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 卷第二十一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一 (10)

1.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

五氣之發,不當位者何也?岐伯曰:命其差。帝曰:差有數乎?岐伯曰:後皆三十度而有奇也。帝曰:氣至而先後者何?岐伯曰:運太過則其至先,運不及則其至後,此候之常也。帝曰:當時而至者何也?岐伯曰:非太過非不及,則至當時,非是者眚也。帝曰:善。氣有非時而化者何也?岐伯曰:太過者當其時,不及者歸其己勝也。

帝曰:四時之氣,至有早晏高下左右,其候何如?岐伯曰:行有逆順,至有遲速,故太過者化先天,不及者化後天。帝曰:願聞其行何謂也?岐伯曰:春氣西行,夏氣北行,秋氣東行,冬氣南行。故春氣始於下,秋氣始於上,夏氣始於中,冬氣始於標。春氣始於左,秋氣始於右,冬氣始於後,夏氣始於前。

此四時正化之常。故至高之地,冬氣常在,至下之地,春氣常在,必謹察之。帝曰:善。

黃帝問曰:五運六氣之應見,六化之正,六變之紀何如?岐伯對曰:夫六氣正紀,有化有變,有勝有復,有用有病,不同其候,帝欲何乎?帝曰:願盡聞之。岐伯曰:請遂言之。夫氣之所至也,厥陰所至為和平,少陰所至為暄,太陰所至為埃溽,少陽所至為炎暑,陽明所至為清勁,太陽所至為寒雰,時化之常也。

厥陰所至為風府為璺啟,少陰所至為火府為舒榮,太陰所至為雨府為員盈,少陽所至為熱府為行出,陽明所至為司殺府為庚蒼,太陽所至為寒府為歸藏,司化之常也。厥陰所至為生為風搖,少陰所至為榮為形見,太陰所至為化為雲雨,少陽所至為長為番鮮,陽明所至為收為霧露,太陽所至為藏為周密,氣化之常也。

厥陰所至為風生,終為肅;少陰所至為熱生,中為寒;太陰所至為濕生,終為注雨;少陽所至為火生,終為蒸溽;陽明所至為燥生,終為涼;太陽所至為寒生,中為溫。德化之常也。厥陰所至為毛化,少陰所至為羽化,太陰所至為倮化,少陽所至為羽化,陽明所至為介化,太陽所至為鱗化,德化之常也。

厥陰所至為生化,少陰所至為榮化,太陰所至為濡化,少陽所至為茂化,陽明所至為堅化,太陽所至為藏化,布政之常也。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,少陰所至為大暄寒,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,少陽所至為飄風燔燎霜凝,陽明所至為散落溫,太陽所至為寒雪冰雹白埃,氣變之常也。

厥陰所至為撓動為迎隨,少陰所至為高明焰為曛,太陰所至為沉陰為白埃為晦暝,少陽所至為光顯為彤雲為曛,陽明所至為煙埃為霜為勁切為淒鳴,太陽所至為剛固為堅芒為立,令行之常也。厥陰所至為裡急,少陰所至為瘍胗身熱,太陰所至為積飲痞隔,少陽所至為嚏嘔為瘡瘍,陽明所至為浮虛,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,病之常也。

白話文:

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

五氣的發作,若不在其應有的時位,是什麼原因?岐伯回答:這是因為氣運的偏差。黃帝問:偏差有固定的度數嗎?岐伯答:通常相差三十度有餘。黃帝問:氣候來臨有先後之分,為何如此?岐伯答:若氣運過盛,則會提前到來;若氣運不足,則會延遲到來,這是氣候變化的常規。黃帝問:氣候按時而至又是何故?岐伯答:若氣運既不過盛也不不足,便會準時而至,否則就會有災害。黃帝說:好。氣候有時會在不當令時出現變化,這是為何?岐伯答:過盛的氣運會在其當令時顯現,不足的氣運則會被其所克的氣運取代。

黃帝問:四季之氣的來臨,有早晚、高低、左右的差異,其徵候如何?岐伯答:氣的運行有順逆,來臨有快慢,因此過盛的氣運會提前變化,不足的氣運會延後變化。黃帝問:請說明氣的運行方向。岐伯答:春氣向西行,夏氣向北行,秋氣向東行,冬氣向南行。因此,春氣始於下方,秋氣始於上方,夏氣始於中央,冬氣始於表層。春氣始於左側,秋氣始於右側,冬氣始於後方,夏氣始於前方。

這是四季正常變化的規律。在極高的地方,冬氣常存;在極低的地方,春氣常存,必須仔細觀察。黃帝說:好。

黃帝問:五運六氣的相應表現,六種正常變化與異常變化的規律如何?岐伯答:六氣的正規變化,有正常化育、異常變動、相勝相復、作用與病變,其徵候各不相同,您想瞭解哪方面?黃帝說:請全部說明。岐伯答:讓我詳細解釋。

當六氣來臨時:

  • 厥陰之氣帶來平和,
  • 少陰之氣帶來溫暖,
  • 太陰之氣帶來濕濁,
  • 少陽之氣帶來炎熱,
  • 陽明之氣帶來清涼勁爽,
  • 太陽之氣帶來寒霧,這是時令變化的常態。

厥陰之氣主掌風府,使萬物萌發;少陰之氣主掌火府,使萬物舒展繁榮;太陰之氣主掌雨府,使萬物充盈;少陽之氣主掌熱府,使萬物生長顯現;陽明之氣主掌肅殺之府,使萬物凋零蒼勁;太陽之氣主掌寒府,使萬物歸藏,這是司職變化的常態。

厥陰之氣主生發,表現為風動搖曳;少陰之氣主繁榮,表現為形體顯現;太陰之氣主化育,表現為雲雨滋潤;少陽之氣主成長,表現為茂盛鮮明;陽明之氣主收斂,表現為霧露清冷;太陽之氣主閉藏,表現為嚴密潛伏,這是氣化作用的常態。

厥陰之氣初生風,終歸肅殺;少陰之氣初生熱,中現寒象;太陰之氣初生濕,終成大雨;少陽之氣初生火,終成濕熱;陽明之氣初生燥,終歸涼爽;太陽之氣初生寒,中現溫暖,這是德化作用的常態。

厥陰之氣使生物生毛,少陰之氣使生物生羽,太陰之氣使生物裸露無毛,少陽之氣使生物生羽,陽明之氣使生物生甲殼,太陽之氣使生物生鱗片,這是德化作用的另一表現。

厥陰之氣主生發化育,少陰之氣主繁榮化育,太陰之氣主滋潤化育,少陽之氣主茂盛化育,陽明之氣主堅固化育,太陽之氣主閉藏化育,這是氣運布政的常態。

厥陰之氣異常時,會引發狂風後轉大涼;少陰之氣異常時,會極熱後轉嚴寒;太陰之氣異常時,會雷雨暴風交加;少陽之氣異常時,會旋風烈火後凝霜;陽明之氣異常時,會萬物凋零後轉溫;太陽之氣異常時,會寒雪冰雹伴白霧,這是氣變的常態。

厥陰之氣作用時,表現為擾動與順逆;少陰之氣作用時,表現為明亮火焰與昏暗;太陰之氣作用時,表現為陰沈白霧與昏暗;少陽之氣作用時,表現為光輝紅雲與昏暗;陽明之氣作用時,表現為煙塵霜露與淒厲;太陽之氣作用時,表現為堅固鋒芒與直立,這是氣令運行的常態。

厥陰之氣致病時,會引發筋脈拘急;少陰之氣致病時,會引發瘡疹發熱;太陰之氣致病時,會引發積飲胸悶;少陽之氣致病時,會引發噴嚏嘔吐與瘡瘍;陽明之氣致病時,會引發浮腫虛弱;太陽之氣致病時,會引發關節屈伸不利,這是疾病表現的常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