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二帙 (8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二帙 (8)

1. 巴戟天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辛甘,微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大風邪氣,陰痿不起,強筋骨,安五臟,補中,增志,益氣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味道辛辣而略帶甘甜,性質微微溫熱,沒有毒性。

【主治】用於治療嚴重的風邪之氣所致的疾病,以及男性生殖器因陰虛而不舉的問題,能夠強健筋骨,安穩五臟,補充中氣,增強記憶力,提升體力。

【核】曰:出蜀中,今江淮、河東州郡亦有,不若蜀中者佳,多生山林內。葉似茗,經冬不枯;又似麥門冬葉而厚大,秋深結實。根如連珠,宿根青色,嫩根紫白,以連珠多肉者為勝。土人採根,同黑豆煮紫,殊失氣味。一種山葎根極相似,但色白。土人以醋煮之,雜巴戟內,莫能辨識。

白話文:
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:核桃產於蜀中,現在江淮、河東等州郡也有,但品質不如蜀中產的。核桃多生長在山林裡,它的葉子像茶樹葉,冬天也不會枯萎;又像麥門冬的葉子,但更厚更大,深秋時會結出果實。核桃樹的根像連在一起的珠子,老根呈青色,嫩根呈紫白色,以肉質飽滿的連珠根為佳。當地人採集核桃根,和黑豆一起煮成紫色,這樣會大大損失核桃的氣味。還有一種山葎草的根與核桃根非常相似,但顏色是白色的。當地人用醋煮山葎草根,把它混在巴戟天裡,就很難辨別了。

但擊破之,紫而鮮潔者偽也,紫而青白,兼糝粉色,其理小暗者真也。修治,同枸杞子湯浸一宿,漉出,再用酒浸一伏時,更拌菊花熬令焦黃,去菊,以布拭乾用。先人云:草木至冬,莫不隨天地氣化而藏,獨此不凋,與天相戟,當為冬腎之生物也。其精志與骨,咸腎所司,欲其生髮者,仗此大有所裨。

白話文:

但是如果敲破後,顏色是紫紅色且鮮豔的,就是假品;顏色是紫紅色中帶有青白色,而且顆粒較小、顏色較暗的纔是真品。

製備方法:和枸杞子一起在湯中浸泡一整夜,然後撈出,再用酒浸泡一個月。然後加入菊花熬煮至焦黃色,去除菊花,用布擦乾即可使用。

古人說:到了冬天,草木都會隨著天地的氣候變化而枯萎藏匿,只有這味藥材不會凋謝,與天地爭高下,所以應該是冬天腎臟的生長物。它的精氣和骨骼,都由腎臟掌管,如果想要讓頭髮和骨骼生長,服用這味藥材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
【叅】曰:深秋結實,經冬不凋,反地之陽殺陰藏,得天之陽生陰長,可判屬肝。而以戟、以辛,又可判屬肺矣。誠肺肝秉製為用之用藥也。故主天有八風,不從鄉來者之外所因。與經有五風,觸五藏之內所因,或肝失用而陰痿不起;或形失生而筋骨不強;或志從陰藏而頹;或氣從陽殺而損,靡不因風入中虛,戟以擊之。雷公法秉制之宜,閱杞菊生成,斯義自見。

白話文:
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枸杞在深秋時節結果,經過整個冬天也不會凋謝,這符合「地陽收斂、陰氣收藏」的自然規律。但枸杞又是從地上生長起來的,符合「天陽生長、陰氣滋長」的規律,所以可以歸屬於肝臟。而枸杞味辛,辛味歸肺,所以枸杞又可以歸屬於肺臟。因此,枸杞確實是補益肺肝、發揮功能的良藥。所以它可以用來治療各種因風寒引起的疾病,包括從外部侵入的八種風邪,以及從人體內臟發生的五種風邪。這些疾病可能導致肝臟功能失調,從而出現陰莖痿軟不舉;或者導致身體失去生氣,從而使筋骨無力;或者導致意志消沉,從而使人萎靡不振;或者導致氣血損傷,從而使人體虛弱。這些疾病往往都是因為風寒侵入虛弱的臟腑所致,而枸杞可以有效地驅散風寒。雷公炮製藥物時遵循了相應的規律,從枸杞和菊花等植物的生長規律中可以看出這些規律的道理。

(不曰巴戟地,而曰巴戟天,雖似弄巧,實出至理。如是乃可合天有八風,經有五風,御五位,觸五藏也。)

白話文:

雖然這個中藥材不叫「巴戟地」,而叫做「巴戟天」,看似耍小聰明,但其實蘊含著深刻的道理。因為這樣纔能夠與天上的八種風相呼應,經絡中的五種風相配合,控制住五臟六腑,與之相通相連。

2. 續斷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苦,微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傷寒,補不足,金瘡癰傷,折跌,續筋骨,婦人乳難。久服益氣力。

白話文:

(本草上品)

【氣味】味苦,性微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用於治療傷寒,補充體力不足,治療刀傷膿腫,骨折跌打,促進筋骨康復,改善婦女哺乳困難。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力和精力。

【核】曰:川蜀江南皆有,出川蜀者最良。蘇恭曰:所在山谷有之,俗用方莖,葉似苧,根似大薊,色黃白者。蘇頌曰:三月生苗,干有四稜,葉似苧,兩兩對生;四月開花,紅白色,似益母花;根如大薊,赤黃色。範汪方云:即是馬薊,與小薊葉相似,但小於小薊;葉又似旁翁菜而小厚,兩邊有刺,刺人,花紫色。

白話文:

【核桃】:在四川、蜀中、江南都有,四川產的品質最好。

蘇恭說:各地山谷都有,民間常使用方形莖的品種。它的葉子像薴麻,根像大薊,顏色黃白色。

蘇頌說:三月時生苗,莖幹有四個棱角,葉子像薴麻,兩兩相對生長;四月開花,花色紅白,像益母草的花;根像大薊,顏色赤黃色。

範汪的方書說:就是馬薊,葉子跟小薊相似,但比小薊小;葉子又像旁翁菜,但較小而厚,兩邊有刺,刺到人,花色紫色。

時珍曰:續斷其說不一,別錄復出大小薊,但自漢以來,皆以大薊為續斷,相承久矣;二蘇與梧君相符,當以為正;今人以紫色而瘦,折之有煙塵起者為良;無者即南續斷,有者即川續斷也。藥錄云:樂延蔓,葉細,莖如荏,根本黃白有汁,今用莖葉節節斷,皮黃皺,如雞腳者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關於續斷的說法不一致,《別錄》中收錄了大小薊,但自漢代以來,大家都把大薊當作續斷,沿襲至今已經很久了。蘇頌和吳普的說法是一致的,應該是正確的。現在的人認為紫色的續斷瘦長,折斷時會產生煙塵的是好的;沒有煙塵的是南續斷,有煙塵的是川續斷。《藥錄》中記載:樂延蔓,葉子細長,莖像荏,根莖黃白色有汁液。現在使用莖葉,取節節斷開的,皮黃皺,像雞腳一樣的。

斅曰:採得其根,橫切銼之,去向里硬筋,酒浸一伏時,焙乾用;又云:草茆根,真似續斷,誤服令人筋軟。

先人云:繼絕開心,維榮是賴,雖鮮干少異,而根華實同。

白話文:

學者說:取得藥材的根部後,橫向切成薄片,去除裡面的硬筋,用酒浸泡一段時間後,烘焙乾燥再使用;又說:草茆的根,非常類似續斷,如果不小心服用會使人筋骨軟弱。

前人說:延續生命開心生活,依靠的是保持健康,雖然新鮮的和乾燥的有些不同,但是根、花、果實的效用是相同的。

【叅】曰:斷者續之,因名續斷。故枝莖根節,宛如經脈骨節也。是主續筋骨,連肉理,貫經脈,利乳難,補不足,益氣力,續之功用大矣哉。

(此以功用詮名,合大小薊,紅蘭花,洎夫藍,義意始備。)

白話文:

《本草從新》中記載:「斷者續之,所以稱為續斷。」由於它的枝莖和根節都像人體的經脈和骨節一樣,因此它具有接續筋骨、連接肌肉、貫通經脈、通乳止痛、補虛益氣、增強體力的顯著功效。

3. 車前子

(本經上品)

好生道旁及牛馬足跡中,命名之義昭然矣。

【氣味】甘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氣癃,利水道小便,除濕痹。久服輕身不老。

白話文:

(本草經典上品)

這種植物常生長在道路邊緣和牛馬的足跡中,它的名字意義非常明顯。

【氣味】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,無毒性。

【主治】能夠治療尿路阻塞,有利於排尿,可以消除濕性關節炎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。

【核】曰:出真定平澤、丘陵阪道中。今江湖、淮甸、近汴、北地,處處有之。《詩疏》云:車前好生道旁,及牛馬足跡中。《韓詩外傳》云:直曰車前,瞿曰芣苡,瞿乃生於兩旁者。春初生苗,綠葉布地如匙面,累年者長尺許,中抽數莖,作穗如鼠尾。花甚細密,色青微赤。

白話文:

車前草的別名有「核」。

它產於真定附近的平原、丘陵、山坡和路邊。現在,在長江流域、淮河流域、靠近開封,以及北方地區,各地都有分佈。

《詩經疏》中說:車前草喜歡生長在路邊,以及牛馬踐踏過的地方。

《韓詩外傳》中說:直立的叫車前,彎曲低伏的叫芣苡,芣苡生長在路旁。

春天開始生長幼苗,綠葉鋪在地上像匙子一樣。多年生的車前草能長到一尺多高,中間抽生出幾根莖,穗子像老鼠尾巴。花朵非常細小密集,顏色是青中帶紅。

實如葶藶,色正黑。五、六月採苗,七、八月採實。圃人或種之,蜀中尤尚也。修治,淘洗去泥沙,曬乾用。入湯液,宜炒過。入丸散,宜酒浸一宿,蒸熟,搗爛作餅,曬乾焙研。常山為之使。

白話文:

它就像葶藶,顏色是純正的黑色。五月六月採集嫩芽,七月八月採收果實。有些園藝人會種植它,特別是四川地區很喜歡它。加工方法是:淘洗去除泥沙,曬乾後即可使用。入湯劑時,建議先炒過。入丸散時,建議先用酒浸泡一夜,蒸熟後搗爛成餅狀,曬乾再烘焙研磨。常用常山作為輔助藥材。

先人題藥云:車前好生道旁,及牛馬足跡中,古人以敝車作薪,謂之勞薪。道路之土,得不謂之勞土乎。以勞所生之物,喜通行而好動作者,故治濕土之化,致傷水大之用。為氣癃為水道停止者,莫不精良。一云:雷之精,服之神化;雷,震木也,前陰亦屬肝木,疏泄二便,須氣化以出,形化反不易之乎。且車行而前,孰不開讓,疏泄之義顯然。

無子者,子路不疏泄也,其間必有隱曲,車前開道,病去而路通矣。婦人樂有子,薄言採之,良有以也。

白話文:

古人記載的藥方說:車前草喜歡生長在道路兩旁和牛馬踩踏的地方,古人把廢棄的車子當柴火燒,稱為「勞薪」。路上的泥土,豈不是可以稱為「勞土」嗎?用勞苦生長出來的植物,喜歡通暢行走和好動的人服用,所以能治癒濕土的變化,達到損傷水氣的功效。對於氣滯不暢和水液運行不暢的人,沒有不適合的。另一種說法:車前草是雷的精華,服用了它就能神化;雷,是震木,《車前草》同樣屬於肝木,疏通大小便,需要氣化生成才能排出,難道形體化生不是容易的事嗎?車子行走前進,誰不讓路,疏通的道理一目瞭然。

【參】曰:引重致遠曰:車,不行而進曰前。春生苗葉,翠碧可觀,行肝之用,肝之氣分藥也。癃則肝氣疲罷,致水道小便,失於轉輸,遂成濕痹矣。車前當道,則前陰疏泄,更主淚出之從流而上,與淋瀝之從流而下者,各返於所當止也。利而不泄,故益精用,壯氣化,但氣味甘寒,須以辛佐,不可獨往耳。

白話文:

車前草:

功能是:減輕沉重、提升陽氣。使用方式是:不走動也能前進。春天長出嫩芽和葉子,翠綠而美麗,可以幫助肝臟運作,肝氣分離藥物。

小便不順暢表示肝氣虛弱,導致水液和尿液無法運轉,於是形成了濕痹。車前草的作用是疏通前陰,再輔助淚水從上往下流,而淋瀝的液體從下往上流,各自分流到應流去的地方。

車前草有利而不瀉,所以可以補充精氣,強壯陽氣,但因其味道甘寒,需要用辛味的藥材來輔佐,不能單獨使用。

(肝主疏泄二便,故云癃則肝氣疲罷,能使逆流而上者,順流而下,順流而下者,溯流而上,不但作車,又堪作楫。)

白話文:

肝臟主導著排便和排尿的功能。因此,當出現排尿困難時,說明肝氣虛弱。它既能使原本順利下行的氣血逆流而上,也能使原本逆流而上的氣血順流而下。它不僅可以當車,還能做船。

4. 大棗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甘平,無毒。

白話文:

這味藥的性味是甘甜、性平,沒有毒性。

【主治】主心腹邪氣,安中,養脾氣,平胃氣,通九竅,助十二經,補少氣,少津液、身中不足,大驚,四肢重,和百藥。久服輕身延年。葉覆麻黃,能令出汗。

白話文:

功效:

  • 消除腹部邪氣
  • 安定中焦
  • 補養脾氣
  • 調理胃氣
  • 貫通九竅
  • 幫助十二經脈運行
  • 補益氣血不足、津液不足、身體虛弱
  • 緩解驚嚇
  • 減輕四肢沉重感
  • 與各種藥物配伍使用
  • 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、延年益壽

搭配附子使用:

  • 可以發汗

【核】曰:近北州郡皆出,青州者特佳。木心絳赤,枝間有刺。四月生小葉尖澤,五月開小花青白,作蘭香,七八月果熟,南北皆有,不及青州者肉厚多脂,種類甚多,如御棗、水菱棗,味雖美不堪入藥,有齒疾疳病,及蟲䘌人,不宜啖,小兒尤不宜食。與蔥同食,令五臟不和;與魚同食,令腰腹痛;多啖令齒黃生蝕。嵇康有云:齒處晉而黃是矣。

紹隆王先生云:味甘氣溫而性平,中不足者,以溫充之,形不足者,以甘輔之。後天生氣,藉此盈溢於內外矣。

白話文:

【核桃】說:近年來北方各州郡都有出產,青州的核桃特別好。木心為絳紅色,枝間有刺。四月長出尖細的嫩葉,五月開出淡青色的小花,散發出蘭花香氣。七八月果實成熟,南北皆有,但不如青州的果肉肥厚、油脂多。核桃種類繁多,如御棗、水菱棗,味道雖然美味,但不適合入藥。有牙疾、疳病以及蟲咬的人,不適合食用,​​小兒尤其不宜食用。與蔥一起食用,會導致五臟不調和;與魚一起食用,會導致腰腹部疼痛;過度食用會導致牙齒發黃和腐蝕。嵇康曾說:「居住在晉國的人,牙齒發黃是正常的。」

【叅】曰:甘平多肉,為脾之果,從兩束,以束脾與胃之陽氣,腐化水穀,設散漫不羈,便無醞釀宣布之力。唯其束束,方能數數腐化耳。其心赤,故主邪氣之在心腹,以致中宮不安。中安,則養脾和胃矣。十二經絡,莫不資始於脾,脾屬太陰,太陰開,故開通九竅,而助十二經脈也。

白話文:

【註解】說: 甘草性質平和,含有豐富的汁液,是脾臟的果實。它的兩束葉子,可以束住脾胃的陽氣,腐化水穀。如果散漫不羈,就沒有醞釀、通達的作用了。只有把葉子束束起來,才能多次腐化水穀。它的內心是紅色的,所以能夠治療心腹中的邪氣,使中宮(脾胃)安穩。中宮安穩,就能養護脾胃。十二經絡,都依靠脾氣開始運作。脾屬於太陰,太陰經脈暢通,所以能夠開通九竅,幫助十二經脈通暢。

補少氣者,補中氣之少,補津液者,津液咸從脾運,脾強則津液足,身中有餘,若中氣上逆,成大驚者,亦得仗庇,旋歸本位,脾主四肢,虛則四肢重,強則四肢輕。和百藥者,甘平無毒,赤心之投也。脾資後天,故輕身延年,脾虛當服,實則不任用之。葉覆麻黃,則揚液成汗,以能宣通津液,假麻黃張大之力耳。

白話文:

對於氣虛的人,補的是中氣不足的部分。補津液是因為津液都由脾臟運送,脾臟強健則津液充足,身體就有餘力。若中氣上逆,導致驚嚇,也能依靠脾臟的庇護,很快恢復正常。脾臟主管四肢,虛弱時四肢沉重,強健時四肢輕盈。甘平無毒的藥物,可以調和百藥,如同赤誠之心投入水中一般。脾臟依靠後天運化,所以能減輕體重,延長壽命。脾臟虛弱時應該服用,但如果脾臟實熱則不宜使用。葉覆麻黃可以幫助肺氣宣發,促進津液外散成汗,這得益於麻黃強大的發散能力。

(合麥門冬參看,則知資始資生,兩有異同處,更合龜、鹿、蚱蟬、白殭蠶、狗脊、萆薢而推廣之。其法不可勝用矣。

白話文:

與合麥門冬湯劑相比,可知「資始」與「資生」雖然有相似之處,但也不同。加以龜、鹿、蚱蟬、白殭蠶、狗脊、萆薢等藥材來延展運用,其治療方法不可勝數。

唯其束束,則不散漫不羈矣。唯其不散漫不羈,乃得赤心之投矣。爾雅注云:有壺棗。壺,猶匏也。自大而銳上者是也。有細腰者,為轆轤棗,其實小而圓紫黑色者,為羊棗。潘岳賦云:棗下纂纂,朱實離離。

清異錄云:百益一損者棗。

漢武內傳云:老子西遊,省太真王母,共食王門之棗,其實如瓶。

白話文:

只有棗子聚在一起,才會緊密不鬆散。只有不鬆散,才能得到赤誠的投入。〈爾雅注〉上說:有壺棗。壺,就好像匏瓜一樣。個頭大,上面尖的棗子就是壺棗。腰部有細凹痕的,稱為轆轤棗。果實較小,呈圓形紫黑色的,稱為羊棗。潘岳的〈棗賦〉中寫道:棗樹的枝葉繁茂,棗子鮮紅飽滿。

爾雅翼云:棗者朿木,棗束相重,棗朿相連。又云:大而銳上曰壺;細腰曰邊;白熟曰櫅;樹小實酢曰膩;實小而圓,紫黑曰遵;大如雞卵曰洗;苦味曰蹶泄;不著子曰晢;味短苦曰還味;棗有十一名,郭氏得九焉。後世有紫棗、玄棗、西王母棗、東海蒸棗、洛陽夏內,與夫雞心、牛頭、羊矢、獼猴,其名不可勝載。

古者八月剝棗。大戴禮云:剝者,取也,其修治則曰新之,㚄之,以為饋食之籩。)

白話文:

《爾雅翼》中記載:棗樹是一種樹木,它的果實一串串地堆積在一起,果實與樹枝緊密相連。又說:個頭大、頂部尖的叫「壺棗」;腰細的叫「邊棗」;白色熟透的叫「櫅棗」;樹小、果實酸澀的叫「膩棗」;果實小而圓、紫黑色的叫「遵棗」;大如雞蛋的叫「洗棗」;味道苦澀的叫「蹶泄棗」;沒有果核的叫「晢棗」;味道淡苦的叫「還味棗」。棗樹總共有十一個名字,郭氏只收錄了九個。後世又有紫棗、玄棗、西王母棗、東海蒸棗、洛陽夏內,以及雞心、牛頭、羊矢、獼猴等名稱,其名目繁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