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三帙 (2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三帙 (2)

1. 橘柚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辛溫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胸中瘕熱逆氣,利水穀。久服去臭,下氣,通神。

【核】曰:橘柚生江南,及山南山谷,今以廣中者稱勝。素華丹實,皮既馨香,又有善味,尤生於洞庭之包山。過江北則無,故曰江南種橘,江北為枳函。考工記云:逾淮而北為枳,則有異同矣。橘頌云:后皇嘉樹,橘徠服兮,受命不遷,生南國兮。屈原比之夷齊,願置以為像,取其貞介似有志也。

白話文:

【原文】 橘柚生長在江南,以及山南的山谷中。如今以種植在廣中的橘柚最為出名。花朵潔白,果實紅彤彤,外皮氣味芬芳,味道也很好,特別是長在洞庭湖的包山上。過了長江以北的地方就沒有橘柚,所以說江南種植的是橘柚,江北種植的則是枳函(刺枳)。《考工記》中說:過了淮河以北的地方種植的是枳,這就有所不同了。《橘頌》中說:上天賜予的吉祥樹木,橘樹招引鳳凰來棲息,接受上天的使命而永不會改變,生長在南方的國度。屈原將橘樹比作夷齊,想要將它作為榜樣,取其堅貞忠介的品質和志向。

春秋運鬥樞云:璇星散為橘,弓人以橘為干也。柚似橘而大,其味尤酸。孔安國云:小曰橘,大曰柚。郭璞云:柚似橙而大於橘,禹貢揚州,厥包橘柚錫貢。橘柚,皆不耐寒,故包裹而致之也。錫貢者,須錫命而獻之,言不嘗來也。列子云:吳楚之國,有大木焉,其名為櫾,碧木而冬生,實丹而味酸,食其皮汁,已憤厥之疾,齊州珍之,渡淮而北,化為枳焉,則是其類矣。子虛賦云:橘柚芬芳。

白話文:

春秋時期的《運鬥樞》記載:「璇星散開,形如橘子,弓箭手常用橘木做弓桿。」柚子和橘子相似,但體積更大,味道更加酸。孔安國說:「小的叫橘子,大的叫柚子。」郭璞說:「柚子像橙子,但比橘子大。禹貢記載,揚州地區進貢橘子和柚子。」橘子和柚子都不耐寒,所以要包裹著才能運送。進貢的意思是,必須得到君王的命令才能獻上,表示平常並不會進貢。

《列子》記載:「吳國和楚國有一種叫做櫾的大樹,樹幹呈碧綠色,冬天結果,果實呈紅色,味道酸澀。食用果皮中的汁液可以治療憤厥之病,齊國很珍視這種果實。但如果運過淮河以北,櫾就會變成枳。」這說明橘子、柚子和枳同屬一類。

《子虛賦》中說:「橘子和柚子的香氣芳香撲鼻。」

蜀都賦云:家有鹽井之泉,戶有橘柚之園。廣志云:成都有柚,大如斗。呂氏春秋云:果之美者,江浦之橘,雲夢之柚。然則橘柚,類雖同而種則異。本經合稱之,功力無優劣矣。考古方書,用橘不用柚,今遵本經橘柚並用為正。修事橘柚,各去白膜銼細,鯉魚皮裹一宿,至明取用。

白話文:

《蜀都賦》記載:家家戶戶都有鹽井泉水,戶戶都有橘子柚子果園。《廣志》記載:成都的柚子,大如鬥。《呂氏春秋》記載:水果中最好的,是江浦的橘子,雲夢的柚子。由此可見,橘子和柚子雖然同類,但品種不同。本經將它們合在一起稱呼,它們的功效並沒有優劣之分。考查古代方書,在使用時只用橘子不用柚子。現在遵照本經的記載,將橘子柚子並用作為正確用法。製作藥材時,將橘子柚子去掉白色薄皮,切碎,用鯉魚皮包裹,放置一夜,第二天取出使用。

先人云:橘柚通呼,以本經命名為正。類有橙柑圞枳之異;樹有高下小大,有刺無刺,有刻、無刻之別;實有圓扁長銳,大小光累之殊。大都色象深綠,凌冬不雕則一也。實皮布竅,色深於皮,皮里有膜,囊上有脈,囊中裹瓤,瓤內裹汁以養核也。種類雖多,但以皮肉氣味,互為分析。

白話文:

前人說:「橘子和柚子統稱為『橘』,以《本草經》中的命名為準。這個品種有橙子、柑子、香櫞、枳子等區別;樹木有高有矮、大小不等,有的有刺有的沒有,有的有皮溝有的沒有;果實有圓的、扁的、長的、尖的,大小、色澤、成熟程度也不同。但它們大多顏色深綠,冬季不落葉這一點是相同的。果皮上有許多小洞,顏色比果肉深,果皮裡面有一層薄膜,果囊上有脈絡,果囊裡麪包著果瓤,果瓤裡麪包裹著汁液,用來滋養果核。種類雖然很多,但只要根據果皮、果肉和氣味,就能分辨出彼此的區別。

橘皮苦不可食,肉甘可食。橙皮甘可食,肉酸不可食。柑皮肉酸甘皆可食。圞枳皮肉皆不可食。柚則形長,皮肉與橘同味矣。大段橘之美者皆接生,子種者不結實;縱結實,亦形長而味不美。今人指此為柚子,此則橘柚合稱之本義。柚子不用接生,亦取本有色味,不從人力為也。

白話文:

橘子的皮很苦不能吃,果肉甜可以吃。橙子的皮甜可以吃,果肉酸不能吃。柑橘的皮和果肉酸甜都可以吃。枳子的皮和果肉都不能吃。柚子的形狀較長,皮和果肉的味道跟橘子一樣。橘子中形狀好看的大多都是嫁接出來的,用種子種植的不會有果實;就算有果實,形狀也會較長,味道也不好。現在的人把這種橘子稱為柚子,這就是「柚子」名稱的由來。柚子不需要嫁接,它天生就有自己的顏色和味道,不必經過人工培育。

廣中柚子極大可食,永嘉呼之為苞,此又似圞,名雖同柚,種則異矣。韓彥直有橘譜,列十有四種,以溫州者稱上品。近衢州航埠,沿溪三十里,夾岸樹橘,花朝香雪彌空,果熟金星綴碧,種有鉅細,色有紅赭,約二十餘種。唯琭橘最美,武林棲水出蜜橘,凡數十品,名金錢穿心者,雖秀色可觀,又不如佛肚臍,形小皮癩,甘美可口也。霜降採取,氣足味足;密藏至春,剖皮抽脈,破囊吮汁,亦可振精醒神。

白話文:

廣州產的柚子非常大,可以食用。永嘉人稱之為「苞」,它跟柚子形狀相似,但種類不同。韓彥直著有《橘譜》,列出了14種橘子,其中以溫州產的為上品。

最近衢州航埠附近,沿著小溪30裏,兩岸種滿了橘樹。春天時,花香飄香,就像漫天的白雪。果實成熟後,金黃色的橘子點綴在綠葉間。品種繁多,有大有小,顏色有紅有赭,約有二十多種。

其中琭橘最為優美。武林棲水出產蜜橘,品種多達數十種。其中一種名叫「金錢穿心」,雖然外觀秀麗,卻不如「佛肚臍」橘。佛肚臍橘形狀較小,外皮粗糙,但味道甘甜可口。

橘子在霜降後採收,此時氣足味美。儲存到春天,剝開橘皮,取出橘瓣,破開果囊吸吮汁液,也可以提神醒腦。

為得句破疑之助,若欲擇皮,用充藥餌,不若廣中者,皮薄而香,愈陳則愈善也。

又云:橘從矞。矞者,錐有所穿,滿有所出,兼已出未出義。矞雲二色,黃赤郁紛,從矞取象者以此。專勝在皮,雖年深日久,不但芳辛不改,轉更清烈,他果萬不能及。此以木實之皮,秋成得辛,稟從革作金之用,故可存可久。誠肝藏之用分氣分藥也。蓋人水穀入胃,具升出降入之妙,而遊溢精氣,先及皮毛,轉輸五臟,此正水穀變現春夏秋冬耳。合矞之已出未出,如穿如滿之象,真不待言語形容矣。

白話文:

文中提到:「橘實從矞中採集。」「矞」這個字的意思是錐子鑽出的孔洞,有「一方已穿出、另一方還未穿出」的含義。矞果有兩種顏色,黃色和紅色交雜,因此從矞果取象來形容橘實。

橘皮的藥效特別強,即使經過很長時間,它的辛辣芳香不但不會改變,反而會變得更加清冽,其他水果遠遠比不上。橘皮是木實的果皮,在秋季成熟後帶有辛味,它的藥性類似於金屬,所以能夠保存很長的時間。這是因為肝臟的功能可以分成氣和藥兩部分。

人體攝入的水和食物進入胃中,經過精妙的升降作用,遊溢的精氣首先到達皮毛,然後轉輸到五臟。這就像水和食物隨著春夏秋冬的變化一樣。將矞果的「已出未出」、「穿孔」和「滿溢」的形象聯繫起來,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這個過程,不用多說就能理解。

經云:上焦開發,宣五穀味,熏膚充身澤毛,若霧露之溉,橘皮有焉。再讀本經,及諸家法,乃知橘義真實不虛。客曰:陳皮留白補腎和中;去白消痰泄氣。從古所稱,奉為律令,今以矞義合之,似覺未當。曰:此正證明八字義耳。果能達矞義而用之,的是橘皮四法。不知此義而用之,寧不溷他藥之四法乎。

白話文:

古書上說:肺部功能正常,可以運化食物中的營養,使皮膚得到滋養,毛髮光澤,就像露水滋潤萬物一樣,橘皮就有這種作用。再讀《本草經》和古代醫家的著作,就能明白橘皮的效果真實不虛。有客人說:陳皮留著果肉皮,可以益腎健脾;去掉果肉皮,可以化痰消氣。從古到今都這樣說,把它當成法律一樣遵守。現在用八字義去理解,好像有些不妥。我說:這正是說明八字義的妙用啊。如果真能理解八字義,並運用到橘皮上,那這纔是橘皮的四種用法。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,胡亂使用,難道不會混淆其他藥物的四種用法嗎?

若果可混,性便移易,必非本有之真性矣。

(水穀入胃,具升出降入之妙。即東垣得悟法門,從此縱橫應變,莫不繇此貫通。可見讀書不貴博,只要實悟得古人一言一字,便終身受用無窮。)

白話文:

食物和水進入胃部,具有化升和化降的神奇作用。就像東垣先生悟到的法門,從此能靈活應變,無不以此為基礎。由此可見,讀書不在於博覽羣書,只要真正參悟古人的一字一句,就能終身受用不盡。

【叅】曰:木命在皮,各有專精。以具全木之體,橘柚專精者實;實復專精者皮;皮布細竅,宛如人膚,即脈絡肉理,筋膜子核,各有屬焉。橘諧矞,與霱同。云間五色曰慶,三色曰霱。橘間青黃丹色之如霱也。矞者錐有所穿,取象膚間竅也;及滿有所出,取象氣中機也。柚諧由,與由同。

白話文:
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植物的本質在於樹皮,各有其擅長的部位。橘類植物的本質是以木質全體為主的,其中橘柚擅長的是果實;果實又可以分為擅長的外皮和果肉;果皮的細小氣孔就像人體的皮膚,其中包含著脈絡、肉層、筋膜和種子,各有其歸屬。

橘子諧音「矞」,與「錐」字同音。古人用錐子在紙上穿洞,如同橘子皮上的氣孔;也可以用錐子在果肉中取出種子,如同橘子皮中的氣孔可以排出氣體。

柚子諧音「由」,與「悠」字同音。

書云:若顛木之有由枿。徐云:已到之木,更生孫枝,象枝條華菡之形也。經云:垂枝布葉,皆下曲如鉤。又云:夏日在膚,泛泛乎萬物之有餘也,故橘柚力能轉入為升,轉升為出,即轉闔為開也。種種形證,悉從人從闔,致胸中瘕熱,水穀失宣,神明不通,氣逆及氣臭耳。

白話文:

原文說:就像腐朽的木頭上生出新枝一樣。徐之才說:已經腐朽的木頭,竟然又長出新的枝條,就像樹枝和荷花花瓣的形狀。經典上說:下垂的樹枝和葉子,都像鉤子一樣彎曲向下。又說:夏季陽氣旺盛,萬物生長茂盛,所以橘子、柚子這些水果可以從沉降轉為上升,從上升轉為出芽,也就是從閉合轉為開啟的過程。種種症狀,都是因為氣機鬱結,導致胸中產生熱氣,水穀運化失常,神志不清,氣機逆亂,口氣有異味。

下氣者,出已而降,玉衡機轉之妙用也。經云:秋日下膚,蟄蟲將去,其斯之謂歟。

(夏日在膚,泛泛乎萬物之有餘;秋日下膚,蟄蟲將去,即轉入為升,轉升為出,轉出為降之氣中機也。)

2. 杜仲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辛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腰膝痛,補中,益精氣,堅筋骨,強志,除陰下癢濕,小便餘瀝。久服輕身,耐老。

【核】曰:出上虞山谷,及上黨、漢中。上虞在豫州,虞、虢之虞,非會稽上虞縣也。今出建平、宜都,及商州、成州、峽州,諸山大谷中亦有之。樹高數丈,葉似辛夷,又類柘葉。初生嫩葉可食,謂之棉芽。木皮狀似厚朴,拆之白絲相連,江南單呼曰棉。花、實皆苦澀,亦堪入藥。

白話文:

核桃,生長在上虞的山谷中,還有上黨、漢中。上虞在豫州,是虞、虢國的虞,不是會稽的上虞縣。如今在建平、宜都,還有商州、成州、峽州等地的山區大谷中也有。樹木高達數丈,葉子像辛夷花,又像柘樹葉。剛長出的嫩葉可以食用,叫做「棉芽」。樹皮像厚朴,剝開後有白色的絲維連接著,江南地區單獨稱它為「棉」。它的花和果實都比較苦澀,也可以入藥。

木可作履,以益腳也。修治,削去粗皮。每十六兩,用酥一兩,蜜三兩,和塗火炙,以盡為度。銼細用。

先人云:杜仲,從土從中,其色褐,為土剋水象,腎之用藥也。腰本腎府,濕土為害,必侵腎水,而腰先受之,據名據色,可以療也。若象形,能使筋骨相著,又一義矣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:杜仲,從「土」從「中」,顏色褐色,象徵土剋水,是治療腎臟的藥物。腰部原本是腎臟的住所,如果濕土造成影響,必定會侵犯腎水,而腰部最先受到影響。根據它的名稱和顏色,可以治療腰部疾病。如果從象形文字來看,它能讓筋骨相著,這是另一種意義。

【叅】曰:杜,牝。仲,次,合陰,合耦,合象太陰之始生。自上而下,從外而內者也。皮絡如綿,皮理如革,合至陽淪膚始盡,至陰容平始平也。平則轉出為降,降則中實;中實,遂成入令矣。入則精志益,筋骨強,藏精而起亟矣。何患老之將至,餘瀝之有;又何患藏陰之形未充,致奉生者少,轉為痿厥,及木用不及之有。既容且平,又何患長夏之土化未攘,與秋金驟斂,中含潤濕之有。

白話文:

古籍記載:杜,代表陰性。仲,代表次序,是指陰性初生的階段,就像太陰星初生的樣子。陰氣從上往下,從外而內。皮膚細緻如綿,肌肉紋理如皮革,直到陽氣完全深入到皮膚,陰氣才會完全容納並平衡。平衡後會轉化為下降,下降後會充滿中間,充滿中間後就會形成順暢的狀態。順暢後精氣就會增加,筋骨就會強壯,儲存精氣就會起身迅速。這樣就不必擔心衰老即將到來,精血流失的問題;也不必擔心陰氣不足,導致生育能力下降,轉而出現萎靡不振,甚至木氣不足的情況。既能容納又能平衡,就不必擔心夏季的土氣未散,以及秋季金氣收斂過快,導致體內濕氣過多。

(至陽淪膚始盡,所謂夏三月,此謂蕃莠,至陰容平始平;所謂秋三月,此謂容平。至陽,即太陽;至陰,即太陰。)

白話文:

當陽氣充盛到肌膚表面時,就會被徹底驅散,這就是所謂的「夏三月」,也就是「蕃莠」;當陰氣收斂到平穩的狀態時,就會達到平衡,這就是所謂的「秋三月」,也就是「容平」。「至陽」指的是太陽,「至陰」指的是太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