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一帙 (8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一帙 (8)

1. 薯蕷

(本經上品)

肥遁則無不利。

【氣味】甘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傷中,補虛羸,除寒熱邪氣,補中,益氣力,長肌肉,強陰。久服耳目聰明,不飢延年。

【核】曰:薯蕷,古名也。避唐代宗諱,改作薯藥;又避宋英宗諱,改作山藥。後世惟名山藥,不知薯蕷名矣。生嵩山山谷,及臨朐、鐘山、南康、蜀道、北都、四明、山東、江南、懷慶諸處。入藥野生者為勝。供饌,家種者為良。春生苗,蔓延籬落。紫莖綠葉。葉有三尖,似白牽牛葉,更厚而光澤。

五六月開花成穗,淡紅色。結莢成簇,三稜合成,堅而無仁。其子別結葉旁,狀似雷丸,大小不一,皮色土黃,內肉清白,煮食甘滑。春冬採根,生時擲地如粉,干則內實不虛,其色潔白如玉。青黑者不堪入藥,種植甚易。截作薄片者亦生,隨所杵之竅而像之也。南中一種,生山中,根細如指,極緊實,刮磨入湯煮之,作塊不散,味更甘美,食之尤益於人,勝於家種者。江中閩中一種,根如薑、芋,皮紫,極大者重數斤。

煮食雖美,但氣寒於北地者。修治勿用平田生二三紀者,須要山中生經十紀者。其皮赤,四面有須者良。採得以銅刀刮去赤皮,洗去涎,蒸過,。曝乾用。六芝為之使。惡甘遂。

【叅】曰:效所杵之竅以賦形,如預備署所,故稱薯蕷。假微薄之種,充氣淪結,建立中央,故治傷中。以致虛羸,而為寒熱邪氣者,乃若益氣力,長肌肉,即治傷中虛羸之驗也。而傷中之因,皆因陰氣萎蘼。薯蕷入土便生,陰森肥遁,寧不強陰,且其賦形效竅,則有竅處,寧不周到,雖假故物為胎,亦屬氣化所鍾,是與六芝交相為使。

白話文:

[薯蕷]

薯蕷,是《本草經》列為上品的好藥材。

它有著「肥遁則無不利」的特性,意思是說,它能順應自然,默默地滋養身體,沒有任何壞處。

【氣味】味道甘甜,性平,沒有毒性。

【主治】主要功效是調理身體內部的損傷,補養虛弱的身體,去除因寒邪引起的發熱症狀,補養脾胃,增強氣力,促進肌肉生長,強壯腎陰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耳聰目明,不易感到飢餓,並能延年益壽。

【考證】薯蕷,是它古時候的名字。為了避諱唐代宗的名字,改名為薯藥;又為了避諱宋英宗的名字,改名為山藥。後世只知道山藥這個名字,反而不知道薯蕷這個名字了。它生長在嵩山的山谷,以及臨朐、鐘山、南康、蜀道、北都、四明、山東、江南、懷慶等地。入藥的話,以野生的為佳。作為食材,則以家裡種植的品質較好。春天發芽生長,藤蔓會攀爬在籬笆上。莖呈紫色,葉子是綠色的,葉片有三個尖端,形狀像白牽牛花的葉子,但更厚實有光澤。

五六月開花,花穗呈淡紅色。結的果實像豆莢一樣成簇,有三個稜角,堅硬但沒有籽。它的種子另外結在葉子旁邊,形狀像雷丸,大小不一,外皮呈土黃色,內部的肉是清白色的,煮熟後吃起來甘甜滑潤。春天和冬天可以採挖它的根,新鮮時摔在地上會像粉末一樣散開,乾燥後則內部結實不鬆散,顏色潔白如玉。如果呈現青黑色,則不適合入藥。種植非常容易,將根切成薄片也可以生長,並且會長成它切片時所呈現的形狀。南方有一種薯蕷,生長在山中,根像手指一樣細,非常緊實。將它刮磨成粉後煮湯,會凝結成塊狀而不散開,味道更甘甜美味,食用對身體更有益處,勝過家裡種植的。江浙和福建一帶也有一種薯蕷,根像生薑或芋頭,外皮呈紫色,非常大的可以重達數斤。

煮熟後雖然美味,但對北方人來說,它的屬性偏寒涼。處理薯蕷時,不要使用平地種植二三年就採收的,必須要用山中生長了十幾年的。外皮呈紅色,四面有鬚的品質較好。採挖後,用銅刀刮去紅色的外皮,洗去黏液,蒸過後曬乾使用。六芝可以作為它的輔助藥材。忌與甘遂一起使用。

【參詳】之所以稱它為「薯蕷」,是因為它的生長形態與杵臼的形狀相似,就像預先準備好署(官府)所需要的器具一樣。它能以微薄的種子,在土中吸收能量,逐漸成長,建立中心,所以能治療身體的內部損傷。對於因為虛弱而導致的寒熱病症,它能增強氣力,促進肌肉生長,這就是治療因損傷和虛弱的驗證。而損傷的原因,都與陰氣衰弱有關。薯蕷入土便能生長,像隱士一樣默默地滋養身體,自然能強壯陰氣。而且它外形的塑造效仿於杵臼,因此有孔竅的地方都能照顧周到。雖然假借外物作為孕育的基礎,但也是大自然氣化作用的體現,所以可以與六芝相互配合使用。

2. 乾地黃

(本經上品)

【氣味】甘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傷中,逐血痹,填骨髓,長肌肉,作湯除寒熱積聚,除痹,療折跌絕筋。久服輕身不老,生者尤良。

【核】曰:地黃,一名芐,名芑,名地髓。羅願曰:芐以沉下者為珍,故字從下。先人云:天玄而地黃,天上而地下,陽戊而陰巳,陽浮而陰沉,則地黃、地髓、芐、芑之義,與情性為用之方,可以想見。古取咸陽川澤,及渭城彭城,同州諸處,今唯懷慶者為上。諸處隨時興廢不同耳。

江浙壤地者,受南方陽氣,質雖光潤而力微,不及懷慶山產者,稟北方純陰,皮有磊砢而力大也。古人種子,今唯種根。二月生苗,初生塌地,高者不及尺許,葉如山白菜而毛澀,又似小芥葉而頗厚,中心皺紋如撮,莖上有細毛,梢頭開花,如小筒子而色紅紫。亦有黃色白色者,結實作房如連翹,中子甚細而色沙褐。

根如人指,長短粗細不嘗,甚有一枝重數兩者。汁液最多,雖暴焙極燥,頃則轉潤。二月八月採者,未窮物性,八月殘葉猶在莖中,精氣未盡歸根。二月新苗已生,根中精氣已滋於葉。不如正月九月,採者氣全也。種植甚易,入土即生,大宜肥壤,根肥多汁,法以土壤作壇,如浮屠數級,寸段蒔灌,根長滋盛也。但種植之後,其土便苦,次年止可種牛膝。

再二年,可種山藥。足十年,土味轉甜,始可複種地黃。否則味苦形瘦,不堪入藥也。作乾地黃法,去皮,入柳木甑內,置瓷鍋上蒸之;蒸透取出,攤令氣歇,拌酒再蒸。又出令乾,勿犯銅鐵器,恐令人腎消發白,男損營,女損衛也。作熟地黃法,取肥大者三十斤,洗淨曬乾,更以三十斤搗汁相拌蒸之。

又曝又蒸,汁盡為度,則光黑如漆,味甘如飴者始佳。若入丸散,止可入砂盆內,隔湯蕩燥,勿用火焙,以傷藥力。

先人博議云:地黃別名地髓,又名芐,名芑。苗不能高,生意在根,味甘色黃,沉重多汁,當入脾,為脾之腎藥,以名髓多汁而氣寒也。熟之則色黑,能入腎填髓,反為腎之脾藥,以名芐名芑,味甘色黃,而填為土入之象,然土為水之用神,似土堤所以防水也。形如血脈,本經用逐血痹。

蓋血者,取中焦水穀之汁,變化赤色以行經隧,如中,如汁,如經隧,皆象其形。痹者,閉而不通,隨其血之不通而為病。如在目則赤,在齒則痛,在肉理則癰腫,在心則昏煩,在肺則咳血。壅遏而為身熱,枯耗而為燥澀痿軟,氾濫而為吐衄崩漏。血痹頗廣,各以類推。逐者,俾其流通之義也。

觀其入土易生可知矣。鬚髮為血脈之餘,血痹則黃赤易見,可使之黑者。痹去而血華也,性惟潤下,功力到時,二便通利,以為外徵。千金方黑膏,用治熱積所成之斑。肘後方拌雞蒸汁,用治寒積所成之疝,咸從血痹之所生耳,血中有痹,則骨髓不滿,肌肉不長,筋脈斷絕,均謂傷中。若填滿,若生長,若接續,皆克成血液之流通者也。

所云寒熱積聚,惟從痹字中生,第加一轉語耳。因彼不通,所以積聚,若作五積六聚,用地黃以除之,未有不反益其積聚者。如寒中虛人,在所必忌。否則膩膈滑腸,中滿減食矣。(如此看血痹,可稱遍周根身四大矣。即以此法,類推五痹,及六極、五勞之形病。更合八風、五運、六氣、四時之氣病,與不內、不外因之似形似氣者,視根身若見垣,亦若掌中觀菴摩羅果。)

【叅】曰:苗葉布地,高不及尺,隨地逶迤,生機偏向根荄者也。根截入土,橫穿直豎,絕不以堅礙妨活潑,真得色空者耳。其汁深黃,染手不落;其味甘美,著舌不散。吮拔地髓,性頗貪狼,故種植之地,土便憔苦,十年後方得轉甜,功德力量,可望而知矣。先人判乾者為脾之腎藥,熟者為腎之脾藥,明顯的確。

及釋《本經》、《別錄》,精詳深邃,讀之可比類旁通,頤不更叅。

白話文:

乾地黃

味道: 甘甜,寒涼,沒有毒性。

主要功效: 治療身體內部損傷,驅散血脈阻塞,補充骨髓,生長肌肉。煮成湯藥可以去除因寒熱引起的積聚,治療肢體麻木不仁,以及跌打損傷、筋骨斷裂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新鮮的藥效更好。

解釋: 地黃,又名芐、芑、地髓。羅願說:「芐這種藥,以下沉的為珍貴,所以字從『下』。」古人說:「天是玄色,地是黃色,天在上,地在下,陽氣屬戊,陰氣屬巳,陽氣浮動,陰氣沉靜,因此地黃、地髓、芐、芑的道理,以及它們的特性和用途,可以由此推想出來。」古代採集的地黃,以咸陽川澤、渭城、彭城、同州等地的為佳,現在只有懷慶產的品質最好。其他地方的產地,隨著時代變化而有所興衰。

江浙一帶的土地,因為受到南方陽氣的影響,產出的地黃雖然光澤潤滑,但藥力較弱,比不上懷慶山區所產的,懷慶產的吸收了北方純陰之氣,外皮粗糙不平,藥力更強大。古人是用種子繁殖,現在都是用根莖種植。二月長出幼苗,一開始貼著地面,長高也超不過一尺,葉子像山白菜一樣粗糙,又像小芥菜葉,但比較厚,中心有皺褶,莖上有細毛,頂端開花,像小的筒子,顏色為紅紫色,也有黃色和白色的。結出的果實像連翹,裡面的種子很細小,呈沙褐色。

地黃的根像人的手指,長短粗細不一,有的單枝就重達數兩。根部汁液非常多,即使烘乾得很透徹,不久也會變得濕潤。二月和八月採摘的地黃,還沒完全發揮其藥性,因為八月時,殘留的葉子還在莖上,精氣還沒完全回歸到根部。二月新苗已經長出,根部的精氣又輸送到葉子裡。所以不如正月和九月採摘的,那時藥氣最為完整。地黃很容易種植,只要入土就能生長,尤其適合肥沃的土壤,這樣根部肥大,汁液豐富。種植的方法是將土壤做成壇狀,像佛塔一樣分層,把地黃切成小段種植,並加以灌溉,這樣根就能長得茂盛。但種過地黃的土地會變得苦澀,第二年只能種牛膝,再過兩年,可以種山藥。等十年後,土地的苦味才會轉為甘甜,才能重新種植地黃,否則種出來的地黃味道會很苦,形狀也會瘦弱,不能用來入藥。製作乾地黃的方法是:去掉外皮,放入柳木蒸籠中,放在瓷鍋上蒸,蒸透後取出,攤開讓熱氣散去,然後拌上酒再蒸。蒸好後再取出晾乾。製作過程中不要接觸銅鐵器,因為可能會導致腎氣損耗、頭髮變白,男性會損傷精氣,女性會損傷衛氣。製作熟地黃的方法是:取肥大地黃三十斤,洗淨曬乾,再用三十斤地黃搗汁拌勻蒸煮。反覆曝曬、蒸煮,直到汁液完全被吸收,地黃變得像漆一樣光亮黑色,味道甘甜如蜜,才算上品。如果要放入藥丸或散劑中,只能放在砂盆裡,隔水蒸乾,不能用火烘烤,以免損壞藥性。

古人普遍認為:地黃別名地髓,又名芐、芑。它的苗不高,生機在於根部,味道甘甜,顏色黃,質地沉重,汁液豐富,應該歸入脾經,是脾經的補腎藥。因為它叫地髓,汁液多,性寒涼。熟地黃顏色變黑,能入腎經,填補精髓,反而成為腎經的補脾藥。因為它叫芐,叫芑,味道甘甜,顏色黃,填補精髓,就像土入地一樣。然而土是水的用神,就像土堤可以用來防水一樣。它的形狀像血管,所以《本經》用它來治療血痹。

血是從中焦水穀精微中提取的,變化成紅色,在經脈中運行。中焦、水穀精微、經脈,都像地黃的形狀。痹,是指閉塞不通。血脈不通就會導致疾病。在眼睛則會發紅,在牙齒則會疼痛,在肌肉則會產生癰腫,在心臟則會昏迷煩躁,在肺部則會咳嗽出血。血脈壅塞會導致身體發熱,枯竭會導致身體乾燥痿軟,氾濫則會導致吐血、流鼻血、崩漏。血痹的範圍很廣,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類推。治療血痹,就是要使血脈流通。

看地黃入土即能生長,可知它有促進氣血流通的作用。鬚髮是血脈的餘氣,血脈不通就會出現頭髮發黃、發紅等現象,可以用地黃使頭髮變黑。血脈暢通,頭髮就會潤澤。地黃的藥性是滋潤下行的,藥效發揮作用時,大小便就會通暢,這是外部的表現。千金方中的黑膏,用來治療因熱積引起的斑點。肘後方中用雞汁拌地黃蒸煮,用來治療因寒積引起的疝氣,都源於血痹導致的疾病。血脈中有阻塞,骨髓就不能充盈,肌肉不能生長,筋脈也會斷裂,這些都屬於內部損傷。用藥填補精髓,促進肌肉生長,使斷裂的筋脈相連,都是為了促進血液的正常流通。

所說的寒熱積聚,都是從血痹這個字衍生出來的。只是換了一種說法而已。因為血脈不通,所以產生積聚。如果將五積六聚當成寒熱積聚來治療,用地黃去除,反而會加重積聚。像寒性體虛的人,一定要忌用,否則會導致胸悶、滑腸、腹脹、食慾下降。 (如此看來,血痹的影響遍及全身。可以用這個方法,類推五痹以及六極、五勞的病症,結合八風、五運、六氣、四時之氣的病症,以及不屬於內因、外因的疾病,從它們的表象和氣機變化來判斷,整個身體就像一堵牆一樣清晰可見,也像在掌中觀察菴摩羅果一樣清楚。)

參: 地黃的幼苗葉子鋪在地面上,長不高,順著地面蔓延,生機偏向根部。根部切開入土後,可以橫向生長,也可以直向生長,不會因為堅硬的障礙而影響生長,真是得到了色空的道理。它的汁液呈深黃色,染到手上難以洗掉;它的味道甘甜,入口久久不散。吸取地髓的特性比較貪婪,所以種植地黃的土地會變得貧瘠,需要十年後才能恢復甘甜,可見它的藥力之強大。古人認為,乾地黃是脾的補腎藥,熟地黃是腎的補脾藥,這是非常明確的。

《本經》和《別錄》對地黃的解釋非常精詳深邃,讀了可以觸類旁通,不用再過多參考其他醫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