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,唐·王冰次

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 卷第十九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九 (3)

1. 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

帝曰:寒暑燥濕風火,在人合之奈何?其於萬物何以生化?岐伯曰:東方生風,風生木,木生酸,酸生肝,肝生筋,筋生心。其在天為玄,在人為道,在地為化。化生五味,道生智,玄生神,化生氣。神在天為風,在地為木,在體為筋,在氣為柔,在臟為肝。其性為暄,其德為和,其用為動,其色為蒼,其化為榮,其蟲毛,其政為散,其令宣發,其變摧拉,其眚為隕,其味為酸,其志為怒。怒傷肝,悲勝怒;風傷肝,燥勝風;酸傷筋,辛勝酸。

南方生熱,熱生火,火生苦,苦生心,心生血,血生脾。其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,在體為脈,在氣為息,在臟為心。其性為暑,其德為顯,其用為躁,其色為赤,其化為茂,其蟲羽,其政為明,其令鬱蒸,其變炎爍,其眚燔焫,其味為苦,其志為喜。喜傷心,恐勝喜;熱傷氣,寒勝熱;苦傷氣,咸勝苦。

中央生濕,濕生土,土生甘,甘生脾,脾生肉,肉生肺。其在天為濕,在地為土,在體為肉,在氣為充,在臟為脾。其性靜兼,其德為濡,其用為化,其色為黃,其化為盈,其蟲倮,其政為謐,其令雲雨,其變動注,其眚淫潰,其味為甘,其志為思。思傷脾,怒勝思;濕傷肉,風勝濕;甘傷脾,酸勝甘。

西方生燥,燥生金,金生辛,辛生肺,肺生皮毛,皮毛生腎。其在天為燥,在地為金,在體為皮毛,在氣為成,在臟為肺,其性為涼,其德為清,其用為固,其色為白,其化為斂,其蟲介,其政為勁,其令霧露,其變肅殺,其眚蒼落,其味為辛,其志為憂。憂傷肺,喜勝憂;熱傷皮毛,寒勝熱;辛傷皮毛,苦勝辛。

北方生寒,寒生水,水生咸,咸生腎,腎生骨髓,髓生肝。其在天為寒,在地為水,在體為骨,在氣為堅,在臟為腎。其性為凜,其德為寒,其用為□,其色為黑,其化為肅,其蟲鱗,其政為靜,其令□□,其變凝冽,其眚冰雹,其味為咸,其志為恐。恐傷腎,思勝恐;寒傷血,燥勝寒;咸傷血,甘勝咸。

五氣更立,各有所先,非其位則邪,當其位則正。帝曰:病生之變何如?岐伯曰:氣相得則微,不相得則甚。帝曰:主歲何如?岐伯曰:氣有餘,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;其不及,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,己所勝輕而侮之。侮反受邪,侮而受邪,寡於畏也。帝曰:善。

白話文:

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

黃帝問道:寒、暑、燥、濕、風、火這六種氣候,對人體有什麼影響?它們又是如何使萬物化育生長的?

岐伯回答:東方產生風,風生木,木生酸味,酸味滋養肝臟,肝臟生筋,筋生心。在天上是玄妙之氣,在人體是運行之道,在大地是化育之功。化育之功產生五種味道,運行之道產生智慧,玄妙之氣產生精神,化育之功產生元氣。精神在天上是風,在地上是木,在人體是筋,在氣是柔順,在臟腑是肝。肝的特性是溫和,德性是平和,作用是活動,顏色是青色,化生作用是繁榮,其所生的蟲是毛蟲,其政令是舒展散佈,其時令是宣發萬物,其變化是摧折拉扯,其災害是隕落,其味道是酸,其情志是怒。怒傷肝,悲哀能剋制怒氣;風傷肝,燥氣能剋制風氣;酸味傷筋,辛辣能剋制酸味。

南方產生熱,熱生火,火生苦味,苦味滋養心臟,心臟生血,血生脾。在天上是炎熱之氣,在地上是火,在人體是脈搏,在氣是呼吸,在臟腑是心臟。心的特性是炎熱,德性是顯著,作用是活躍,顏色是紅色,化生作用是茂盛,其所生的蟲是羽毛,其政令是光明,其時令是鬱蒸,其變化是炎熱炙烤,其災害是燔燒灼傷,其味道是苦,其情志是喜悅。喜悅傷心,恐懼能剋制喜悅;熱傷氣,寒能剋制熱;苦味傷氣,鹹味能剋制苦味。

中央產生濕,濕生土,土生甘味,甘味滋養脾臟,脾臟生肉,肉生肺。在天上是濕潤之氣,在地上是土,在人體是肌肉,在氣是充盈,在臟腑是脾臟。脾的特性是平和兼具,德性是滋潤,作用是轉化,顏色是黃色,化生作用是充盈,其所生的蟲是無毛蟲,其政令是安寧,其時令是雲雨,其變化是活動流注,其災害是淫濕潰爛,其味道是甘,其情志是思慮。思慮傷脾,怒氣能剋制思慮;濕傷肌肉,風能剋制濕;甘味傷脾,酸味能剋制甘味。

西方產生燥,燥生金,金生辛味,辛味滋養肺臟,肺臟生皮毛,皮毛生腎。在天上是乾燥之氣,在地上是金,在人體是皮毛,在氣是成熟,在臟腑是肺臟。肺的特性是寒冷,德性是清淨,作用是固守,顏色是白色,化生作用是收斂,其所生的蟲是介殼蟲,其政令是剛強,其時令是霧露,其變化是肅殺,其災害是枯萎凋落,其味道是辛辣,其情志是憂愁。憂愁傷肺,喜悅能剋制憂愁;熱傷皮毛,寒能剋制熱;辛辣傷皮毛,苦味能剋制辛辣。

北方產生寒,寒生水,水生鹹味,鹹味滋養腎臟,腎臟生骨髓,骨髓生肝。在天上是寒冷之氣,在地上是水,在人體是骨頭,在氣是堅固,在臟腑是腎臟。腎的特性是嚴寒,德性是寒冷,作用是閉藏,顏色是黑色,化生作用是肅殺,其所生的蟲是鱗甲蟲,其政令是安靜,其時令是冰雪,其變化是凝結冰冷,其災害是冰雹,其味道是鹹,其情志是恐懼。恐懼傷腎,思慮能剋制恐懼;寒傷血,燥氣能剋制寒;鹹味傷血,甘味能剋制鹹味。

五種氣候交替更迭,各有先後順序,若非其應有的位置,則為邪氣;若在其應有的位置,則為正氣。

黃帝問道:疾病的發生變化是怎麼樣的?

岐伯回答:氣候互相協調則病輕,互相違逆則病重。

黃帝問道:主宰一年四季氣候的規律是怎麼樣的?

岐伯回答:氣候充沛,則克制其所勝之物,而侮辱其所不勝之物;氣候不足,則其所不勝之物會侮辱而乘其之上,而其所勝之物則輕忽而侮辱之。侮辱反而遭受邪氣侵襲,輕忽而遭受邪氣侵襲,是因為缺乏敬畏之心。

黃帝說:很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