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二帙 (7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二帙 (7)

1. 肉蓯蓉

(本經上品)

宛如生物,當與肉芝同一種類。

【氣味】甘,微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五勞七傷,莖中寒熱痛,養五臟,強陰,益精氣,多子,婦人癥瘕。久服輕身。

【核】曰:出河西山谷,及代郡雁門,陝西州郡多有之。叢生㪍落樹下,並土塹上。春時抽苗,似肉色而紅有鱗甲,第一齣隴西者,形扁紅黃,柔潤多花,味甘且肥也;次出北國者,形短花少。巴東建平間,亦有而不佳。有言馬精落地所生,觀㪍落樹下,並土塹上,此非馬交之處,或說誤耳。

今人多以金蓮根,用鹽盆制而偽充。又有以草蓯蓉充之者宜審。修治,先須清酒浸一宿,至明,以棕刷去沙土浮甲,劈破中心,去白膜一重,如竹絲草樣者。有此能隔人心氣,致令氣上也。以甑蒸之,從午至酉,取出,又令酥炙得所用。

【叅】曰:柔紅美滿,膏釋脂凝,肉之體也。燕休受盛,外發夫容,肉之用也。具體及用,名肉蓯蓉。喜生西地,外被鱗甲,藉土金相生,誠培形藏之上品藥也。故主藏室傾頹,致藏形之勞與傷者。用強體陰之精,以益陽生之用,則凝者釋,釋者凝矣。何患癥瘕寒熱者哉。

經云:肌肉若一,則形與神俱。故久服輕身。

白話文:

肉蓯蓉

(屬於《本經》中列為上品藥材)

它的外形就像生物,應該與肉芝是同一類的藥材。

【氣味】味道甘甜,藥性稍微溫和,沒有毒性。

【主要功效】主要治療五勞七傷(泛指身體過度勞累導致的虛損),以及男性陰莖寒冷發熱疼痛的問題。它能滋養五臟,強壯陰氣,補益精氣,使人多子,還能治療婦女的癥瘕(腹腔腫塊)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。

【考證】產於河西山谷,以及代郡雁門等地,陝西一帶的州郡也很多。它叢生在枯死的樹木下,以及土坡上。春天時會長出嫩芽,顏色像肉一樣,帶紅色,有鱗片狀的紋路。其中以隴西出產的品質最好,形狀扁平,呈紅黃色,柔軟潤澤,花朵多,味道甘甜而且肥厚。其次是北方出產的,形狀較短,花朵較少。巴東、建平一帶也有,但品質不好。有人說肉蓯蓉是馬的精液落在地上長出來的,但觀察它生長在枯死的樹木下和土坡上,都不是馬交配的地方,這可能是誤傳。

現在很多人用金蓮花的根,用鹽水炮製後冒充肉蓯蓉。也有用草蓯蓉來冒充的,需要仔細辨別。炮製肉蓯蓉時,首先要用清酒浸泡一晚,第二天早上用棕刷刷去表面的沙土和鱗甲,然後從中間剖開,去除裡面像竹絲草一樣的白色薄膜,因為這些薄膜會阻礙人體氣機運行,導致氣逆上行。接著用蒸籠蒸,從中午到酉時(下午五到七點),取出後,用酥油烤炙,這樣才能達到藥用效果。

【解釋】肉蓯蓉柔潤紅美,飽滿,膏脂凝結,具有肉的形態。它像燕子在巢中休養,接收精華,外表顯現出像芙蓉花一樣的光澤,這就是肉的功用。它同時具備形態和功用,所以得名肉蓯蓉。它喜歡生長在西邊的地區,外表被鱗甲覆蓋,藉著土和金的相生關係,成為培補精氣的上品藥材。因此,它主要治療因臟腑虛損導致的勞傷。它能強壯體內的陰精,來補益陽氣,這樣就能使凝滯的氣血流通開來,流通的氣血能夠凝聚精氣。又何必擔心癥瘕寒熱等病症呢?

醫經上說:肌肉如果充盈健康,那麼身體的形態和精神都會處於良好狀態。所以長期服用肉蓯蓉可以使身體輕盈。

2. 蓬蘽

(本經上品)

亦可以膽為主,當入少陽。經云:十一臟腑皆取決於膽。少陽膽,厥陰肝,府也。

【氣味】酸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安五臟,益精氣,長陰令堅,強志,倍力,有子。久服輕身不老。

【核】曰:出荊山平澤,及冤句。今處處有之,秦吳尤多。時珍曰:此類凡五種。予嘗親採,以爾雅所列者較之,始得其的。諸家所說,皆未可信。一種藤蔓繁衍,蔓有棘刺,逐節生葉,葉大如掌,狀類小葵葉,面青背白,厚而有毛,六七月白花碎小,就蒂結實,三四十粒而成簇,生時青黃,熟則黑黯,微有黑毛,狀如桑椹而扁。冬月蔓葉不凋者,俗名割田藨,即本草所謂蓬者是蘽也。

一種蔓小於蓬蘽,亦有鉤刺,一枝五葉,葉小,面背皆青,光澤無毛,開白花,四五月結實成子,亦小於蓬蘽,不簇生而稀疏、生時青黃,熟則烏赤。冬月苗凋者,俗名插田藨,本草所謂覆盆子,爾雅所謂茥、缺盆者是也。二種俱可入藥。一種蔓小於蓬蘽,一枝三葉,面青背淡白,微有毛,開小白花,四月實熟,紅如櫻桃,似覆盆而色大赤,酢甜可食,不入藥用,俗名𧂭田藨。爾雅所謂藨者是也。

一種樹生者,樹高四五尺,葉似櫻桃葉而狹長。四月開小白花,結實如覆盆子,但色紅為異,俗亦名藨,爾雅所謂山莓,陳藏器所謂懸鉤子者是也。一種就地生蔓,長數寸,開黃花,結實如覆盆,色鮮紅,亦可食者,本草所謂蛇莓者是也。若以五類互為辨析,則蓬蘽覆盆自定矣。

諸家立論多端,皆近是而非。更有以蓬蘽為根,覆盆為子,及覆盆為子,蓬蘽為苗,與樹生為覆盆,草生為蓬蘽,並以蓬蘽覆盆為一物者,恐出臆說,難以為據也。頤曰:顧名思義,蓬蘽族類繁多,因名蓬蘽,宜別子母兄弟,以及雌雄,則覆盆亦一支派矣。但稟氣有優劣,功用有異同,不可不細為辨析也。

否則差之毫釐,失之千里,諸家臆說紛出,獨蘄陽立言遵古,特表而錄之。斅曰:凡使用東流水,淘去黃葉並皮蒂,取子,以酒拌蒸一宿,東流水再淘兩次。曬乾用。

先人云:一名覆盆。又名陰蘽,陰有覆義,知斯嘉美,便可發覆。又云:津汁為味,甘中之酸,為肝用藥,咸具生成,裨少火生陽之機,逢形氣淫業之累。又云:生機勃發,用可駐顏。

【叅】曰:草之不理,風轍輪旋曰蓬,田諧草木,在草木之間曰蘽,故蓬蘽有藤蔓草木,繁疏整棘之別。藨田三候,色味性情之殊,蓋以易生多變,而能五臟鹹入。各隨所受,以從類爾。雖入五臟,以肝為主,當入厥陰。厥陰者,陰之盡,陽之始也。是以入厥陰之經,長陰令堅、強志倍力,益精之氣而有子。

此體用雙彰之效也。即腑臟之經,亦莫不終於此,始於此耳。久服輕身不老,即生變之徵。但肝主疏泄,服之過多,雖得其用,而戕其體。天和損矣,慎之。

白話文:

蓬蘽

這種藥材可以以膽的功能為主,歸屬於少陽經。正如《黃帝內經》所說:「所有臟腑的功能都取決於膽。」少陽膽經和厥陰肝經,都屬於腑。

**【氣味】**味酸,性平,沒有毒性。

**【主治】**主要功能是安定五臟,增強精氣,使陰氣強盛堅固,增強意志力,使精力充沛,有助於生育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。

**【辨識】**它生長在荊山平原和冤句等地方,現在到處都有,尤其在秦地和吳地更多。李時珍說:「這種植物大約有五種類型。我曾經親自採集,並與《爾雅》所記載的進行比較,才確認它們的真實身份。其他醫書的描述,大多不可信。」

其中一種,藤蔓茂盛,蔓上有刺,每一節都長出葉子,葉子像手掌那麼大,形狀像小的葵葉,正面青色,背面白色,厚實且有毛。六、七月開出白色小花,花朵凋謝後,在花蒂結成實,三四十個聚集成一簇,剛生長時是青黃色,成熟後變成黑色,略帶黑毛,形狀像桑葚卻扁平。冬天藤蔓葉子不凋謝的,俗稱「割田藨」,就是《本草綱目》所說的「蓬」也就是「蘽」。

另一種,藤蔓比蓬蘽小,也有鉤刺,一枝長出五片葉子,葉子較小,正面背面都是青色,光滑沒有毛。開白色花,四、五月結出果實,果實也比蓬蘽小,不是聚集成簇生長,而是比較稀疏,剛生長時是青黃色,成熟後變成烏紅色。冬天莖葉凋謝的,俗稱「插田藨」,就是《本草綱目》所說的「覆盆子」,《爾雅》所說的「茥」和「缺盆」。這兩種都可以入藥。

還有一種,藤蔓比蓬蘽小,一枝長出三片葉子,正面青色,背面淡白色,略有毛。開白色小花,四月果實成熟,紅色像櫻桃,像覆盆子但顏色更紅,酸甜可食,不入藥用,俗稱「𧂭田藨」,就是《爾雅》所說的「藨」。

還有一種是樹生的,樹高四五尺,葉子像櫻桃葉但狹長。四月開白色小花,結出的果實像覆盆子,但顏色是紅色,這也是「藨」的一種,是《爾雅》所說的「山莓」,陳藏器所說的「懸鉤子」。

另外,還有一種是貼著地面生長,藤蔓只有幾寸長,開黃色花,結出的果實像覆盆子,顏色鮮紅,也可以食用,這是《本草綱目》所說的「蛇莓」。如果將這五種類型互相區分辨別,那麼蓬蘽和覆盆子就自然可以確定了。

各家學者的論述眾說紛紜,大多接近真相但並不完全正確。還有人認為蓬蘽是根,覆盆子是果實;或者覆盆子是果實,蓬蘽是莖葉;或者樹生的是覆盆子,草生的是蓬蘽;甚至有人將蓬蘽和覆盆子視為同一種植物,這些說法恐怕是主觀臆測,難以作為依據。我認為,根據名稱來思考,蓬蘽種類繁多,因名稱為「蓬蘽」,就應該區分其母子、兄弟,以及雌雄,覆盆子也只是其中一個分支。但是它們稟賦的氣質有優劣,功效有異同,不可不仔細分辨。

否則一絲一毫的偏差,會造成千里之遠的錯誤。各家學者主觀臆測的說法紛紛出現,只有蘄陽的觀點符合古代的記載,特別記錄下來。學先生說:凡是使用蓬蘽,都要用流動的東方之水,淘洗去除黃葉和莖蒂,取其果實,用酒拌勻蒸煮一宿,然後再用東流水淘洗兩次,曬乾後使用。

前人說:蓬蘽又名「覆盆」,也叫「陰蘽」,「陰」有覆蓋的意思,了解它美好的特性,就可以啟發覆蓋的道理。又說:蓬蘽的味道是甘中帶酸,是肝臟的藥物,具備生成的功能,有助於少火生陽的機制,能夠化解形體和氣血過盛的困擾。還說:蓬蘽能使生命力旺盛爆發,可以駐顏。

**【總結】**蓬蘽草木不齊,像被風吹的車輪一樣旋轉,所以稱為「蓬」。而田地和草木和諧共生,介於草木之間,所以稱為「蘽」。因此蓬蘽有藤蔓、草本和樹木之分,也有繁茂、稀疏和有刺之別。藨田分為三個時期,在顏色、味道、性質方面都有差異,這是因為它容易生長和變化多端,能進入五臟。它會根據臟腑的狀況,而發揮不同的作用。雖然能進入五臟,但主要作用於肝臟,歸屬於厥陰經。厥陰經是陰氣的終點,也是陽氣的起點。因此,它可以進入厥陰經,使陰氣強盛堅固,增強意志力,使精力充沛,有助於精氣的產生,使人能夠生育。

這體現了它體用雙全的功效。即使是腑臟的經脈,也最終要歸於此,開始於此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這是生命發生變化的徵兆。但是肝臟主導疏洩,如果服用過多,雖然能發揮功效,也會損害身體。天地的和諧也會遭到破壞,因此要謹慎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