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,唐·王冰次

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 卷第八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八 (1)

1.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

黃帝問曰:天覆地載,萬物悉備,莫貴於人,人以天地之氣生,四時之法成,君王眾庶,盡欲全形,形之疾病,莫知其情,留淫日深,著於骨髓,心私慮之。余欲針除其疾病,為之奈何?岐伯對曰:夫鹽之味鹹者,其氣令器津泄;弦絕者,其音嘶敗;木敷者,其葉發;病深者,其聲噦。人有此三者,是謂壞府,毒藥無治,短針無取,此皆絕皮傷肉,血氣爭黑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道:上天覆蓋著大地,萬物齊備,沒有比人更尊貴的,人是由天地之氣產生,四時之法則完成,帝王百姓,都希望保持身體健康,身體的疾病,卻不知道它的原因,病邪日積月累,深入骨髓,讓人心懷憂慮。我想用針灸消除疾病,該如何做呢?岐伯回答道:鹽的滋味是鹹的,它的氣味會導致器皿中的液體滲出;弦斷了,它的聲音就會嘶啞破敗;木頭剖開,它的葉子就會發芽;疾病深入的,它的聲音會微弱。人出現這三種情況,就叫做「壞府」,劇毒的藥物也無法治療,短小的針具也無法取用,這些都是刺破皮膚傷害肉體,血氣交雜混濁的情形。

帝曰:余念其痛,心為之亂惑反甚,其病不可更代,百姓聞之,以為殘賊,為之奈何?岐伯曰:夫人生於地,懸命於天,天地合氣,命之曰人。人能應四時者,天地為之父母;知萬物者,謂之天子。天有陰陽,人有十二節;天有寒暑,人有虛實。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,不失四時;知十二節之理者,聖智不能欺也;能存八動之變,五勝更立;能達虛實之數者,獨出獨入,呿吟至微,秋毫在目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我想到這種痛,心裡就非常混亂,他的病不能再拖延了,百姓聽說了會認為我殘害良善,我該怎麼辦呢?

岐伯說:人生存在於地上,生命是上天所定的,天地交合之氣,稱之為人。人能夠順應四季變化,天地就是他的父母;懂得萬物道理的,稱為天子。天有陰陽,人有十二個關節;天有寒暑變化,人有虛實之分。能夠順應天地陰陽之變化的,就能保持四時節氣;懂得十二個關節規律的,聖賢智者也不能欺騙他;能夠把握脈象的變化,五行相勝相生的規律;能夠辨別虛實的變化,獨來獨往,(診脈時)用氣微弱細微,察覺到極細微的變化。

帝曰:人生有形,不離陰陽,天地合氣,別為九野,分為四時,月有小大,日有短長,萬物並至,不可勝量,虛實呿吟,敢問其方?岐伯曰:木得金而伐,火得水而滅,土得木而達,金得火而缺,水得土而絕,萬物盡然,不可勝竭。故針有懸布天下者五,黔首共餘食,莫知之也。

白話文:

軒轅黃帝說:人體是有形質的,離不開陰陽二氣。天地交合二氣,形成九野,分成四季。月亮有盈虧,太陽有長短。萬物紛繁,無數無量。虛實之間浮沉變化,請問調和這些的辦法是什麼?岐伯回答:木性遇金會被砍伐,火性遇水會被熄滅,土性遇木會疏通,金性遇火會融化,水性遇土會消失。萬物都是如此,周而復始,生生不息。因此,針灸的方法有五種,普天之下所有的人共同享用它的好處,但卻沒有人知道它的原理。

一曰治神,二曰知養身,三曰知毒藥為真,四曰制砭石小大,五曰知腑臟血氣之診。五法俱立,各有所先。今末世之刺也,虛者實之,滿者泄之,此皆眾工所共知也。若夫法天則地,隨應而動,和之者若響,隨之者若影,道無鬼神,獨來獨往。帝曰:願聞其道。岐伯曰:凡刺之真,必先治神,五臟已定,九候已備,後乃存針,眾脈不見,眾凶弗聞,外內相得,無以形先,可玩往來,乃施於人。人有虛實,五虛勿近,五實勿遠,至其當發,間不容瞚。

白話文:

一、調整心神。二、瞭解養生的方法。三、認識什麼是真正的毒藥。四、掌握砭石的規格和大小。五、診斷臟腑氣血的方法。這五種方法缺一不可,各有其先後順序。如今這個時代的人進行針灸,都是虛的就補,滿的就瀉,這是每個普通醫師都知道的。如果真的要效法自然,順應萬物的變化,那麼調整起來就像聲音遇到迴音一樣迅速,跟隨起來就像影子一樣緊密。沒有什麼鬼神作祟,醫生獨自決定治療。黃帝說:我希望聽到具體的方法。岐伯說:凡是真正的針灸,一定要先調整心神,五臟穩定,九種脈象齊備,然後再開始施針。看不到各種脈象,聽不到各種不祥的徵兆,內外協調,不以形體為主,可以反覆練習,然後再運用到病人身上。病人有虛有實,五種虛象不要靠近,五種實象不要遠離,等到適當的時候下手,連眨眼的功夫都沒有。

手動若務,針耀而勻,靜意視義,觀適之變,是謂冥冥,莫知其形,見其烏烏,見其稷稷,從見其飛,不知其誰,伏如橫弩,起如發機。帝曰:何如而虛?何如而實?岐伯曰:刺實者須其虛,刺虛者須其實,經氣已至,慎守勿失,深淺在志,遠近若一,如臨深淵,手如握虎,神無營於眾物。

白話文:

手法輕柔靈活,針刺穩而勻,心神專注觀察,見時機成熟而施針,這叫做神不知鬼不覺,看不出它的具體形狀,只見其隱晦之勢,看不出它的具體位置,只見其輕微的晃動,再一晃它就消失不見,不知道它往哪去了,埋伏如拉開的弩箭,發動如射出的機箭。黃帝問:怎麼才能虛中求實?怎麼才能實中求虛?岐伯答:刺實穴時要等它將虛,刺虛穴時要等它將實,經絡之氣已經到達穴位,小心守住不要失去,針刺的深淺在於醫生心意,遠近都要像臨近深淵一樣小心,手握針就像握著老虎,精神專注於眼前。

2.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

黃帝問曰:用針之服,必有法則焉,今何法何則?岐伯對曰:法天則地,合以天光。帝曰:願卒聞之。岐伯曰:凡刺之法,必候日月星辰,四時八正之氣,氣定乃刺之。是故天溫日明,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,故血易瀉,氣易行;天寒日陰,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。月始生,則血氣始精,衛氣始行;月郭滿,則血氣實,肌肉堅;月郭空,則肌肉減,經絡虛,衛氣去,形獨居。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道:「使用針灸的方法,一定有規律吧,現在是什麼方法和規律呢?」岐伯回答說:「順應上天,遵循下地,結合天光(日月星辰的光芒)。」黃帝說:「請詳盡地告訴我。」岐伯說:「凡是針灸的方法,一定要觀察日月星辰、四季八正之氣,等氣候穩定後才能針灸。所以,當天氣溫暖、陽光充足時,人的血液流動順暢,衛氣(保護人體的氣)浮在表層,因此血液容易排出,氣也容易運行;當天氣寒冷、日光陰暗時,人的血液凝固、凝滯,衛氣沉降。月亮開始升起時,血氣開始充盛,衛氣開始運行;月亮圓滿時,血氣充盈,肌肉堅實;月亮缺失時,肌肉萎縮,經絡虛弱,衛氣離開,身體孤獨處於衰弱狀態。所以,針灸要根據天時來調理血氣。

是以天寒無刺,天溫無疑。月生無瀉,月滿無補,月郭空無治,是謂得時而調之。因天之序,盛虛之時,移光定位,正立而待之。故曰月生而瀉,是謂臟虛,月滿而補,血氣揚溢,絡有留血,命曰重實;月郭空而治,是謂亂經。陰陽相錯,真邪不別,沉以留止,外虛內亂,淫邪乃起。

白話文:

因此,天氣寒冷時不要剌血放血,天氣溫暖時不用懷疑。月亮開始生長時不用瀉下,月亮滿月時不用補益,月亮西沉後不用治療,這就是隨著節氣變化而調節身體。根據上天的規律,身體盛虛的時候,移動光線的位置,端正站立等待時機。所以說,月亮開始生長時瀉血,說明內臟虛弱;月亮滿月時補益,血氣過盛,經絡中有瘀血,稱為壅實;月亮西沉後治療,說明經期紊亂。陰陽顛倒,真邪難辨,沉鬱而停留,外虛內亂,邪氣就會產生。

帝曰:星辰八正何候?岐伯曰:星辰者,所以制日月之行也。八正者,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。四時者,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,以時調之,候八正之虛邪,而避之勿犯也。以身之虛,而逢天之虛,兩虛相感,其氣至骨,入則傷五臟,工候救之,弗能傷也,故曰:天忌不可不知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「星辰八個方位如何觀察?」

岐伯答:「星辰的作用是控制日月運行,八個方位則是用來判斷八種風邪在不同季節的侵襲時間。四時不同的季節,分屬不同的氣候,我們要根據季節變化來調節身體,觀察八個方位的風邪,並避而遠之。如果自身虛弱,又遭遇天地的虛邪,兩者相感,邪氣就會深入骨髓,侵入五臟。因此,如果不瞭解天地的禁忌,就無法預防疾病的發生。

帝曰:善。其法星辰者,余聞之矣,願聞法往古者。岐伯曰:法往古者,先知針經也。驗於來今者,先知日之寒溫,月之虛盛,以候氣之浮沉,而調之於身,觀其立有驗也。觀於冥冥者,言形氣榮衛之不形於外,而工獨知之,以日之寒溫,月之虛盛,四時氣之浮沉,參伍相合而調之,工常先見之,然而不形於外,故曰觀於冥冥焉。通於無窮者,可以傳於後世也,是故工之所以異也,然而不形見於外,故俱不能見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「很好。關於以星辰作為指引的方法,我已經聽說了。現在,我想聽聽關於如何利用古代經典的方法。」

岐伯說:「利用古代經典的方法,首先要通曉針灸經典。驗證現在和未來,就要先知道太陽的冷暖和月亮的盈虧,以此來預測氣的浮沉變化,並以此調整身體。觀察這些變化後,就可以驗證其有效性。」

「觀察於冥冥之中」,是指形氣榮衛在體外沒有明顯表現,但醫生卻能獨自知曉。醫生通過觀察太陽的冷暖、月亮的盈虧以及四季氣候的浮沉變化,綜合這些因素來調整。醫生往往能提前預知這些變化,但這些變化在表面上並不顯現,所以稱為「觀察於冥冥之中」。

「通於無窮」,是指這種方法可以傳承給後代。因此,醫生之所以與常人不同,就在於他們具有這種能力。然而,這種能力並不會外顯,所以普通人無法觀察到。

視之無形,嘗之無味,故謂冥冥,若神彷彿。虛邪者,八正之虛邪氣也。正邪者,身形若用力汗出,腠理開,逢虛風,其中人也微,故莫知其情,莫見其形。上工救其萌牙,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,盡調不敗而救之,故曰上工。下工救其已成,救其已敗。救其已成者,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,因病而敗之也。

白話文:

從外表上看不見形狀,品嘗也沒有味道,所以稱之為「冥冥」,彷彿神仙一樣。虛邪之氣,指的是八正之氣中的虛弱之氣。正邪之氣,是指身體強健時用力出汗,毛細孔打開,遇到虛弱的風邪,其中侵入人體的人微小,因此無人知道它的實情,也看不到它的形狀。高明的大夫救治病痛萌芽的階段,一定要先觀察三部九候的脈象,調和一切不順暢的地方,而後才能救治,因此稱為「上工」。低水平的大夫救治已經形成的病症,等病症已經損害身體後才進行救治。救治已經形成的病症,是因為不知道三部九候的脈象失衡,才讓疾病損害了身體。

知其所在者,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脈處而治之,故曰守其門戶焉,莫知其情而見邪形也。帝曰:余聞補瀉,未得其意。

白話文:

懂得病竈位置的人,知道根據三部九候診斷出的病脈分佈來治療。所以說要守住病竈的部位,才能消除病邪的跡象。黃帝說:我聽過『補』和『瀉』的方法,但還不理解它的意思。

岐伯曰:瀉必用方,方者,以氣方盛也,以月方滿也,以日方溫也,以身方定也,以息方吸而內針,乃復候其方吸而轉針,乃復候其方呼而徐引針,故曰瀉必用方,其氣乃行焉。補必用員,員者行也,行者移也,刺必中其榮,復以吸排針也。故員與方,非針也。故養神者,必知形之肥瘦,榮衛血氣之盛衰。

白話文:

岐伯說:放血治療必須遵循特定的規律,這個規律就是:在氣候適宜的時節,在月圓之夜,在陽光溫暖的日子,在身體狀態穩定的時候,在病人吸氣時下針,然後再等到病人吸氣時轉動針具,再等到病人呼氣時緩緩拔針,所以說放血治療必須遵循規律,氣血才能正常運行。補充治療必須遵循「員」的規律,「員」就是循環流動,流動就是變動。針刺必須刺到榮穴,再用吸氣的方式拔針。所以,「員」和「方」並不是針具本身。因此,要保養精神,必須瞭解身體的肥瘦程度,以及榮衛血氣的盛衰狀況。

血氣者,人之神,不可不謹養。帝曰:妙乎哉論也!合人形於陰陽四時,虛實之應,冥冥之期,其非夫子孰能通之。然夫子數言形與神,何謂形?何謂神?願卒聞之。岐伯曰:請言形,形乎形,目冥冥,問其所病,索之於經,慧然在前,按之不得,不知其情,故曰形。帝曰:何謂神?岐伯曰:請言神,神乎神,耳不聞,目明心開而志先,慧然獨悟,口弗能言,俱視獨見,適若昏,昭然獨明,若風吹雲,故曰神。三部九候為之原,九針之論不必存也。

白話文:

氣血是人的根本,不可不謹慎養護。黃帝說:這是一篇妙論啊!把人體與陰陽四時、虛實的變化聯繫起來,暗合微妙的規律,除了先生,誰能通曉這些呢?不過先生屢次提到形與神,請問什麼是形?什麼是神?希望能聽您詳細解釋。岐伯說:請先談談形。形就是看得見摸得着的肉體,眼睛昏沉,追問病因,在經絡中尋找答案,清晰地呈現眼前,但按壓卻找不出原因,不知道其真實情況,所以稱為形。黃帝說:那什麼是神呢?岐伯說:請先談談神。神就是無形無相的精神,耳朵聽不見,但心明眼亮,心意先行,清晰地獨自領悟,嘴巴說不出,眾目睽睽下獨自看見,恍惚如夢,卻獨自明瞭,就像風吹散雲朵,所以稱為神。三部九候是診察的基礎,九針的理論不必拘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