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,唐·王冰次

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 卷第二十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一 (2)

1.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

適氣同異,多少制之,同寒濕者燥熱化,異寒濕者燥濕化,故同者多之,異者少之,用寒遠寒,用涼遠涼,用溫遠溫,用熱遠熱,食宜同法。有假者反常,反是者病,所謂時也。

帝曰:善。陽明之政奈何?岐伯曰:卯酉之紀也。

陽明,少角,少陰,清熱勝復同,同正商。丁卯歲會,丁酉,其運風清熱。

少角(初正),太徵,少宮,太商,少羽(終)

陽明,少徵,少陰,寒雨勝復同,同正商。癸卯(同歲會),癸酉(同歲會),其運熱寒雨。

少徵,太宮,少商,太羽(終),太角(初)

陽明,少宮,少陰,風涼勝復同。己卯,己酉,其運雨風涼。

少宮,太商,少羽(終),少角(初),太徵

陽明,少商,少陰,熱寒勝復同,同正商。乙卯天符,乙酉歲會,太一天符。其運涼熱寒。

少商,太羽(終),太角(初),少徵,太宮

陽明,少羽,少陰,雨風勝復同,同少宮。辛卯,辛酉,其運寒雨風。

少羽(終),少角(初),太徵,少宮,太商

凡此陽明司天之政,氣化運行後天,天氣急,地氣明,陽專其令,炎暑大行,物燥以堅,淳風乃治,風燥橫運,流於氣交,多陽少陰,云趨雨府,濕化乃敷。燥極而澤,其谷白丹,間谷命太者,其耗白甲品羽,金火合德,上應太白熒惑。其政切,其令暴,蟄蟲乃見,流水不冰,民病咳嗌塞,寒熱發,暴振凓癃閟,清先而勁,毛蟲乃死,熱後而暴,介蟲乃殃,其發躁,勝復之作,擾而大亂,清熱之氣,持於氣交。初之氣,地氣遷,陰始凝,氣始肅,水乃冰,寒雨化。

其病中熱脹,面目浮腫,善眠,鼽衄嚏欠嘔,小便黃赤,甚則淋。二之氣,陽乃布,民乃舒,物乃生榮。厲大至,民善暴死。三之氣,天政布,涼乃行,燥熱交合,燥極而澤,民病寒熱。四之氣,寒雨降。病暴僕,振慄譫妄,少氣嗌乾引飲,及為心痛癰腫瘡瘍瘧寒之疾,骨痿血便。

五之氣,春令反行,草乃生榮,民氣和。終之氣,陽氣布,候反溫,蟄蟲來見,流水不冰,民乃康平,其病溫。故食歲谷以安其氣,食間谷以去其邪,歲宜以咸以苦以辛,汗之清之散之,安其運氣,無使受邪,折其鬱氣,資其化源。以寒熱輕重少多其制,同熱者多天化,同清者多地化,用涼遠涼,用熱遠熱,用寒遠寒,用溫遠溫,食宜同法。有假者反之,此其道也。

反是者,亂天地之經,擾陰陽之紀也。

帝曰:善。少陽之政奈何?岐伯曰:寅申之紀也。

少陽,太角,厥陰,壬寅(同天符),壬申(同天符),其運風鼓,其化鳴紊啟坼,其變振拉摧拔,其病掉眩支脅驚駭。

太角(初正),少徵,太宮,少商,太羽(終)

少陽,太徵,厥陰,戊寅天符,戊申天符,其運暑,其化暄囂鬱燠,其變炎烈沸騰,其病上熱鬱血溢血泄心痛。

白話文:

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

氣候的寒熱溫燥,要根據其相同或不同的性質和輕重來調理。如果都是寒濕,就用燥熱來化解;如果寒濕和燥熱不同,就用燥濕來化解。相同的性質,用得多;不同的性質,用得少。用寒藥就要避免再用寒藥,用涼藥就要避免再用涼藥,用溫藥就要避免再用溫藥,用熱藥就要避免再用熱藥,飲食也要遵循同樣的原則。如果病情有虛假之處,就要反其道而行之;違背這個原則,就會生病,這就是所謂的天時。

黃帝說:很好。陽明(經絡)的運作規律是怎樣的呢?岐伯說:在卯酉兩個時辰(季節)的運作規律。

陽明經、少角星、少陰經,清熱之氣盛行,並與少陰經一起,共同運作,與正商(音同「商」)相應。丁卯年(歲會)、丁酉年,其運勢是風清熱。

少角(初正)、太徵、少宮、太商、少羽(終)

陽明經、少徵星、少陰經,寒雨之氣盛行,並與少陰經一起,共同運作,與正商相應。癸卯年(歲會)、癸酉年(歲會),其運勢是熱寒雨。

少徵、太宮、少商、太羽(終)、太角(初)

陽明經、少宮星、少陰經,風涼之氣盛行,並與少陰經一起,共同運作。己卯年、己酉年,其運勢是雨風涼。

少宮、太商、少羽(終)、少角(初)、太徵

陽明經、少商星、少陰經,熱寒之氣盛行,並與少陰經一起,共同運作,與正商相應。乙卯年(天符)、乙酉年(歲會),太一天符,其運勢是涼熱寒。

少商、太羽(終)、太角(初)、少徵、太宮

陽明經、少羽星、少陰經,雨風之氣盛行,並與少宮星一起共同運作。辛卯年、辛酉年,其運勢是寒雨風。

少羽(終)、少角(初)、太徵、少宮、太商

總之,陽明經司天(主宰天地)的運作規律,氣化運行於後天,天氣急促,地氣明亮,陽氣專其令,炎熱盛行,萬物乾燥而堅實,清新的和風才能治療疾病。風燥之氣橫向運行,流於氣交(氣候交替),陽氣多陰氣少,雲氣趨向雨府,濕氣開始滋潤。乾燥到極點而滋潤,穀物豐收,間谷(非主要穀物)豐收的年份,其產量減少,金火相合,上應太白星與熒惑星。其政令嚴厲,其氣勢猛烈,蟄伏的蟲子出現,流水不結冰,百姓患咳嗽、咽喉阻塞、寒熱發作、暴瀉、小便不利等病症,初期氣勢強勁,毛蟲死亡;熱症後期猛烈,昆蟲受災,其發作躁狂,勝復之氣(氣候交替)作祟,擾亂氣候秩序,清熱之氣,執掌於氣候交替之時。初期的氣候,地氣轉移,陰氣開始凝結,氣候開始肅殺,水開始結冰,寒雨而至。

其病症為:體內燥熱脹滿,面目浮腫,嗜睡,流鼻涕、打噴嚏、噁心嘔吐,小便黃赤,嚴重者會尿頻。第二個階段,陽氣開始散布,人民感到舒暢,萬物開始生長茂盛。疾病蔓延,人民容易暴亡。第三個階段,天時運作,涼爽之氣開始運行,燥熱交合,乾燥到極點而滋潤,人民患寒熱病。第四個階段,寒雨下降,疾病暴發,患者身體震顫、神志不清、氣少、咽喉乾燥、想喝水,以及心痛、癰腫、瘡瘍、瘧疾、寒症等疾病,骨頭萎縮、大便出血。

第五個階段,春天反常,草木生長茂盛,人民氣息平和。最後一個階段,陽氣散布,氣候反常溫暖,蟄伏的蟲子出現,流水不結冰,人民安康,其病症為溫病。因此,應該食用當季穀物以安和其氣,食用非當季穀物以去除邪氣,一年四季應該食用鹹、苦、辛的食物,通過出汗、清熱、散寒來調節身體,使氣機運行順暢,不要受到邪氣侵襲,疏通鬱結之氣,滋養人體的化生之源。用寒熱藥的輕重多少來加以調理,相同的熱症要多用天(陽)的化法,相同的清症要多用地(陰)的化法。用涼藥就要避免再用涼藥,用熱藥就要避免再用熱藥,用寒藥就要避免再用寒藥,用溫藥就要避免再用溫藥,飲食也要遵循同樣的原則。如果病情有虛假之處,就要反其道而行之,這就是其方法。

違背這個原則,就會擾亂天地運行規律,打亂陰陽的秩序。

黃帝說:很好。少陽(經絡)的運作規律是怎樣的呢?岐伯說:在寅申兩個時辰(季節)的運作規律。

少陽經、太角星、厥陰經,壬寅年(同天符)、壬申年(同天符),其運勢是風鼓,其變化是鳴紊啟坼,其病症是頭暈目眩、支撐不住、脅肋疼痛、驚恐不安。

太角(初正)、少徵、太宮、少商、太羽(終)

少陽經、太徵星、厥陰經,戊寅年(天符)、戊申年(天符),其運勢是暑熱,其變化是暄囂鬱燠,其病症是上焦燥熱、鬱血、出血、泄瀉、心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