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七帙 (7)
第七帙 (7)
1. 雷丸
(本經下品)
【氣味】苦寒,有小毒。
【主治】主殺三蟲,逐毒氣、胃中熱,利丈夫,不利女子。
【核】曰:出石城山谷,及漢中、建平、宜都、房州、金州諸處。生竹林土中,乃竹之餘氣,零落所成也。無苗蔓,不相連,狀如粟,又如豬苓而圓,皮黑肉白,甚堅實。修事,用甘草水浸一宿,取出,蒸之,從巳至未,日乾。酒拌潤,再蒸之,日乾用。荔實、厚朴、蒿根、芫花為之使,惡葛根。
【叅】曰:雷丸,竹苓也。具節候之靈氣,零落復震,故名雷丸。蓋雷之發聲,物無不同時而應,故與三蟲毒氣嚮晦者反。其味苦,其氣寒,對待胃熱為因,諸熱若伏若匿者,亦相宜矣。利丈夫,不利女子者,震為雷,長男也。所謂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,剛柔斷而吉凶生矣。
(凡物有質成,有氣結,如茯苓之本乎松,雷丸之因乎竹是也。木之耐歲寒,實而堅多節者,唯松性善隱伏,故遺苓名之;草之能冬生,虛而蒼𥻆色者唯竹,象切震雷,故轉丸名之,其氣類所感,一靜一動,一秉大夫貞潔之操,一展君子奮楊之力,其功用各有致也。)
白話文:
【氣味】味道苦,性寒涼,帶有輕微毒性。
【主治】主要用來殺死體內寄生蟲(三蟲),驅逐體內毒氣、消除胃中熱氣,對男性有益,但對女性不利。
【考證】產於石城山谷,以及漢中、建平、宜都、房州、金州等地。生長在竹林中的土壤裡,是竹子剩餘的氣息,零落後形成的。沒有藤蔓,不互相連接,外形像小米,又像豬苓但更圓,外皮黑色,內部白色,質地非常堅硬。炮製方法是,用甘草水浸泡一晚,取出後蒸煮,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,然後曬乾。再用酒拌濕潤,再次蒸煮,然後曬乾使用。荔枝、厚朴、蒿根、芫花可以輔助它的藥效,但會與葛根產生不良反應。
【分析】雷丸,其實就是竹苓。它吸收了四季的靈氣,從竹子上掉落後經過震動形成,所以叫做雷丸。因為雷聲一響,萬物都會同時回應,所以它能對抗體內寄生蟲和毒氣這些喜歡陰暗的事物。它的味道苦,性寒涼,針對胃熱的病因,以及其他潛伏或隱藏的熱症,都很適合。說它對男性有益,對女性不利,是因為雷屬於震卦,代表長子。這就是所謂的物以類聚,方以群分,剛柔之間會有吉凶產生。
(大凡物質有形體的形成,也有氣的凝聚,例如茯苓的來源是松樹,雷丸的來源是竹子。樹木能夠忍受寒冬,結實且堅硬多節的,只有松樹的特性善於隱藏,所以遺留下來的物質被稱為茯苓;草本植物能夠在冬天生長,空虛且呈現青灰色,只有竹子,它的形象類似震卦的雷,所以轉化為雷丸這個名稱,它們的氣息是同類事物互相感應所形成的。一個靜,一個動,一個秉持大夫正直的操守,一個展現君子奮發的力量,它們的功效各有不同。)
2. 郁李仁
(本經下品)
【氣味】酸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大腹水腫,頭面、四肢浮腫,利小便水道。
【核】曰:郁李,即棠埭。詩云:唐埭、嘗埭。山海經作栯。所在有之,樹高六七尺,花葉枝幹並似李,惟子小若櫻桃,味甘酸,臭香而少澀。一種赤郁李,葉如刺榆,其子正赤而小,五月始熟,關西、天水、隴西多有之。汴洛一種,枝莖作長條,花極繁密而多葉,亦謂之郁李,不堪入藥也。修事,湯浸去皮尖,用生蜜浸一宿,取出陰乾,研如膏用。
【叅】曰:郁李花極繁,文之盛者似之。其香頗濃,故芬芳之氣,通稱馥郁也。凡木之花,既開不闔,此獨不然。詩云:唐埭之花,偏其反而,反而從闔也;又嘗埭之花,鄂不韡韡,鄂萼,不附也,萼附相承,最相親爾,故又曰彼爾維何。維嘗之花,其義見矣。詩疏云:唐埭,薁李也,一名雀梅,一名夫移,又云車下李,其葉或赤或白,六月中熟,大如李子。花品序云:雒陽人不甚惜,謂之果子花,大略俗情以少貴,不足較也。
郁李味酸氣平,其花反而後闔,此闔用仍開,呈開仍闔之象也。當入厥陰肝,蓋肝主疏泄前後陰,如失疏泄,則闔用之開機廢,以致水腫大腹,及面目四肢浮腫。郁李功利水道小便,使闔用呈開,則疏泄仍如令矣。
白話文:
郁李仁,味道酸而性平,沒有毒性。
主要治療腹部積水腫脹、頭面部和四肢浮腫,它能幫助排泄小便,疏通水道。
關於它的來源:郁李,也就是棠棣。《詩經》中說的唐棣、常棣,指的都是它。《山海經》則稱之為栯。到處都有這種植物,樹高約六七尺,花、葉、枝幹都像李子,只是果實像櫻桃般小,味道甘酸,有香味但稍澀。還有一種紅色的郁李,葉子像刺榆,果實呈鮮紅色且更小,五月成熟,關西、天水、隴西一帶很多。汴洛地區也有一種郁李,枝條細長,花朵繁密,葉子也多,也叫郁李,但不能入藥。處理方法是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和尖端,再用生蜂蜜浸泡一夜,取出陰乾,研磨成膏狀使用。
關於它的引申:郁李花開得非常繁盛,文辭華麗的景象常以之比喻。它的香味很濃郁,所以濃郁的香氣也常用「馥郁」來形容。一般樹木的花開了之後不會再閉合,只有郁李花不同。詩經裡說,唐棣的花開了會反捲回去,閉合起來。又說,常棣的花,萼片不分離,表示萼片之間緊密相連,最為親近,所以又說它「維爾維何」。詩經的註疏說,唐棣就是薁李,也叫雀梅、夫移,又叫車下李,它的葉子有紅色也有白色,六月成熟,果實像李子那麼大。花品序中說,洛陽人不太珍惜郁李花,把它叫做「果子花」,大概是因為俗世的看法,認為常見的東西不值錢,所以才不重視它。
郁李味道酸,性情平和,它的花開了又閉合,這種閉合之後又開放,開放之後又閉合的特性,正好應對了肝經的特性。肝主疏泄,主管前後陰,如果疏泄功能失常,就會導致關閉的開關失靈,引起水腫、腹部積水以及面部和四肢浮腫。郁李能疏通水道,利小便,使關閉的開關重新打開,疏泄功能恢復正常。
3. 楝實
(本經下品)
【氣味】苦寒,有小毒。
【主治】主溫病,傷寒大熱煩狂,殺三蟲疥瘍,利小便水道。
【核】曰:出荊山山谷,及蜀中所在有之,蜀中者勝。木高數丈,向長甚速,葉密如槐而長。三四月開花紅紫色,芬芳滿境。實如金丸,生青熟黃。葉可浣衣,蛟龍畏之,獬豸食之。修治,熬干,酒拌令透,蒸之,俟實皮軟,去皮取肉。凡使核不使肉,使肉不使核。如使核,捶碎,漿水煮一伏時,曬乾用。
【叅】曰:楝可浣衣,具清肅之金用。氣寒味苦,具澄湛之水體。獬豸食之,火獸也,喜其潔。蛟龍畏之,木蟲也,激其怒。怒則飛雲弄雨,以消溽暑,此其功力。如三蟲疝瘕,從蟄伏中,激之殺之,反其性耳。
白話文:
楝實
【氣味】味道苦澀,性質寒涼,帶有微小的毒性。
【主治】主要治療溫病,傷寒引起的高熱、心煩躁狂等症狀,能殺死體內寄生蟲,治療疥瘡、皮膚潰瘍,並能使小便順暢。
【核】解釋說:楝樹生長在荊山的山谷中,以及四川一帶,其中四川出產的品質較好。樹木高達數丈,生長速度很快,葉子茂密像槐樹但更長。三四月開花,花朵呈紅紫色,香氣瀰漫整個地方。果實像金色的圓球,生的時候是青色,成熟時變為黃色。葉子可以用來洗衣服。傳說蛟龍害怕它,獬豸喜歡吃它。炮製方法是:將果實曬乾,用酒拌勻使其充分吸收,再蒸煮,等到果皮軟化時,去除果皮取用果肉。凡是使用,果核和果肉不可混用,要用果核就不用果肉,要用果肉就不用果核。如果要使用果核,要將果核敲碎,用漿水煮一個時辰,曬乾後使用。
【叅】解釋說:楝樹可以洗衣服,具有清肅的金性作用。氣味寒涼,味道苦澀,具有澄澈的水性本質。獬豸喜歡吃它,獬豸是屬火的神獸,喜愛它的潔淨。蛟龍害怕它,蛟龍是屬木的蟲類,會激起它的怒氣。蛟龍發怒時會興雲降雨,藉此消除濕熱,這就是楝的功力。至於治療體內寄生蟲引起的疝氣、腹部腫塊,都是因為楝能將潛伏的蟲子激發出來並殺死,這都是因為它能改變蟲的本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