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一帙 (15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一帙 (15)

1. 菖蒲

菖蒲味辛氣溫,宣通開發,使一身之氣,起亟旋展,郁痹喘咳,當自舒矣。痹證有五,菖蒲獨宜脈痹。取象形從治,則易於分解。又觀菖葉兩岐,菖莖盤絡,悉從中心透發,故能開人心孔,而心孔為諸脈絡之宗主,其攣結屈曲之狀儼似之。背陽喜陰,臭之爽朗,當補五臟之用,非補五臟之體,以用行則竅通也。

明耳目者,通九竅之驗。出音聲,不忘,不迷惑者,開心孔之驗。蒲性幽潔,挺秀長生,故為延年之藥。

(從莖中抽葉處,看破開心孔。又從莖枝盤結處,配合心主包絡,即種種識症法,亦咸從生成中體會來,不惟說破至理,並說破看法。)

(染太祖後張氏,忽見庭前菖蒲生花,光彩照灼,非世所有,驚謂侍者曰:見否?曰:不見。曰:當嘗聞見者,當富貴。遂取吞之,是月即孕武帝。)

白話文:

菖蒲性味辛溫,具有宣通開竅的功效,能使全身氣機舒暢運行,因此能緩解鬱滯、喘咳等症狀。痹症分五種,其中菖蒲尤其適合治療脈痹。從菖蒲的形態來理解其藥效,更容易理解其作用機理。菖蒲葉片分叉,莖部盤旋纏繞,都從中心向外生長,因此它能打開心竅。而心竅是所有脈絡的總樞紐,菖蒲的形態與心脈的攣結屈曲相似,故能治療此症。菖蒲生長在背陰潮濕的地方,氣味芳香,能補益五臟的功能,而非五臟的物質本身,因為它的作用是使氣血暢通。

它能明目清耳,是通達九竅的驗證;能使聲音清晰、記憶力良好、神志清醒,是打開心竅的驗證。菖蒲的秉性幽潔,挺拔秀麗,長盛不衰,因此是延年益壽的良藥。

(從菖蒲莖部抽出葉子的地方,可以理解它打開心竅的功效。從莖枝盤結的地方,可以聯想到心臟主導包絡,各種辨證方法,都應該從植物本身的形態特徵中體會,這樣不僅能理解其藥理,還能掌握觀察方法。)

(據說明太祖張皇后,忽然看見庭院裡的菖蒲開花,光彩奪目,前所未見,驚訝地問侍女是否看見,侍女說沒有,皇后說:看見的人將會富貴。於是皇后取菖蒲花服用,當月就懷上了武帝。)

2. 赤箭

(本經上品)

如此生成甚奇,天地生物亦不易矣。余鄉宋大司馬經略朝鮮,一時乏餉,蘿中神授以物,指畫其處。覺而掘地,獲物如芋如卵,煮食勇力倍,嘗久未之識,核赤箭生成,始知即是天麻耳。

【氣味】辛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殺鬼精物,蠱毒惡氣。久服益氣力,長陰肥健,輕身增年。

【核】曰:赤箭,一名神草、赤芝、鬼督郵、定風草、獨搖草、合離草。根名天麻,一名離母。生陳倉川穀、雍州、太山少室諸處。春生苗,初出如芍藥,獨抽一莖,挺然直上,高三四尺,莖中空,色正赤,貼莖杪之半,微有尖小紅葉,四月梢頭成穗,作花灰白,宛如箭干,且有羽者,有風不動,無風自搖。結實如楝子,核有六稜,中仁如面,至秋不落,卻透空入莖中,還筒而下,潛生土內。

根如芋,去根三五寸,有遊子十二枚,環列如衛,皆有細根如白髮,雖相須,實不相連,但以氣相屬耳。大者重半斤,或五六兩;皮色黃白,名曰龍皮,肉即天麻也。本經名概根苗,後人分苗曰赤箭,根曰天麻,功力稍有同異故耳。與六芝同類,力倍人參,故為仙家服食,藥之上品上生者也。

但不易得,世人所用,皆御風草根,非赤箭也。御風莖葉,與赤箭相似,獨莖色青斑,葉背黃白,兼有青點,隨風動搖,子不還筒,治療稍合,補益大乖異矣。修治,宜銼置瓶中,每十兩,用蒺藜子一鎰,緩火炒焦,蓋於其上,綿紙三重,封系瓶口,從巳至未,取出蒺藜,再炒再蓋,凡七遍。俟冷,淨布拭去汗氣,竹片剖開,焙乾搗用。

【叅】曰:赤陽箭剛,陽剛中正者也。力能獨運,不為物移,故有風不動,無風自搖,見剛之體能立,用能行也。其苗從根而干,虛中直達,符合少陽自下而上,從內而外,故增益氣力。其實從莖納筒,環列象歲,符合太陰從外而內,自上而下,故長陰肥健。既類靈芝,亦名神草。

操升降之機,似河車之轉,故能增壽延年。又以弧矢之威,森衛之眾,潛返之力,故能殺鬼精除惡毒。乃若因風動搖,驚癇攣癖,盡屬陰邪之證,唯剛能勝之。獨恨土人以御風相混,致真者遁世,悲哉。吾未見剛者。

白話文:

[赤箭]

這種植物的生成方式非常奇特,天地孕育萬物確實不容易啊。我同鄉的宋大司馬曾經率兵征討朝鮮,當時軍糧短缺,有神明在夢中指示他某種東西,並且告訴他挖掘地點。醒來後,他按指示挖掘,挖到像芋頭或雞蛋一樣的東西,煮熟食用後,士兵們變得力大無窮。當時大家都不認識這種東西,後來考證赤箭的生長方式,才知道這就是天麻。

[氣味] 味辛,性溫,無毒。

[主治] 主要能殺滅鬼怪精靈,解除蠱毒和惡氣。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力,使陰氣充盛,身體強壯,使人身輕體健,延年益壽。

[考證] 赤箭,又名神草、赤芝、鬼督郵、定風草、獨搖草、合離草。它的根叫做天麻,又名離母。生長在陳倉川谷、雍州、太山少室等地。春天長出幼苗,剛長出來的時候像芍藥,只長出一根莖,筆直向上,高約三四尺,莖內部是空心的,顏色是正紅色。靠近莖頂端的位置,會有一些尖細的紅色小葉子。四月份,頂端會長出穗狀花序,花朵是灰白色的,形狀像箭桿,而且帶有像羽毛一樣的結構。有風的時候它不動,沒有風的時候它反而會自己搖擺。果實像楝樹的果實,果核有六個稜角,中間的果仁像麵粉一樣。到了秋天,果實不會掉落,而是會鑽進空心的莖裡面,沿著莖筒向下生長,潛入土中。

它的根像芋頭,除去根部三五寸的地方,會有十二個像守衛一樣環繞排列的側芽,都長著像白髮一樣細小的根。這些側芽雖然互相連接,但實際上並不相連,只是靠著氣息彼此聯繫。大的側芽重達半斤,或者五六兩;表皮呈黃白色,被稱為龍皮,裡面的肉就是天麻。原本《本經》將根和苗都稱為赤箭,後來人們將苗稱為赤箭,根稱為天麻,是因為它們的功效略有差異。它與六芝同類,功效比人參還要強,所以被修仙之人視為服食的珍品。

只是它不容易得到,世人所用的,大多是御風草的根,並不是真正的赤箭。御風草的莖葉,與赤箭相似,只是莖的顏色是青色的,帶有斑點,葉子的背面是黃白色的,還有一些青色的斑點,它會隨風搖擺,果實不會鑽入莖筒中,藥效雖然有一部分相似,但補益的功效卻相差很大。炮製方法應該是:將赤箭切碎放入瓶中,每十兩赤箭,加入一鎰蒺藜子,用小火炒焦,蓋在赤箭上面,再用三層棉紙密封瓶口,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,取出蒺藜子,再炒再蓋,總共重複七遍。等到冷卻後,用乾淨的布擦去上面的濕氣,再用竹片剖開,烘乾後搗碎使用。

[參悟] 赤箭屬陽性,剛強中正。它的力量能獨立運作,不被外物所影響,所以有風不動,無風自搖,展現了它剛強的本質和能動的力量。它的苗從根部向上生長,空心而筆直,符合少陽之氣從下往上、從內往外的特徵,所以能增強人的氣力。它的果實從莖部鑽入莖筒,環繞排列,像一年的歲月一樣,符合太陰之氣從外往內、從上往下的特徵,所以能使陰氣充盛,身體強壯。它既像靈芝,又被稱為神草。

它能控制升降的變化,像河車的運轉一樣,所以能增壽延年。它又像弓箭一樣具有威勢,周圍像有眾多衛士一樣,還有潛伏和返回的力量,所以能殺滅鬼怪精靈,清除惡毒之氣。至於說它因風搖擺,能治療驚癇、抽搐等症狀,這些都屬於陰邪之症,只有剛強的藥物才能戰勝它們。只可惜世人將御風草與它混淆,導致真正的赤箭隱遁於世,真是可悲啊。我至今還沒見過真正剛強的赤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