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十帙 (11)
第十帙 (11)
1. 使君子
(宋開寶)
【氣味】甘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小兒五疳,小便白濁,殺蟲,療瀉痢。
【核】曰:出嶺南,今閩之邵武,蜀之眉州皆有。生山野及水岸,藤蔓如葛,繞樹而上。葉青綠,如兩指頭,長二寸許。四五月開花,一簇一二十,葩淡紅,輕盈如海棠。作實先黃,老則紫黑,大類卮子,殼有五稜,中仁如榧,色味如慄,七月採取。久則油黑,不堪用矣。
【叅】曰:華瓣五出,實介五稜,中仁軟美,甘潤溫暄,誠脾臟之委任,具脾腑之體用者也。故主脾失委任而致五疳,水無承製而作溺濁,胃廢體用而生蟲蠹及瀉痢者。使君子躬行克盡,執揚苦欲,綏柔臟腑,因以命名。與協味之辛烈而威刑者不相侔也。
白話文:
使君子
【氣味】 味甘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
【主要功效】 主要治療小兒因營養不良引起的五疳病症,小便渾濁,可以殺蟲,也能治療腹瀉和痢疾。
【果核描述】 這種植物產於嶺南地區,現在福建的邵武和四川的眉州等地都有。它生長在山野和水岸邊,藤蔓像葛藤一樣,纏繞著樹木向上生長。葉子呈青綠色,像兩個指頭大小,長約兩寸。四五月開花,一叢有十幾朵到二十朵,花瓣呈淡紅色,輕盈像海棠花。果實剛開始是黃色,成熟後變成紫黑色,外形很像梔子,外殼有五條稜角,裡面的果仁像榧子,顏色和味道像栗子,七月採摘。放久了會變油黑色,就不能用了。
【藥理分析】 這種植物的花瓣有五片,果實有五條稜角,裡面的果仁軟嫩美味,甘甜溫潤,性質溫和,確實是脾臟的好幫手,具備調理脾胃的功能。所以它能治療因脾臟功能失調引起的五疳,以及因水液代謝失常導致的小便渾濁,還有因胃腸功能失調而引起的蟲積、腹瀉和痢疾等病症。使君子能盡力發揮它的功效,緩和脾胃的狀況,因此得名。它的作用與那些辛辣刺激的藥物不同。
2. 烏藥
(宋開寶)
【氣味】辛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中惡,心腹蠱毒,疰忤鬼氣,宿食不消,天行疫瘴,膀胱腎間冷氣,攻衝背膂,婦人血氣,小兒腹中諸蟲。
【核】曰:生嶺南邕州、容州,今台州、雷州、衡州皆有,以天台者為勝。本似茶而高,又似樟而矮,皮木亦作樟氣,葉微圓而尖,面青背白,狀類鰟魮。四五月開花細碎,淡黃灰白。六七月結實似冬青子,生青熟紫,核殼極薄,仁香微苦。根似山芍藥,及烏蹄根,色黑褐。中心作車轂紋,形如連珠者佳。
【叅】曰:烏藥氣秉陽暄,中紋似轂,而日魄為烏,堪天行,輿地道,誠扶輪佳氣也。故主根身之中,或氣或血,或內所因,或外所因,或馨飪之邪,或死厲之屬,陰凝留礙,有妨生氣者,仗此陽暄,以之救藥。
白話文:
【烏藥】
【氣味】味道辛辣溫熱,沒有毒性。
【主要功效】主要治療中邪昏厥、心腹部蠱毒、受到邪氣侵擾引起的疾病、消化不良、流行性傳染病、膀胱和腎臟部位的寒氣,這種寒氣會向上衝擊背部脊椎,以及婦女的血氣問題、小兒腹中的各種寄生蟲。
【藥材考證】烏藥生長在嶺南的邕州、容州一帶,現在台州、雷州、衡州等地也有,其中以天台產的品質最佳。它的外形像茶樹但比較高大,又像樟樹但比較矮小,樹皮和木頭也有類似樟樹的氣味,葉子稍微圓形但末端尖,正面是青色,背面是白色,形狀類似鰟魮魚。四五月開花,花朵細小且分散,顏色是淡黃灰白色。六七月結果,果實像冬青子,生長時是青色,成熟時變成紫色,果核的殼很薄,果仁有香味,味道稍微苦澀。根部像山芍藥和烏蹄根,顏色是黑褐色。根的中心有像車輪轂的紋路,形狀像連在一起的珠子那樣的最好。
【藥理分析】烏藥的氣性屬於陽性溫熱,中心的紋路像車輪轂,而太陽的精魄為烏,可以應對流行疾病,以及與地理環境有關的疾病,確實是輔助陽氣的佳品。所以它可以治療身體內部,無論是氣還是血的問題,無論是內在原因還是外在原因,無論是飲食不當引起的邪氣,還是死屍疫病引起的邪氣,只要是陰寒凝結阻塞,阻礙生氣的情況,都可以依靠烏藥的陽性溫熱來治療。
3. 五倍子
(宋開寶)
【氣味】酸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齒宣疳䘌,肺臟風毒,流溢皮膚,作風濕癬,瘙癢膿水,五痔,下血不止,小兒面鼻疳瘡。
【核】曰:五倍子,在處都有,蜀中者為勝。樹名膚木,生叢林中,本末俱青,六七月無花作子,子生葉底,初起甚小,漸大如菱,嫩時翠綠,老則黃褐。介甲中虛,堅結頗脆,內有白膜,霜降採子曝乾,用染重玄,遲則殼薄易腐。
【叅】曰:木以膚名,精專皮外之膚矣。經云:夏日在膚,泛泛乎若萬物之有餘。又云五六月陽氣在表,垂枝布葉,皆下曲如鉤,為太陽淪膚之盡,太陰膚受之始,效象陰陽,累球葉底,小則如黍如粟,大則如菱如慄,名五倍子者以此。假木氣以賦形,中有白膜如蠓蠛,緣濕以合感而應生,木眚自成,非關外物耳。
故主肺臟風毒,流溢皮膚面鼻。正皮膚者肺之合,面鼻者肺之候也。若五痔下血,為肺臟之邪,出授大腸腑器;若齒宣疳䘌,為燥金上病,假合清肅以濡之;至於清暑止渴,療咳嗽,通喉痹,化痰癖,逐淡陰,主泄痢,收肛脫,此屬肺金腑臟之變眚。若小兒尿血,又屬遊溢精氣,通調水導,下輸膀胱,用泄金氣之郁矣。
(木命在皮,各有專精。或果,或仁,或枝葉,或根干,各備全木之體用。此獨精專於皮。皮復精專於膚,膚更精專於葉膚之膚子,若侵淫膚眚,用主侵淫膚瘡,功必勝於胡粉。不屬蟲卵,不屬果實,此屬假木氣以賦形。又生成葉膚之膚子,濕生亦可,化生亦可。)
白話文:
【五倍子】
【氣味】味道酸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
【主要功效】主要治療牙齦潰爛、牙疳,肺臟風毒引起的皮膚病,症狀為皮膚流膿水、產生風濕癬,搔癢難耐,以及痔瘡、便血不止,還有小兒臉部和鼻子的疳瘡。
【產地與外觀】五倍子各地都有,以四川產的品質最好。它的樹叫做膚木,生長在叢林中,樹幹和枝條都是青色的。六七月時不開花而是結果,果實長在葉子底下,剛開始很小,慢慢長大像菱角,嫩的時候是翠綠色的,老了就變成黃褐色。果實外殼中間是空的,堅硬而且有點脆,裡面有一層白色的薄膜。在霜降時採收果實,曬乾後用來染黑色的布料,如果太晚採收,外殼會變薄,容易腐爛。
【深入解析】這樹之所以叫膚木,是因為它精專於皮膚表面的問題。就像《黃帝內經》所說:「夏天陽氣在皮膚表面,萬物生長茂盛」,又說:「五六月陽氣在表,枝葉向下彎曲如鉤,這是太陽能量在皮膚表面的極致,也是太陰能量作用於皮膚的開始。」五倍子效仿陰陽的變化,像一串串的小球掛在葉子底下,小的像黍米或粟米,大的像菱角或栗子,所以叫做五倍子。它是藉由木的氣來形成的,裡面有像蚊子幼蟲的白色薄膜,因為潮濕而產生,是一種木的病變,並非外物所致。
因此,五倍子主要治療肺臟風毒引起的皮膚病,例如皮膚和臉上的膿瘡。皮膚是肺臟的表層,臉和鼻子是肺臟的徵象。如果出現痔瘡便血,是因為肺臟的邪氣傳到大腸;如果出現牙齦潰爛、牙疳,是燥熱的肺金向上侵犯,需要藉助清肅之氣來滋潤。至於清熱解暑、止渴、治療咳嗽、咽喉腫痛、化痰、去除體內濕氣、治療腹瀉、收斂脫肛等,都屬於肺金及其臟腑的病變。如果小兒出現尿血,是因為精氣外洩,需要疏通水道,將精氣導向膀胱,以疏洩肺金的鬱積之氣。
(木的生命力體現在皮膚,各有不同的功能。有的結果實,有的有果仁,有的用枝葉,有的用根莖,都具備完整的木的特性。而五倍子獨特地專精於皮膚,皮膚又專精於表皮,表皮更專精於葉子表面的果實,如果皮膚有病變,用五倍子來治療,效果一定比胡粉好。五倍子不屬於蟲卵,也不屬於果實,它是藉助木的氣來形成的,又是在葉子表面生成的果實,可以因濕而生,也可以自然產生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