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笏

《中風論》~ 論治法 (1)

回本書目錄

論治法 (1)

1. 論治法

治法無他,專從衛氣治之而已。衛氣有根本、有枝葉,有表、有里。衛出下焦,為腎間動氣者,根本也。從少陰之分,間行五臟,則為知覺性靈,間行六腑,則為三焦氣化,此皆里也。溫養形體,為守邪之神者,表也。從諸經而行於脈外,則為運動形體,五官得之,而耳目聰明,四體得之,而手足持行,此皆枝葉也。其根本在腎,附於脂膏,則為水中之火,如燈之附於油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沒有別的,專從衛氣治它而已。衛氣有根本、有枝葉,有表、有裏。衛氣出自下焦,是腎間動氣的地方,那是根本。衛氣從少陰部分出來,行經五臟,就成為知覺性靈,行經六腑,就成為三焦氣化,這些都是裏。溫養形體,是防守邪氣的神,那是表。衛氣從諸經而行於脈外,就成為運動形體,五官得到它,耳朵和眼睛就聰明,四肢得到它,手和腳就能行動,這些都是枝葉。衛氣的根本在腎,依附於脂膏,就成為水中的火,好像燈火依附於油一樣。

根本治法,有宜補火者,如燈之添草則光焰益大;有宜補水者,如燈之加油則長明不熄。世俗專以補火為事,則油竭者光亦熄矣。其枝葉在經,溫於肌肉,則附於汗液,如樹木之以皮行津,得春夏陽氣,而後漿汁盛也。枝葉治法,有宜用散者,如樹之津氣通則榮茂,有宜用收者,如樹之皮津泄則枯槁。

白話文:

治療的根本方法,有適當補充陽氣的人,就像燈裡添加草後光焰更旺盛一樣;有適當補充陰氣的人,就像燈裡添加油以後能長久明亮不斷。世俗的人專門用補充陽氣的方法來治療,結果是油枯竭了,燈光也滅了。人體的枝葉在經脈,溫暖在肌肉、皮下脂肪,附著在汗液中,就像樹木利用樹皮輸送津液,需要得到春夏天陽氣的滋潤,才能使汁液旺盛。治療枝葉的方法,有適當使用發散的,就像樹木的津氣流通了就能繁榮茂盛;有適當使用收斂的,就像樹木的樹皮津液外泄就會枯槁。

世俗專以斂補為事,則津壅者,樹必脹絕矣(如漆樹,日久不取漆,則必脹悶而枯。用樹皮行津,以比衛陽之汗,其理至確。凡過汗亡陽者,即亡衛陽耳)。是以欲衛氣之根本強,則當油草並加,不可專用熱藥,欲衛氣之枝葉盛,則當散斂兼施,不可專用補藥。凡治病養生皆然,不獨中風也。

白話文:

一般人只知道斂補,那麼津液壅滯的人,樹木一定會脹裂而枯萎 (就像漆樹,長久不取漆,一定會脹悶而枯萎。用樹皮來疏通津液,來比喻衛陽的汗液,這個道理非常正確。凡是出汗過多而喪失陽氣的人,也就是喪失衛陽罷了)。因此想要衛氣的根本強健,那麼就應該油藥和草藥並用,不能只用熱藥;想要衛氣的枝葉繁盛,那麼就應該散藥和斂藥並用,不能只用補藥。凡是治病養生的道理都是如此,不只中風如此。

八方之風,雖有寒熱之不同,然皆為陽邪,況又從熱化者,五居其三。人身衛氣,即是陽氣,以陽邪而與陽氣合,則水乳交融,毫無捍格矣。同類相求,而不相爭,此偏枯中風者,所以無惡寒發熱等症也。可知中風之傷衛氣,乃邪風與衛氣相混耳。其所以知覺運動皆為之不靈者,譬如三軍之卒,有一軍與賊私和,則號令不行,獨一軍不行也,勢必三軍皆為掣肘,觀望不前矣。故善治中風者,必先從而分之,使邪風與衛氣相離,而後風可淨,而衛氣仍為我用也。

白話文:

來自四面八方的風都具有寒熱的區別,但都是屬於外邪的範疇,特別是從熱氣轉化的外邪,則佔了五分之三。人體的衛氣就是陽氣,風邪這種外邪和陽氣結合之後,可以像水乳交融一樣,沒有任何的牴觸。同類相求,而不是互相爭執,這就是偏癱中風的人,並沒有惡寒發熱等症狀的原因。由此可知,中風使衛氣受到損害,是因為邪風和衛氣相混雜而產生的。中風病人之所以感知和運動功能都發生障礙,就像一支軍隊的士兵,其中有一軍和敵人暗中勾結,那麼號令就不能貫通,單單一個軍隊不行,必然會導致三軍都受到牽制,觀望不前。因此,善於治療中風的醫生,必須首先將邪風與衛氣分開,使邪風和衛氣分離,這樣邪風才能清除,衛氣才能繼續被人體利用。

此侯氏黑散,所以用白礬之意。喻嘉言謂,為填塞空竅。夫白礬善消物,豈是填塞之藥?可謂鑿矣。

白話文:

這個侯氏黑散,使用白礬的目的是什麼呢?喻嘉言說,這是為了填補空缺。實際上,白礬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和吸收物質,怎麼可能是用來填補的藥物呢?可見喻嘉言的說法很牽強。

凡風之入,必乘衛氣之隙,其隙多起於內熱。蓋寒則衛氣斂,故冬時之人多無汗,熱則衛氣散,故夏時之人多大汗,寒則腠理閉,故無隙可入,熱則腠理開,故有隙可乘。其內熱或生於七情,或生於飲食(每見好服溫補者,多有中風之病),此所謂以內因而感召外因也。後人有所謂胃熱生內風而致者,其言甚是,然不知此為衛氣之病,究屬一得之見。

白話文:

風邪的入侵,必定是由於衛氣的虛弱所造成的。這種虛弱多半是由於內熱所造成的。因為感受寒邪時,衛氣就會收斂,所以冬天的人大多不會出汗。感受熱邪時,衛氣就會散發,所以夏天的人大多會出汗。感受寒邪時,皮膚的毛孔會閉合,所以風邪就無法入侵。感受熱邪時,皮膚的毛孔會張開,所以風邪就很容易入侵。內熱有可能是由七情引起的,也有可能是由飲食引起的(經常喜歡吃溫補品的人,大多會有中風的毛病)。這就是所謂的內因引發外因。後世有人說胃熱會產生內風,從而導致中風,這種說法很有道理,但是卻沒有意識到這是衛氣的疾病,終究只是一個片面的見解。

嘉言謂猝倒不省人事為陽虛,而妄擬參附為治,總由不識衛氣有表裡之義耳。《素問》生氣通天論曰:陽氣者,煩勞則張。此論專言衛氣,煩勞即內熱也,張即開也。此衛氣因熱起隙之由也。又曰:闢積於夏,使人煎厥。闢亦開也,夏則腠理汗孔皆開也。煎即煩也,厥者逆也,謂氣逆於上,則多熱也。

白話文:

嘉言認為突然暈倒失去知覺是因為陽虛,而胡亂認為使用人參和附子就能治癒,總的來說是因為不瞭解衛氣具有表裡關係的道理。《素問》中的生氣通天論說:陽氣,如果過度勞累就會浮散。這個論述專門討論衛氣,勞累就是內熱,浮散就是擴張。這是衛氣因為燥熱而出現空隙的原因。書中又說:在夏季腠理汗毛孔都會擴張,讓人感覺煩悶,燥熱。逆指的是氣逆於上,則熱很多。

此皆言內熱。又曰:目盲不可以視,耳聾不可以聽,潰潰乎若壞都,汩汩乎不可止。此即形狀中風昏不知人之象也。

白話文:

以上皆屬於內熱。又說:眼睛瞎了不能看,耳朵聾了不能聽,昏昏沉沉好像房子要倒塌,精神恍惚不止。這就是描寫中風昏倒,不知道人的情況。

衛氣之隙,由於表氣不固,則散藥似不可用矣。然用溫藥為散,則不可。若用涼藥為散,乃至妙之法。蓋涼則腠理斂,而散則衛氣通。嘗見偏枯兼有麻木者,《內經》謂:衛氣不通者,為皮痹不仁。衛氣痹閉,即麻木也。或用滋陰養血之劑而愈者,緣受病本輕,得此甘寒陰藥,解其內熱耳。

白話文:

當衛氣虛弱時,由於表氣不能固攝,那麼藥物應該以散寒的藥物為主,而不能使用溫熱的散寒藥物。而使用涼藥則是一種妙法。因為涼藥可以收斂腠理,散藥可以通利衛氣。我曾經見過偏癱伴有麻木的病人,《內經》說:衛氣不通,就會造成皮部麻痹不仁。衛氣閉阻,就會出現麻木。有的人用滋陰養血的方劑治療而痊癒,這是因為病人的病情本來就比較輕,服用這種甘寒滋陰的藥物,可以解除他體內的熱症。

若受病稍重者,便難取效。可知此症,非從血治也。其過服溫補者,多至成廢。蓋此症本由於內熱,而又多外熱之邪也(東風溫、南風熱、西風燥,四方之氣,熱居其三)。

白話文:

如果患者病情稍重,想要治癒就困難了。可知此症不能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。過度服用溫補藥物的病人,大多都病情加劇。因為此症原本就因為內熱所引起,加上外界邪熱,所以病情更加嚴重(東風溫,南風熱,西風燥,四方之氣,熱氣佔了其中三方)。

南方地土溫暖,其人腠理常開而衛氣疏,故多中風。北方地土寒涼,其人腠理常閉而衛氣密,故中風者少。惟尊貴人,溫暖太過者偶有之,然亦易愈也。南人中風後,赴北方而愈者,嘗見三人矣(俱服蘇合香丸而愈)。《素問》曰:陰精所奉者,其人壽。《西洋志》:歐邏巴以北,地寒,人多壽;葛淄巴處南,四時皆熱,其人不壽。

白話文:

南方土地溫暖,那裡的人腠理經常開啟,衛氣稀疏,所以很多人會中風。北方土地寒冷,那裡的人腠理經常閉合,衛氣緻密,所以中風的人很少。只有尊貴的人,因為太過溫暖而偶爾中風,但也很容易痊癒。南方人中風後,前往北方而痊癒的人,我曾經見過三個人(都服用了蘇合香丸而痊癒)。《素問》說:陰精所奉養的人,會長壽。《西洋志》說:歐邏巴以北,土地寒冷,那裡的人多長壽;葛淄巴位於南方,四季都很熱,那裡的人不長壽。

非虛言也。凡久病,必先顧其脾胃,以血氣之生髮,全憑脾胃之運化也。然二者之治法判然不同。脾為陰、為臟,為胃行其津液者也。其治法宜燥,燥則健;宜補,補則強,故其藥宜甘溫。胃為陽、為腑,為水穀之海。其治法宜潤,潤則化(凡乾土不能腐物,必濕土始能腐物);宜通,通則運。

白話文:

我所說的都是實話。凡是久病的人,一定要首先調理他們的脾胃,因為血氣的生發,完全依靠脾胃的運化。然而,脾胃的治法卻截然不同。脾為陰、為臟,是把津液輸布到胃的臟器。它的治法應該以燥為主,燥則健;也應該以補為主,補則強,所以它的藥物應該甘溫。胃為陽、為腑,是儲藏水穀的器官。它的治法應該以潤為主,潤則化(凡是乾土都不能腐蝕東西,只有濕土才能腐蝕東西);也應該以通為主,通則運。

故其藥宜清涼。喻嘉言謂:養胃與補脾有天淵之別。葉天士謂:胃不強者,以涼通之則強;脾不健者,以溫補之則健。《內經》曰:胃欲寒飲,腸欲熱飲。寒飲即清涼養胃之義,熱飲即甘溫補脾之義。腸即小腸也。為受盛之地(凡水穀之腐化皆在小腸之內),變腐水穀,而後脾始挹其精微,以生氣血(水穀精氣上輸於脾)。故不言脾而言腸也。

喻氏、葉氏之言,正與《內經》合,特二君皆從治病悟出,故立言不與《內經》同耳。

白話文:

所以它的藥物應該清涼。喻嘉言說:保養胃和補養脾胃有天壤之別。葉天士說:胃不強的人,用涼藥通補就可以增強;脾不健壯的人,用溫補藥就可以健壯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胃喜歡涼冷的飲食,腸喜歡溫熱的飲食。涼冷的飲食就是清涼保養胃的道理,溫熱的飲食就是甘溫補脾的道理。腸就是小腸。是小腸把水穀消化、吸收的部位(凡是水穀的腐化都在小腸之內)。通過小腸消化、吸收後,脾才能吸收它的精華,以生氣血(水穀精氣上輸於脾)。所以不說脾而說腸。

脾胃之治不同,然則何以別之?曰:即以其病別之。其病起於寒症,而不能食者,則宜燥補脾土,而用甘溫藥;其病起於熱症,而不能食者,則宜潤通胃氣,而用清涼藥。不獨始病為然,即久病亦然。譬如偏寒、偏熱之病,既退之後,猶不能食,投以涼劑,則胃氣立開。世俗只知補脾之法,不知養胃之法,往往見熱病不食,輒以涼藥礙脾,疑而不敢用,其貽害者多矣。李東垣作《脾胃論》,不能確切分疏,僅為調停之說,亦由傳派不清,內景不明耳。

白話文:

治療脾胃的疾病,方法不同,那麼如何區別呢?答案是:根據疾病的症狀來區分。如果疾病起於寒症,不能進食,那麼就應該用燥補脾土的甘溫藥;如果疾病起於熱症,不能進食,那麼就應該用潤通胃氣的清涼藥。不僅剛開始發病的時候是這樣,即使是久病也不例外。比如偏寒、偏熱的疾病,病症退去之後,還是不能進食,服用涼藥,則胃氣立馬暢通。世俗之人只知道補脾的方法,卻不知道養胃的方法,往往看到熱病不能進食,就認為涼藥會損害脾胃,因此產生疑慮而不敢使用,這樣耽誤病情的例子很多。李東垣寫作《脾胃論》,沒有能明確、詳細地區分,只是寫了一些調和的說法,這也是因為醫學傳承不清,不能透徹理解人體內在的緣故。

其有先患熱病,後變寒症者,則用補脾法;先患寒病,後變熱症者,則用養胃法。凡病久脾胃不旺,仍各從其病為治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一個人先患熱病,後來變成寒症,則用補脾法治療;如果一個人先患寒病,後來變成熱症,則用養胃法治療。凡是患病已久,脾胃虛弱的人,仍應根據其病情分別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