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八帙 (9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八帙 (9)

1. 琥珀

(別錄上品)

【氣味】甘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安五臟,定魂魄,殺精魅邪鬼,消瘀血,通五淋。

【核】曰:出永昌、舶上、西戎、高麗、倭國者良。即松樹榮盛時,流脂入土,千歲後,淪結所成也。一種象物珀,內有物形;一種血珀,殷紅如血色;一種赤松脂,形如琥珀,濁大而脆,文理皆橫;一種水珀,淺黃色,多皺文;一種石珀、深黃色,重如砂石;一種花珀,文如馬尾松,而黃白相間者次之;別有一種蜜蠟珀,臭之作蜜蠟香,色黃白,即蜂蜜所化;一種楓脂珀,燒之不作松脂臭,即楓脂所化也。入藥唯松脂血珀最良。

修治用水調側柏子末,安瓷鍋中,置琥珀於內煮之,從巳至申,當有異光,研粉篩用。

【叅】曰:虎魄入土化石,松脂入土化珀,同成堅固,因名琥珀。況膏釋脂凝,則松脂原具堅固相矣。入土淪結,自然瑩光特異。雖與松脂偕安五臟,不若琥珀之能奠安神室也。魂遊於天,對待治之;魄降於地,想更親切。故定魂魄之功,昭著特甚。瘀血五淋,腐穢所成。

松脂琥珀,精英所聚,殺精魅邪鬼者,以異光璧照,則鬼魅遁形,如神明在躬,死陰自當潛消默化矣。

(猛虎非壽獸,其魄入土化石者,嗔業所致也。松木耐歲寒,其脂入土化珀者,淨業所成也。)

白話文:

琥珀,味道甘甜平和,沒有毒性。

主要功效是安定五臟,穩定魂魄,驅除精怪邪氣,消除瘀血,疏通泌尿系統的淋漓不盡。

據說產自永昌、海外船運、西戎、高麗、日本的琥珀品質最好。它是松樹茂盛時,流出的樹脂滲入土中,經過千年沉積凝結而成。琥珀種類繁多,一種叫象物珀,裡面有物體形狀;一種叫血珀,顏色殷紅如血;一種叫赤松脂,形狀像琥珀,但顏色渾濁且體積大又易碎,紋路都是橫向的;一種叫水珀,顏色淺黃,皺紋很多;一種叫石珀,深黃色,重量像砂石;一種叫花珀,紋路像馬尾松,黃白相間,品質稍次。還有一種蜜蠟珀,聞起來有蜜蠟的香味,顏色黃白,是蜂蜜變化而來的;一種叫楓脂珀,燒起來沒有松脂的味道,是楓樹樹脂變化而來的。入藥以松脂形成的血珀品質最好。

炮製方法是用水調和側柏子末,放在瓷鍋中,再把琥珀放入鍋內煮,從早上巳時到下午申時,琥珀會有特殊的光芒發出,然後研磨成粉末,篩過後使用。

琥珀是虎的魄力入土化成石頭,松脂入土化成琥珀,一同變得堅固,所以叫做琥珀。況且膏狀的東西釋放之後脂質凝結,松脂原本就具有堅固的特性。滲入土中沉積凝結,自然會產生特殊的光澤。雖然與松脂一樣都能夠安定五臟,但琥珀安定神志的效果更好。魂魄分為魂遊於天,魄降於地,所以對於魄的安穩作用更為顯著。因此,琥珀安定魂魄的功效非常顯著。瘀血和淋病是由於腐敗汙穢之氣引起的。

松脂琥珀是精華聚集而成,能驅除精怪邪氣,是因為它散發的特殊光芒能夠像鏡子一樣照亮,使鬼怪遁形,如同神明在身,陰邪之氣自然就會消散。

(老虎不是長壽的動物,它的魄力入土化為石頭,是嗔怒的業力所致。松木能耐寒冷,它的樹脂入土化為琥珀,是清淨的業力所成。)

2. 真珠

(別錄上品)

【氣味】甘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鎮心,安魂魄,去膚翳障膜,塗面,令人潤澤好顏色,塗手足,去皮膚逆臚,綿裹塞耳主聾。

【核】曰:禹貢淮夷蠙珠,後世乃出南北海、川蜀西路、女瓜、河北溏濼,江南湖泖間,亦時有之。嶺表錄異云:廣州邊海中有洲島,島上有大池,池水淡潔,謂之珠池。每歲刺史親監珠戶入池,採老蚌剝珠以充貢。廣州志云:合浦縣海中有梅、青、嬰三池。蜒人每以長繩繫腰,攜籃入水,拾珠母納其中,即振繩,令舟人急起之,設有線血浮水上,其人即葬魚腹矣。

熊太古冀越集云:余嘗見蜒人入海,取得珠子樹數擔,狀如柳枝,蚌生於樹,樹生於石,鑿石得樹以求蚌,甚可異也。李珣云:南海之珠,多產石決明;女瓜者,則蚌蛤耳。錄異云:北海之蚌,種類小別。其中一種似江珧者,腹亦有珠,咸不及海南者,奇幻且多也。宗奭云:河北溏濼中,珠圍及寸,色微紅,其珠母亦與廣州者不相類。

但清流水處者,色光白;止濁水處者,色黑暗;南珠色紅;西洋珠色白;北海珠色微青,各隨方色也。格古論云:南番珠,色白圓耀者為上;廣以西者次之;北海珠,色微青者為上,粉白、油黃者下矣;西番馬價珠為上,色青如翠,老色夾石,粉青油煙者下矣。南越志云:珠品之上者有九,以五分至寸八分者為大品,有光彩;一邊似度金者,名璫珠;次則走珠、滑珠、琭珠、肖象珠、子母珠、浮屠珠、北帝子珠等品也。

埤雅云:鱉孚乳以夏,蚌孚乳以秋,聞雷聲則⿸广秋,其孕珠若懷妊然,故謂之珠胎,與月盈虧。淮南子所謂日至而麋角解,月死而螺蚌膲,蚌一名蜃。墨子云:周之靈圭,出於上石;楚之明月,生於蚌蜃。由是觀之,士之賢不肖,豈有種哉。蓋物有非其類而化者,若牡蠣、蚌蛤,無陰陽牝牡,須雀鴿以化,故蚌之久者能生珠焉,一於陰也。易曰:離為蚌,為螺。

蓋螺之形銳,蚌之形剡,且皆外剛內柔,而性又善麗故也。荀子云:鳥無胃肺,蛤蜃無臟,蛭以空中而生,蠶以無胃而育。陸佃云:龍珠在頷,蛇珠在口,魚珠在眼,鮫珠在皮,鱉珠在足,蚌珠在腹。抱朴子云:真珠徑寸以上,服之令人長生;以酪漿漬之,皆化如永;以浮石、蜂巢、蛇黃等物合之,可引長三四尺,為丸以啖之。

雷斆云:凡用以新採未經鑽綴者,絹囊盛之,置牡蠣四兩,於平底鐺中,將物四向支穩,然後著珠於上。乃下地榆、五花皮、五方草各四兩,籠住,用漿水不住火煮三日夜。取出,甘草湯淘淨,石桕中搗細,重篩,復研二萬下。時珍云:一法用人乳浸三日,煮過,如上搗研;又法貯之繒袋,入豆腐腹裡,煮一炷香,云不傷珠。忌用曾作首飾,及見屍氣者。

白話文:

[珍珠]

**【氣味】**味甘,性溫,無毒。

**【主治】**主要能鎮定心神,安穩魂魄,去除皮膚上的翳障和眼膜,塗在臉上,能使皮膚潤澤,氣色好看,塗在手腳上,可以去除皮膚上的逆鱗(粗糙的角質),用棉花包裹塞入耳朵,可以治療耳聾。

【產地】《禹貢》記載淮夷出產蠙珠,後來在南海、北海、四川西部、女瓜(今指某地)、河北的池塘湖泊、江南的湖泊之間也時有出產。嶺表錄異中說:廣州邊海中有島嶼,島上有大水池,池水清澈,稱為珠池。每年刺史會親自監督採珠人進入池中,採集老蚌剝取珍珠來充當貢品。廣州志中說:合浦縣海中有梅、青、嬰三個池塘。當地的採珠人會用長繩子繫在腰間,帶著籃子潛入水中,撿拾有珍珠的母蚌放入籃中,然後搖動繩子,讓船上的人趕快將他們拉上來。如果水面上有血絲浮上來,那麼這個採珠人就葬身魚腹了。

熊太古的《冀越集》中說:我曾經看見採珠人下海,採得珍珠樹好幾擔,形狀像柳枝,蚌生長在樹上,樹生長在石頭上,鑿開石頭才能得到樹,進而取得蚌,非常奇特。李珣說:南海的珍珠,大多產自石決明(鮑魚);女瓜的珍珠,則是蚌蛤所產。嶺表錄異中說:北海的蚌,種類略有不同。其中一種類似江珧(大蛤)的,腹中也有珍珠,但都不如海南的,形狀奇特而且數量眾多。宗奭說:河北池塘湖泊中的珍珠,直徑可以達到一寸,顏色微紅,它們的母蚌也與廣州的母蚌不同。

但凡在清澈的流水中的珍珠,顏色就光亮潔白;在渾濁的水中的珍珠,顏色就昏暗。南方的珍珠顏色呈紅色;西洋的珍珠顏色呈白色;北海的珍珠顏色微青,各地的珍珠顏色隨著產地的不同而不同。《格古論》中說:南番的珍珠,顏色潔白圓潤光亮的為上品;廣州以西的珍珠次之;北海的珍珠,顏色微青的為上品,粉白色、油黃色的則為下品;西番的馬價珍珠為上品,顏色青翠如玉,老舊的珍珠夾雜著石頭,粉青色和油煙色的則為下品。《南越志》中說:珍珠的等級分為九種,從五分到一寸八分的為大品,光彩奪目;有一邊像鍍金一樣的,叫做璫珠;其次則有走珠、滑珠、琭珠、肖象珠、子母珠、浮屠珠、北帝子珠等不同的品級。

《埤雅》中說:鱉在夏季孵化,蚌在秋季孵化,聽到雷聲就會張開貝殼,它們孕育珍珠就像懷孕一樣,所以稱之為珠胎,與月亮的盈虧有關。《淮南子》所說的「夏至時麋鹿的角會脫落,月亮消亡時螺蚌會變肥」,蚌又名蜃。《墨子》說:「周朝的靈圭,出產於上石;楚國的明月,生於蚌蜃。」由此看來,士人賢與不肖,難道是有天生的區別嗎?大概是萬物有非同類的轉化現象,如牡蠣、蚌蛤,沒有陰陽雌雄之分,需要麻雀或鴿子來化生,所以蚌經過長時間的孕育就能產生珍珠,這歸於陰性的作用。《易經》說:「離卦象徵蚌,也象徵螺。」

大概螺的形狀是尖銳的,蚌的形狀是削薄的,而且它們都是外表剛硬內部柔弱,並且又善於附著。荀子說:鳥沒有胃和肺,蛤蜊和蜃沒有內臟,水蛭憑空而生,蠶沒有胃卻能長大。陸佃說:龍的珍珠在下巴,蛇的珍珠在口中,魚的珍珠在眼睛裡,鮫魚的珍珠在皮膚上,鱉的珍珠在腳上,蚌的珍珠在腹中。《抱朴子》說:直徑一寸以上的珍珠,服用能使人長生;用酪漿浸泡,都能化為水;將它與浮石、蜂巢、蛇黃等物混合,可以拉長三四尺,製成藥丸服用。

雷斆說:凡是用新採摘的未經鑽孔的珍珠,用絹袋盛放,放入四兩牡蠣,放在平底鍋中,將物品四面支撐穩固,然後將珍珠放在上面。接著放入地榆、五花皮、五方草各四兩,罩住,用米漿水不停火煮三天三夜。取出後,用甘草湯清洗乾淨,在石臼中搗細,重新篩選,再研磨兩萬下。時珍說:一種方法是用人乳浸泡三天,煮過,像上面一樣搗碎研磨;另一種方法是將珍珠裝入絲綢袋中,放入豆腐腹中,煮一炷香的時間,據說不會損壞珍珠。忌用曾做過首飾的珍珠,以及見過屍體的珍珠。

**【參悟】**真,是仙人變化通達天道;珠,是木字的一橫在中間,是胞胎的象徵,指生命生成和功成德行的名稱。所以中秋月圓時,海蚌吸收月亮的光輝而孕育珍珠。大約月亮各有好壞,只有中秋主宰著四季的關鍵,處於三秋的正中,是兩弦交替的時機,是煉化金水的華藏的時機。吸收月光而變得柔和美麗的,這就是用坎卦的真陰來填補離卦的真陽,是煉丹的金液。所以說,神室和根身,會因形狀而改變,通過藥物的塗抹和塞入,都會轉化成仙丹。這就是所謂的神妙之用,沒有固定的方式,與意識清醒時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