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~ 卷第四 (1)
卷第四 (1)
1. 卷第四
2.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
黃帝問曰:醫之治病也,一病而治各不同,皆愈何也?岐伯對曰:地勢使然也。故東方之域,天地之所始生也,魚鹽之地,海濱傍水,其民食魚而嗜咸,皆安其處,美其食,魚者使人熱中,鹽者勝血,故其民皆黑色疏理,其病皆為癰瘍,其治宜砭石,故砭石者,亦從東方來。
西方者,金玉之域,沙石之處,天地之所收引也,其民陵居而多風,水土剛強,其民不衣而褐薦,其民華食而脂肥,故邪不能傷其形體,其病生於內,其治宜毒藥,故毒藥者,亦從西方來。北方者,天地所閉藏之域也,其地高陵居,風寒冰冽,其民樂野處而乳食,臟寒生滿病,其治宜灸爇。故灸爇者,亦從北方來。
南方者,天地所長養,陽之所盛處也,其地下,水土弱,霧露之所聚也,其民嗜酸而食胕。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,其病攣痹,其治宜微針。故九針者,亦從南方來。中央者,其地平以濕,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,其民食雜而不勞,故其病多痿厥寒熱,其治宜導引按蹺,故導引按蹺者,亦從中央出也。故聖人雜合以治,各得其所宜,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,得病之情,知治之大體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醫生治療疾病,同樣的病卻有不同的治療方法,但都能治好,這是為什麼呢?
岐伯回答說:這是因為地理環境造成的。東方是天地萬物開始產生的地方,是魚產豐富、靠近海邊的地方。那裡的人吃魚並且喜歡鹹味,都安於自己的生活環境,覺得食物美味。魚會使人身體產生熱,鹽則會使血液變得濃稠。所以那裡的人皮膚都比較黑而且粗糙,容易生癰腫瘡瘍,治療適合用砭石,所以砭石這種療法也是從東方傳來的。
西方是產金玉、多沙石的地方,是天地之氣收斂的地方。那裡的人住在高地上而且風大,水土堅硬。那裡的人不穿絲綢衣服而是穿粗布衣、鋪草蓆,喜歡吃油膩的食物,所以外邪不容易傷害他們的身體,他們的疾病多半是從內部產生的,治療適合用毒藥,所以毒藥這種療法也是從西方傳來的。北方是天地之氣封閉收藏的地方,地勢高而且風寒冰冷。那裡的人喜歡住在野外並且吃奶製品,容易產生內臟虛寒、腹脹的疾病,治療適合用灸法。所以灸法也是從北方傳來的。
南方是天地萬物生長繁盛、陽氣旺盛的地方,地勢低窪、水土鬆軟,容易聚集霧氣露水。那裡的人喜歡吃酸味食物和腐敗的肉類。所以那裡的人皮膚都比較細緻而且紅潤,容易產生筋脈攣縮、麻痹的疾病,治療適合用微針療法,所以九針療法也是從南方傳來的。中央地區地勢平坦而且潮濕,是天地孕育萬物的地方,那裡的人食物種類繁多而且不勞動,所以容易產生肢體萎軟無力、昏厥、忽冷忽熱等疾病,治療適合用導引和按摩,所以導引按摩也是從中央地區傳出來的。
所以高明的醫者會綜合各種方法來治療疾病,使每種療法都能發揮所長,這就是為什麼治療方法不同,但都能把病治好的原因,這就是掌握了疾病的本質,了解了治療的大方向。
3.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
黃帝問曰:余聞古之治病,惟其移精變氣,可祝由而已。今世治病,毒藥治其內,針石治其外,或愈或不愈,何也?岐伯對曰:往古人居禽獸之間,動作以避寒,陰居以避暑,內無眷慕之累,外無伸宦之形,此恬憺之世,邪不能深入也。故毒藥不能治其內,針石不能治其外,故可移精祝由而已。
當今之世不然,憂患緣其內,苦形傷其外,又失四時之從,逆寒暑之宜,賊風數至,虛邪朝夕,內至五臟骨髓,外傷空竅肌膚,所以小病必甚,大病必死,故祝由不能已也。帝曰:善。余欲臨病人,觀死生,決嫌疑,欲知其要,如日月光,可得聞乎?
岐伯曰:色脈者,上帝之所貴也,先師之所傳也。上古使僦貸季,理色脈而通神明,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時八風六合,不離其常,變化相移,以觀其妙,以知其要,欲知其要,則色脈是矣。色以應日,脈以應月,常求其要,則其要也。夫色之變化,以應四時之脈,此上帝之所貴,以合於神明也,所以遠死而近生。
生道以長,命曰聖王。中古之治病,至而治之,湯液十日,以去八風五痹之病,十日不已,治以草蘇草荄之枝,本末為助,標本已得,邪氣乃服。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,治不本四時,不知日月,不審逆從,病形已成,乃欲微針治其外,湯液治其內,粗工凶凶,以為可攻,故病未已,新病復起。帝曰:願聞要道。
岐伯曰:治之要極,無失色脈,用之不惑,治之大則。逆從倒行,標本不得,亡神失國。去故就新,乃得真人。帝曰:余聞其要於夫子矣,夫子言不離色脈,此余之所知也。岐伯曰:治之極於一。帝曰:何謂一?岐伯曰:一者因得之。帝曰:奈何?岐伯曰:閉戶塞牖,系之病者,數問其情,以從其意,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。
帝曰:善。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我聽說古代治病,只需要調整精氣,改變氣機,就可以用祝禱之術治好。現在的人治病,用毒藥醫治體內,用針石醫治體外,有時有效有時無效,這是為什麼呢?
岐伯回答說:古代的人和禽獸一同生活,為了躲避寒冷而活動,為了躲避暑熱而住在陰涼的地方,內心沒有過多的牽掛,外在沒有追求功名的慾望,那是一個安寧的時代,邪氣無法深入侵犯人體。所以毒藥無法醫治體內,針石也無法醫治體外,所以只要調整精氣,用祝禱之術就可以治好。
現在的情況不同了,憂愁和煩惱困擾著內心,勞苦和疲累傷害著身體,又沒有順應四時的變化,違背寒暑的規律,賊風時常侵襲,虛邪之氣早晚都來,內侵入五臟骨髓,外傷害空竅肌膚,所以小病也會變得很嚴重,大病會導致死亡,因此祝禱之術無法治好疾病。
黃帝說:說得好。我想要親自觀察病人,判斷生死,解決疑惑,想要了解其中的關鍵,像日月一樣明亮,可以請你說給我聽嗎?
岐伯說:觀察氣色和脈象,是上天所重視的,也是先師們傳授下來的。上古時候,有位叫僦貸季的人,他通過觀察氣色和脈象來了解神明的旨意,並將其與金木水火土五行,四時、八風、六合相結合,不偏離常理,通過變化推移,來觀察其中奧妙,從而了解治病的關鍵。想要了解治病的關鍵,就必須觀察氣色和脈象。氣色對應太陽,脈象對應月亮,經常探求其中的規律,就能掌握治病的關鍵。氣色的變化,是為了應對四時的脈象,這是上天所重視的,也是為了與神明的旨意相合,所以可以遠離死亡,接近生存。
掌握養生之道,使生命得以長久,這樣的人可以稱作聖明的君王。中古時代的治病,疾病發作了才去治療,用湯藥治療十天,去除八風五痺之病。如果十天還沒有好轉,就用草藥的枝葉,從根本和枝節兩方面入手,以輔助治療,當疾病的根本和枝節都得到解決,邪氣就會被降服。現在這個時代的人治病就不是這樣了,治療不遵循四時的規律,不了解日月的變化,不明白順應和違逆的道理。疾病已經形成,才想著用微小的針刺治療體外,用湯藥治療體內。醫術粗糙的醫生,還自以為可以進攻病邪,所以舊病還沒好,新的疾病又產生了。
黃帝說:希望聽到治病的要道。
岐伯說:治療的關鍵,就是不要忽視氣色和脈象,運用它們不會感到迷惑,這是治療的大原則。如果違背常理,顛倒施行,沒有抓住疾病的根本和枝節,就會導致精神衰弱,國家衰亡。去除舊的治療方法,採用新的方法,才能夠成為掌握真理的人。
黃帝說:我從您這裡聽到了治病的關鍵,您說的治療方法都離不開氣色和脈象,這是我知道的。
岐伯說:治療的最高境界是專一。
黃帝說:什麼叫做專一呢?
岐伯說:專一就是從病情的本身入手。
黃帝說:怎麼做呢?
岐伯說:關閉門窗,讓病人安靜下來,多次詢問他的情況,順從他的意願。能夠掌握病人精神的人,就能使他康復;如果失去病人的精神,就會導致病人死亡。
黃帝說:說得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