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 卷第三 (2)
卷第三 (2)
1.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
黃帝問曰:余聞方士,或以腦髓為臟,或以腸胃為臟,或以為腑,敢問更相反,皆自謂是,不知其道,願聞其說。岐伯對曰:腦髓骨脈膽女子胞,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,皆藏於陰而象於地,故藏而不瀉,名曰奇恆之府。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,此五者,天氣之所生也,其氣象天,故瀉而不藏,此受五臟濁氣,名曰傳化之府,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。魄門亦為五臟使,水穀不得久藏。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「我聽說精通醫術的人,有的把腦髓稱為臟,有的把腸胃稱為臟,還有人把這些都稱為腑。如果有人提出不同意見,他們也都堅持自己的看法。不知道誰的說法是正確的,希望聽聽你的見解。」
岐伯回答:「腦、髓、骨、脈、膽和女子的胞,這些都是由地氣所生,儲藏陰精,它們的性質與地相似,所以能夠藏而不洩,被稱為奇恆之腑。而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,是由天氣所生,性質與天相似,因此能夠排洩而不儲藏。這些腑負責接受五臟的濁氣並將其排出,所以稱為傳化之腑,濁氣不能在這些地方久留,必須及時排出。此外,肛門也受五臟支配,負責排洩功能,以確保食物的殘渣不滯留體內。」
所謂五臟者,藏精氣而不瀉也,故滿而不能實。六腑者,傳化物而不藏,故實而不能滿也。所以然者,水穀入口,則胃實而腸虛;食下,則腸實而胃虛。故曰實而不滿,滿而不實也。
白話文:
五臟貯藏精氣而不外洩,因此總是保持精氣充盈。六腑則消化並傳輸飲食,不作長期儲藏,所以它們能夠被充實,但不會保持一直盈滿的狀態。當食物進入口中並下行,胃被充滿而腸是空的;食物再向下,腸被充滿而胃則變空。因此,六腑只是暫時的充實,而非一直盈滿,五臟則是保持盈滿而非一時充實。
帝曰: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?岐伯曰:胃者,水穀之海,六腑之大源也。五味入口,藏於胃以養五臟氣,氣口亦太陰也。
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,皆出於胃,變見於氣口。故五氣入鼻,藏於心肺,心肺有病,而鼻為之不利也。凡治病必察其下,適其脈,觀其志意,與其病也。拘於鬼神者,不可與言至德。惡於針石者,不可與言至巧。病不許治者,病必不治,治之無功矣。
白話文:
黃帝問:「為什麼氣口的脈象能反映五臟的狀況呢?」
岐伯回答:「胃是水谷之海,是六腑的源頭。飲食五味通過口進入人體,儲藏在胃中以滋養五臟的精氣。氣口位於手太陰肺經的路徑,五臟六腑的氣和味都來源於胃,因此,五臟六腑的變化能夠從氣口反映出來。五氣從鼻進入人體,儲藏在心肺中,當心肺發生病變時,鼻子就會感到不適。」
「總而言之,治療疾病時,必須全面審察患者上下的狀況,辨明脈象,觀察其精神狀態和症狀。對於那些迷信鬼神的人,不要與他們談論醫學理論;討厭針灸治療的,也不要向他們解釋醫療技術;而那些得病卻拒絕治療的人,他們的病是無法治癒的,即使勉強施治,也難以奏效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