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,唐·王冰次

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 卷第十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一 (2)

1.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

恐則精卻,卻則上焦閉,閉則氣還,還則下焦脹,故氣不行矣。寒則腠理閉,氣不行,故氣收矣。炅則腠理開,榮衛通,汗大泄,故氣泄。驚則心無所倚,神無所歸,慮無所定,故氣亂矣。勞則喘息汗出,外內皆越,故氣耗矣。思則心有所存,神有所歸,正氣留而不行,故氣結矣。

白話文:

害怕則精氣內斂,內斂則上焦氣機閉塞,閉塞則氣機逆流,逆流則下焦脹滿,所以氣機運行不暢。寒冷則毛孔閉合,氣機運行受阻,所以氣機收斂。溫熱則毛孔舒張,營衛之氣通暢,汗液大量排出,所以氣機外泄。受驚則心神不定,精神無依,思慮紊亂,所以氣機紊亂。勞累則呼吸急促,汗出不止,內外氣血皆耗損,所以氣機衰耗。憂思則心思集中,精神內守,正氣滯留而不運行,所以氣機阻塞。

2. 腹中論篇第四十

黃帝問曰:有病心腹滿,旦食則不能暮食,此為何病?岐伯對曰:名為鼓脹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治之以雞矢醴,一劑知,二劑已。帝曰:其時有復發者何也?岐伯曰:此飲食不節,故時有病也。雖然其病且已,時故當病,氣聚於腹也。

帝曰:有病胸脅支滿者,妨於食,病至則先聞腥臊臭,出清液,先唾血,四肢清,目眩,時時前後血,病名為何?何以得之?岐伯曰:病名血枯,此得之年少時,有所大脫血,若醉入房中,氣竭肝傷,故月事衰少不來也。帝曰:治之奈何?復以何術?岐伯曰:以四烏鰂骨一藘茹二物併合之,丸以雀卵,大如小豆,以五丸為後飯,飲以鮑魚汁,利腸中及傷肝也。帝曰:病有少腹盛,上下左右皆有根,此為何病?可治不?岐伯曰:病名曰伏梁。

帝曰:伏梁何因而得之?

岐伯曰:裹大膿血,居腸胃之外,不可治,治之每切按之致死。帝曰:何以然?岐伯曰:此下則因陰,必下膿血,上則迫胃脘,生膈,挾胃脘內癰,此久病也,難治。居臍上為逆,居臍下為從,勿動亟奪。論在《刺法》中。帝曰:人有身體髀股䯒皆腫,環臍而痛,是為何病?岐伯曰:病名伏梁,此風根也。

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,肓之原在臍下,故環臍而痛也。不可動之,動之為水溺澀之病。帝曰:夫子數言熱中消中,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藥,石藥發瘨,芳草發狂。夫熱中消中者,皆富貴人也,今禁高梁,是不合其心,禁芳草石藥,是病不愈,願聞其說。岐伯曰:夫芳草之氣美,石藥之氣悍,二者其氣急疾堅勁,故非緩心和人,不可以服此二者。

帝曰:不可以服此二者,何以然?岐伯曰:夫熱氣慓悍,藥氣亦然,二者相遇,恐內傷脾,脾者土也而惡木,服此藥者,至甲乙日更論。帝曰:善。有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,此為何病?何以得之?

岐伯曰:名厥逆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灸之則喑,石之則狂,須其氣並,乃可治也。帝曰:何以然?岐伯曰:陽氣重上,有餘於上,灸之則陽氣入陰,入則喑;石之則陽氣虛,虛則狂;須其氣並而治之,可使全也。帝曰:善。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?岐伯曰:身有病而無邪脈也。

帝曰: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?岐伯曰:病熱者,陽脈也,以三陽之動也,人迎一盛少陽,二盛太陽,三盛陽明,入陰也。夫陽入於陰,故病在頭與腹,乃䐜脹而頭痛也。帝曰:善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有人肚子脹滿,早上吃下的東西,到晚上就消化不了,這是什麼病?岐伯回答說:這叫做鼓脹。黃帝問:要怎麼治療呢?岐伯說:用雞屎醴來治療,吃一劑就會有效果,吃兩劑就會痊癒。黃帝問:那時候有人會復發,是什麼原因呢?岐伯說:這是因為飲食沒有節制,所以才會時常發病。雖然病是會好,但還是會因為氣積聚在腹部而時常發病。

黃帝問:有人胸脅脹滿,影響吃飯,發病時會先聞到腥臭味,接著流出清澈的液體,先吐血,四肢冰冷,頭暈目眩,時常會前後出血,這是什麼病?又為什麼會得這種病?岐伯說:這病叫做血枯,是因為年輕時大量失血,或是喝醉酒後行房,導致氣血耗盡,肝臟受損,所以月經衰少甚至不來。黃帝問:要怎麼治療?又用什麼方法?岐伯說:用四份烏賊骨和一份茜草兩種藥材混合,用麻雀蛋黃做成藥丸,大小像小豆子,每次飯後吃五顆,再喝鮑魚汁,可以疏通腸道並修復受損的肝臟。

黃帝問:有人小腹腫脹,上下左右都有根狀物,這是什麼病?可以治療嗎?岐伯說:這病叫做伏梁。黃帝問:伏梁是怎麼引起的?岐伯說:裡面包裹著大量膿血,位置在腸胃之外,無法治療,每次按壓都會導致死亡。黃帝問:為什麼會這樣?岐伯說:如果向下發展,就會因為陰邪導致下膿血;如果向上發展,就會壓迫胃脘,產生胸膈問題,並在胃脘內部形成癰腫,這是一種長期的疾病,難以治療。長在肚臍上的是逆症,長在肚臍下的是順症,不要隨便動它,以免病情加重。相關的論述在《刺法》中有詳細說明。

黃帝問:有人身體、大腿、小腿都腫脹,並且繞著肚臍疼痛,這是什麼病?岐伯說:這病叫做伏梁,是風邪的根源。風邪的氣溢流到大腸並附著在肓部,而肓部的原點在肚臍下方,所以才會繞著肚臍疼痛。不要隨便動它,動了會導致小便不利。

黃帝問:老師您多次提到熱中消中,不能服用高梁、芳香藥草和礦物藥,礦物藥會導致癲狂,芳香藥草會導致發狂。而患熱中消中的人,都是富貴之人,現在禁止他們吃高梁,是不合他們的心意,禁止他們吃芳香藥草和礦物藥,病又不能痊癒,希望您能解釋一下。岐伯說:芳香藥草的氣味芬芳美好,礦物藥的氣味剛烈強勁,這兩者的藥性都非常迅速而強勁,所以不是性情溫和的人,不適合服用這兩種藥。

黃帝問:為什麼不適合服用這兩種藥?岐伯說:熱邪的性質快速強烈,藥物的性質也是如此,兩者相遇,恐怕會內傷脾臟,脾臟屬於土,而害怕木的克制,服用這些藥的人,要等到甲乙日才能再做進一步討論。黃帝說:好。有人胸部腫脹,脖子疼痛,胸部悶滿,腹部脹痛,這是什麼病?又是怎麼得的?岐伯說:這叫做厥逆。

黃帝問:要怎麼治療?岐伯說:用艾灸會導致失聲,用砭石治療會導致發狂,必須等到氣機調和,才能治療。黃帝問:為什麼會這樣?岐伯說:陽氣向上過盛,如果用艾灸,會讓陽氣進入陰分,陽氣入陰就會導致失聲;如果用砭石,會讓陽氣更加虛弱,陽氣虛就會導致發狂。必須等到氣機調和才能治療,這樣才能痊癒。黃帝說:好。要如何知道婦女懷孕即將生產?岐伯說:身體有病,但沒有邪脈。

黃帝問:發熱又疼痛是什麼原因?岐伯說:發熱是陽脈的表現,是由於三陽經的氣機活動。人迎脈跳動一盛代表少陽,跳動二盛代表太陽,跳動三盛代表陽明,陽氣就進入陰分了。陽氣進入陰分,所以病就會在頭部和腹部,導致腹脹和頭痛。黃帝說: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