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二帙 (2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二帙 (2)

1. 沙參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苦,微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血結,驚氣,除寒熱,補中,益肺氣。

【核】曰:出淄、齊、潞、隨、江、淮、荊、湖州郡沙磧中。二月生苗,初生如小葵葉,圓扁不光。八、九月抽莖,莖端葉尖長,如枸杞,邊有細齒。葉間開小花五出,色紫,長如鈴鐸,結實如冬青,實中有細子。霜後苗枯,根長尺許,若黃土地中者,根則短小。根莖俱有白汁如乳,故一名羊乳、羊婆奶。

白話文:

【核】說:產於淄、齊、潞、隨、江、淮、荊、湖等州郡的沙磧地帶。二月出苗,幼苗像小葵葉,圓扁而不光滑。八、九月長出莖,莖頂的葉子尖長,像枸杞,邊緣有細齒。葉間開著五瓣小花,呈紫色,形狀像鈴鐺。結出的果實像冬青,果實內有細小的籽。霜降後植株枯萎,根部長約一尺。如果生長在黃土地中,根部則較短小。根莖都有白色乳汁,因此又名羊乳、羊婆奶。

根干時,宛似人參,中黃外白,世所用者皆偽,不知為何許物,食之反損肺氣。惡防己,反藜蘆

白話文:

當根莖粗壯時,外形很像人參,中間是黃色的,外面是白色的。現在市面上流通的(人參)都是假的,不知道是什麼東西,吃了反而會損傷肺氣。人參討厭防已,而藜蘆與人參相反,它喜歡防已。

先人云:色白而乳,肺金之津液藥也。故又得知母志取苦心之名。

【叅】曰:樂樹沙磧而氣疏,質本秋成而性潔。參容平之金令,轉炎敲為清肅者也。故可汰除肺眚,因熱傷氣分,為灑淅寒熱,及藏真失行營衛陰陽,致氣不呴,血不濡,與驚氣上逆,不能呴之使下者,功用頗捷。

白話文:

本草書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樂樹生長在沙質荒漠中,氣息通暢。它在秋季成熟,本身性質純淨。它的作用類似於肺金之氣,能將熱氣轉化為清涼之氣。因此,它能清除肺部病症,緩解熱氣造成的氣分損傷,可用於治療寒熱交替的疾病。此外,它還可以治療臟腑失調、營衛陰陽失衡,導致氣血不順暢的情況,以及驚恐之氣上逆,導致氣血不能下行的問題,療效顯著。

2.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苦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風寒濕痹,死肌痙疸,止汗,除熱消食,作煎餌。久服輕身,延年不飢。

【核】曰:出嵩山、茅山者良。杭、越、舒、宣諸州亦有。唯湖州、津山者最佳,多生高岡上。葉頗大,葉葉相對,方莖有毛,莖端有花,有紫碧紅色,根岐生,紫色塊大者為勝。或大如指如拳,或至數斤者。剖暴,謂之片術。爾雅疏云:生山中者,曰山薊,曰白朮。平地者,曰薊,曰赤朮。

白話文:

【白朮】說:產自嵩山、茅山的是上等的。杭州、會稽、舒州、宣州等地也有。但湖州、津山的產量最好,大多生長在高地上。葉子很大,每兩片葉子相對著生長,方形的莖上有絨毛,莖頂端有花,有紫色、碧綠或紅色。根部分枝生長,塊狀根是紫色的,塊頭越大越好。有些塊頭像手指或拳頭大小,有的甚至重達數斤。切開晾乾,稱為片白朮。《爾雅疏》說:生長在山中的,稱為山薊、白朮;生長在平地上的,稱為薊、赤朮。

赤者苗高二三尺,葉亦抱莖,梢間葉略似棠梨,腳下葉各有叉,三五出,邊作鋸齒,及小刺,根如人指,及老薑狀,色黑褐,而氣味辛烈。古人用術不分赤白,自宋人始指赤朮曰蒼朮,但氣味有和暴之殊,則施治亦有緩急陰陽之別。修治白朮,人乳潤之,制其性也。亦取易入陽明,陽明燥金,從乎中治太陰之濕化故也。

白話文:

赤術植物高約二到三尺,葉子也是抱著莖生長,頂端的葉子有點像棠梨葉,根部的葉子各自分叉,三五片一組,邊緣有鋸齒狀的小刺。根部形狀像人手指或老薑,顏色為黑褐色,氣味辛辣濃烈。

古時候使用術藥不分赤白,從宋朝開始,才把赤術稱為蒼朮。不過,赤術和白術的氣味有溫和和暴烈之分,因此在治療上也要區分緩急陰陽。

對於白術的炮製,可以用人乳潤濕它,這是為了調整它的藥性。這樣做也能讓白術更容易進入陽明經,而陽明經屬於燥金,從中可以治療太陰經的濕氣。

若療脾疾,先用米泔浸透,次以山黃土拌蒸九次,曬九次,竊土氣以助脾,及宣胃府醞釀敷布之用耳。赤朮亦用米泔浸透,更以陳壁土水,浸潤一二日,取出,去皮,曬乾,切片,每術四兩,先用脂麻六兩,微火拌炒,以濡其燥,緩其暴。更用粳米糠衣四兩,微火拌炒,則不染濕作黴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要治療脾胃病,首先要用米湯浸泡米飯,然後用山黃土拌勻,蒸九次,晾曬九次,這樣可以吸收土氣來幫助脾胃,還有促進胃府將食物發酵、敷布的作用。

赤朮也要用米湯浸泡,再用舊牆灰水浸泡一兩天,拿出後去皮,晾乾,切片。每四兩赤朮,先用六兩芝麻油,用小火拌炒,讓它滋潤乾燥,減緩它的猛烈性。再用四兩粳米糠衣,用小火拌炒,這樣就不會因受潮而發黴了。

忌桃李,及松菜、雀肉、青魚、蛤蜊

先人云:術字從木,別名多山,行脾土用,曰木,曰肝。又云:死肌,脾體不靈,黃癉脾色外見,肢痙脾用不行,食停脾氣不轉,不飢脾精自固矣。

白話文:

前人說過:「術」字從「木」字旁,又名「多山」,是指脾土的功能。因此,用木來比喻肝,用山來比喻脾。

另外,還有以下說法:

  • 死肌:脾的功能不靈活
  • 黃癉:脾氣外露於皮膚表面,呈現黃色
  • 肢痙:脾的功能不能正常執行
  • 食停:脾氣不能運化食物
  • 不飢:脾精自我保護

【叅】曰:術從木,觀葉葉相對,抱莖生,儼似木字。莖方,葉附四旁,合土大寄旺四季,當判脾之肝藥用藥也。又可判肝之脾藥父藥也。以木必基土,吮拔水液,方條達發生。故以木為母,土為父耳。風寒濕合成痹者,此先因於風,寒濕後之。風為百病長故也。痹則閉塞不通,故死肌痙疸。

白話文:

〔叅〕說:術字從木旁,它的葉子對生抱莖而生,形狀就像「木」字。它的莖呈方形,葉子附著在四個側面。術與土五行相生,四季旺盛,既可以作為脾的肝藥使用,也可以作為肝的脾藥(父藥)使用。因為木的根基必須在土裡,吸取水分,才能方正通達地生長。所以,以木為母,以土為父。

由風寒濕三邪合成的痹症,最初是由風邪引起,後來又受到寒濕侵襲。風邪是百病之長,容易導致氣血不通。而痹症就是氣血閉塞不通,所以會出現肌肉死僵、抽搐、黃疸等症狀。

死肌者,土頑頹。痙者,土震動;而疸者,土色見也。緣土無用神,受木所侮,木無制抑,敗亂所勝。土不堤防,氾濫為汗。土不寧靜,火勝地熱。土無風力,飲食停積。術行土用,大土力,妄泄者既已歸源,疏漏者寧不固密。如是火熱頓消,涼生風暢,醞釀宣布,脾土展舒矣。

白話文:

「死肌」,是指土氣衰敗,身體功能像土塊般僵硬。

「痙攣」,是指土氣震動,導致肌肉抽搐。

「疸病」,是指土色外顯,皮膚發黃。

這些病症都是因為土氣虛弱,受到木氣剋制,而木氣又沒有金氣的約束,肆意破壞土氣所致。

土氣虛弱,無法約束水液,導致水液泛濫,形成汗液過多。

土氣不穩,火氣過旺,導致身體發熱。

土氣缺乏風力,飲食積滯,消化不良。

醫療方法應以補益土氣為主,強壯土氣,既能止瀉,又能鞏固固攝機能。

這樣一來,火熱就會消退,涼氣滋生,氣機運行暢通,脾土就能恢復正常運作。

(既藥有雌雄子母兄弟,則水土之抽為草木,宜哉水母而土父矣。土為水之堤防,有知之者,飲食之仗風力,以為醞釀宣布,人所未知。須解一藏具五藏用者始得。)

白話文:

既然藥物都有雌雄、父子和兄弟之分,那麼水土孕育草木,水應該是草木的母親,而土應該是草木的父親。土是水的堤防,明白這個道理的人,飲食中藉由風力以助消化,促進氣血運行,這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。必須瞭解五臟具有五臟之用的道理,才能深入領悟。

3. 女萎

(本經上品)

禮備之祥,所生唯和。王者之用,野人之節也。

【氣味】甘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中風,暴熱,不能動搖,跌筋,結肉,諸不足。久服去面䵟,好顏色潤澤,輕身不老。

【核】曰:爾雅名熒,又名萎移,萎香。別錄名萎蕤,又名玉竹、地節。吳普名葳蕤。樊阿名青黏。先人云:節竹其形,萎熒作象,玉青為色,風木之性也。生太山山谷,及滁州、舒州、漢中、均州,處處山中亦有。春生苗,莖強直,似竹作節,葉亦如竹,兩兩相值,葉端有黃色班點。

白話文:

〔核〕說:中醫書《爾雅》中稱之為熒,又名萎移、萎香。中醫古籍《別錄》中稱為萎蕤,又名玉竹、地節。中醫家吳普稱之為葳蕤。中醫家樊阿稱之為青黏。古人說:它的節的形狀像竹子,它的萎熒(指莖的細軟部分)像象徵,它的玉青是顏色,像風中的木頭一樣的屬性。生長在太山山谷地區,以及滁州、舒州、漢中、均州的各地山區也有。春天長出嫩芽,莖強直,像竹子一樣有節,葉子也像竹葉,兩兩相對,葉尖有黃色的斑點。

三月開青花,遂結實如珠,根橫行,如荻根及菖蒲。概節平直,多脂潤,雖燥亦柔,須節冗密,宛如冠纓下垂之綏,而有威儀之義。瑞應圖曰:王者禮備,則萎蕤生於殿前,威儀之義,於此可見。修治,以竹刀刮去須,及皮節。洗淨,蜜水浸一宿,蒸了,焙乾。

白話文:

三月開花,花瓣潔白,隨即結出珍珠般的果實,根部橫向生長,像蘆葦根和菖蒲一樣。莖節平直,多脂潤澤,即使乾燥也不易折斷,枝葉繁密,就像冠蓋下的帽帶垂下來一樣,莊嚴威儀。瑞應圖說:如果國君禮儀備全,萎蕤就會生長在殿前,可見這花具有威儀的寓意。

處理方法:用竹刀颳去花鬚和莖節外面的皮,洗淨後,用蜜水浸泡一夜,然後蒸熟,再烘乾。

先人云:動搖名風;不能動搖,名中風。無風大性故澤色輕身,皆屬風力所轉。

紹隆王先生云:性稟醇和,如盛德君子,無往不利。故可資其利用而不窮。正如此藥之能補益臟腑,滋培血氣,氣為陽,則身輕;血為陰,則顏駐。根本既治,百疾自除矣。

白話文:

紹隆王先生說:性情溫和,就像德高望重的君子,到哪都能有所成就。因此可以發揮它的價值而用之不竭。就像這種藥一樣,能夠滋補臟腑,養護氣血,氣屬陽,所以身體輕盈;血屬陰,所以面容年輕。根本調理好了,各種疾病自然就會消除。

【叅】曰:體性柔軟,津汁黏埴,根荄繁盛,垂垂似纓,儼若威儀之容貌。以能卓立於禮,而為節文度數者也。故王者禮備,則葳蕤生於殿前。細觀命名,其形狀可想見矣。能立於禮,以固人肌膚之會,筋骸之束,若愉色婉容,手舞足蹈,莫非節文度數之詳耳。其不能動搖,跌筋結肉,面䵟色黯,皆為慢風暴熱之所困。

白話文:

《本草綱目》說:西洋參的根莖質地柔軟,枝葉茂盛,垂下來像流蘇一樣,看起來很有威嚴。它之所以能卓然獨立於眾物,是因為它能遵守禮節和秩序。所以,當帝王治理有方,禮樂周備時,西洋參就會在殿前繁茂生長。仔細觀察它的名稱中的「參」,就可以看出它的形狀了。西洋參能夠遵守禮數,它能堅固人體肌膚的組織,筋骨的聯結。像面帶喜色、舉止優雅,手舞足蹈,這些都是遵循禮節規範的表現。如果西洋參不能夠動搖,說明它的筋骨已經受損,面色灰暗,這都是因為受到慢熱風邪的侵害所致。

以禮節之,默然感化,所謂動容貌,遠暴慢者也。於是肌膚潤澤,筋骸轉搖,故身輕不老,翩翩若仙矣。

(雜記云:蕤賓律名,謂五月一陰之氣,委蕤於下。嵇康琴賦云:飛英蕤於昊蒼,則葳蕤上下察矣。詩云:望見葳蕤舉翠華,旋開金屋掃庭花。望幸者,尚爾飄飄神舉:寵幸者,想更超逾騰躍矣。)

白話文:

(《雜記》中說:蕤賓是音樂術語,指的是五月間陽氣漸衰,陰氣開始在下方凝聚。嵇康的《琴賦》中寫道:琴聲飄揚在廣闊的天空,顯現出陰陽相生的變化。詩經中也提到:遠眺翠綠的花朵迎風飄揚,旋轉著金色的花瓣,掃落滿地的花香。對於那些渴望被皇帝寵幸的人來說,看到這樣的情景,會感到飄飄然、神采飛揚;而那些已經得到皇帝寵幸的人,想必會更加得意,騰飛躍進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