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 卷第二十一 (17)
卷第二十一 (17)
1. 本病論篇第七十三
黃帝問曰:天元九窒,余已知之,願聞氣交,何名失守?岐伯曰:謂其上下升降,遷正退位,各有經論,上下各有不前,故名失守也。是故氣交失易位,氣交乃變,變易非常,即四時失序,萬化不安,變民病也。
帝曰:升降不前,願聞其故,氣交有變,何以明知?
岐伯曰:昭乎問哉!明乎道矣。氣交有變,是為天地機,但欲降而不得降者,地窒刑之。又有五運太過,而先天而至者,即交不前,但欲升而不得其升,中運抑之,但欲降而不得其降,中運抑之。於是有升之不前,降之不下者,有降之不下,升而至天者,有升降俱不前,作如此之分別,即氣交之變,變之有異,常各各不同,災有微甚者也。
帝曰,願聞氣交遇會勝抑之由,變成民病,輕重何如?岐伯曰:勝相會,抑伏使然。是故辰戌之歲,木氣升之,主逢天柱,勝而不前。又遇庚戌,金運先天,中運勝之,忽然不前。木運昇天,金乃抑之,升而不前,即清生風少,肅殺於春,露霜復降,草木乃萎。民病溫疫早發,咽嗌乃干,四肢滿,肢節皆痛。
久而化郁,即大風摧拉,折隕鳴紊。民病卒中偏痹,手足不仁。
是故巳亥之歲,君火昇天,主窒天蓬,勝之不前。又厥陰木遷正,則少陰未得昇天,水運以至其中者。君火欲升,而中水運抑之,升之不前,即清寒復作,冷生旦暮。民病伏陽,而內生煩熱,心神驚悸,寒熱間作。日久成郁,即暴熱乃至,赤風腫翳,化疫,溫癘暖作,赤氣彰而化火疫,皆煩而躁渴,渴甚治之以泄之可止。
是故子午之歲,太陰昇天,主窒天衝,勝之不前。又或遇壬子,木運先天而至者,中木遇抑之也。昇天不前,即風埃四起,時舉埃昏,雨濕不化。民病風厥涎潮,偏痹不隨,脹滿。久而伏郁,即黃埃化疫也,民病夭亡,臉肢府黃疸滿閉,濕令弗布,雨化乃微。
是故丑未之年,少陽昇天,主窒天蓬,勝之不前。又或遇太陰未遷正者,即少陽未昇天也,水運以至者。昇天不前,即寒雰反布,凜冽如冬,水復涸,冰再結,暄暖乍作,冷復布之,寒暄不時。民病伏陽在內,煩熱生中,心神驚駭,寒熱間爭。以成久郁,即暴熱乃生,赤風氣瞳翳,化成郁癘,乃化作伏熱內煩,痹而生厥,甚則血溢。
是故寅申之年,陽明昇天,主窒天英,勝之不前。又或遇戊申戊寅,火運先天而至。金欲昇天,火運抑之,升之不前,即時雨不降,西風數舉,鹹鹵燥生。民病上熱,喘嗽血溢。久而化郁,即白埃翳霧,清生殺氣,民病脅滿悲傷,寒鼽嚏嗌乾,手拆皮膚燥。
是故卯酉之年,太陽昇天,主窒天芮,勝之不前。又遇陽明未遷正者,即太陽未昇天也,土運以至。水欲昇天,土運抑之,升之不前,即濕而熱蒸,寒生兩間。民病注下,食不及化。久而成郁,冷來客熱,冰雹卒至。民病厥逆而噦,熱生於內,氣痹於外,足脛痠疼,反生心悸懊熱,暴煩而復厥。
白話文:
本病論篇第七十三
黃帝問道,天元九窒我已了解,但想了解氣的交感失常,應該如何稱呼?岐伯回答:指氣的升降出入,錯亂失位,各有其規律,上下互相阻礙,因此稱為失守。所以氣的交感失常而錯位,氣的變化異常,就如同四季失序,萬物不安,導致人民生病。
黃帝問道:升降失常,是什麼原因?氣的交感變化,如何能明知?
岐伯回答:您問得真好!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。氣的交感變化,是天地之機,想要下降卻不能下降的,是地氣阻塞所致。還有五運太過,而先天的氣機到達,就會導致氣的交感失常,想要上升卻不能上升的,是中運所抑制;想要下降卻不能下降的,也是中運所抑制。因此,有上升卻不能上升,下降卻不能下降的;有下降卻不能下降,上升卻到達天上的;有升降都停止的,如此區分,就是氣的交感變化,變化各有不同,災害的輕重也不同。
黃帝問道:想了解氣的交感相遇、相剋、相制的原因,以及如何變成人民的疾病,其輕重如何?岐伯回答:相剋相合,互相抑制,就是這個道理。所以辰戌年,木氣上升,主宰天柱星,因受阻而不能上升。又遇到庚戌年,金運先天,中運勝之,忽然停止上升。木氣上升,金氣抑制它,導致上升受阻,就會清氣不足,寒邪侵犯春季,露霜下降,草木枯萎。人民因此患溫疫,早期發病,咽喉乾燥,四肢沉重,關節疼痛。
時間久了,就會化為鬱滯之氣,導致大風摧折,萬物凋零。人民因此患中風、偏癱,手足麻木。
所以巳亥年,君火上升,主宰天蓬星,因受阻而不能上升。又因為厥陰木遷移正位,少陰之氣不能上升,水運到達其中。君火想上升,卻被中運的水氣抑制,導致上升受阻,就會清寒之氣再次出現,寒冷在清晨和傍晚加重。人民因此患伏陽,內生煩熱,心神驚悸,寒熱往復。時間久了,就會化為鬱滯之氣,導致暴熱,出現赤色斑疹,化為疫病,溫疫流行,赤色之氣明顯,化為火疫,都會煩躁、口渴,渴甚者,瀉下治療可以止渴。
所以子午年,太陰上升,主宰天衝星,因受阻而不能上升。又或者遇到壬子年,木運先天而至,中木受抑制。上升受阻,就會塵埃四起,時常昏暗,雨水不能蒸發。人民因此患風厥、涎潮,偏癱不痊癒,腹部脹滿。時間久了,就會化為鬱滯之氣,導致黃埃化為疫病,人民因此夭亡,面部和四肢出現黃疸,身體閉塞,水濕不能分佈,雨水稀少。
所以丑未年,少陽上升,主宰天蓬星,因受阻而不能上升。又或者遇到太陰未遷移正位,少陽之氣不能上升,水運到達其中。上升受阻,就會寒氣彌漫,寒冷如同冬季,水又乾涸,冰又結成,溫暖忽至,寒冷又彌漫,寒暖無常。人民因此患伏陽,內生煩熱,心神驚駭,寒熱往復。時間久了,就會化為鬱滯之氣,導致暴熱,出現赤色斑疹,化為鬱疫,化為伏熱、內煩,痺證、厥證,嚴重者甚至出血。
所以寅申年,陽明上升,主宰天英星,因受阻而不能上升。又或者遇到戊申、戊寅年,火運先天而至。金氣想上升,火氣抑制它,導致上升受阻,就會時雨不降,西風盛行,乾燥燥熱。人民因此患上熱、咳嗽、咳血。時間久了,就會化為鬱滯之氣,導致白埃霧靄,清氣殺氣,人民因此患脅痛、悲傷、寒氣、噴嚏、咽喉乾燥、手足開裂、皮膚乾燥。
所以卯酉年,太陽上升,主宰天芮星,因受阻而不能上升。又遇到陽明未遷移正位,太陽之氣不能上升,土運到達其中。水氣想上升,土氣抑制它,導致上升受阻,就會濕熱蒸騰,寒冷發生於兩側。人民因此患瀉痢,飲食不能消化。時間久了,就會化為鬱滯之氣,導致寒邪入侵而出現發熱,冰雹突然而至。人民因此患厥逆、呃逆,內有熱邪,外有氣滯,足脛酸痛,反覆出現心悸、煩熱,暴躁而厥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