寒。

【氣味】苦,微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筋骨間寒熱,濕痹拘攣,明目,堅齒,利九竅,去白蟲。久服輕身耐老,小荊實亦等。

【核】曰:出汴京、秦、隴、明、越諸處。生水濱。苗莖蔓延,高丈許。莖中心方,對節生枝,枝小弱如蔓。春時舊枝作小葉,如小楝,五月葉成如杏葉,六月作穗,便出青萼,將開則黃,開時花色紅白。九月結實黑斑,大如梧子,極輕虛,實上近蒂處,有白膜蓋子,冬則葉凋,莖則耐寒,次年再發。修治:去蒂子下白膜一重,酒潤一伏時,蒸之,從巳至未,曬乾收用。

惡烏頭、石膏。

繆仲淳先生云:邪去,則九竅通明,痹散,則光澤脂致。

【叅】曰:垂布如蔓,故名蔓;柔枝耐寒,故名荊。主筋骨寒熱,濕痹拘攣,柔筋堅齒,耐老輕身者,象形取治法。為劑中之輕劑、通劑也。顧實體輕揚,而炎上作苦;故利九竅,去白蟲者,秉風木宣和之用耳。先人博議云:具筋骨關機之象,耐字義深,大有容焉。德備淳化,故列上品。用合敷和之紀者,無出其右矣。

白話文:

蔓荊實

這種藥材適合筋骨強健的人,才能夠耐得住嚴寒。

【氣味】味苦,性微寒,沒有毒性。

【功效】主要治療筋骨之間的寒熱不調、濕氣引起的關節僵硬攣縮、能使眼睛明亮、牙齒堅固、疏通九竅、驅除體內的寄生蟲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、延緩衰老。小的蔓荊實也有相同的功效。

【形態描述】蔓荊實產於汴京、秦、隴、明、越等地,生長在水邊。它的莖蔓延生長,可以長到一丈多高。莖的中心是方形的,相對的節點會長出枝條,枝條細小柔弱像蔓藤一樣。春天時,舊的枝條會長出小葉,形狀像小楝樹葉,五月時葉子長成杏葉的樣子,六月時會長出穗狀花序,先長出青色的萼片,快要開花時變成黃色,開花時花色有紅白兩種。九月時結出黑色帶斑點的果實,大小像梧桐子,非常輕且中空,果實靠近蒂的地方,有一層白色的薄膜覆蓋。冬天時葉子會凋落,但莖能夠耐寒,第二年會再次生長。炮製方法:去除果實下方的蒂和一層白膜,用酒浸泡一個時辰,蒸煮從巳時到未時(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),曬乾後就可以使用了。

【禁忌】忌與烏頭、石膏同用。

繆仲淳先生說:邪氣祛除,那麼九竅就能夠通暢明亮;痹症散去,那麼皮膚就會光澤潤澤。

【解釋】蔓荊的枝條像蔓草一樣蔓延,所以叫做蔓;柔弱的枝條能夠耐寒,所以叫做荊。主要治療筋骨的寒熱不調、濕痹引起的關節攣縮,能使筋骨柔韌、牙齒堅固、延緩衰老、使身體輕盈,這是取其形狀的相似性來治療疾病的方法。它是一種藥性輕柔、具有疏通作用的藥物。蔓荊實的本質是輕揚的,但它的藥性偏向上行而味苦,所以能通利九竅、驅除體內寄生蟲,這是因為它具有疏通調和風木之氣的功效。先人廣泛討論認為:蔓荊實具有調節筋骨關節活動的功能,而“耐”這個字意味深長,具有包容一切的含義。它的功效平和淳厚,所以被列為上品。在調和藥性方面,沒有其他藥材能比得上它了。

2. 小荊實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苦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骨間寒熱,通利胃氣,止咳逆,下氣。

【核】曰:出北方,今處處有之。即黃荊實、牡荊實也;一名楚。多生山野,不經樵採者,樹大如碗。莖多不圓,或扁或異,或似竹節;其木心方;其枝對生而不作蔓;一枝五葉,或七葉,葉如榆葉,略長而尖,邊有鋸齒;五月梢間作花如穗,紅紫色,花多子粗,歷歷疏生;結實如胡荽子,正圓色褐,外有白膜裹之。具青赤兩種,青者為荊,赤者為楛。

嫩苗可作莒𦯁。古者婦女為釵,即此荊也。古者刑杖以荊,亦此荊也。春秋運鬥樞云:玉衡星散而為荊。凡修治,法同蔓荊。防己為之使,畏石膏。得柏實、青葙、術,同療風疾。

【叅】曰:實小於蔓,故名小。其木心方,故名荊。不為蔓生,一名牡。子叢而疏,一名楚。運鬥樞云:玉衡星散而為荊。故主機回不轉,偏成骨間寒熱之冬入,咳逆下氣之秋降,仰協玉衡,機轉不回矣。通利胃氣者,滋後天以副先天,功勝於蔓,毋以大小忽諸。

(蔓荊柔枝耐寒曰荊;小荊其木心方曰荊。然小荊枝亦柔勁,蔓荊木亦心方,故小荊亦筋骨受之,蔓荊亦屬玉衡星散。)

白話文:

[小荊實]

【藥性】味苦,性溫,沒有毒性。

【功效】主要治療骨頭之間發冷發熱的症狀,能使胃氣通暢,停止咳嗽和氣逆,並能使氣向下運行。

【果實】據說:產於北方,現在各地都有。就是黃荊的果實,也叫牡荊的果實;還有一個名字叫楚。大多生長在山野,沒有人砍伐的,樹就能長得像碗一樣大。它的莖大多不是圓的,有的扁平,有的形狀奇特,有的像竹節;它的木心是方形的;它的枝條是對生的,不會像藤蔓一樣蔓延;一個枝條長五片或七片葉子,葉子像榆樹葉,稍微長一些,前端尖,邊緣有鋸齒;五月在枝梢長出像穗子的花,紅紫色,花多果實粗糙,稀疏地生長;結出的果實像胡荽子,很圓,顏色是褐色,外面有一層白色的膜包裹著。有青色和赤色兩種,青色的是荊,赤色的是楛。

嫩苗可以當作野菜吃。古代婦女用它來做髮釵,就是這種荊。古代用荊條做刑杖,也是這種荊。春秋運鬥樞說:玉衡星散開來就變成了荊。凡是炮製方法,和蔓荊相同。防己是它的輔助藥,害怕石膏。和柏實、青葙、蒼朮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風症。

【總結】說:它的果實比蔓荊小,所以叫做小荊。它的木心是方形的,所以叫做荊。它不會像藤蔓一樣生長,所以又叫牡。它的果實密集而又稀疏,所以又叫楚。運鬥樞說:玉衡星散開來就變成了荊。所以它主要治療身體機能停滯不轉,偏重於骨頭之間發冷發熱的冬季病症,以及咳嗽、氣逆、氣往下走的秋季病症,是因為它能順應玉衡星的氣機,使停滯的機能重新運轉。它能使胃氣通暢,是因它能滋養後天之氣,以輔助先天之氣,其功效勝過蔓荊,不要因為它小就輕視它。

(蔓荊的柔枝能耐寒,叫做荊;小荊的木心是方形的,叫做荊。但是小荊的枝條也柔韌堅勁,蔓荊的木心也是方形的,所以小荊對筋骨也有作用,蔓荊也屬於玉衡星散發出來的。)

3. 龜甲

(本經上品)

厴可供卜以垂象者,大效法者,地故取諸腹厴,日華用厴亦本於此。龜運任脈,服天氣以通神明也。

【氣味】酸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漏下赤白,破癥瘕痎瘧,五痔,陰蝕,濕痹,四肢重弱,小兒囟不合。久服輕身不飢。

【核】曰:生南海池澤,及江湖;近取江州、湖州、交州者,骨白肉厚,其色分明,供卜、入藥最良。論衡云:春啟冬蟄,食於清而遊於濁者,龜也。尚書中候云:堯沉璧於雒,玄龜負書而出,背有赤文綠字。史記云:禹治水時,神龜負書出於雒,其數皆九,是作九疇。述異記云:堯時越裳,獻千歲龜,背有科斗文,紀開闢以來事帝錄之,曰龜歷。

廣雅云:王者不偏黨,尊耆老,則玄龜出。白虎通云:龜者,天地間壽考物也。故問之龜象也。爾雅翼云:甲蟲三百六十,神龜為之長。廣雅云:神龜者,玄文五色,神靈之精也。說苑云:靈龜千二百歲,文五色,似金似玉,背陰象陽,上隆象天,下平象地,盤衍象山,四足轉運應四時,文著象二十八宿,蛇頭龍翅,左精象日,右精象月。博議云:廣肩巨腰,內肉外骨,雌雄尾交,卵生而思抱。

乘雅云:轉旋任脈,呼吸以耳,或云:腸屬於首者謬矣。爾雅翼云:千歲之化,下氣上通,長尺二寸,浮於蓮葉之上,或藏於叢蓍之下,可卜天地之終始,能知存亡吉凶之變。寧則申申如也,動則著矣。

漢書云:元龜距形,一尺二寸,直一千一百六十,為尺貝十朋;公龜九寸以上,直五百,為壯貝十朋;侯龜七寸以上,直三百,為公貝十朋;子龜五寸以上,直百,為小貝十朋,是為寶四品,周易或益之十朋之龜。蓋龜者,決疑之物,或益而得十朋之龜,則盡天人之助也。類考云:蔡國君之守龜,蔡氏因以為名,長尺有二寸。

漢書云:諸侯以龜為寶,家不藏龜。三正記云:天子龜長一尺二寸,諸侯一尺,大夫八寸,士六寸,龜陰,故數偶也。陰之老也,龜以火灼之何,以陽動陰也。周禮云:龜人掌六龜之屬,各有名物。天龜曰靈屬,地龜曰繹屬,東龜曰果屬,西龜曰雷屬,南龜曰獵屬,北龜曰若屬,各以其方之色,與其體辨之。凡取龜用秋時,攻龜用春時,各以其物,入於龜室,上春釁龜,華人掌燋契,以待卜事。

龜策傳云:龜一曰北斗;二曰南辰;三曰五星;四曰八風;五曰二十八宿;六曰日月;七曰九州;八曰玉龜。凡八名龜,龜圖各有文於腹下,此龜不必滿尺二寸,得長七八寸,亦可寶矣。又曰:龜有五色,以時用之。青靈之龜,春宜用,西坐而東向;赤靈之龜,夏宜用,北坐而南向;白靈之龜,秋宜用,東坐而西向;玄靈之龜,冬宜用,南坐而北向;黃靈之龜,四時之季用,坐中央而隨時向。

白話文:

龜甲,可以用來占卜,因為牠的腹甲的紋路,像徵著大地的法則。古人認為,龜甲的紋路可以顯示天象,所以用牠來占卜。龜甲的氣,運行在任脈,可以吸收天氣的精華,進而通達神明。

龜甲的味道是酸的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

主要可以治療婦女的漏下(子宮出血或分泌物異常)、赤白帶下(白帶異常)、腹部腫塊、瘧疾、痔瘡、陰部潰爛、濕痹(風濕性關節炎),以及四肢無力、小兒囟門不閉合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不容易感到飢餓。

龜甲主要產於南海的池澤,以及江河湖泊中。其中以江州、湖州、交州一帶所產的龜甲品質最好,因為牠們的骨頭是白色的,肉厚實,顏色分明,最適合用來占卜和入藥。

《論衡》說,龜在春天甦醒,冬天冬眠,吃清淨的東西,在污濁的水中活動。

《尚書中候》記載,堯帝將玉璧沉入洛水中,出現一隻背上有紅色和綠色文字的神龜,背負著書卷出現。

《史記》記載,大禹治水時,神龜背負著書卷從洛水中出現,書卷上的數字都是九,這就是九疇的由來。

《述異記》記載,堯帝時,越裳國獻上一隻千歲龜,背上有蝌蚪文,記錄了從開天闢地以來的歷史,被稱為「龜曆」。

《廣雅》說,如果君王不偏袒,尊重老人,就會有玄龜出現。

《白虎通》說,龜是天地間長壽的生物,所以可以透過龜的紋路來占卜。

《爾雅翼》說,甲殼類的昆蟲有三百六十種,神龜是牠們的首領。

《廣雅》說,神龜背上有五色的紋路,是神靈的精華。

《說苑》說,靈龜可以活到一千二百歲,背上有五色的紋路,像金像玉,背部像陰天一樣,腹部像晴天一樣,背部隆起像天,腹部平坦像地,背部邊緣像山,四肢轉動應對四時,身上的紋路像二十八星宿,頭像蛇,有像龍的翅膀,左眼像太陽,右眼像月亮。

《博議》說,龜的肩膀寬闊,腰部粗壯,體內是肉,體外是骨,雌雄龜的尾部會交疊在一起,牠們是卵生的,並且會孵卵。

《乘雅》說,龜的氣息運行在任脈,牠用耳朵呼吸,有些說法認為龜的腸子連到頭部是錯誤的。

《爾雅翼》說,千年老龜的氣可以從下往上通,身體長一尺二寸,可以浮在蓮葉上,或藏在蓍草下,可以預測天地的終始,以及知道存亡吉凶的變化。牠安靜時伸展開來,活動時就會顯現出跡象。

《漢書》說,元龜的背甲形狀像尺子,長一尺二寸,價值一千一百六十錢,相當於十朋貝;公龜長九寸以上,價值五百錢,相當於十朋壯貝;侯龜長七寸以上,價值三百錢,相當於十朋公貝;子龜長五寸以上,價值一百錢,相當於十朋小貝。這就是龜的四種等級,周易中有「或益之十朋之龜」的說法。龜可以用來決斷疑惑,如果得到價值十朋的龜,就等於得到上天的幫助。

《類考》說,蔡國國君的鎮守之龜,蔡氏家族因此得名,龜長一尺二寸。

《漢書》說,諸侯將龜當成寶物,但是家裡不會私藏龜。

《三正記》說,天子的龜長一尺二寸,諸侯的龜長一尺,大夫的龜長八寸,士的龜長六寸。龜是陰性的,所以數字都是偶數。陰性到了極點就會轉化成陽性,所以用火來灼燒龜甲,是用陽來啟動陰。

《周禮》記載,龜人掌管六種龜,每種龜都有不同的名稱。天龜稱為靈屬,地龜稱為繹屬,東龜稱為果屬,西龜稱為雷屬,南龜稱為獵屬,北龜稱為若屬,牠們各自有不同的顏色和形狀。

一般在秋季捕捉龜,在春季處理龜甲。把龜甲放入龜室中,上春時節要祭祀龜甲。官員會拿著燒過的龜甲,等待占卜。

《龜策傳》說,龜有八種名稱,分別是:北斗、南辰、五星、八風、二十八星宿、日月、九州、玉龜。這八種龜,腹部都有不同的紋路。這些龜不一定要長滿一尺二寸,只要長七八寸,就可以視為寶物。

《龜策傳》又說,龜有五種顏色,要按照時節來使用。青靈龜適合在春天使用,占卜時要面朝東坐;赤靈龜適合在夏天使用,占卜時要面朝南坐;白靈龜適合在秋天使用,占卜時要面朝西坐;玄靈龜適合在冬天使用,占卜時要面朝北坐;黃靈龜適合在四季末使用,占卜時要坐在中央,並隨著時節變換方向。

《龜書》說,春天占卜時要看龜甲的後右邊,代表寅卯木的徵兆;夏天占卜時要看龜甲的前右邊,代表巳午火的徵兆;秋天占卜時要看龜甲的前左邊,代表申酉金的徵兆;冬天占卜時要看龜甲的後左邊,代表亥子水的徵兆。

《乘雅》說,天子占卜時,要看鼎耳的紋路,稱為土兆,遵循帝王的領域;諸侯占卜時,要看輔弼的紋路,稱為木兆,因為人出生於寅時。占卜年歲時,也要看天垣的紋路,也稱為木兆,因為帝王出自震卦。

每個占卜位置都有固定的位置,不能越過,然後觀察龜甲上的紋路變化,預測過去和未來。

如果龜甲的紋路順著龜甲的骨骼紋路生長,就稱為食墨;如果紋路逆著骨骼紋路生長,就稱為危墨。透過觀察龜甲的五種兆紋,就可以看到吉凶和徵兆。另外還要參考方位、五行的生剋關係,以及六神的主客加臨,以及龜甲的形狀變化,來判斷事情的輕重、本源和吉凶宜忌。還要辨別顏色、傾聽聲音,占卜時必須保持齋戒和敬畏之心,這樣才能準確地判斷吉凶。

有人說,龜聽到鐵的聲音就會伏下,用老桑樹煮龜,龜甲容易爛。

蘇頌說,頭是方形,腳短,背甲圓且顏色偏白的龜是陽龜;頭是尖的,腳長,背甲長且顏色偏黃的龜是陰龜。陰虛的人要用陽龜,陽虛的人要用陰龜。

醫書上說,龜甲不要讓它受潮,陶弘景說龜的腹甲可以用來占卜,背甲可以入藥。古代的時候,上下甲都會使用,但是日華子只用龜的背甲,後世的人也跟著只用背甲。

李時珍說,陶弘景是用活龜燒烤後取甲,日華子是用燒灼的龜甲,都是因為龜甲有生氣和神靈。所謂的「敗甲」,是指鑽灼陳舊的龜甲。

吳氏反而使用死後腐爛的龜甲,並且說燒灼過的龜甲會失去藥性,這是非常錯誤的說法。

處理龜甲時,必須使用神龜的背甲,背甲中心前面有一處,四方透明像琥珀色的最好。鋸掉四邊,在石頭上磨乾淨,用灰火燒過,塗上酥油烤黃後使用。也有用酒烤、醋烤、豬油烤,或是直接用炮灰的,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適應症。

龜甲忌沙參、蜚廉,怕朐胋、瘦銀。

補充說明:龜甲的氣息運行在任脈,而任脈通往頭部,並不是說腸子連到頭部,而是任脈在頭頂與督脈會合,在尾閭與督脈相交。就像鹿的任脈在尾閭會合,在頭頂與任脈相交一樣。所以說督脈會合任脈,是陽氣在外而陰氣在內;任脈會合督脈,是陽氣在內而陰氣在外。龜的形象像離卦,而神氣在坎卦。漏下、腹部腫塊、痔瘡、陰部潰爛,這些都是任脈失調所引起的疾病,是坎卦失去剛中之氣,離卦失去虛中之體。瘧疾是經脈錯亂,導致任督二脈無法維持經脈的正常運行;濕痹、四肢無力是經脈緩解,導致經脈無法依循任督二脈的運行;小兒囟門不閉合,是任脈無法在頭頂與督脈會合,龜甲是以骨為外殼,所以有促進囟門閉合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