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十二帙 (2)
第十二帙 (2)
1. 芷園素社痎瘧論疏
有不當其風府而作者,謂邪中異所,則不當其風府也。如中於頭項者,氣至頭項而作;中於肩背者,氣至肩背而作;中於腰脊者,氣至腰脊而作;中於手足者,氣至手足而作;中於胸腹者,氣至胸腹而作。故衛氣之所在,與邪氣相合則病作。是以風無常府,邪氣之所合,即其府也。
若痎之間日,或至數日作者,其氣舍深。內薄於陰,陽氣獨發,陰氣內著,陰與陽爭不得出,是以間日,及間數日而作也。間日作者,邪氣內薄於五臟,橫連募原也。間數日作者,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,而有時相失,不能相得,故休數日乃作也。但所中之腑,即諸經募之舍、更當兼見諸經募之證。
如舍屬足太陽者,更令人頭重,腰痛,寒從背起,先寒後熱,熇熇暍暍然,熱止,汗難已。舍屬足陽明者,更令人灑淅寒,寒甚,久乃熱,熱去,汗出時,喜見日月光,得火氣乃快然。舍屬足少陽者,更令人身體解㑊,寒不甚,熱不甚,惡見人,心惕惕,熱久,汗出甚。舍屬足太陰者,更令人不樂,好太息,不嗜食,多寒熱,汗出多,病至則喜嘔,嘔已乃衰。
舍屬足少陰者,更令人嘔吐甚,多寒熱,熱多寒少,欲閉戶自處,其病難已。舍屬足厥陰者,更令人腰痛,少腹滿,小便利,如癃狀,非癃也,數便耳,意恐懼,氣不足,腹中悒悒然。舍屬肺募者,更令人心寒,寒甚熱,熱間,善驚,如有所見也。舍屬心募者,更令人煩心甚,欲得清水,反寒多,熱不甚。
舍屬脾募者,更令人寒,腹中痛,熱則腸鳴,鳴已出汗。舍屬肝募者,更令人色蒼蒼然,太息,其狀若死。舍屬腎募者,更令人洒洒然,腰脊痛,宛轉,大便難,目眴眴然,手足寒。舍屬胃募者,更令人善飢,不能食,食則腹支滿也。此但詳足經,而無手經者,經云:風寒暑火,天之陰陽也;三陰三陽上奉之。
又邪不幹臟,列臟證者,非真臟之藏,乃藏募之氣化證也。更有曰溫,曰寒,曰癉,曰牝者。溫,即先熱後寒之溫瘧也。內分二種,其一,夏亦傷暑,秋亦中風,後更傷寒,則暑熱在內,風氣在中,寒獨在外,故唯寒風互為上下。不涉營舍之暑,以勢唯兩岐,難於三向故也。
其先熱者,風乃陽邪,是以先外出而上從乎寒,則外勝,外勝故先熱也。逆則復內入而下從乎風,下從乎風,則外負;外負,故後寒也。其二,證兼腦髓燦,肌肉消,亦先熱後寒,同名溫瘧者。此先冬中寒風,藏於骨髓,以冬氣通於腎,腎藏骨髓之氣也。至春陽氣大發,邪氣不能自出,因遇大暑,腠理發泄,或有所用力,邪氣與汗皆出,先從內出之外也。如是者陰虛而陽盛,陽盛故先熱,衰則氣復入,入則陽虛,陽虛故後寒也。
寒,即先寒後熱之寒瘧也。亦夏傷大暑,其汗大出,腠理開發,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,藏於腠理皮膚之中,秋更傷風,則病成矣。此先傷水寒,後傷風氣,故先寒而後熱也。暑亦在內,勢亦兩岐,止此一種,無有其二。癉,即但熱不寒之癉瘧也,亦分二種,悉屬內因。其一,陰氣先絕,陽氣獨發,則少氣煩冤,手足熱而欲嘔,以陽即熱,不假外邪,一唯似暑,故無寒也。
白話文:
芷園素社痎瘧論疏
若瘧疾發作部位並非風府穴,是因為邪氣侵犯了其他部位。例如,邪氣侵犯頭項,則氣機運行至頭項而發病;侵犯肩背,則氣機運行至肩背而發病;侵犯腰脊,則氣機運行至腰脊而發病;侵犯手足,則氣機運行至手足而發病;侵犯胸腹,則氣機運行至胸腹而發病。因此,衛氣所在之處,與邪氣相合,則疾病發作。所以說,風邪沒有固定的部位,邪氣所合之處,就是其所屬的部位。
若瘧疾間日發作,或數日發作,則邪氣深入臟腑。邪氣內侵陰分,陽氣獨盛,陰氣被邪氣所束,陰陽氣機爭奪不得宣泄,所以間日或間數日發作。間日發作,是邪氣內侵五臟,橫向連接募原穴。間數日發作,是邪氣與衛氣客滞在六腑,彼此有時相阻,不能相合,所以間隔數日才發作。但受邪氣侵犯的腑臟,則應兼見相關經絡募穴的症狀。
例如,邪氣客滞在足太陽經的募穴,會導致頭重、腰痛、寒邪從背部升起,先寒後熱,身體發熱、煩躁,熱退後,汗出困難。邪氣客滞在足陽明經的募穴,會導致灑淅寒(冷風吹拂的感覺),寒邪較重,很久之後才發熱,熱退後汗出,喜見陽光,接觸溫熱之物則感到舒適。邪氣客滞在足少陽經的募穴,會導致身體酸痛,寒熱都不劇烈,但害怕見人,心神不安,發熱時間較長,汗出很多。邪氣客滞在足太陰經的募穴,會導致心情不好,喜歡嘆氣,食慾不振,寒熱往復,汗出很多,發病時喜歡嘔吐,嘔吐後病情減輕。
邪氣客滞在足少陰經的募穴,會導致嘔吐嚴重,寒熱往復,但熱重於寒,喜歡關門獨處,病情難以痊癒。邪氣客滞在足厥陰經的募穴,會導致腰痛、少腹脹滿、小便頻數,如同癃閉症狀,但並非真正的癃閉,只是小便頻數而已,伴有恐懼感,氣不足,腹部悶悶不樂。邪氣客滞在肺經的募穴,會導致心寒,寒邪重於熱邪,熱邪間歇出現,容易驚恐,如同看見什麼東西一樣。邪氣客滞在心經的募穴,會導致煩躁不安,想要喝涼水,但寒邪重於熱邪。
邪氣客滞在脾經的募穴,會導致發冷,腹部疼痛,發熱時腸鳴,腸鳴停止後汗出。邪氣客滞在肝經的募穴,會導致面色蒼白,喜歡嘆氣,看起來像死了一樣。邪氣客滞在腎經的募穴,會導致身體發冷,腰脊疼痛,輾轉反側,大便困難,眼睛昏花,手足冰冷。邪氣客滞在胃經的募穴,會導致容易飢餓,但不能吃東西,吃了東西則腹部脹滿。以上僅詳述足經,未提及手經,因為經書記載:風寒暑熱,是天地陰陽之氣;三陰三陽之經脈向上承接它們。
此外,若出現並非臟腑本身的症狀,而是與臟腑相關的募穴的氣化異常所致。還有溫瘧、寒瘧、癉瘧等不同類型。溫瘧,是指先熱後寒的瘧疾。它可分為兩種:第一種,夏天傷暑,秋天受風寒,之後再受寒邪,則暑熱在內,風邪在中間,寒邪在外,所以寒邪和風邪交替在上、下。這不涉及到營氣和衛氣的暑邪,因為邪氣的傳變僅限於兩種,難以發展到三種。
先發熱是因為風邪是陽邪,所以先向外發散,然後上行而與寒邪相合,則外邪佔優勢,外邪佔優勢所以先發熱。反之則邪氣內侵而下行與風邪相合,則外邪受抑制,外邪受抑制所以後發寒。第二種,症狀兼見腦髓疼痛,肌肉消瘦,也是先熱後寒,同樣稱為溫瘧。這是由於冬天受寒邪,寒邪藏於骨髓,因為冬季之氣通於腎,腎臟藏有骨髓之氣。到了春天陽氣大盛,邪氣不能自行排出,遇到盛夏暑熱,腠理開泄,或用力過度,邪氣與汗液同時排出,先從內部向外排出。這種情況下陰虛陽盛,陽盛所以先熱,衰弱之後邪氣又內入,內入則陽虛,陽虛所以後發寒。
寒瘧,是指先寒後熱的瘧疾。這是由於夏天傷暑,大量出汗,腠理開泄,遇到夏天的陰冷水寒之氣,寒邪藏於腠理皮膚之中,秋天再受風邪,則成病。這是先受水寒之邪,後受風邪,所以先寒後熱。暑邪也在內,傳變亦僅限於兩種,沒有其他類型。癉瘧,是指只有熱而無寒的瘧疾,也分為兩種,都屬於內因。第一種,陰氣先衰,陽氣獨盛,則氣少煩悶,手足發熱而想嘔吐,因為陽氣主熱,不需外邪,單獨類似暑邪,所以沒有寒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