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七帙 (15)
第七帙 (15)
1. 茗
貯水甕,須置陰庭,覆以紗帛,使承星露,則英花不散,靈氣常存。假令壓以木石,封以紙箬,暴以日中,則外耗其神,內閉其氣,水神敝矣。(茶解)
茶記言養水,置石子於甕,不惟益水,而白石清泉,會心不遠。然石子須取深溪水中,表裡瑩徹者佳。要白如截肪,赤如雞冠,青如螺黛,黃如蒸粟,黑如重漆,錦紋五彩,輝映甕中,徙倚其側,應接不暇,非但益水,亦且娛神。(茗笈)
仁智者性,山水樂深,載䃈清泚,以滌煩襟。(茗笈)
【評】曰:得泉尋茗,得茗尋泉,如選儔覓偶,事主相夫,兩家仔細,萬一失所,此身已矣。
七、候火
其火用炭,曾經燔炙為膩脂所及,及膏木敗器不用,古人識勞新之味,信哉。(茶傳)
火必以堅木炭為上,然本性未盡,尚有餘煙,煙氣入湯,湯必無用。故先燒令紅,去其煙焰,兼取性力猛識,水乃易沸,既紅之後,方授水器,乃急扇之,愈速愈妙,毋令手停,停過之湯,寧葉而再烹也。(茶疏)
爐火通紅,茶銚始上。扇起要輕疾,待湯有聲,稍稍疾重,斯則文武火候也。若過乎文,則水性柔,柔則水為茶降,若過於武,則水性烈,烈則茶為水制,皆不足於中和,非茶家之要旨。(茶錄)
蘇𠪙仙芽傳,載湯十六;云調茶在湯之淑慝。而湯最忌菸,燃柴一枝,濃煙滿室,安有湯耶?又安有茶耶?可謂確論。田子萟以松實、松枝為雅者,乃一時興到之語,不知大謬茶政。(茗笈)
【評】曰:好茶好水,固不容易,火候一著,更是煩難,如媒妁一般,謀合二姓,濟則皆同其利,敗則咸受其害。李陵傳云:媒櫱其短。孟康曰:媒酒酵也。櫱,酒麴也。謂釀成其罪也。師古曰:齊人名曲餅,亦曰媒妁,君子司火,有要有倫,得心應手,存乎其人。
八、定湯
其沸如魚目,微有聲,為一沸。緣邊如湧泉連珠,為二沸。騰波鼓浪,為三沸。巳上水老,不可食也。凡酌置諸碗,令沫餑。沫餑,湯之花也。花之薄者為沫,厚者為餑;細輕者為華,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;又如回潭曲渚,青萍之始生;又如晴天爽朗,有浮雲鱗然。其沫者,若綠錢浮於渭水;又臺菊英墮於尊俎之中。
餑者,以滓煮之及沸,則重華累沫,皓皓然若積雪耳。(茶傳)
水入銚,便須急煮,候有松聲,即去蓋,以消息其老嫩,蟹眼之後,水有微濤,是為當時。
大濤鼎沸,旋至無聲,是為過時。過時老湯,決不堪用。(茶疏)
沸速則鮮嫩,風逸沸遲,即老熟昏鈍。(茶疏)
湯有三大辯:一曰形辯,二曰聲辯,三曰捷辯。形為內辯,聲為外辯,氣為捷辯。如蝦眼蟹眼,魚目連珠,皆為萌湯。直至湧沸,如騰波鼓浪,水氣全消,方是純熟。如初聲、轉聲、振聲、駭聲,皆為萌湯。直至無聲,方為純熟。如氣浮一縷、二縷、三縷及縷亂不分,氤氳亂繞,皆為萌湯。
白話文:
[茗]
儲存泡茶的水,一定要放在陰涼的地方,用紗布蓋好,讓它吸收星光和露水,這樣茶花的香氣就不會散失,靈氣也能長久保存。如果用木頭或石頭壓住,再用紙或竹葉封起來,放在太陽底下曝曬,就會損耗茶水的精華,阻礙其氣息流通,這樣水就壞了。(茶解)
《茶記》裡說養護泡茶的水,要在水瓮裡放些石子,這樣不僅能改善水質,而且白石清泉,賞心悅目,心曠神怡。但是石子必須選取深溪裡,外表裡裡外外都晶瑩剔透的才行。最好是白色像切開的肥肉一樣,紅色像雞冠,青色像螺殼上的黛青色,黃色像蒸熟的米粒,黑色像濃稠的漆,還有錦紋五彩的,在瓮裡互相輝映,讓人看著賞心悅目,目不暇接,不僅能改善水質,還能愉悅身心。(茗笈)
有智慧的人,喜好山水,喜歡清澈甘冽的水,用來洗滌煩惱。(茗笈)
【評】說:找到好泉水就去尋找好茶,找到好茶再去尋找好泉水,就像尋找佳偶一樣,必須仔細挑選,稍有差池,就功虧一簣了。
七、掌握火候
燒水用的火,最好是用堅硬的木炭,經過烘烤,避免沾染油脂和膏木等雜質,破損的器物也不要用。古人知道新採的茶葉的味道最佳,確實如此。(茶傳)
燒水一定要用堅硬的木炭最好,但是木炭本身還未完全燃盡,仍然會有餘煙,煙氣進入湯水中,水就會不好用。所以要先燒到炭火通紅,去除煙氣,並使其火力猛烈,這樣水才能迅速沸騰。等炭火燒紅之後,再把水壺放在火上,然後快速扇火,扇得越快越好,絕對不能停下來,如果停下來再燒開的水,就只能再次烹煮茶葉了。(茶疏)
爐火燒到通紅,才能開始燒水。扇火要輕快,等到水壺裡有聲音了,再稍微加快扇火的力度,這就是文武火候。如果火候太文,水性就柔弱,柔弱的水泡茶,茶葉的滋味就會被壓制;如果火候太武,水性就太猛烈,猛烈的水泡茶,茶葉就會被水所破壞,都不符合中和之道,這不是泡茶的要訣。(茶錄)
《蘇𠪙仙芽傳》記載,煮水要煮十六次;說調茶取決於水的好壞。而煮水最忌諱煙,如果燒一根柴火,煙就會充滿房間,哪還有好水?哪還有好茶?這真是至理名言。田子萟用松子、松枝燒水,說這是雅事,這只是他一時興起之說,其實是大錯特錯。(茗笈)
【評】說:好茶好水固然不容易得到,火候的掌握更是困難,就像媒人一樣,撮合兩家,成功則雙方都受益,失敗則雙方都會受損。李陵傳說:媒櫱其短。孟康說:媒酒酵也。櫱,酒麴也。意思是說釀酒失敗是媒人的錯。師古說:齊國人把一種曲餅叫做媒妁,君子掌握火候,要有章法,得心應手,全憑個人的本事。
八、觀察水沸狀態
水沸騰時,像魚眼一樣,微微有聲,這是第一次沸騰。水邊緣像湧泉一樣連成串珠,這是第二次沸騰。水波翻騰,這是第三次沸騰。超過三次,水就老了,不能再用了。凡是把水倒入茶碗,都要讓茶湯起沫。沫和餑,是茶湯的泡沫。薄的泡沫叫沫,厚的泡沫叫餑;細小輕盈的泡沫叫華,像棗花漂浮在池塘水面;又像回潭曲渚上剛生出的青萍;又像晴朗天空上的浮雲。沫像綠色的銅錢浮在渭水之上;又像白色的菊花瓣落在酒器之中。
餑是把茶渣一起煮沸,就會產生很多厚厚的泡沫,白白的像積雪一樣。(茶傳)
水壺裡的水燒開了,就要馬上煮茶,等到聽到松濤般的聲音,就揭開蓋子,觀察水的老嫩程度,在出現像螃蟹眼睛一樣的氣泡之後,水面有微小的波紋,這就是恰到好處的時候。
水大浪翻滾,然後又歸於平靜,這就是煮過了頭。煮過頭的老水,絕對不能使用。(茶疏)
水燒得快,茶就鮮嫩;水燒得慢,茶就老熟,又澀又鈍。(茶疏)
水沸騰有三種判斷方法:一是用形態判斷,二是用聲音判斷,三是用氣判斷。形態是內在的判斷,聲音是外在的判斷,氣是迅速判斷的方法。像蝦眼、蟹眼、魚眼、連珠,都是水快沸騰的狀態。一直到水沸騰翻滾,水氣完全散去,才是完全沸騰。像最初的聲音、轉變的聲音、激烈的聲音、驚人的聲音,都是水還沒有完全沸騰。一直到沒有聲音,才是完全沸騰。像氣體浮起一縷、兩縷、三縷,以及氣體紊亂不分,瀰漫繚繞,都是水還沒有完全沸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