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 卷第二十三 (1)
卷第二十三 (1)
1. 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
黃帝坐明堂,召雷公而問之曰:子知醫之道乎?雷公對曰:誦而未能解,解而未能別,別而未能明,明而未能彰,足以治群僚,不足治侯王。願得受樹天之度,四時陰陽合之,別星辰與日月光,以彰經術,後世益明,上通神農,著至教疑於二皇。帝曰:善。無失之,此皆陰陽表裡上下雌雄相輸應也,而道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可以長久,以教眾庶,亦不疑殆,醫道論篇,可傳後世,可以為寶。雷公曰:請受道,諷誦用解。
帝曰:子不聞《陰陽傳》乎?曰:不知。曰:夫三陽天為業,上下無常,合而病至,偏害陰陽。
白話文:
黃帝坐在明堂,召見雷公並詢問他:「你懂醫術嗎?」雷公回答:「我讀過醫書,但還未能理解;理解了,但還未能區分;區分了,但還未能明白;明白了,但還未能宣揚出來。這樣的水準,足以治療一般人,卻不足以治療諸侯和帝王。我希望得到您的教導,理解天地萬物的法則,結合四時陰陽變化,區分星辰和日月光,以弘揚醫術,讓後人更加明白,並追溯到神農氏的時代,將至高的醫道傳達給後世。」黃帝說:「很好。不要錯失了這個機會,這些都是陰陽之氣表裡上下、雌雄相應的道理。懂得這些道法的人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可以長久平安。用這些知識教導百姓,也不會有任何疑惑。醫道論篇可以傳給後世,作為珍貴的寶典。」雷公說:「請您將醫道傳授給我,我將悉心研讀,理解之後加以宣揚。」
黄帝提到的《陰陽傳》可能是在探討陰陽理論中的一個特定部分,這裡岐伯的回答是“不知”,這可能是指他未直接引用或未聽聞過名為《陰陽傳》的具體篇章,但隨後的對話內容顯示他確實熟知陰陽理論的核心概念。岐伯隨後的解釋,雖然未直接引用《陰陽傳》,但闡述了陰陽理論的核心觀點:
“夫三陽天為業,上下無常”,這句話可能是在形容三陽(即太陽、陽明、少陽)在天上的運行,其性質是積極、上升且變化無常,主宰著自然界和人體的生長發育。這裡,“無常”指的是陰陽之氣的運動和變化並非固定不變,而是根據季節、時序和天地間的相互作用而變動。
“合而病至,偏害陰陽”,這部分則強調了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。當陰陽之氣不能和諧調,即不能正常地“合”,便會導致疾病發生。所謂“偏害”,是指陰陽中的一方過盛或不及,破壞了陰陽之間的平衡,進而影響人體的健康。這表明了中醫學中陰陽失衡是疾病產生的基本原理之一,治療上需調整陰陽使其和諧,恢復平衡。
總之,這些對話虽然是假設的知識點,但忠實反映了《黄帝內經》中陰陽理論的核心思想,即陰陽平衡是維持健康的根本,而失衡則會引發疾病,治療上需針對陰陽偏盛偏衰的情況進行調理。
雷公曰:三陽莫當,請聞其解。帝曰:三陽獨至者,是三陽並至,並至如風雨,上為巔疾,下為漏病。外無期,內無正,不中經紀,診無上下,以書別。雷公曰:臣治疏愈,說意而已。帝曰:三陽者,至陽也,積並則為驚,病起疾風,至如霹靂,九竅皆塞,陽氣滂溢,干嗌喉塞。並於陰,則上下無常,薄為腸澼。
白話文:
雷公問:三陽是什麼意思,請說明一下。 黃帝說:三陽獨至是指三個陽經同時到來,就像狂風暴雨一樣猛烈,如果在頭部發作,就會導致癲癇;如果在身體下部發作,就會導致漏症(如尿失禁或腹瀉)。外無徵兆,內無規律,不符合常規經絡,診斷時也無法確定具體部位,只能根據其他症狀進行辨別。 雷公說:我治療這種疾病的經驗不足,只知道這些大意而已。 黃帝說:三陽是指極陽,如果積聚並發作,就會導致驚風。這種疾病發作時,像疾風一樣迅猛,如霹靂一般震耳欲聾,九竅閉塞,陽氣肆虐,導致喉嚨乾渴阻塞。如果三陽與陰邪相併,則上下不協調,輕則導致腹瀉,重則危及生命。
此謂三陽直心,坐不得起,臥者便身全,三陽之病。且以知天下,何以別陰陽,應四時,合之五行。雷公曰:陽言不別,陰言不理,請起受解,以為至道。帝曰:子若受傳,不知合至道以惑師教,語子至道之要。病傷五臟,筋骨以消,子言不明不別,是世主學盡矣。腎且絕,惋惋日暮,從容不出,人事不殷。
白話文:
這句話叫做「三陽直心」,特徵是坐著無法站起來,躺著才能保全身體。這是三陽的疾病。根據這個原理可以瞭解天下的規律:如何區分陰陽,如何與四季相應,如何與五行相合。雷公說:「陽性不講理,陰性不條順,請您起身接受我解說,以此為最高法則。」黃帝說:「如果你接受傳授,卻不懂得結合最高法則,就會惑亂師父的教導。我告訴你最高法則的要點。疾病會損傷五臟,使筋骨消瘦。你說不明不別,這是世人學習的終點了。腎臟已經接近枯竭,像是日漸西沉,從容地不回家,人世間的事不積極參與。」
2. 示從容論篇第七十六
黃帝燕坐,召雷公而問之曰:汝受術誦書者,若能覽觀雜學,及於比類,通合道理,為余言子所長,五臟六腑,膽胃大小腸脾胞膀胱,腦髓涕唾,哭泣悲哀,水所從行,此皆人之所生,治之過失,子務明之,可以十全,即不能知,為世所怨。雷公曰:臣請誦《脈經·上下篇》甚眾多矣,別異比類,猶未能以十全,又安足以明之。
白話文:
黃帝端坐在座位上,召見雷公並詢問他:「你學習並誦讀醫術書籍,如果你能夠廣泛閱讀各種醫學著作,並將它們分類比較,通曉醫理的話,就請告訴我你所擅長的,包括五臟六腑、膽胃、大小腸、脾臟、膀胱、腦髓、涕唾、哭泣悲哀、水液運行,這些都是人體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。如果在治療上發生錯誤,你務必要弄清楚,這樣才能達到治病的最佳效果。如果你不懂得這些,就會受到世人的責難。」雷公回答道:「我已經誦讀了《脈經》的上下篇等很多醫書,並對書中的不同內容進行了分類比較。但我依然無法達到十全的水平,更不用說能夠透徹地說明它們了。」
帝曰:子別試通五臟之過,六腑之所不和,針石之敗,毒藥所宜,湯液滋味,具言其狀,悉言以對,請問不知。雷公曰:肝虛腎虛脾虛,皆令人體重煩冤,當投毒藥刺灸砭石湯液,或已或不已,願聞其解。帝曰:公何年之長而問之少,余真問以自謬也。吾問子窈冥,子言上下篇以對,何也?
白話文:
黃帝說:請你分別闡述五臟功能失常,六腑機能不調,針灸藥石使用的缺陷,毒藥適用的情況,湯藥飲品的味道,詳細說明它們的症狀,全部陳述出來,讓我考考你是否瞭解。雷公說:肝虛、腎虛、脾虛,都會讓人身體難受,虛弱困頓,應該使用毒藥、針灸、砭石療法、湯藥治療,有的會好,有的不會,希望能夠得到解答。黃帝說:你為何年歲已長而問問題卻如此淺薄,我其實是故意問你來考驗自己的。我問你關於陰陽虛實,你卻用《黃帝內經》的上、下篇來回答,這是為什麼?
夫脾虛浮似肺,腎小浮似脾,肝急沉散似腎,此皆工之所時亂也,然從容得之。若夫三髒土木水參居,此童子之所知,問之何也?雷公曰:於此有人,頭痛筋攣骨重,怯然少氣,噦噫腹滿,時驚不嗜臥,此何臟之發也?脈浮而弦,切之石堅,不知其解,復問所以三臟者,以知其比類也。帝曰:夫從容之謂也。
白話文:
脾虛浮腫的症狀類似肺病,腎虛浮腫的症狀類似脾病,肝鬱急躁沉沒虛散的症狀類似腎病,這些都是醫者在診斷時容易混淆的,但只要從容思考,就能分辨出來。如果三臟(脾、腎、肝)同時出現泥土、木頭、水的參雜症狀,這只有才智過人的神童才能認識。於是有人請教雷公,說他頭痛、肌肉痙攣、骨頭沉重,膽怯、氣虛,噫氣、腹脹,時常受驚而不能入睡,請問這是哪個臟器出了問題?雷公把脈,發現脈搏浮而弦急,按壓時堅硬如石頭,但不知道怎麼解釋,於是又問起了三臟的類比。黃帝說:所謂從容思考,就是這個道理。
夫年長則求之於腑,年少則求之於經,年壯則求之於臟。今子所言皆失,八風菀熟,五臟消爍,傳邪相受。夫浮而弦者,是腎不足也。沉而石者,是腎氣內著也。怯然少氣者,是水道不行,形氣消索也。咳嗽煩冤者,是腎氣之逆也。一人之氣,病在一臟也。若言三臟俱行,不在法也。
白話文:
年紀大的人要從腑臟求治病,年輕的人要從經絡求治,中年人要從臟腑求治。你現在說的(治療方法)全都錯了,八種風邪已經侵入身體,五臟被灼燒損耗,邪氣相互傳遞。浮脈而弦緊的,是腎氣不足。沉脈而石硬的,是腎氣向內蓄積。精神萎靡少氣的,是水液代謝不暢,形體精氣衰竭。咳嗽煩躁的,是腎氣上逆。一個人的病氣,只會集中在一個臟腑。如果說三個臟腑都出問題,那就不符合(醫學)法則。
雷公曰:於此有人,四肢解惰,喘咳血泄,而愚診之,以為傷肺,切脈浮大而緊,愚不敢治,粗工下砭石,病愈多出血,血止身輕,此何物也?
白話文:
黃帝說:你所治療的病症種類很多,但這次卻診斷錯誤了。就好像鴻鵠在飛翔時也會衝撞到天空一樣。醫聖治病,都是遵循法則和規範,援引其他事物作比喻,暗中變化,從上到下循序漸進,何必拘泥於經文?現在脈象浮而大、空虛,這是脾氣已經衰竭,離開胃部歸附於陽明經。因為兩把火氣不能勝過三股水氣,所以脈象混亂而沒有規律。四肢乏力,這是脾精不能運行的緣故。氣喘和咳嗽,則是水氣侵入陽明經。 帝曰:子所能治,知亦眾多,與此病失矣。譬以鴻飛,亦衝於天。夫聖人之治病,循法守度,援物比類,化之冥冥,循上及下,何必守經今夫脈浮大虛者,是脾氣之外絕,去胃外歸陽明也。夫二火不勝三水,是以脈亂而無常也。四肢解惰,此脾精之不行也。喘咳者,是水氣並陽明也。
血泄者,脈急血無所行也。若夫以為傷肺者,由失以狂也。不引比類,是知不明也。夫傷肺者,脾氣不守,胃氣不清,經氣不為使,真臟壞決,經脈旁絕,五臟漏泄,不衄則嘔,此二者不相類也。譬如天之無形,地之無理,白與黑相去遠矣。是失吾過矣,以子知之,故不告子,明引比類《從容》,是以名曰診輕,是謂至道也。
白話文:
血泄的狀況下,脈搏急促是因為血液無法正常運行。 如果有人認為這是因為肺部受傷,那一定是發了瘋才會這樣想。這樣不類比同性質的事物,說明這個人根本不懂。
肺部受傷的人,脾氣無法收斂,胃氣不潔,經氣不受指揮,內臟破損,經脈旁斷,五臟漏泄,如果不流鼻血就會嘔吐。 這兩種情況完全不同。就好比天空沒有形狀,大地沒有道理,白色和黑色相差很遠。
這樣誤會是我的過錯,我自己明白了,所以不用告訴你。我用《從容》中明顯類比的事例來說明,因此診斷這種病症才叫做「診輕」,這就是高明的醫術。
3. 䟽五過論篇第七十七
黃帝曰:嗚呼遠哉!閔閔乎若視深淵,若迎浮雲,視深淵尚可測,迎浮雲莫知其際。聖人之術,為萬民式,論裁志意,必有法則,循經守數,按循醫事,為萬民副,故事有五過四德,汝知之乎?雷公避席再拜曰:臣年幼小,蒙愚以惑,不聞五過與四德,比類形名,虛引其經,心無所對。帝曰:凡未診病者,必問嘗貴後賤,雖不中邪,病從內生,名曰脫營。
白話文:
黃帝說:「唉,太玄妙了!深不可測就像看深淵,飄忽不定就像追逐浮雲。看深淵還能知道它的深度,追逐浮雲卻不知它的邊際。聖人的醫術,是百姓的典範。用來判斷和調整情志,必定有法則;遵循經脈和遵循規律,循序漸進地行醫,才能幫助百姓。因此,醫術有五種過失和四種德行,你知道嗎?」
雷公站起來恭敬地拜了兩拜說:「臣下年幼無知,矇昧而迷惑,從未聽說過五過和四德。如果只是比擬形名,空洞地引用經典,我心中無法解答。」
黃帝說:「凡是還沒診斷病人,一定要問他是否由富貴後變貧賤,即使不是外邪所致,也是病從內生,叫做『脫營』。」
嘗富後貧,名曰失精,五氣留連,病有所並。醫工診之,不在臟腑,不變軀形,診之而疑,不知病名。身體日減,氣虛無精,病深無氣,洒洒然時驚,病深者,以其外耗於衛,內奪於榮。良工所失,不知病情,此亦治之一過也。凡欲診病者,必問飲食居處,暴樂暴苦,始樂後苦,皆傷精氣,精氣竭絕,形體毀沮。
白話文:
一個人原本富有,後來變得很貧窮,這稱為「失精」。這時,人體內的五種氣滯留不散,導致各種疾病相伴而生。醫生診脈後發現,病不在臟腑,也沒有影響身體外形,因此診斷猶豫不決,不知病名。隨著病情加重,身體日漸消瘦,氣血不足,精神萎靡。病情發展到很嚴重的程度時,病人會時常驚恐不安。之所以病情如此嚴重,是因為病邪從外面消耗了衛氣,從內部奪走了榮氣。但即使是醫術高明的醫生也無法發現病因,這也是治療中的一個缺失。凡是想要診斷疾病的人,必須詢問患者的飲食、居住環境、是否遭遇過劇烈的喜怒哀樂。因為如果剛開始時經歷了喜樂,之後又經歷了悲苦,都會損傷精氣。一旦精氣耗盡,形體就會衰弱毀傷。
暴怒傷陰,暴喜傷陽,厥氣上行,滿脈去形。愚醫治之,不知補瀉,不知病情,精華日脫,邪氣乃並,此治之二過也。善為脈者,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,為工而不知道,此診之不足貴,此治之三過也。
白話文:
暴怒會損傷陰氣,過度喜悅會損傷陽氣。陽氣上升,導致脈象充盈而虛浮。愚昧的醫生治療時,不懂得補益和瀉除,也不瞭解病人的實際情況。這樣一來,體內的精華物質逐漸流失,邪氣趁虛而入,這是治療中的兩大過錯。
擅長診脈的醫生,必定會通過比較不同脈象的奇異和規律,從容地判斷病情。如果只憑經驗而不知其理,那麼診斷就會不足以信賴。這是治療中的第三大過錯。
診有三常,必問貴賤,封君敗傷,及欲侯王。故貴脫勢,雖不中邪,精神內傷,身必敗亡。始富後貧,雖不傷邪,皮焦筋屈,痿躄為攣。醫不能嚴,不能動神,外為柔弱,亂至失常,病不能移,則醫事不行,此治之四過也。凡診者,必知終始,有知餘緒,切脈問名,當合男女。
白話文:
診脈有三大要素,必定詢問病人的社會地位。身分高貴的人,即使沒有受到外邪侵襲,也會因為精神上的內傷而導致身體衰敗。一開始富裕後又變貧窮的人,雖然沒有受傷,但皮肉枯萎、筋骨攣縮,可能導致癱瘓或攣縮。醫生對於病人的社會地位如果不能嚴格考量,就不能適當地治療,導致疾病亂發,病人的病情無法得到改善,這也是治療中的四個過失。所有診脈的人,都必須瞭解疾病的起因和結果,掌握殘留的病因。把脈問病人的姓名時,要分清男女之別。
離絕菀結,憂恐喜怒,五臟空虛,血氣離守,工不能知,何術之語。嘗富大傷,斬筋絕脈,身體復行,令澤不息。故傷敗結,留薄歸陽,膿積寒炅。粗工治之,亟刺陰陽,身體解散,四肢轉筋,死日有期,醫不能明,不問所發,唯言死日,亦為粗工,此治之五過也。凡此五者,皆受術不通,人事不明也。
白話文:
離絕菀結,指情緒激動,包括憂愁、恐懼、喜悅、憤怒,導致五臟空虛,血氣散離。醫生無法知曉,治療方法也不對。曾經有富人受了重傷,筋脈被斬斷,但身體還能活動,血流不止。因此,傷口敗壞結痂,薄弱部位陽氣迴歸,膿液積聚,寒熱交替。粗劣的醫生治療時,頻繁刺針陰陽穴位,導致身體機能崩潰,四肢抽筋,很快就會死亡。而醫生卻不明原因,只說會在某一天死亡,也是粗工所為,這是治療中的五個錯誤。凡此五者,都是因為醫術不通,對人體的生理狀況不明所致。
故曰:聖人之治病也,必知天地陰陽,四時經紀,五臟六腑,雌雄表裡,刺灸砭石、毒藥所主,從容人事,以明經道,貴賤貧富,各異品理,問年少長,勇怯之理,審於分部,知病本始,八正九候,診必副矣。治病之道,氣內為寶,循求其理,求之不得,過在表裡。守數據治,無失俞理,能行此術,終身不殆。
白話文:
因此,古代聖賢治病,必須通曉天地陰陽運轉、四季變遷、五臟六腑功能、雌雄表裏對應,熟知針灸、砭石、毒藥等治療方法的用途,從容面對各種人物,並深入瞭解醫學之道,根據不同人的貴賤貧富、年齡大小、性格勇怯,仔細觀察各部位的症狀,掌握疾病的來源和發展,通過「八正九候」的方法,進行準確的診斷。治療疾病的原則,就是要重視內在的氣,仔細探尋病理,如果沒有找到病因,往往是因為忽略了表裏關係。遵循正確的醫理進行治療,就能符合經絡俞穴的規律,掌握這種技術,終身都不會出錯。
不知俞理,五臟菀熟,癰發六腑。診病不審,是謂失常,謹守此治,與經相明,《上經》、《下經》,揆度陰陽,奇恆五中,決以明堂,審於終始,可以橫行。
白話文:
不瞭解人體俞穴的分佈,會導致五臟器官鬱結,癰疽發作在六腑。診斷病情不精確,就是違背常規,謹慎遵循這些治療原則,與經典醫書互相印證,研究《上經》、《下經》,推測陰陽變化,找出奇脈恆穴中的五中穴,根據明堂穴來確定位置,仔細考量病情始終的變化,這樣就能在治病上得心應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