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,唐·王冰次
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 卷第十三 (4)
卷第十三 (4)
1. 脈解篇第四十九
厥陰所謂㿗疝,婦人少腹腫者,厥陰者辰也,三月陽中之陰,邪在中,故曰㿗疝少腹腫也。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,三月一振榮華,萬物一俯而不仰也。所謂㿗癃疝膚脹者,曰陰亦盛而脈脹不通,故曰㿗癃疝也。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,陰陽相薄而熱,故嗌乾也。
病能論:解(音介)惰(徒臥切)撮(子括切)
奇病論:鑱(鋤銜切)疹(醜刃切)稸(音畜)
大奇論:焰(弋念切)瞥(蒲滅切)揣(初委切)
脈解論:脽(音誰)
白話文:
脈解篇第四十九
厥陰導致的疝氣,婦女下腹部腫脹,是因為厥陰屬辰,三月是陽中之陰,邪氣在內,所以會有疝氣和下腹部腫脹。腰脊疼痛無法彎腰抬頭,是因為三月萬物生機勃勃,但一切也傾向向下生長而非向上,所以人也會感到腰脊疼痛,無法彎腰挺直。疝氣導致皮膚腫脹,是因為陰氣盛而脈絡不通暢,所以才會出現疝氣。嚴重時會口乾舌燥,是因為陰陽失調而產生內熱,所以才會口乾。
病能論:解釋、懶惰、收縮
奇病論:咳嗽、疹子、畜養
大奇論:火焰、瞥見、揣測
脈解論:脽(音:誰,指腹部某部位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