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十帙 (10)
第十帙 (10)
1. 白花蛇
然壬固位北,而蛇不歸坎,此以丁向壬,丁壬合而化干之風木;亥向巳,巳亥對而待枝之風木;豈能至此而亢,宜為蛇而巳。故蛇有兩腎,左曰水臟,亥枝之陰水;右曰火臟,壬干之陽水。有壬巳,則有丁亥;有流行,則有對待;有干木,則有枝木矣。又不獨精專膽竅,且精專膽腑。
觀蚺蛇膽隨日轉,上旬在頭,中旬在心,下旬在尾。更有應膽,擊首則應首,擊尾則應尾,擊左右則應左右,取而還生者應膽也,精專肝膽,斯足徵矣。更觀螣蛇雄鳴上風,雌鳴下風而化成形,遊於霧露,乘於風雨,行非千里不止。稟隨風重巽之體用,風大動靜之本性,亦足徵矣。
先人云:蛇稟風性,白花者更秉金制,則凡風力有所不逮動搖失矣。用益風大之力,仍相待成搖,互持四大中者,莫良於此。是以力主中風,微則痹閉不仁,或瘙癢,或疥癬,甚則暴風,大風,或筋脈拘急,骨節疼痛,或口面喎斜,半身不遂,或腳弱不能久立。此皆風氣通於肝,肝臟筋膜之氣也。
大筋聚於節,筋骨相親著也。所謂微則侮己所勝之土,埃土飄揚,丘陵崩潰,甚則病已所賦之形,草木搖落,摧拉傾僕者是也。
白話文:
白花蛇
然而壬水位在北方,而蛇卻不歸屬於坎卦(北方),這是因為丁火對應壬水,丁壬合化而成庚金,庚金屬木;亥水對應巳火,巳亥相合而產生枝幹之木;怎麼會因此而亢盛呢?應該以巳火來論述白花蛇。所以蛇有兩腎,左腎叫做水臟,屬於亥水的陰水;右腎叫做火臟,屬於壬水的陽水。有壬水和巳火,則有丁火和亥水;有流行之氣,則有相對應的氣;有庚金之木,則有枝幹之木。而且白花蛇不只精於膽的經絡,更精於膽腑。
觀察蚺蛇的膽汁隨著時間變化,上旬在頭部,中旬在心臟部位,下旬在尾部。還有應膽,擊打蛇頭則反應在蛇頭,擊打蛇尾則反應在蛇尾,擊打左右則反應在左右,取下膽汁還能再生,這就是應膽,精專於肝膽,由此可見一斑。再觀察螣蛇,雄蛇鳴叫在上風處,雌蛇鳴叫在下風處然後化成形體,遊走在霧露之中,乘風沐雨,行動千里不止。它稟承著隨風而動的巽卦特性,有著風的巨大動靜之本性,也足以證明。
前人說:蛇稟受風的特性,白色的花蛇更秉承金的特性來約束風,所以凡是風力有所不及的地方就會動搖失衡。運用強大的風力,又互相依存而搖動,互相保持身體四大要素的平衡,沒有什麼比這更好的了。因此,它主要治療中風,輕微的則會出現肢體麻痺、感覺遲鈍,或瘙癢,或患上疥癬;嚴重的則會出現暴風疾痛,大風痺症,或筋脈拘急,骨節疼痛,或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,或腿腳無力不能久站。這些都是風氣通於肝臟,影響肝臟筋膜之氣所致。
大筋聚集在關節處,筋骨互相依附著。所謂輕微的則會傷害到它所克制的土,如同塵土飛揚,丘陵崩塌;嚴重的則會傷害到它所賦予的形體,如同草木搖落,摧毀傾倒一樣。
2. 檉柳
(宋開寶)
莊周以松柏獨受命於地,冬夏青青比舜之受命於天,檉之從聖,亦以此歟。
【氣味】鹹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剝驢馬血入肉毒,取木片火炙熨之,並煮汁浸之。
【核】曰:出河西,所在亦有。喜生沙地水旁,插之便生。干小枝弱,皮赤如絳,葉整如絲。一日三眠起,一歲三秀實,穗長三五寸,如蓼花,水紅色,婀娜可愛。爾雅翼云:檉,河柳也。郭璞以為河旁赤莖小楊也,天之將雨,檉先起氣以應之,故一名雨師,字從檉。字說云:知雨而應,與於天道,木性雖仁聖矣,猶未離夫木也。
小木既聖矣。仁不足以明之,當音赬,為赤之貞。神降而為赤,曰檉也。非獨知雨,亦負霜雪,有異余柳。段成式云:赤白檉,出涼州。大者為炭,入灰汁中,可以煮銅。則檉又有白色者矣。農書云:山柳白而明,河柳赤而脆。南都賦注云:檉似柏而香,檉中有脂,稱檉乳云。
先人云:檉柳不與生長收藏相流通,超五行,純二氣,無殺罰,唯生予。顧陰陽氣和而雨,先知之應,可類推矣。當匹陰陽和平之人,啟陰陽自和之汗。
【叅】曰:詩疏稱檉柳曰雨師。謂其具通而先識也。故天將雨,必先起氣以應之。經云:地氣上為云,天氣下為雨,雨出地氣,云出天氣。亦可稱檉柳曰云母矣。爾雅一名西河。河者水之源,水之伯也。一歲三花,一日三眠三起,即其氣三,三而三之,合為九野;九野為九藏,九藏者,神藏五,形藏四也。然則檉柳功力,不獨僅通假氣為痞,剝驢馬血入肉毒而已。
繆仲淳先生本草經疏,廣之以治沙疹,此不獨取其能通,又取其象形。疹亦三顯三隱,三而三之,合為九烹,以應九藏。人能於此從指事會意,假借轉註,觀色身無病不可治,世界無物不是藥矣。
(詩云:啟之闢之,其檉其椐,然則檉亦良木矣。)
白話文:
莊子認為松樹和柏樹獨自承受大地的使命,冬天夏天都保持青翠,就像舜承受上天的使命一樣,檉柳依從聖道,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。
【氣味】味道是鹹的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
【主治】主要治療驢馬的血液毒素進入肉裡引起的疾病,取檉柳木片用火烤熱後熨燙患處,也可以煎煮汁液浸泡患處。
【考證】檉柳出產在河西地區,其他地方也有。喜歡生長在沙地和水邊,插枝就能生長。樹枝細弱,樹皮紅色像深紅色,葉子像絲一樣完整。一天之內有三次開合,一年開三次花結果,花穗長三五寸,像蓼花,水紅色,姿態婀娜可愛。《爾雅翼》說,檉柳就是河柳。郭璞認為,檉柳是生長在河邊的紅色莖的小楊樹。天要下雨的時候,檉柳會先產生氣息來回應,所以又叫雨師,名字從“檉”。《字說》說,檉柳能預知下雨並作出回應,符合天道,木的性質雖然仁聖,但仍然沒有脫離木的本性。
檉柳這種小樹已經很聖潔了,用“仁”來解釋它還不足夠,應該讀作“赬”,是“赤”的貞潔。神明降臨而呈現紅色,就叫“檉”。它不只預知下雨,還能承受霜雪,和一般的柳樹不同。段成式說,赤白檉柳出產在涼州。大的可以用來燒炭,放入灰汁中,可以煮銅。可見檉柳還有白色的品種。《農書》說,山柳是白色的且光亮,河柳是紅色且易斷。南都賦的註解說,檉柳像柏樹但有香味,檉柳中有油脂,稱為檉乳。
前人說,檉柳不與生長收藏的規律相通,超越了五行,屬於純粹的陰陽二氣,沒有殺伐之氣,只有生養之氣。它之所以能預知陰陽之氣調和而下雨,是因為它能先感知陰陽變化,可以類推知道。它應當與陰陽平和的人相匹配,能啟發陰陽自然調和的汗液。
【參考】《詩經疏》稱檉柳為雨師,說它具有通達萬物的能力,能先知先覺。所以天要下雨,它一定會先產生氣息來回應。經典說,地氣上升形成雲,天氣下降形成雨,雨出自地氣,雲出自天氣。也可以稱檉柳為雲母。《爾雅》又名西河,河是水的源頭,是水的首領。一年開三次花,一天三次開合,就是它的氣有三次,三次再三次,合起來是九野;九野對應九藏,九藏指神藏五,形藏四。那麼檉柳的功效,不僅僅是用來疏通閉塞之氣、治療驢馬血液毒素進入肉裡引起的疾病。
繆仲淳先生的《本草經疏》進一步擴展了檉柳的用途,用來治療沙疹,這不僅是因為它能通暢,還因為它像沙疹的形狀。沙疹也是時隱時現,三次顯現三次隱藏,三次再三次,合起來是九次轉變,以應對九藏。人如果能從這裡領會到象形、會意、假借、轉注的方法,觀察人的身體,沒有治不好的病,世間沒有不是藥的東西。
(《詩經》說:開闢它,開闢它,有檉柳、有椐樹,可見檉柳也是良木啊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