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方外奇方》~ 卷一 (3)
卷一 (3)
1. 升降部
加鹽泥封固。然後將擂盆坐於大水盆中。罐底先加文火。用扇扇之。先文後武。煆至五寸線香為度。退去炭火候冷。先埽去罐口外鹽泥。然後開罐取降於擂盆底內之藥。藥色以潔白如霜者為上。若青黃黑色。不可用。或以銀簪腳。與磨亮刀頭。略沾微唾。蘸藥在上。即刻起鏽者為佳。
用時用新綿花蘸藥。敲些許於膏藥上。比升藥更要少些。貼後兩杯熱茶時。即發痛。半日即止。毒重者。每日一換膏。毒輕者。貼兩三日亦不妨。若貼大腫毒上膏。先放些麝香、阿魏。然後上此藥少許貼之。若要做咬頭膏藥代針丸。將麵糊以竹片拌和做成細條。切作芝麻粒大小。
放膏心中對腫頭貼之。此藥不可沾在指頭上。沾則要疼痛發疱退皮。此藥陳久者。少痛。性和緩。卻要多用些。如第一次降完。藥色不白。可將罐內之藥刮淨。此藥無所用處。只將降於擂盆底內之藥刮出。另將水銀、火硝、生礬各五分。食鹽二分。並將擂盆內降不透之藥。與四味一併研和。
從新再入銀罐。照依前法降之。此藥若一次降不如法。不妨兩次三次連降。即降至十數次方能降好。計算已有水銀五錢在內矣。每次只將銀罐刷淨。或另換新罐。每次只要用水銀、火硝、生礬各五分。食鹽二分。直降到好方止。初起煎時。須要火候得法。若火候不及。則罐中結胎尚嫩。
水銀尚活。倒合轉來。非連胎墜入擂盆底內。即活水銀先流入擂盆底中。若火候太過。結胎太老。非水銀先已飛去。即有降不下之病。總以結胎不嫩不老為度。用烰炭火最得法。凡瘡毒已穿破。用水煉降藥法。新煉出白降丹研細。用元色緞五寸。將降藥篩勻緞上。卷緊以麻線捆紮極緊放瓦銚內。
清水煮約一伏時內。換水三次。將緞先取起掛風處陰乾。然後打開以雞翎埽下。收貯瓷瓶用之。並不痛楚。
一降,水銀(六錢),硃砂(二錢),雄黃(二錢),硼砂(二錢),甘草水煮硝(一兩),綠豆煮白砒(一錢),青鹽(三錢),制明礬(一兩),食鹽(一兩),共研末。用陽城罐裝藥在內。用火熔化結硬。再將新茶杯合在罐口上。四圍泥固。用銅杓一個。邊上畫後天八卦圖。
內放水六七分。將茶杯放在水內。陽城罐底朝上。四面以瓦合好。上放梗炭。文武火煉三炷香為度。去火候冷開看。茶杯內藥。有七八錢重。刮下研末。同二降再煉。
二降,水銀(一錢),硃砂(一錢),雄黃(一錢五分),硼砂(二錢五分),火硝(一兩二錢),明礬(二兩),皂礬(二兩),食鹽(一兩二錢),同前煉過藥。共和為末。同前煉法。煉完再同後煉。
三降,硼砂(二錢),青黛(四錢),白砒(一錢五分),水銀(六錢),明礬(六錢),同前煉過丹藥共研極細。同前丹煉三降。靈丹俱已煉成。其色雪白。勿見鐵器研細。加冰片(五釐),蟾酥(五釐),共研極細。瓷罐收貯。勿令出氣。凡遇痔漏癧塊。將成藥線插在毒內。治一切腫毒。及發背癰疽癧塊痔漏等毒。以去腐生新。立刻見效。
白話文:
將鹽泥封固罐子。然後將擂缽放在大水盆中。罐底先用小火加熱,並用扇子搧風,先小火後大火。燒到五寸線香燒完的程度。移開炭火等它冷卻。先掃去罐口外面的鹽泥,然後打開罐子,取出落在擂缽底內的藥。藥的顏色以潔白如霜為上品。如果呈現青色、黃色或黑色,就不能使用。或者用銀簪的末端,或是磨亮的刀頭,稍微沾點口水,蘸藥在上面,立刻生鏽的,就代表藥的品質很好。
使用時,用新的棉花沾取藥粉,輕輕敲一點在膏藥上,份量比升藥還要少。貼上後,喝兩杯熱茶的時間就會開始疼痛,大約半天就會停止。毒性較重的,每天換一次膏藥;毒性較輕的,貼兩三天也無妨。如果要貼在大腫毒上的膏藥,先放一些麝香、阿魏,然後再放少許這種藥貼上去。如果要製作能拔膿的膏藥,代替針刺,將麵糊用竹片攪拌成細條,切成芝麻粒大小。
放在膏藥中心,對著腫毒處貼上。這種藥不能沾到手指上,沾到會疼痛、起水泡、脫皮。這種藥放置久一點,疼痛感會比較少,藥性也會比較緩和,但就要多用一些。如果第一次煉製完,藥的顏色不夠白,可以將罐子裡的藥刮乾淨,這些藥就沒有用了。只要將落在擂缽底內的藥刮出。另外準備水銀、硝石、生明礬各五分,食鹽二分,並將擂缽內沒有完全煉透的藥,與這四種藥一起研磨均勻。
重新放進銀罐中,按照之前的方法煉製。這種藥如果一次煉製效果不佳,不妨煉製兩次、三次,甚至煉製十幾次才能成功。計算下來,裡面已經有五錢的水銀了。每次只要將銀罐刷乾淨,或者換一個新的罐子。每次只要用水銀、硝石、生明礬各五分,食鹽二分,一直煉製到成功為止。一開始加熱時,必須掌握火候。如果火候不夠,罐子內形成的結晶會太嫩,水銀還沒完全反應,會倒流回來,不是連著結晶一起掉入擂缽底,就是水銀先流進擂缽底中。如果火候太過,結晶太老,不是水銀先揮發掉,就是無法煉製成功。總之要掌握結晶不嫩不老的程度。用烰炭火最能掌握火候。凡是瘡毒已經破裂的,使用水煉法來處理這種藥。將新煉出的白色降丹研磨細緻,用五寸的原色綢緞,將降藥均勻篩在綢緞上,捲緊用麻繩紮緊,放在瓦銚中。
用清水煮約一個時辰,換水三次。將綢緞取出,掛在通風處陰乾,然後打開,用雞毛撣子掃下藥粉,收在瓷瓶中備用,這樣使用不會感到疼痛。
第一種煉製方法:水銀(六錢)、硃砂(二錢)、雄黃(二錢)、硼砂(二錢)、用甘草水煮過的硝石(一兩)、用綠豆煮過的白砒(一錢)、青鹽(三錢)、製過的明礬(一兩)、食鹽(一兩),一起研磨成粉末。用陽城罐裝藥在裡面,用火熔化結硬。再將一個新的茶杯蓋在罐口上,四周用泥封固。用一個銅勺,邊緣畫上後天八卦圖。
裡面裝入六七分水,將茶杯放在水裡,陽城罐底朝上,四面用瓦片蓋好,上面放木炭,用文火和武火煉製三炷香的時間。移開火等冷卻後打開看,茶杯內的藥,有七八錢重,刮下來研磨成粉末,和第二種煉製方法的藥一起再煉製。
第二種煉製方法:水銀(一錢)、硃砂(一錢)、雄黃(一錢五分)、硼砂(二錢五分)、硝石(一兩二錢)、明礬(二兩)、皂礬(二兩)、食鹽(一兩二錢),和前面煉製過的藥,混合研磨成粉末。用相同的方法煉製。煉製完成後,再和後面煉製的藥一起。
第三種煉製方法:硼砂(二錢)、青黛(四錢)、白砒(一錢五分)、水銀(六錢)、明礬(六錢),和前面煉製好的丹藥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用相同的方法煉製三次。靈丹就煉製完成了,顏色雪白。不要用鐵器研磨,研磨細緻後,加入冰片(五釐)、蟾酥(五釐),一起研磨極細,用瓷罐收好,不要讓它漏氣。凡是遇到痔瘡、瘰癧等症狀,將製好的藥線插在病灶處。可治療一切腫毒,以及發背、癰疽、瘰癧、痔瘡等毒,有去腐生新的功效,效果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