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一帙 (9)
第一帙 (9)
1. 枸杞
(本經上品)
【氣味】苦寒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五內邪氣,熱中消渴,周痹風濕。久服堅筋骨,輕身不老,能耐寒暑。
【核】曰:古取嘗山者為上,後世唯取陝西甘州者稱絕品。生平澤,丘陵阪岸間,春放苗,作榴葉狀,軟薄堪食,莖幹叢生,高三五尺,陝之蘭靈,及九原以西者,並是大樹。七月作花紫色,隨結紅實,形長如棗核,凌冬不落。二月葉發,五月再發,其實乃謝。七月葉又發,花即隨之,極易延蔓。
根深者,一發三四尺,枝莖寸截,或分劈鏤刻,橫埋土中,旬日便發,易生如此。冬採根,春採葉,夏採實,秋採莖,功用並同。本經名概葉實根莖,後世始岐而二之,以根皮有清熱滋補之異,而略言莖葉,更以根去骨存皮,則又不可解矣。別有一種枸棘相類其實,但實圓,枝節間有刺不堪用。
修治,取實鮮明紅潤者,洗淨,醇酒浸一宿,搗爛用莖葉,唯陰乾,根如物狀者為上。東流水浸一宿,刷去土,甘草湯又浸一宿,焙乾用。苗伏砒砂,根伏硫黃。
(凡木之易生者,榕柳之與桑杞、榕柳雖易生,不若桑杞通體精專。葉實根莖,功用並著,杞則更勝於桑,凌冬不落為迥別也。嘉安朱孺子,居大箬岩見溪側有二花犬相戲,逐至杞叢下,獲杞根二枚,形狀與戲犬無異,煮食之,俄頃飛昇仙去。)
【叅】曰:枸從苟,誠也,省作句。觀斷絕寸莖,根鬚俱髡,以入土中,旬日即發,枝幹分劈鏤刻,亦不之死,仁機扇動,一誠之致也。命名之義,或取諸此。其味苦,得夏大之令,其氣寒,得寒水之化,故主夏氣病藏之邪,致熱中消渴也。唯以怒生為用,故痹為之起,濕為之收。
又苦寒能堅,故枝韌比筋,根皮裹骨斯筋骨受之,地仙卻老,有繇然矣。且二五七月俱發,宜耐寒暑也。
(爾雅曰:杞一名機,即枸杞也。按詩有六杞將仲子弓篇,無拆我樹杞;四牡篇,集子苞杞;杕杜篇,言採其杞;南山有臺篇,南山有杞;湛露篇,在彼杞棘;四月篇,隰有杞桋。)
白話文:
枸杞
【氣味】 味苦,性寒,沒有毒性。
【功效】 主要治療五臟的邪氣,身體內熱引起的口渴(消渴症),以及關節麻木疼痛、風濕病。長期服用可以使筋骨強健,身體輕盈不顯衰老,並且能適應寒冷和暑熱的氣候。
【考證】 過去人們認為,採摘山區的枸杞為上品,後來則認為陝西甘州出產的枸杞為極品。枸杞生長在平原、丘陵和山坡等地方,春天長出新芽,葉子像石榴葉,柔軟而薄,可以食用。莖幹叢生,高約三到五尺。陝西的蘭靈以及九原以西的地區,枸杞樹都長得很高大。七月開紫色花朵,隨後結出紅色果實,形狀像棗核,冬天也不會掉落。二月長出新葉,五月再次長出,果實則會凋謝。七月葉子又會長出,花也隨之開放,非常容易蔓延生長。
根部深的,一次就能長出三四尺,將枝莖截成一寸長的小段,或是將枝幹分開刻成花紋,橫埋在土裡,十天左右就能長出新芽,生命力很強。冬天採挖根部,春天採摘葉子,夏天採收果實,秋天採收莖,它們的功效都相同。《本經》稱枸杞的葉、果實、根莖都有藥用價值,後世才將它們分開來看,認為根皮有清熱滋補的功效,而較少提到莖和葉。又說要去掉根的骨頭只保留皮,這也是讓人難以理解的。還有一種叫做枸棘的植物,外形與枸杞相似,但果實是圓的,枝節間有刺,沒有藥用價值。
【炮製】 選取果實顏色鮮紅潤澤的,洗淨後用純酒浸泡一夜,搗爛後使用。莖葉則只能陰乾。根部外形像動物的最好。用向東流的水浸泡一夜,刷掉泥土,再用甘草湯浸泡一夜,烘乾後使用。枸杞苗害怕砒砂,根部害怕硫磺。
(凡是容易生長的樹木,如榕樹、柳樹和桑樹枸杞等,雖然榕樹柳樹也容易生長,但不如桑樹枸杞那樣全身都是精華。葉子、果實、根莖都有明顯的藥用功效,枸杞比桑樹更勝一籌,冬天不落葉這一點也很特別。嘉安的朱孺子,居住在大箬岩,看到溪邊有兩條花狗在嬉戲,追逐到枸杞叢下,獲得兩根枸杞根,形狀與嬉戲的狗很相似,煮食後,不久就升天成仙了。)
【參悟】 枸字從苟,意思是誠實,省略後寫作句。觀察截斷一寸長的莖,即便根鬚都被剪掉,埋入土中十天就能長出新芽,將枝幹分開刻上花紋,也不會死,這說明它有著仁愛的生命力,是一種誠實的表現。給它取名為枸杞,或許就是取其這個含義。它的味道苦,得夏季的旺盛之氣,它的性寒,得寒水的特性,所以可以治療因暑熱之氣導致的五臟邪氣,以及由內熱引起的消渴症。它能使怒氣下降,所以能治療麻痺,濕氣能被它收斂。
而且苦寒能堅固,所以它的枝條像筋一樣韌性,根皮能包裹骨頭,這樣筋骨就能得到滋養,能使人長壽不老,是有道理的。而且它二月、五月、七月都能長出新芽,所以能適應寒冷和暑熱的氣候。
(《爾雅》中說:枸杞的別名是機,也就是枸杞。按《詩經》中的《六杞將仲子弓》篇,有「不要拆我樹杞」;《四牡》篇,有「採摘子上的枸杞」;《杕杜》篇,說到「採摘它的枸杞」;《南山有臺》篇,說到「南山有枸杞」;《湛露》篇,說到「在那枸杞棘叢中」;《四月》篇,說到「水邊有枸杞桋」。)
2. 菊花
(本經上品)
【氣味】甘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風頭頭眩腫痛,目欲脫,淚出,皮膚死肌,惡風濕痹。久服利血氣,輕身耐老延年。莖葉根實並同。
【核】曰:出川澤田野間,雍州南陽山谷者最勝。宿根再發,亦可子種。莖葉花實,種種不同。即菊譜所載:龍腦、新羅、都勝、御愛、玉球、玉鈴、金萬鈴、銀臺、棣棠、蜂鈴、鵝毛、金錢、夏金鈴、秋金鈴、酴醾、玉盆、夏萬鈴、秋萬鈴、繡球、荔枝、合蟬、垂絲粉紅、桃花順聖、淺紫紅二色、鄧州黃、鄧州白等,亦不能盡收也。
莖有株蔓紫赤青綠之殊;葉有大小厚薄尖禿之異;花有千葉單瓣,有心無心,有子無子,黃白紅紫,淺色間色,大小之別。味有甘苦酸辛之辨。又有夏菊秋菊之分。唯以單葉味甘者入藥,即菊譜中名鄧州黃、鄧州白者是矣。其花細碎,品不甚高,蕊若蜂窠,中有細子。正月採根,三月採葉,五月採莖,九月採花,十一月採實。
修治唯陰乾。朮、枸杞、桑根白皮為之使。無子者,謂之牡菊,燒灰撒地中,能死龜黽,說出周禮。風俗通云:酈縣有菊潭,飲其水者,皆得上壽。又吳末朱孺子,入玉笥山,餐菊英,乘雲上升。康生亦服甘菊而仙。終南五老洞碑,載漢永壽出墨菊,其色如墨,用其汁以書。
背萌國有紫菊,謂之日精,一莖一蔓,延及數畝,味甘,食者永不飢渴。一種名薏者,莖青肥大,形似蒿艾,味綦苦澀,誤服則泄人氣,又不可不辨。
【叅】曰:飽霜不隕,草中松柏也。苗春花秋,色黃氣烈,秉秋金之制,以製為用,故字從匊,言在掌握間也。風頭頭眩、目欲脫、淚出,此肝木變眚,摧拉隕墜,能節制之,則無三者之病矣。皮膚死肌、惡風濕痹,二者風木失制,亢害所勝,菊得木體之柔,順受金制,自然木平風息也。芳香疏暢,故利氣。
柔潤陰成,故利血。凡力之能持者則物輕,性之不媚者則耐久。更生延年,名實相副,夫奚疑。
(承乃制,則不亢。亢則害,無承製矣。從來以熱極似水者,引亢則害承乃製作證,自不知其背謬耳。能持物輕,不媚耐久,真堪警世。)
白話文:
菊花
【氣味】味甘性平,沒有毒性。
【功效】主要治療因風引起的頭痛、頭暈、眼睛腫痛、眼睛好像要掉出來、容易流淚、皮膚肌肉麻木僵硬、怕風和風濕性關節疼痛。長期服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、使身體輕盈、延緩衰老。菊花的莖、葉、根和果實都有相同的功效。
【考證】菊花生長在河流、沼澤、田野間,其中以雍州(今陝西、甘肅一帶)和南陽(今河南南部)山谷產的品質最好。菊花是多年生植物,宿根可以再次生長,也可以用種子繁殖。莖、葉、花和果實各有不同。例如《菊譜》記載的菊花品種就有龍腦菊、新羅菊、都勝菊、御愛菊、玉球菊、玉鈴菊、金萬鈴菊、銀臺菊、棣棠菊、蜂鈴菊、鵝毛菊、金錢菊、夏金鈴菊、秋金鈴菊、酴醾菊、玉盆菊、夏萬鈴菊、秋萬鈴菊、繡球菊、荔枝菊、合蟬菊、垂絲粉紅菊、桃花順聖菊、淺紫紅二色菊、鄧州黃菊、鄧州白菊等等,實在無法全部列舉。
菊花的莖有紫紅色、青色、綠色等不同顏色;葉子有大小、厚薄、尖或鈍之分;花朵有單瓣和重瓣,有花蕊和無花蕊,有種子和無種子,顏色有黃、白、紅、紫等,還有淺色和混合色,大小各異。味道有甘、苦、酸、辛的不同。此外還有夏菊和秋菊之分。只有單葉味甘的菊花才入藥,也就是《菊譜》中記載的鄧州黃菊和鄧州白菊。這種菊花的花朵細小,品質不是很高,花蕊像蜂窩,中間有細小的種子。正月採根,三月採葉,五月採莖,九月採花,十一月採果實。
處理方法是陰乾。白朮、枸杞、桑白皮可以加強菊花的藥效。沒有種子的菊花叫做牡菊,將其燒成灰撒在地上,可以殺死烏龜和鱉,這在《周禮》中有記載。《風俗通》記載,酈縣有個菊潭,喝潭水的人都能長壽。吳末的朱孺子,進入玉笥山,吃菊花的花瓣,然後乘雲升天。康生也因為服用甘菊而得道成仙。終南山五老洞的石碑上記載,漢朝永壽年間產墨菊,顏色像墨,人們用它的汁液來寫字。
背萌國有紫色的菊花,叫做日精,一莖一蔓,可以蔓延到幾畝地,味道甘甜,吃了就不會感到飢餓乾渴。還有一種叫做薏的植物,莖是青色而肥大,形狀像蒿草和艾草,味道非常苦澀,誤服會使人氣虛,所以一定要區分清楚。
【參悟】菊花經霜不落,是草中的松柏。菊花春天長苗,秋天開花,顏色是黃色,氣味濃烈。菊花秉承秋季金屬的性質,受金氣的制約,所以文字中的「匊」字,意思是在掌握之中。風引起的頭痛、頭暈、眼睛要脫落、流淚,這些都是肝木發生病變,導致的牽拉和下墜,菊花能夠加以節制,就可以避免這些疾病。皮膚肌肉麻木僵硬、怕風和風濕性關節疼痛,這兩者是風木失去制約,過度亢盛所導致的,菊花得到木的柔性,順應金氣的制約,自然能使木氣平和,風邪止息。菊花的芳香可以疏通氣機,所以能使氣流暢。
菊花的柔潤之性可以滋養陰液,所以能促進血液循環。凡是能堅持的事物,性質都比較輕;凡是不媚俗的事物,都比較持久。菊花能讓人延年益壽,名副其實,沒有什麼好懷疑的。
(承載制約才能不亢盛,亢盛就會產生危害,如果沒有承載和制約就會失控。向來有人把極熱比作水,用來證明引亢會產生危害,承載和制約才能發揮作用,卻不知道這其中存在錯誤。能堅持的事物性質輕,不媚俗的事物持久,這真是可以警醒世人的一句話。)
3. 麥門冬
(本經上品)
【氣味】甘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心腹結氣,傷中、傷飽,胃絡脈絕,羸瘦短氣。久服輕身,不老不飢。
【核】曰:出函谷川谷,及堤坡肥土石間者,多野生。出江寧、新安及仁和筧橋者多種蒔。古人唯用野生者。細皺香美,宛如麥粒,功力殊勝也。四季不凋,秋冬根葉轉茂、叢生如韭,青似莎草,長尺余,多縱理,四月開花如蓼,結實翠碧如珠,根鬚冗蝟,貫須連結,儼若琅玕,色白如玉,中心堅勁,最多脂液也。修治,瓦上焙熱,即迎風吹冷,凡五七次,便易燥,且不損藥力。
或以竹刀,連心切作薄片,醇酒浸一宿,連酒磨細,入布囊內,揉出白漿,點生薑汁、杏仁末各少許,頻攪數百下,久之澄清去酒,曬乾收用。入湯膏,亦連心用,方合上德全體。今人去心,不知何所本也。地黃、車前為之使。惡款冬、苦瓠。畏苦參、青蘘、木耳。伏石鐘乳。
紹隆王先生云:麥門冬,具稼穡甘,稟春和令當入足陽明,為陽明之體用藥,故本經所陳諸證,皆屬陽明之上為病。若痿蹶,又屬陽明之下為病。經云:陽明為闔,闔折,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疾起矣。是以治痿獨取諸陽明。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本,五臟六腑,皆受氣於陽明故爾。
先人博議曰:心腹脈絡,皆心所主。胃絡肌肉,皆心所生。美顏吐衄,唯心所現,結者能使之不結,絕者能使之不絕。唯從容潤澤,潛滋暗長,淪結成形者也。
又云:麥門冬,葉色嘗青,根鬚內勁外柔,連綴貫根上,凌冬不死,隨地即生。以白色可入肺,甘平可入脾,多脈理可人心,凌冬可入腎,長生可入肝,雖入五臟,以心為主,心之腎藥也。其氣象生成,及命名之義,能轉春為夏,使腎通心,但力量不闊大,如有守有養,貞靜寧諡,和潤舒徐之君子也。倉皇之際,雖自憒憒,然躁進表露者,不及其久而不變也。
其根儼似脈絡,故本經以之治心腹結氣,傷中傷飽,胃絡脈絕。蓋心腹中央,皆心之部分,脈絡亦心之所主,悉屬象形對待法耳。若脈絡之絕,傷中之絕,傷飽之絕,羸瘦肉理之絕,氣結使然者,咸可使之復生。《別錄》所云:皆結氣傷中傷飽之所生,蓋強陰益精,消穀保神,安藏美色,皆復脈通心,潤經益血之力也。蓋心主血脈,脈潰血溢,脈傷則咳;經水已枯,乳汁不下,脈氣欲絕者,皆克成效。
如水入干經,而血乃成,不入於經,以致浮腫者,潛滋之妙,賴有此耳。惟陰形緩性人,及脾慢中寒有濕者,不相宜也。
【叅】曰:金水主時,則根苗茂盛,有繼絕續乏之義。三冬閉藏,而陰陽互根之妙。麥則獨貞其竅,故處秋冬之時,能行春夏之令,以降入為升出者也,故名麥門冬。四季長生,中央堅勁,氣味甘平,具土德性,當判入脾,脾之脾藥也。色白屬金,脾之肺藥也。似脈屬火,脾之心藥也。
不凋屬水,脾之腎藥也。長生屬木,脾之肝藥也。所謂一臟之內,具五臟焉。故五臟六腑位於內,十二經脈見於外,莫不資始於脾,資生於胃,互為樞紐者也。蓋心腹結氣,中央所司,傷中傷飽,胃絡脈絕,羸瘦短氣,象形對治,故繼絕續乏之義,悉從中字起見耳。廣推研釋,雋永可思,蓋土主中宮,長養後天,必須德全之品,相為匹配,其唯麥冬乎。
至若保心之神,定肺之氣,安肝之魂,補腎之精,因脾轉屬者,無所不宜。若脈傷則咳,經絡斷絕,致血液妄行,經水枯竭,變生煩熱焦渴者,求其因而借用之亦可。大抵象形對治,更相宜也。先人有議,輒加推廣如此。
白話文:
麥門冬
[藥性]
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
[主要功效]
主要治療胸腹部氣機鬱結、因過勞或飲食過飽引起的內傷、胃部經絡受損、身體消瘦、氣短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並且不容易感到飢餓。
[藥材特性]
麥門冬大多生長在函谷的溪谷、堤坡肥沃的土石之間,以野生為佳。江寧、新安、仁和筧橋一帶則多為人工種植。古人只使用野生的麥門冬,因為它細皺香美,形狀像麥粒,藥效特別好。麥門冬四季常青,秋冬季節根和葉子更加茂盛,叢生如韭菜,顏色像莎草,長度超過一尺。葉子有許多縱向的紋路,四月開花,形狀像蓼花,結出的果實呈翠綠色,像珠子一樣。根鬚又多又密,彼此相連,就像琅玕(一種美玉),顏色潔白如玉,中心堅硬,含有豐富的汁液。
炮製方法:將麥門冬放在瓦片上烘熱,然後迎風吹涼,反覆五到七次,就容易乾燥,而且不會損壞藥力。
或者用竹刀將麥門冬連同中心切成薄片,用醇酒浸泡一夜,然後連同酒一起磨成細末,放入布袋中,揉出白色漿液,加入少量生薑汁和杏仁末,頻繁攪拌數百下,靜置澄清後去除酒液,曬乾後即可使用。如果加入湯劑或藥膏中,也要連同中心一起使用,這樣才能發揮完整的藥效。現在的人們去除麥門冬的中心,不知道根據是什麼。地黃和車前子可以增強麥門冬的藥效。麥門冬忌與款冬和苦瓠同用。害怕苦參、青蘘、木耳,並會被石鐘乳的藥效所抑制。
[醫家觀點]
紹隆王先生認為:麥門冬具有農作物生長的力量,稟承春季溫和的氣息,歸屬於足陽明經,是陽明經的體用藥。因此,《本經》所記載的症狀,都屬於陽明經出現問題所導致的。如果出現痿軟無力,也屬於陽明經功能失調。醫書上說:陽明經的功能是閉合的,如果閉合功能失調,氣機就無法正常運行,就會導致痿軟等疾病。所以治療痿軟的疾病,要從陽明經入手。陽明經是五臟六腑的根本,五臟六腑都要從陽明經獲取氣血。
先人廣泛討論認為:心腹部的脈絡,都是由心所主管;胃部肌肉,都是由心所生養。容貌美好、吐血、流鼻血等症狀,都與心有關。麥門冬可以使鬱結的氣機通暢,使受損的脈絡恢復正常。它能通過滋潤的方式,使身體逐漸恢復健康,最終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。
又說:麥門冬的葉子常年青綠,根鬚內部堅韌而外部柔和,連綴在根上,冬天也不會枯死,隨處都可以生長。白色可以入肺,甘平可以入脾,多紋理可以入心,冬天可以入腎,生長可以入肝。雖然可以入五臟,但以入心為主,是心臟的良藥。它生長的形態,以及名字的意義,都能夠將春季轉化為夏季,使腎臟通暢心臟。但是它的力量不是很大,像一位有操守、有涵養、安靜平和、溫潤舒緩的君子。在倉促的時刻,雖然也會感到困惑,但不會表現出急躁,所以能夠長久保持其特性不變。
麥門冬的根像人體的脈絡,所以《本經》用它來治療心腹部氣機鬱結、因過勞或飲食過飽引起的內傷、胃部經絡受損等症狀。因為心腹的中央是心臟的部位,脈絡也由心臟主管,這些都屬於以形補形的治療方法。如果出現脈絡受損、內傷導致的損傷、飲食過飽導致的損傷、身體消瘦、氣機鬱結等情況,都可以用麥門冬來使其恢復。 《別錄》記載:這些症狀都是由於氣機鬱結和內傷引起的,麥門冬可以強健陰氣、補益精氣、幫助消化、保護精神、使容貌美好,這些都是它通暢脈絡、滋潤經絡、補益氣血的功效。因為心主管血脈,脈絡破損導致出血,脈絡受損則會咳嗽;如果經水枯竭、乳汁不下、脈氣虛弱,都可以用麥門冬來達到治療的效果。
如果水液進入乾燥的經絡,就可以化為血液;如果水液不能進入經絡,就會導致水腫。麥門冬滋潤經絡的功效,就在於此。但是體質陰虛、性情遲緩、脾胃虛弱、有寒濕的人不宜服用。
[分析]
麥門冬在秋季和冬季生長茂盛,具有延續生命、補充不足的功效,體現了陰陽互根的道理。麥門冬獨自保持其特性,所以在秋冬季節,能夠執行春夏的命令,將下降的功能轉變為上升的功能,所以被稱為“麥門冬”。它四季長青,中心堅硬,味道甘甜平和,具有土的特性,所以歸屬於脾經,是脾經的良藥。顏色白色,屬於金,是脾的肺藥。形狀像脈絡,屬於火,是脾的心藥。不凋零,屬於水,是脾的腎藥。長生,屬於木,是脾的肝藥。也就是說,在脾這一個臟器中,包含了五臟的特性。所以五臟六腑位於體內,十二經脈分佈於體外,都以脾為根本,以胃為滋養,互為樞紐。心腹氣機鬱結,屬於中央部位所主管;因過勞或飲食過飽導致的損傷,胃部經絡受損,身體消瘦,氣短等症狀,都是以形補形的方法來治療。麥門冬延續生命、補充不足的功效,都從“中”這個字中體現出來。廣泛地研究和解釋,就能體會到其中的深意。土地居於中央,負責養育後天之本,必須要用具有完整藥性的藥材來配合,而麥門冬就是最好的選擇。
麥門冬可以保護心神,安定肺氣,安養肝魂,補益腎精,通過脾的轉化,對各種疾病都有治療作用。如果因為脈絡受損導致咳嗽,經絡斷絕導致血液妄行、經水枯竭、出現煩熱口渴等症狀,可以考慮使用麥門冬來治療。大體來說,以形補形的方法治療疾病,更為適宜。先人所提出的觀點,經過推廣就變成了這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