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二帙 (15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二帙 (15)

1. 巴戟天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辛甘,微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大風邪氣,陰痿不起,強筋骨,安五臟,補中,增志,益氣。

【核】曰:出蜀中,今江淮、河東州郡亦有,不若蜀中者佳,多生山林內。葉似茗,經冬不枯;又似麥門冬葉而厚大,秋深結實。根如連珠,宿根青色,嫩根紫白,以連珠多肉者為勝。土人採根,同黑豆煮紫,殊失氣味。一種山葎根極相似,但色白。土人以醋煮之,雜巴戟內,莫能辨識。

但擊破之,紫而鮮潔者偽也,紫而青白,兼糝粉色,其理小暗者真也。修治,同枸杞子湯浸一宿,漉出,再用酒浸一伏時,更拌菊花熬令焦黃,去菊,以布拭乾用。先人云:草木至冬,莫不隨天地氣化而藏,獨此不凋,與天相戟,當為冬腎之生物也。其精志與骨,咸腎所司,欲其生髮者,仗此大有所裨。

【叅】曰:深秋結實,經冬不凋,反地之陽殺陰藏,得天之陽生陰長,可判屬肝。而以戟、以辛,又可判屬肺矣。誠肺肝秉製為用之用藥也。故主天有八風,不從鄉來者之外所因。與經有五風,觸五藏之內所因,或肝失用而陰痿不起;或形失生而筋骨不強;或志從陰藏而頹;或氣從陽殺而損,靡不因風入中虛,戟以擊之。雷公法秉制之宜,閱杞菊生成,斯義自見。

(不曰巴戟地,而曰巴戟天,雖似弄巧,實出至理。如是乃可合天有八風,經有五風,御五位,觸五藏也。)

白話文:

巴戟天

**性味:**味道辛辣甘甜,藥性稍微溫和,沒有毒性。

**功效:**主要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,像是男性陽痿不舉,能夠強健筋骨,安定五臟,補益身體中氣,增強意志力,補益元氣。

**外觀描述:**這種藥材產於四川一帶,現在江淮、河東等地區也有出產,但品質不如四川的。多生長在山林中。葉子像茶葉,冬天也不會枯萎;又像麥門冬的葉子但更厚更大,深秋時會結果實。根部像一串串連起來的珠子,老根是青色的,嫩根是紫白色的,以根部連珠多肉的為上品。當地人採收根部,和黑豆一起煮成紫色,這樣會失去藥性。有一種山葎的根非常相似,但顏色是白色的。當地人會用醋煮過,混在巴戟天裡,很難分辨。

如果將巴戟天打碎,呈現紫色的,而且顏色鮮豔的,是假的;呈現紫中帶青白,且有粉狀斑點,紋理較為不明顯的,才是真的。炮製方法是,先用枸杞子湯浸泡一晚,撈出,再用酒浸泡一個伏天(夏天最熱的時候),然後拌入菊花一起熬煮至焦黃,去掉菊花,用布擦乾即可使用。古人說:草木到了冬天,都會隨著天地的變化而藏起來,唯獨巴戟天不會凋零,好像與天抗衡,應該是屬於冬天補腎的藥材。它的精、意志和骨骼,都由腎主管,想要這些功能生發,就靠它能有很大的幫助。

**進一步說明:**巴戟天在深秋結果實,經過冬天也不會凋謝,它的特性是反地之陽,收藏陰氣,又吸收天的陽氣,生長陰氣,可以判斷它屬於肝。但它又帶有戟的特性、辛辣的味道,又可以判斷它屬於肺。因此,巴戟天是能夠同時調和肺和肝的藥材。它主要治療來自外在的八種風邪,以及來自內在,侵犯五臟的五種風邪。像是肝功能失常導致陽痿不舉,或是身體機能衰退導致筋骨不強健,或是意志消沉,或是元氣耗損,這些都可能是因為風邪侵入導致體內虛弱,巴戟天能像戟一樣,將這些風邪擊退。就像雷公用藥的方法,結合枸杞和菊花的特性,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。

(雖然不叫做「巴戟地」而叫做「巴戟天」,看似賣弄技巧,實際上卻有深厚的道理。這樣才能對應天上的八種風邪,以及人體內的五種風邪,能對治五方、影響五臟。)

2. 續斷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苦,微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傷寒,補不足,金瘡癰傷,折跌,續筋骨,婦人乳難。久服益氣力。

【核】曰:川蜀江南皆有,出川蜀者最良。蘇恭曰:所在山谷有之,俗用方莖,葉似苧,根似大薊,色黃白者。蘇頌曰:三月生苗,干有四稜,葉似苧,兩兩對生;四月開花,紅白色,似益母花;根如大薊,赤黃色。範汪方云:即是馬薊,與小薊葉相似,但小於小薊;葉又似旁翁菜而小厚,兩邊有刺,刺人,花紫色。

時珍曰:續斷其說不一,別錄復出大小薊,但自漢以來,皆以大薊為續斷,相承久矣;二蘇與梧君相符,當以為正;今人以紫色而瘦,折之有煙塵起者為良;無者即南續斷,有者即川續斷也。藥錄云:樂延蔓,葉細,莖如荏,根本黃白有汁,今用莖葉節節斷,皮黃皺,如雞腳者。

斅曰:採得其根,橫切銼之,去向里硬筋,酒浸一伏時,焙乾用;又云:草茆根,真似續斷,誤服令人筋軟。

先人云:繼絕開心,維榮是賴,雖鮮干少異,而根華實同。

【叅】曰:斷者續之,因名續斷。故枝莖根節,宛如經脈骨節也。是主續筋骨,連肉理,貫經脈,利乳難,補不足,益氣力,續之功用大矣哉。

(此以功用詮名,合大小薊,紅蘭花,洎夫藍,義意始備。)

白話文:

【續斷】

【味道】苦,稍微溫熱,沒有毒性。

【主要功效】主要治療傷寒,補養虛弱不足,治療刀傷、瘡瘍,跌打損傷,接續筋骨,以及幫助婦女解決乳汁不通的問題。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力。

【考證】說:四川和江南一帶都有生長,其中四川產的品質最好。蘇恭說:各地山谷都有,民間常用方莖、葉子像苧麻、根像大薊、顏色黃白的這種。蘇頌說:三月長出嫩苗,莖有四條稜,葉子像苧麻,兩兩相對生長;四月開花,紅白色,像益母草的花;根像大薊,紅黃色。范汪的藥方說:這就是馬薊,和小薊的葉子很像,但是比小薊小;葉子又像旁翁菜,但比較小而厚,兩邊有刺,會刺人,花是紫色的。

李時珍說:對於續斷的說法不一,別錄中又說有大小薊,但是自漢代以來,都把大薊當作續斷,這樣傳承很久了;蘇氏父子與梧君的說法相符,應該以他們的說法為準;現在的人認為紫色且瘦、折斷後有煙塵散出的品質最好;沒有煙塵散出的就是南續斷,有煙塵散出的就是川續斷。藥錄記載:這種植物蔓生,葉子細小,莖像荏草,根部黃白色有汁液,現在用莖葉,一節一節斷開,皮黃色皺縮,像雞腳的。

斅說:採得根部後,橫切成片,去掉中間硬的筋,用酒浸泡一個時辰,烘乾後使用;還說:草茆的根,很像續斷,誤服會讓人筋骨軟弱。

前人說:可以接續斷絕、使人舒暢,恢復生機活力,雖然新鮮和乾燥的藥材略有不同,但根、花、果實的功效相同。

【總結】說:斷裂的東西,可以接續起來,因此得名續斷。所以它的枝莖根節,宛如經脈骨節。它主要的作用是接續筋骨,連接肌肉紋理,貫通經脈,幫助產婦乳汁順暢,補養虛弱不足,增強體力。續斷的功用實在太大了。

(這是用功效來解釋它的名稱,綜合大小薊、紅蘭花、洎夫藍的說法,含義才算完備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