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,唐·王冰次

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第十三

2. 病能論篇第四十六

黃帝問曰:人病胃脘癰者,診當何如?岐伯對曰:診此者當候胃脈,其脈當沉細,沉細者氣逆,逆者人迎甚盛,甚盛則熱,人迎者胃脈也,逆而盛,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,故胃脘為癰也。帝曰:善。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何也?岐伯曰:臟有所傷及,精有所之寄,則安,故人不能懸其病也。

帝曰:人之不得偃臥者何也?岐伯曰:肺者臟之蓋也,肺氣盛則脈大,脈大則不得偃臥,論在《奇恆陰陽》中。帝曰:有病厥者,診右脈沉而緊,左脈浮而遲,不然,病主安在?岐伯曰:冬診之,右脈固當沉緊,此應四時,左脈浮而遲,此逆四時,在左當主病在腎,頗關在肺,當腰痛也。帝曰:何以言之?岐伯曰:少陰脈貫腎絡肺,今得肺脈,腎為之病,故腎為腰痛之病也。

帝曰:善。有病頸癰者,或石治之,或針灸治之,而皆已,其真安在?

岐伯曰:此同名異等者也。夫癰氣之息者,宜以針開除去之,夫氣盛血聚者,宜石而瀉之,此所謂同病異治也。帝曰:有病怒狂者,此病安生?岐伯曰:生於陽也。帝曰:陽何以使人狂?岐伯曰:陽氣者,因暴折而難決,故善怒也,病名曰陽厥。帝曰:何以知之?岐伯曰:陽明者常動,巨陽少陽不動,不動而動大疾,此其候也?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奪其食即已,夫食入於陰,長氣於陽,故奪其食即已。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,夫生鐵洛者,下氣疾也。

帝曰:善。有病身熱解惰,汗出如浴,惡風少氣,此為何病?岐伯曰:病名曰酒風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以澤瀉、術各十分,麋銜五分,合以三指撮為後飯。所謂深之細者,其中手如針也,摩之切之,聚者堅也,博者大也。《上經》者,言氣之通天也。《下經》者,言病之變化也。

《金匱》者,決死生也。《揆度》者,切度之也。《奇恆》者,言奇病也。所謂奇者,使奇病不得以四時死也。恆者,得以四時死也。所謂揆者,方切求之也,言切求其脈理也。度者,得其病處,以四時度之也。

白話文:

[病能論篇第四十六]

黃帝問道:有人得了胃脘癰(胃部膿腫)這種病,診斷時應該如何觀察?

岐伯回答:診斷這種病,應該觀察胃脈。胃脈的脈象應該是沉細的,脈沉細表示氣機逆亂。氣機逆亂時,人迎脈(頸動脈)會非常強盛,強盛就表示有熱。人迎脈是胃經的脈象,氣逆而脈象強盛,表示熱邪積聚在胃部,無法散開,所以才會形成胃脘癰。

黃帝說:很好。有人睡覺時感到不舒服,這是怎麼回事?

岐伯說:這是因為臟腑有損傷,或者精氣有所寄託,才會感到不安。所以人的疾病,無法完全擺脫影響。

黃帝問:人為什麼會無法仰躺?

岐伯回答:肺臟像臟腑的蓋子一樣,肺氣強盛時,脈象就會變大,脈象變大就無法仰躺。相關的理論在《奇恆陰陽》篇中有提到。

黃帝問:如果有人得了厥症(手腳冰冷、昏厥),診斷時發現右脈沉而緊,左脈浮而遲,如果不是這樣,那病症又在哪裡呢?

岐伯說:冬天診斷時,右脈本來就應該沉而緊,這是順應四時的正常現象。但左脈卻是浮而遲,這就違背了四時的運行。左脈異常,主要病位在腎臟,但也會影響到肺臟,應該會有腰痛。

黃帝問:你怎麼知道的呢?

岐伯說:少陰經脈貫穿腎臟,並與肺臟相連。現在左脈顯現的是肺脈,卻反映了腎臟的病變,所以說腎臟的病變會導致腰痛。

黃帝說:很好。有人得了頸癰(頸部膿腫),有人用砭石治療好了,有人用針灸治療也好了,真正的原因是什麼?

岐伯說:這是同名異症的治療方式不同。癰腫剛剛開始形成,氣機阻塞時,應該用針刺來打開,疏導氣機。如果氣血壅盛積聚,則應該用砭石來泄熱散瘀。這就是所謂的同病異治。

黃帝問:有人會發怒發狂,這種病是怎麼產生的呢?

岐伯說:這種病是陽氣過盛引起的。

黃帝問:陽氣為什麼會使人發狂?

岐伯說:陽氣過盛,是因為受到突然的刺激而難以消解,所以容易發怒。這種病叫做陽厥。

黃帝問:要如何判斷呢?

岐伯說:陽明經脈的氣機通常是比較活躍的,太陽經和少陽經的氣機相對安靜,如果本來不活躍的經脈突然活躍起來,並且氣機很強,這就是陽厥的徵兆。

黃帝問:要如何治療呢?

岐伯說:減少他的飲食就可以了。因為食物進入體內,會滋養陰氣,進而助長陽氣。所以減少他的飲食就可以抑制過盛的陽氣。還可以讓他服用用生鐵屑煮的水,因為生鐵屑可以快速降泄陽氣。

黃帝說:很好。如果有人身體發熱,全身無力,汗如雨下,怕風又氣短,這是什麼病?

岐伯說:這種病叫做酒風。

黃帝問:要如何治療呢?

岐伯說:用澤瀉、白朮各十分,麋銜五分,將它們混合起來,用三指抓取的量,在飯後服用。所謂的「深」與「細」,意思是用手摸起來像針刺一樣細小。「摩」與「切」,意思是輕輕的撫摸和仔細的按壓。聚集在一起的,會感覺到堅硬;擴散開來的,會感覺到很大。《上經》講的是人體氣機與自然界相通的道理。《下經》講的是疾病變化的規律。《金匱》講的是判斷生死的重要依據。《揆度》講的是診斷時要仔細的量度和切脈。《奇恆》講的是一些特殊的疾病。所謂的「奇」,是指那些特殊的疾病,要讓它們不會因為季節的變化而導致死亡。所謂的「恆」,是指那些可以因應季節變化而影響病程的疾病。所謂的「揆」,是指在診斷時要仔細的診察和切脈,探求脈象的道理。所謂的「度」,是指通過脈象判斷出病位,並且還要根據四季的變化來判斷病情。

3.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

黃帝問曰:人有重身,九月而喑,此為何也?岐伯對曰:胞之絡脈絕也。帝曰:何以言之?岐伯曰:胞絡者繫於腎,少陰之脈,貫腎系舌本,故不能言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無治也,當十月復。《刺法》曰:無損不足,益有餘,以成其疹,然後調之。所謂無損不足者,身羸瘦,無用鑱石也。

無益其有餘者,腹中有形而泄之,泄之則精出而病獨擅中,故曰疹成也。帝曰:病脅下滿氣逆,二三歲不已,是為何病?岐伯曰:病名曰息積,此不妨於食,不可灸刺,積為導引服藥,藥不能獨治也。帝曰:人有身體髀股䯒皆腫,環臍而痛,是為何病?岐伯曰:病名曰伏梁,此風根也。

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,肓之原在臍下,故環臍而痛也。不可動之,動之為水溺澀之病也。帝曰:人有尺脈數甚,筋急而見,此為何病?岐伯曰:此所謂疹筋,是人腹必急,白色黑色見,則病甚。帝曰: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,此安得之,名為何病?岐伯曰:當有所犯大寒,內至骨髓,髓者以腦為主,腦逆故令頭痛,齒亦痛,病名曰厥逆。帝曰:善。

帝曰:有病口甘者,病名為何?何以得之?岐伯曰:此五氣之溢也,名曰脾癉。夫五味入口,藏於胃,脾為之行其精氣,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,此肥美之所發也,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,肥者令人內熱,甘者令人中滿,故其氣上溢,轉為消渴。治之以蘭,除陳氣也。帝曰:有病口苦,取陽陵泉,口苦者病名為何?何以得之?岐伯曰:病名曰膽癉。

夫肝者,中之將也,取決於膽,咽為之使。此人者,數謀慮不決,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,治之以膽募俞,治在《陰陽十二官相使》中。帝曰:有癃者,一日數十溲,此不足也。身熱如炭,頸膺如格,人迎躁盛,喘息氣逆,此有餘也。太陰脈微細如髮者,此不足也。其病安在?名為何病?岐伯曰:病在太陰,其盛在胃,頗在肺,病名曰厥,死不治,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。

帝曰:何謂五有餘二不足?岐伯曰:所謂五有餘者,五病之氣有餘也,二不足者,亦病氣之不足也。今外得五有餘,內得二不足,此其身不表不里,亦正死明矣。帝曰:人生而有病顛疾者,病名曰何?安所得之?岐伯曰:病名為胎病,此得之在母腹中時,其母有所大驚,氣上而不下,精氣並居,故令子發為顛疾也。

帝曰:有病痝然如有水狀,切其脈大緊,身無痛者,形不瘦,不能食,食少,名為何病?岐伯曰:病生在腎,名為腎風。腎風而不能食善驚,驚已心氣痿者死。帝曰:善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道:有人懷孕,到第九個月卻突然失聲,這是為什麼呢?岐伯回答說:這是因為連接子宮的絡脈斷絕了。黃帝問:你怎麼知道的呢?岐伯說:子宮的絡脈與腎相連,屬於少陰經脈,它通過腎連接到舌根,所以才會不能說話。黃帝問:那該如何治療呢?岐伯說:不用治療,等到十個月時自然會恢復。《刺法》上說:不要去損害不足的部分,反而去增加有餘的部分,這樣反而會造成疾病,等到疾病產生後再去調理。所謂不要損害不足的部分,是指身體已經很虛弱消瘦了,就不要再用鍼石等方法去傷害它。不要去增加有餘的部分,是指肚子裡有腫塊或積聚,如果用瀉下的方法,就會使精氣外洩,讓病情獨自留在體內,所以說會造成疾病。

黃帝問道:有人脅肋下方脹滿,氣往上逆,兩三年都沒好,這是什麼病呢?岐伯說:這個病叫做息積,這種病不影響食慾,不能用艾灸或針刺的方法治療,應該用導引、服藥的方式來治療,單單靠藥物是無法治癒的。黃帝問道:有人身體、大腿、臀部都腫脹,而且肚臍周圍疼痛,這是什麼病呢?岐伯說:這個病叫做伏梁,這是風邪引起的。它的氣向上擴散到大腸,停留在肓部,肓部的位置在肚臍下方,所以肚臍周圍才會疼痛。這個病不能去觸碰它,如果觸碰它,就會引起小便不順暢的疾病。黃帝問道:有人寸口脈搏跳動非常快,筋脈拘急且能看到,這是什麼病呢?岐伯說:這叫做疹筋,這種人肚子一定會感到很急迫,臉色發白或發黑,表示病情嚴重。黃帝問道:有人頭痛好幾年都沒好,這是怎麼得的,這又叫做什麼病呢?岐伯說:這應該是曾經受過很嚴重的寒氣侵襲,寒氣進入到骨髓中,而骨髓是以腦為主的,腦的功能逆亂所以引起頭痛,牙齒也會痛,這種病叫做厥逆。黃帝說:說得好。

黃帝問道:有人嘴巴總是覺得甜,這個病叫做什麼?又是怎麼引起的呢?岐伯說:這是五臟的氣上溢造成的,叫做脾癉。五味食物進入口中,會儲存在胃裡,脾會將食物的精氣輸送到全身,津液也在脾臟,所以嘴巴才會感到甜,這通常是因為吃了太多肥膩甘美的食物所引起的。這種人一定常常吃甘美肥膩的食物,肥膩的食物會使人體內生熱,甘甜的食物會使人腹中脹滿,所以體內之氣向上溢出,轉變成消渴病。可以用蘭草來治療,去除體內舊有的濁氣。黃帝問道:有人嘴巴總是覺得苦,可以取陽陵泉穴來治療,這個嘴苦的病叫做什麼?又是怎麼引起的呢?岐伯說:這個病叫做膽癉。肝臟是身體中的將軍,一切決定都取決於膽,咽喉是膽的使者。這種人常常思慮過多,做事猶豫不決,所以膽氣虛弱,氣向上溢出,導致嘴巴感到苦澀,可以用膽的募穴和俞穴來治療,治療方法在《陰陽十二官相使》中有記載。

黃帝問道:有人小便不順暢,一天要小便幾十次,這是不足的現象。身體熱得像炭火,脖子和肩膀僵硬,人迎脈搏躁動且強盛,呼吸急促,氣往上逆,這是多餘的現象。太陰脈搏細微像頭髮絲一樣,這是不足的現象。那他的病在哪裡?這個病又叫什麼名字呢?岐伯說:病在太陰經,其盛在胃,同時也牽連到肺,這個病叫做厥,是無法治癒的,這就是所謂的得了五種多餘和兩種不足。

黃帝問道:什麼是五多餘兩種不足呢?岐伯說:所謂的五多餘,是指五種病邪之氣過盛,兩種不足,是指兩種病邪之氣不足。現在體外有五種多餘,體內有兩種不足,這種情況是身體既不在表面又不在內裡,就說明這個人一定會死亡。黃帝問道:有人生來就有癲癇這種疾病,這種病叫做什麼?又是怎麼得的呢?岐伯說:這種病叫做胎病,是在母親懷孕時得的,因為母親受到過極大的驚嚇,導致氣向上衝而無法下降,精氣也跟著一起上衝,所以導致孩子出生後就發癲癇。

黃帝問道:有人身體好像有水腫一樣,摸他的脈搏又大又緊,身體不痛,形體也不瘦弱,吃不下東西或吃得很少,這是什麼病呢?岐伯說:這種病是從腎臟來的,叫做腎風。腎風發作的人會吃不下東西,容易驚嚇,如果驚嚇後心氣衰弱,就會死亡。黃帝說:說得好。

4.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

肝滿腎滿肺滿皆實,即為腫。肺之雍,喘而兩胠滿。肝雍,兩胠滿,臥則驚,不得小便。腎雍,腳下至少腹滿,脛有大小,髀䯒大跛,易偏枯。心脈滿大,癇瘛筋攣。肝脈小急,癇瘛筋攣。肝脈騖暴,有所驚駭,脈不至若喑,不治自已。腎脈小急,肝脈小急,心脈小急,不鼓皆為瘕。

腎肝並沉為石水,並浮為風水,並虛為死,並小弦欲驚。腎脈大急沉,肝脈大急沉,皆為疝。心脈搏滑急為心疝,肺脈沉搏為肺疝。三陽急為瘕,三陰急為疝,二陰急為癇厥,二陽急為驚。脾脈外鼓,沉為腸澼,久自已。肝脈小緩為腸澼,易治。腎脈小搏沉,為腸澼下血,血溫身熱者死。

心肝澼亦下血,二臟同病者可治,其脈小沉澀為腸澼,其身熱者死,熱見七日死。胃脈沉鼓澀,胃外鼓大,心脈小堅急,皆膈偏枯,男子發左,女子發右,不喑舌轉,可治,三十日起,其從者喑,三歲起,年不滿二十者,三歲死。脈至而搏,血衄身熱者死,脈來懸鉤浮為常脈。

脈至如喘,名曰暴厥,暴厥者不知與人言。

脈至如數,使人暴驚,三四日自已。脈至浮合,浮合如數,一息十至以上,是經氣予不足也。微見九十日死。脈至如火薪然,是心精之予奪也,草乾而死。脈至如散葉,是肝氣予虛也,木葉落而死。脈至如省客,省客者脈塞而鼓,是腎氣予不足也,懸去棗華而死。脈至如丸泥,是胃精予不足也,榆莢落而死。

脈至如橫格,是膽氣予不足也,禾熟而死。脈至如弦縷,是胞精予不足也,病善言,下霜而死,不言,可治。脈至如交漆,交漆者左右旁至也,微見三十日死。脈至如湧泉,浮鼓肌中,太陽氣予不足也,少氣味,韭英而死。脈至如頹土之狀,按之不得,是肌氣予不足也,五色先見黑白,壘發死。

脈至如懸雍,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,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,水凝而死。脈至如偃刀,偃刀者浮之小急,按之堅大急,五臟菀熟,寒熱獨並於腎也,如此其人不得坐,立春而死。脈至如丸滑不直手,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,是大腸氣予不足也,棗葉生而死。脈至如華者,令人善恐,不欲坐臥,行立常聽,是小腸氣予不足也,季秋而死。

白話文:

肝、腎、肺都脹滿,都是實證,就會形成腫塊。肺氣壅塞,會喘氣,兩側脅肋脹滿。肝氣壅塞,也會兩脅脹滿,躺下會驚恐,小便不暢。腎氣壅塞,從腳底到小腹都脹滿,小腿粗細不均,大腿髖骨處會跛腳,容易偏癱。心脈脹大有力,會出現癲癇、抽搐、筋脈攣縮。肝脈細小而急,也會出現癲癇、抽搐、筋脈攣縮。肝脈急促暴動,是因為受到驚嚇,脈象微弱或如喑啞般,這種情況不治療,也會自己好轉。腎脈細小而急,肝脈細小而急,心脈細小而急,這些脈象都不鼓動,都屬於瘕病。

腎和肝的脈象都沉在底下,是石水病;都浮在表面,是風水病;都虛弱無力,是死證;都細小如弦且有驚惕之象。腎脈沉而急促,肝脈沉而急促,都屬於疝氣。心脈搏動滑而急,是心疝;肺脈沉而搏動,是肺疝。三陽經脈急促,是瘕病;三陰經脈急促,是疝氣;兩陰經脈急促,是癲癇昏厥;兩陽經脈急促,是驚厥。脾脈向外鼓動,沉在底下是腸道疾病,時間久了會自己好轉。肝脈細小而緩,是腸道疾病,容易治療。腎脈搏動微弱且沉在底下,是腸道疾病導致下血,如果身體發熱就表示快要死了。

心和肝有腸道疾病也會下血,如果兩個臟器同時發病,還可以治療。如果脈象細小沉澀,也是腸道疾病,身體發熱就表示快要死了,發熱七天內就會死亡。胃脈沉而鼓動且澀滯,胃部向外鼓脹,心脈細小堅硬且急促,都是膈膜偏枯的症狀,男子發病在左側,女子發病在右側,如果沒有失音且舌頭能轉動,還可以治療,三十天左右會恢復,如果出現失音,三年左右會恢復,但是如果未滿二十歲,三年內就會死亡。脈象搏動有力且伴隨鼻出血和身體發熱,是死證。脈象來時如懸鉤且浮在表面是正常的脈象。

脈象來時像喘氣一樣,叫做暴厥,暴厥的人會無法說話。

脈象來時很快,會使人突然驚恐,三四天會自己好轉。脈象浮在表面且合在一起,像數數一樣,一息之間跳動十次以上,這是經氣不足的表現,如果稍微出現這種情況,九十天左右就會死亡。脈象來時像燃燒的柴火一樣,這是心精被奪取的表現,就像草木枯乾一樣會死亡。脈象來時像散落的樹葉一樣,這是肝氣虛弱的表現,就像樹葉掉落一樣會死亡。脈象來時像拜訪客人一樣,拜訪客人的人脈象閉塞而鼓動,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,就像棗樹花落一樣會死亡。脈象來時像泥丸一樣,這是胃精不足的表現,就像榆莢落掉一樣會死亡。

脈象來時像橫著的木板一樣,這是膽氣不足的表現,就像穀物成熟一樣會死亡。脈象來時像細細的絲線一樣,這是胞精不足的表現,如果說話很多,就會像下霜一樣死亡,如果不說話,還可以治療。脈象來時像膠漆交織一樣,交漆是脈象左右都有,如果稍微出現這種情況,三十天左右就會死亡。脈象來時像泉水湧出一樣,浮在肌肉之中鼓動,這是太陽經氣不足的表現,會有少氣味,就像韭菜花枯萎一樣會死亡。脈象來時像崩塌的泥土一樣,按下去摸不到,這是肌肉之氣不足的表現,五種顏色會先出現黑白色,會像重疊的頭髮一樣而死。

脈象來時像懸掛的雍腫一樣,懸雍是浮在表面越按越大,這是十二俞穴不足的表現,就像水凝固一樣會死亡。脈象來時像倒下的刀一樣,倒刀是浮在表面細小而急,按下去堅硬而急,五臟都衰竭成熟,寒熱會集中在腎臟,這樣的人會無法坐立,在立春時死亡。脈象來時像圓滑而不順手的丸子一樣,不順手是按下去摸不到,這是大腸之氣不足的表現,就像棗樹葉子剛長出來時就會死亡。脈象來時像花朵一樣,會讓人容易恐懼,不想坐臥,走路站立時會不停地傾聽,這是小腸之氣不足的表現,在秋季末尾時會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