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笏

《中風論》~ 論衛氣

回本書目錄

論衛氣

1. 論衛氣

衛氣又名人氣,以其綱維群動,為知覺運動之主也。又名陽氣,以其溫養一身也。合而凝之則為衛陽,此受命養生之主也。乃合呼吸天氣與飲食地氣所生,天氣無形而至剛,衛氣兼之,故其性慓悍。《內經》又名之曰悍氣,與營血專資地氣,其性精專者判然不同。《內經》曰:飲食入胃,濁者為衛。

濁字正言其慓悍耳。因其慓悍,故不能行於脈中,而必行於脈外,此衛陽之所以不同於營陰也。

白話文:

衛氣又稱人氣,是能夠統率其他臟腑功能的能量,是知覺運動的主宰。又名陽氣,是全身溫暖的來源。衛氣凝聚而形成衛陽,是生命維持的主宰。衛氣是呼吸的空氣和飲食的能量共同孕育而成的。空氣無形而剛烈,衛氣吸收了空氣的性質,所以衛氣的特性是剛強而有活力。《內經》也稱衛氣為悍氣。衛氣和營血的功能不同,營血主要依賴食物的能量,其特性是很專一,很精純。《內經》說:食物進入胃中,產生混濁的能量,就成為衛氣。

衛氣有體、有用,所謂體者,衛氣之根也。其根在腎,《內經》謂衛氣出於下焦,常從足少陰之分,間行於臟腑者是也。《難經》稱為腎間動氣,後世稱為丹田真陽,即此衛氣。無形必有所附而始留,下焦乃脂膏最多之地,衛陽即附於脂膏中,故曰衛氣出於下焦。譬如燈附於油,則長明不息也。

白話文:

衛氣具有形體和功能,所謂形體,是衛氣的根源。它的根在於腎,正如《內經》所說:「衛氣出於下焦,常從足少陰之分,間行於臟腑。」後世的《難經》稱為「腎間動氣」,而後世又稱「丹田真陽」,這都是指衛氣。無形之氣必須附著於有形之物,在下焦的脂膏最多之處,衛氣便附著於脂膏之中,因此說衛氣出於下焦。這就像燈油附著於燈芯,燈油便能長明不滅。

故後人又指為水中之火。不獨人也,凡物之膏皆可燃火,則凡有生之物莫不各有陽氣附於膏中矣。所謂用者,衛氣之枝葉也,其義繁多,另詳於左。

白話文:

因此後人又稱其為水中之火。不僅僅是人,凡是物體的油脂都能燃燒成火,那麼凡是有生命的東西沒有不各自有陽氣依附於油脂之中。所謂用者,是衛氣的枝葉,它的意義很多,在左邊另作詳細的解釋。

其一曰:間行於五臟則五神生。從下焦而合於上焦宗氣,應於心,則生神而為喜笑;應於肺,則生魄而為悲哭;應於肝,則生魂而為怒呼;應於腎,則生智而為恐呻;應於脾,則生意而為思歌。總名之曰慧也。

白話文:

第一種說法:氣血在五臟之間運行,五神就會產生。從下焦升到上焦而與宗氣結合,作用於心,則產生神靈而表現為歡笑;作用於肺,則產生魂魄而表現為悲哭;作用於肝,則產生魂魄而表現為憤怒呼叫;作用於腎,則產生智慧而表現為恐懼呻吟;作用於脾,則產生意念而表現為思慮唱歌。總的來說,這稱為智慧。

其一曰:間行於六腑則水穀化。從下焦而上合於宗氣,應於胃則主納,應於膽則主決,應於小腸則主腐化,應於大腸則主傳送,應於膀胱則主滲利。總而名之,則曰三焦,所以行津化液也。凡大小二便之開合,皆三焦衛氣之所司,《難經》謂之原氣。

白話文:

第一層意思是:水穀在六腑中運行,然後化為精微物質。從下焦往上與宗氣相合,在胃的部位主要負責受納食物,在膽的部位主要負責判斷決斷,在小腸的部位主要負責腐化食物,在大腸的部位主要負責傳送食物,在膀胱的部位主要負責排洩。總的來說,三焦的作用是運行水液和化生津液。大小便的通利與否,都由三焦的衛氣所控制,《難經》稱之為原氣。

其一曰:出入於經絡則寤寐分。方其出也,從腎臟行於少陰之分(少陰為衛氣出入之門戶),由太陽、陽蹺上注於目,則目張而寤矣(此二脈皆上至於目之精明穴)。然後行於陽經,而五官為之用(凡陽經皆上於頭);行於手經,而手為之用;行於足經,而足為之用;間行於臟,而慧生;間行於腑,而飲食入。此衛氣之出,而為寤也。

白話文:

第一個晝夜循環:衛氣在經絡中出入,人體就會產生清醒和睡眠的區別。衛氣外出時,從腎臟沿著少陰經的分支(少陰是衛氣出入的門戶)運行,經過太陽經、陽蹺經上達於眼睛,眼睛就會睜開而醒來(這兩條經脈都上至眼睛的精明穴)。然後衛氣沿著陽經運行,五官就能發揮作用(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部);衛氣沿著手經運行,手就能發揮作用;衛氣沿著足經運行,腳就能發揮作用;衛氣有時運行於臟腑,智力就會產生;衛氣有時運行於腑,飲食就能進入。這是衛氣外出時,人體就清醒的過程。

兩邊齊出,且一時分馳者也。方其入也,從太陽、陽蹺而下走陰蹺,由少陰之分而注於腎,則目合而寐矣。故寐者,無五官之用,不在諸陽經也。無手足之用,不在手足諸經也。無飲食之需,不間行於腑也。唯從腎注心,從心注肺,從肺注肝,從肝注脾,從脾注腎,循環而已然。

白話文:

人的眼睛一閉,就立刻失去了視野。陽氣從太陽穴流到陽蹺脈,再循著陰蹺脈走,然後從少陰部位注入腎臟,這時眼睛自然閉上並睡著了。所以睡覺時,五官都沒有知覺,陽經的機能不顯現。手腳沒有知覺,手足經脈的機能也不顯現。沒有飲食的需要,腑的機能也不顯現。只有從腎臟供給心臟,從心臟供給肺臟,從肺臟供給肝臟,從肝臟供給脾臟,從脾臟供給腎臟,這樣輪流循環,就能保證整個身體的運行。

雖內注於五臟,而在外之經脈不為用,則不能麗於實而生慧,但遊於虛而為夢。凡人夜之所夢,多屬晝之所為者,衛氣之所習也。其囈語者亦然,此衛氣之入而為寐也。亦兩邊齊入,且一時並收者也。若衛氣欲入於陰而寐,而勉強持之,使出而為寤,則必呵欠。《內經》謂:陰引而下,陽引而上,陰陽相引欠者是也。

白話文:

儘管內臟精氣在五臟臟腑內運行,但是在外在的經脈中沒有實際應用的話,那麼精氣就不會附著於實質而產生美好的效果,就只能遊走於虛幻之間而形成夢境。一般人夜裡所做的夢,大多和白天所做的事情有關,這是衛氣所習慣的事情。說夢話的情況也是一樣,這是衛氣進入體內而形成睡眠的表現。也是兩邊同時進入,而且同時收斂的狀態。如果衛氣想要進入陰分而入睡,卻勉強地維持著陽氣,讓陽氣外出而清醒過來,那麼必定會打呵欠。《內經》上說:「陰氣引導氣血下降,而陽氣引導氣血上升,陰陽相互牽引而導致打呵欠。」

其一曰:衛行有淺深。衛行脈外,《內經》所謂衛外而為固者也,《難經》名為守邪之神,然有淺深之別焉。其法分軀殼為六層,外一層為太陽,次陽明,三少陽,四太陰,五少陰,六厥陰(凡傷寒傳經即此)。

白話文:

第一個層面:衛氣運行有表裡之分。衛氣運行在脈絡之外,是《內經》中所說的「衛外而為固」的氣血,在《難經》中被稱為「守邪之神」。然而,衛氣在運行中又有表裡之分。按照古人將人體分為六層:最外一層是太陽經,第二層是陽明經,第三層是少陽經,第四層是太陰經,第五層是少陰經,第六層是厥陰經(通常所說的「傷寒傳經」就是指這六層)。

寅卯辰三時行三層少陽,巳午未三時行一層太陽,申酉戍三時行二層陽明,亥子丑三時行四層太陰,子醜寅三時行五層少陰,醜寅卯三時行六層厥陰,故太陽衛氣最盛,少陽為初進,陽明為初退,若三陰則斂藏矣(此法《難經》不載,出仲師《傷寒論》篇)。夫同此衛氣,既有寤寐開合,又有行度淺深,何也?曰:《素問》生氣通天論曰(此篇專論衛氣):陽氣者,若天之有日,故天常以日光明。

白話文:

黎明(寅卯辰三時)運行三層的少陽;早上(巳午未三時)運行一層的太陽;下午(申酉戍三時)運行二層的陽明;晚上(亥子丑三時)運行四層的太陰;夜晚(子醜寅三時)運行五層的少陰;天亮(醜寅卯三時)運行六層的厥陰,所以太陽衛氣最盛,少陽是剛開始進入,陽明是剛開始退去,若三陰則收藏起來了(這個方法《難經》沒有記載,出自《傷寒論》一書)。同樣是這個衛氣,既有清醒、睡覺的開合,又有運行深淺的不同,這是為什麼呢?《素問》生氣通天論中說(這篇專門討論衛氣):陽氣啊,如同天上的太陽,所以白天總是因太陽而光明。

可見寤寐者,譬猶日行南陸為冬,行北陸為夏也;淺深譬猶日出為晨,日中為午,日入為昏也。《內經》又有一刻少陽,二刻太陽,三刻陽明,四刻三陰之法,則推求更密矣。蓋衛氣慓悍,行度迅急,故大開合之中,復有小開合,《內經》比之於日,誠不誣矣。

白話文:

可見睡眠和清醒相互之間輪流交替交替,就好比白天在南方面行走是冬天,在北方面行走是夏天一樣;淺睡眠和深睡眠相互之間交替交替,就好比太陽出來是早晨,太陽居中的時候是中午,太陽落山的時候是黃昏一樣。《內經》還有一刻是少陽時,二刻是太陽時,三刻是陽明時,四刻是三陰時的說法,那麼推究得就更加精細了。衛氣剛強悍烈,運行迅速而急促,所以在大開合之時,還存在著小開合,因此《內經》把衛氣運行比喻成太陽的運行,確實是沒有錯的。

其一曰:衛分行左右。衛氣行度,但有寤寐淺深之法,並無左右交通之法。其出而為寤也,則兩邊齊出,故兩目亦齊開;其入而為寐也,亦兩邊齊入,故兩目亦齊合。其出也,一時分馳,故手足、五官之動亦無先後;其入也,一時並收,故手足、五官之靜亦無先後。其淺深也,亦然。

白話文:

第一種理論說:衛氣運行的分佈左右相等。衛氣運行行走,只是有醒著和睡著的區別,並沒有左右交通的說法。衛氣向外而發,就會醒來,因此兩隻眼睛同時張開;衛氣向內而收,就會睡著,因此兩隻眼睛同時閉合。衛氣發出時,會同時分散運行,因此手腳、五官的活動也沒有先後之分;衛氣收斂時,會同時歸集,因此手腳、五官的靜止也沒有先後之分。衛氣的淺與深也是如此。

可見衛行是左右分布矣。是以病之在衛分者,病右則不及於左,病左則不及於右。仲師云:風則傷衛,即是指此,此中風所以獨有偏枯之症也。李東垣不識此中至理,乃分左為血,右為氣,然則人身有病左不關氣,右不關血乎,此等淺陋之見,諸醫不能斥之,反從而附和之,殊可怪。

以上皆從《靈》、《素》、《難經》、《金匱》諸書考證確鑿,施之診治歷有明效,故記之。

白話文:

可以看出衛氣是左右分佈的,所以病在衛分,病症在右邊就不會到左邊,病在左邊就不會到右邊,仲聖說:「風邪就會損傷衛氣」,是指這個原因,所以中風,所以纔有偏枯的症狀。李東垣沒有理解這個原理,卻把左邊歸類為血,右邊歸類為氣,那麼,人體有病,左邊就不關乎氣,右邊就不關乎血嗎?這種膚淺的見解,其他醫生沒有人敢駁斥他,反而跟隨他,附和他的意見,真是奇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