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一帙 (11)
第一帙 (11)
1. 龍骨
(本經上品)
土大頑頹則風木變眚,以木必基土,維土為命,互為乘制,制則化生。
【氣味】甘平,無毒。
白話文:
如果土壤太過厚重而變得呆滯,那麼風木就會出現異常,因為木的根本在於土,土是木的生命之源,二者互相制約,這種制約促成了物質的轉化和生成。
【氣味】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,無毒性。
【主治】主心腹鬼疰,精物老魅,咳逆,泄痢膿血,女子漏下,癥瘕堅結,小兒熱氣驚癇,齒主小兒大人驚癇,癲疾狂走,心下結氣,不能喘息,諸痙,殺精物,久服通神明。
白話文:
【主治功能】 主要治療肚子裡有鬼神作祟、遭遇邪精作怪、咳嗽不止、腹瀉帶膿血、女性白帶下痢、腫塊和腹痛、小孩發燒抽搐,牙齒固定大小孩抽搐、癲癇發作亂跑、胸口有氣結無法呼吸、各種痙攣、殺死邪精,長期服用可使頭腦清晰。
【核】曰:出晉地,及太山、剡州、滄州、太原,山岩水岸土穴中,此龍化解脫之處也。其骨細,其文廣者雌;其骨粗,其文狹者雄。五色具者上,白、黃色者中,純黑者下矣。各隨五色合五藏,如五芝、五石英、五石脂之入五臟也。山書云:鱗蟲三百六十,而龍為之長。元命苞云:龍之為言萌也,陰中之陽,故龍舉而云興。
白話文:
核曰:龍產於晉地,以及泰山、剡州、滄州、太原等地的山岩水岸土穴中,這些地方是龍化解脫之處。骨細紋廣者為雌,骨粗紋狹者為雄。五色俱全者為上品,白黃色者為中品,純黑色者為下品。龍的五色分別對應五臟,如同五芝、石英、石脂入五臟一般。山書記載,鱗蟲共有三百六十種,而龍為其首領。元命苞說,龍的「龍」字其實就是「萌」的意思,代表陰中之陽,所以龍舉則為興起。
說文云:龍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,物之至靈者也。埤雅云:龍鱗八十有一,具九九之數,陽之極者。故為辰而司水,鯉鱗三十有六,具六六之數,陰之極也。故變陽而化龍。淮南子云:羽毛鱗介,皆祖於龍,羽嘉生飛龍,飛龍生鳳凰,而後鸞鳥庶鳥,凡羽者以次生焉。毛犢生應龍,應龍生建馬,而後麒麟庶獸。
白話文:
《說文》裡說:龍在春分時升上天空,秋分時潛入深淵,是世界上最有靈性的動物。《埤雅》記載:龍有八十一片鱗片,代表著九九之數,是陽氣的極致。所以龍是辰年生肖,掌管水。鯉魚有三十六片鱗片,代表著六六之數,是陰氣的極致。所以鯉魚可以通過陽氣的變化而化身為龍。《淮南子》說:有羽毛、鱗片、介殼的生物都是龍的後代。羽嘉生下了飛龍,飛龍生下了鳳凰,然後纔是鸞鳥這些普通鳥類。長毛的犢子生下了應龍,應龍生下了建馬,然後纔是麒麟這些普通野獸。
凡毛者以次生焉。介鱗生蛟龍,蛟龍生鯤鯁,而後建邪庶魚,凡鱗者以次生焉。介潭生先龍,先龍生玄黿,而後靈龜庶龜,凡介者以次生焉。埤雅云:龍亦卵生而思抱,雄鳴上風,雌鳴下風而風化。廣雅云:有鱗曰蛟龍,有翼曰應能,有角曰虯龍,無角曰螭龍,未昇天曰蟠龍,玉符稱世俗畫龍之狀,馬首蛇尾,又有三停九似之說。
白話文:
所有長有毛髮的動物都是按順序演化而來的。甲殼和鱗片演化出蛟龍,蛟龍演化出鯤鯁,再接著產生各種邪惡的魚類,所有長有鱗片的動物都是按順序演化而來的。甲殼和澤池演化出先龍,先龍演化出玄武,再接著產生各種靈龜和龜類,所有長有甲殼的動物都是按順序演化而來的。
《埤雅》記載:龍也是從卵中孵化而出的,但它們需要呵護,雄龍在上方鳴叫,雌龍在下方鳴叫,然後由風將它們孕化。《廣雅》記載:有鱗片的叫做蛟龍,有翅膀的叫做應能,有角的叫做虯龍,沒有角的叫做螭龍,沒有昇天的叫做蟠龍。《玉符》中記載,世間畫龍的形狀,馬首蛇尾,還有「三停九似」的說法。
謂自首至膊,膊至腰,腰至尾,皆相停也;九似者,角似鹿,頭似駝,眼似鬼,項似蛇,腹似蜃,鱗似魚,爪似鷹,掌似虎,耳似牛也。或曰:龍無耳,故以角聽。又云:驪龍之眸,見千里纖芥。論衡云:龍頭上有骨,如博山形,名曰尺木。無尺木者,不能昇天,其為性粗猛而畏鐵,愛玉及空青而嗜燕,故食燕人不可渡海。
白話文:
從頭到肩膀、肩膀到腰、腰到尾巴,這些部分都均勻相連;有九個特徵:角像鹿,頭像駱駝,眼睛像鬼,脖子像蛇,肚子像海蚌,鱗片像魚,爪子像鷹,腳掌像老虎,耳朵像牛。有人說:龍沒有耳朵,所以用角來聽。又說:黑色的龍的眼睛,可以看見千里之外的細小東西。論衡中提到:龍的頭上有塊骨頭,像一座平頂的山,叫做「尺木」。沒有「尺木」的龍,不能夠昇天。龍的性格粗暴兇猛,但是害怕鐵,喜歡玉和孔雀藍色的東西,並且喜歡吃燕子,所以吃燕子的人不能渡海。
又曰:蛟龍畏楝葉,及五色線,故漢以來,祭屈原者,以五色線合楝葉縛之。古者豢龍御龍氏,徒以知其好惡而節制之,將雨則吟,其聲如戛銅盤,涎能發眾香,其噓氣成云,反因云以蔽其身,故不可全見。今江湖間,時有見其爪與尾者,歲時云:夏四月後,龍乃分方,各有區域,故兩畝之間,而雨暘異焉。又多暴雨,說者曰:細潤者天雨,猛暴者龍雨也。
白話文:
另外一種說法是:蛟龍害怕楝樹葉和五彩線,因此漢朝以來,祭祀屈原的人們會用五彩線和楝樹葉綁在一起。古代養龍和駕龍的人,只是知道龍的喜好和厭惡,然後加以節制。龍將要下雨時就會吟叫,聲音像敲擊銅盤一樣,它的唾液能散發各種香味,它呼出的氣能形成雲,又反過來利用雲朵遮蔽自己的身體,所以不能完全看清它的樣子。現在在江河湖海間,有時可以看到龍的爪子或尾巴。傳說中說:夏季四月以後,龍就會分散到各地,各自有自己的區域,因此相隔兩畝地的地方,下雨和晴朗的情況也可能不一樣。而且經常有暴雨,有人說:細小的雨水是天雨,猛烈的暴雨是龍雨。
又能火與人火相反,得濕而焰,遇水而燔,以火逐之,則燔息而焰滅矣。餌食者,當知其出處愛惡如此。修治龍骨,香草湯浴兩度,搗粉,絹袋盛之,用燕子一隻,去腸肚,安袋於內,懸井面上,一宿取出,再研極細用。
白話文:
火屬性與人體火氣相反,遇濕則會產生火焰,遇水則會燃燒得更旺。因此,如果用火來對付它,火焰就會熄滅,燃燒也會停止。對於服用藥物的病人來說,必須明白這些藥物的特性和忌諱。
製作龍骨藥時,先用香草湯浸泡兩次,然後搗成粉末,裝入絲綢袋中。再取一隻燕子,去除內臟,將裝有龍骨粉末的袋子放入燕子腹中,懸掛在井面上一夜。第二天取出後,將龍骨粉磨得極細方可使用。
(昔有飂叔安,有裔子曰:董父實,甚好龍,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,龍多歸之,乃擾畜龍,以服事帝舜。舜賜之姓曰董氏,曰豢龍,故帝舜世有畜龍,及有夏孔甲,擾於有帝,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。各有雌雄,孔甲不能食,而未獲豢龍氏。陶唐氏既衰,其後有劉累,學擾龍於豢龍氏,以事孔甲,能飲食之。夏後嘉之,賜氏曰御龍。)
白話文:
從前有一位飂叔安,有後代子孫名叫董父實,他非常喜歡龍,能探求龍的喜好並用來餵養牠們,因此有許多龍回到他身邊。於是董父實便馴養羣龍,用來侍奉帝舜。帝舜賜給他姓氏「董」,稱他為「豢龍」,所以帝舜的年代有豢養羣龍。
到了夏朝的孔甲時期,孔甲向帝舜請求,帝舜賜給他河漢各兩條能乘騎的龍。這些龍都有雌雄之分,但孔甲不知道怎麼餵養牠們,因為他沒能得到豢龍氏的幫助。陶唐氏沒落後,有一位名叫劉累的人向豢龍氏學習馴龍,然後侍奉孔甲,他懂得如何餵養龍。夏朝後人讚賞他,賜他姓氏「御龍」。
(管子云:龍被五色而遊,故神欲小則為蠶蠋,欲大則涵天地,欲上則凌雲氣,欲下則入於深泉。變化無日,上下無時,謂之神。變化論云:龍不見石,猶人不見風,魚不見水也。)
白話文:
管子說:龍身上有五彩花紋,變化多端。它想變小,就化為蠶蛾;想變大,就能充滿天地;想升高,就凌駕於雲氣之上;想下降,就潛入深淵。它的變化沒有固定時間,忽上忽下也沒有固定的時刻,這就是神。
《變化論》中說:龍沒有固定的形狀,就像人看不到風,魚看不到水一樣。
(韓文云:噓氣成云,云固弗靈於龍也,然龍乘是氣,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,伏光景,感震電,神變化,水下土,汨陵谷,云亦靈怪矣哉。云,龍之所能使為靈也,若龍之靈,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,然龍弗得云,無以神其靈矣。失其憑依,信不可與,異哉其所憑依,乃其所自為也。易曰:云從龍,既曰,龍則云從之矣。)
紹隆王先生云:龍稟陽而伏陰,神靈之物也。神則靈,靈則變;神也者,兩精相合,陰陽不測之謂也。
白話文:
韓韓翰說:呼出的氣形成雲,雲本身沒有龍的靈性,但龍乘著這股氣,遨遊在廣大的虛空中,遮蔽日月,隱藏光華,感應雷電,變化神通,潛入水中,隱匿山谷。雲也是靈異奇特的啊。雲,是龍使它具有靈性的,如果說龍本身具有靈性,那麼雲就不是使龍具有靈性的原因了。然而,龍如果沒有雲,就無法顯現它的神通靈性。失去了依靠,的確不可與之相比。奇怪的是,它所依靠的,正是它自己形成的。易經說:雲跟著龍,既然說了龍,那麼雲自然就會從之。
【叅】曰:龍耳虧聰,以角為聽,固有六根互用,此則借用以為六根者也。春半登天,秋半潛淵,揆機衡之升沉,是合四時之宜耳。豢龍氏醢龍以食。張華云:龍酢得醋,則生五色,安知非形似龍類也。別錄為死龍之骨;蘇寇疑為神物,無自死理,既屬神物,又安知非從尸解而去也,故僅存朽骨,尚獲靈異乃爾。
白話文:
【參考記載】說:龍的耳朵喪失了聽力,用角來聽覺,本來就有六根互用的說法,這裏則是借用這種說法來解釋六根。春天過半時,龍飛昇到天;秋天過半時,龍潛入深淵。這應該是根據龍的升降活動來推測氣候的變化,而與一年四季的變化相符合。豢龍氏用龍肉製成醃醬來食用。張華說:龍肉用醋醃製後,會呈現出五種顏色,怎麼能知道這不是形狀像龍的動物呢?《別錄》記載龍骨是死龍的骨頭;蘇寇懷疑龍是神物,不可能自行死亡,既是神物,又怎麼知道龍不是通過尸解的方法離去的呢?所以僅存的腐朽骨頭,仍然顯現出靈異之處。
對待生人未朽之四大,便為鬼疰精物老魅之所侮,與泄痢膿血、癥瘕堅結之早現頹敗相者,若驚癇癲疾,狂走痙痓,此不能震驚百里,施諸己身者也。古有龍髯作拂,見燕則冉冉自飄,龍皮作障,溽暑時云生涼作,固屬謬誕,亦未必非尸解物,留人間世,以顯靈異者也。雷公修事,藏納燕腹,懸井面上,此遂出處嗜欲之性,倍發其靈異故爾。
白話文:
對於活人未死的四肢,就會受到鬼魅精怪老妖怪的侵害。與瀉痢膿血、腫瘤癥結早期就顯得衰敗的人,比如癲癇癲狂、狂跑痙攣,這種不能震動百里之外,只作用在自己身上的。古代有人用龍鬚做拂塵,看見燕子就徐徐飄動;用龍皮做屏障,在炎熱潮濕的季節可以產生涼風,這些固然是荒誕不經的,但也不排除是屍解後留在人間的靈異之物。雷公修道的時候,藏身於燕子腹中,懸掛在井口上,這就更加激發了他的靈異能力。
但用燕似覺傷生,且非時亦不易得,不若以雲母易紫燕,云從龍,物各從其類也。
白話文:
不過用燕子會造成生命傷亡,而且在非產卵季節也很難取得,不如用雲母代替紫燕。因為雲從龍,物種應符合其同類。
客曰:龍骨畏石膏。喜牛黃、人參何也?頤曰:石膏稟艮止之凝肅,雖與潛蟄之德相符,御天之性則反,故畏之。牛黃黃中通理,厚德載物。人參叅天兩地,奠安形藏,藉以濟弱扶傾,運用樞紐,故喜之。又曰:牛黃為君,佐以龍骨,牛黃又反畏龍骨,何也?頤曰:牛黃全具敦阜之體,龍則時蟄時躍,蟄時無礙,躍時未免為之崩且潰耳。
白話文:
客人問:龍骨為什麼害怕石膏?卻喜歡牛黃和人參?
醫生回答:石膏的性質是收斂凝滯的,雖然與龍骨潛伏冬眠的特性相符,但是石膏屬天性,與龍骨屬地性相剋,所以龍骨害怕石膏。
牛黃黃色通暢,具有承載萬物的德性。人參兼具天地之氣,能夠安撫身體,幫助虛弱的人補益,發揮樞紐作用,所以龍骨喜歡牛黃和人參。
客人接著問:牛黃是君藥,輔以龍骨,但牛黃又害怕龍骨,這是為什麼?
醫生回答:牛黃具有敦厚平穩的性質,而龍骨有時潛伏,有時躍動。潛伏時兩者相處無礙,但躍動時,龍骨的衝動可能會導致牛黃崩解。
(眼耳鼻舌身意曰六根,色聲香味觸法曰六塵,根之合塵,各有專司,互用,則根塵疊應矣。若龍之角,為根身之餘物,以之借聽,此亦極大神通。繇此觀之,物物都有神通,神通者,我之不能,彼之獨善者是也。若蚱蟬之鳴以脅,蠐螬之行以腹,與猿猴之善援,羚羊之掛角,火鼠之火食,魚龍之藏淵,何莫非極大神通,入水不濡,入火不燒者乎。)
白話文:
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身體和意念稱為六根,顏色、聲音、香味、觸覺和現象稱為六塵。六根和六塵結合,各有其專門的功用。如果交互使用,那麼六根和六塵就會相互感應。
就像龍的角,雖然是身體的餘物,但可以藉此聽聲,這也是一種極大的神通。由此可見,每樣東西都有其神通,神通就是我們不能做到,而它們獨自擅長的。
比如,蚱蜢用鳴叫來威脅敵人,蠐螬用腹部爬行,猿猴擅長攀援,羚羊會用角勾住樹枝,火鼠能以火為食,魚龍能潛藏在深淵中,這些不都是極大的神通嗎?它們入水不會被浸濕,入火不會被燒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