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 卷第八 (4)
卷第八 (4)
1.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
霍亂,刺俞旁五,足陽明及上旁三。刺癇驚脈五,針手太陰各五,刺經太陽五,刺手少陰經絡旁者一,足陽明一,上踝五寸刺三針。凡治消癉僕擊,偏枯痿厥,氣滿發逆,甘肥貴人,則高梁之疾也。隔塞閉絕,上下不通,則暴憂之病也。暴厥而聾,偏塞閉不通,內氣暴薄也。
不從內外中風之病,故瘦留著也。蹠跛,寒風濕之病也。黃帝曰:黃疸暴痛,癲疾厥狂,久逆之所生也。五臟不平,六腑閉塞之所生也。頭痛耳鳴,九竅不利,腸胃之所生也。
白話文:
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
霍亂的治療,可針刺背俞穴旁五處,足陽明經及上方旁三處。治療癇症驚厥,針刺五條相關經脈,手太陰經各刺五針,足太陽經刺五針,手少陰經絡旁刺一針,足陽明經刺一針,再於腳踝上五寸處刺三針。
治療消渴、猝倒、半身不遂、痿弱厥冷、氣逆脹滿等症,若患者是飲食肥甘的富貴之人,多因過食膏粱厚味所致。若出現胸膈阻塞、上下不通的症狀,則是因突然憂慮過度引發。突然昏厥、耳聾、肢體閉塞不通,是因體內氣機驟然上逆衝擊所致。
若非外感風邪或內傷引發的疾病,卻身形消瘦且病邪滯留,多因氣血不足。足部跛行,則是風寒濕邪侵襲所致。
黃帝說:黃疸、劇痛、癲癇、昏厥、狂躁等症,是因氣機長期逆亂而生。五臟功能失調,是因六腑閉塞不通所致。頭痛、耳鳴、九竅不利,則與腸胃功能異常有關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