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奐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~ 卷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)

1. 點頭部

代刀丸,白丁香(一錢),蓖麻仁(一錢),生白砒(三分),共研為丸如黍米大。凡一切腫毒。內腫已成。懼開刀者。用一粒放患頂。外以膏封之。次日即能破頭。

又方,斑蝥(二十個),巴豆(四十粒),共為末和丸。如胡椒大。每用一丸放患頂上膏封。

萬應代針膏,硼砂(一錢五分),血竭(一錢五分),輕粉(一錢五分),蟾酥(五分),連頭蜈蚣(一條炙),麝香(一分),冰片(少許),雄黃(一錢),共為末。用好蜜和成膏。凡一切惡疽生於胸背。毒大欲死者。用小針將頭撥破。以藥搽上一粒。膏封過夜。次早即破膿。

咬頭膏,銅青,松香,乳香,沒藥,杏仁,生木鱉粉,蓖麻仁(各等分),巴豆(不去油加倍),搗成膏。每兩膏內加白砒(一分),搗勻。臨用。取綠豆大一粒。放患頂。用膏藥蓋之。潰後即揭下洗淨。換貼另藥。凡胎前產後忌用。

替針丸,川烏,草烏,五靈脂(各二錢),輕粉(一分),粉霜(一分),斑蝥(二十個去翅足),巴豆(二十個去皮),上先將二烏、靈脂為末研勻。次入輕粉、粉霜研勻後。入巴豆、斑蝥。以水調和為錠子。

白話文:

點頭部

第一個方子:用代刀丸治療腫毒。藥方成分為白丁香、蓖麻仁、生砒霜,研磨成黍米大小的藥丸。對於腫毒已成,害怕動刀的病人,取一粒藥丸放置患處頂端,外敷膏藥,隔天就能潰破。

第二個方子:用斑蝥和巴豆製成胡椒大小的藥丸,放置患處頂端,外敷膏藥。

第三個方子:萬應代針膏治療胸背部惡性腫毒。藥方成分為硼砂、血竭、輕粉、蟾酥、蜈蚣、麝香、冰片、雄黃,用蜂蜜調製成膏藥。對於毒性很大、危及生命的惡性腫毒,用針將腫毒挑破,塗上藥膏,外敷膏藥過夜,隔天就能排出膿液。

第四個方子:咬頭膏治療腫毒。藥方成分為銅青、松香、乳香、沒藥、杏仁、生木鱉粉、蓖麻仁、巴豆(巴豆需加倍且不去油),搗成膏藥,每兩膏藥中加入砒霜。使用時取綠豆大小藥膏一粒,放置患處頂端,用膏藥蓋住。潰爛後揭下清洗,再換貼其他藥物。孕期及產後禁用。

第五個方子:替針丸治療腫毒。藥方成分為川烏、草烏、五靈脂、輕粉、粉霜、斑蝥、巴豆,將川烏、草烏、五靈脂研磨成粉後,再加入輕粉、粉霜、巴豆、斑蝥,用水調和成藥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