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秉鈞

《瘍科心得集》~ 序 (2)

回本書目錄

序 (2)

1.

憶余幼時,偕鄭春江姊丈同受業於淮南薑村阮師之门,峕松陵靈胎徐丈往来吳中,旅居與𧅁村師衡宇相望也,亦頻相過從,每竊闻其绪論。徐丈方輯《難經經釋》諸書,甞質正於師。師曰:「丈之外科,洵精且博矣。而用力乃專意于内科何哉?」丈曰:「凡言外科者,未有不夲於内科者也,若不深明内科之㫖,而徒抄襲舊方以為酬應,鮮有不蹈橐駝腫背之誚矣。」余心韙之。

𫝆閱髙子錦庭之書而益信。錦庭積学工醫,臨證已三十餘年,精習經方,洞曉脉理,雖治外科,而必熟復于《内經》諸聖賢之書,洵能探其夲不襲其末者欤。故其治病也,不膠於成見,不涉于附和,或症同而治異,或症異而治仝,神存於心手之際,務使三缚悉除,四難並解,非意會于中,超然有悟者,其孰能之!顏曰心得,誠自道其所得也。書成將付剞劂,以嘉惠後學,可見用心之厚。

而丗之習是科者,得此書而循誦習传,奉如圭臬,亦可不迷于嚮往也已。今靈胎徐丈之哲嗣漁村先生,世其家學,公卿倒屣,名重海内,與予春江姊丈有婣誼,暇日當寄覽焉,未知漁村以为何如也?

嘉慶丙寅仲夏吳趋郭一臨題於錫學之如舟小舎

白話文:

回想我年幼時,曾與姊夫鄭春江一同在淮南薑村,師從阮老師學習。當時松陵的靈胎徐先生(徐靈胎)常往來於吳中一帶,他旅居的地方與阮老師的住所遙遙相望,也經常過來拜訪,我因此時常聽到他們談論學術。那時徐先生正在整理《難經經釋》等書籍,曾向老師請教。老師問:「您的外科醫術,實在精湛又廣博,為何將精力專注於內科呢?」徐先生回答:「凡是談論外科的,沒有不以內科為基礎的。若不深入了解內科的精髓,只是抄襲舊有的藥方來應付,很少能避免被譏笑如駝背般無能。」我對此深感認同。

如今閱讀高子錦庭的著作,更加確信這個道理。錦庭先生積累學問、精通醫術,臨床經驗已三十多年,他精研經方,通曉脈理,即使是治療外科疾病,也必定深入研習《內經》等聖賢的經典,實在是能探究根本而非只看表象的人。所以他治療疾病,不拘泥於成見,不盲目附和,有時症狀相同但治療方法不同,有時症狀不同但治療方法相同,一切都掌握在心手之間,務必使病患的三種束縛(病因、病機、病位)完全解除,四種難題(難知、難辨、難治、難防)都能解決,如果不是內心有所領悟、超越常人的理解,誰能做到這樣呢?書名取為「心得」,實在是真誠地道出他所學所得。這本書即將付梓出版,嘉惠後世學者,可見作者的用心深厚。

而世上學習外科醫術的人,得到這本書後若能遵循誦讀、傳習,將其奉為圭臬,便可不再迷失方向了。如今靈胎徐先生的哲嗣漁村先生(徐漁村),繼承了家學,受到公卿的敬重,名聲響遍海內。他與我的姊夫春江先生有姻親關係,有空我當寄上這本書給他看看,不知漁村先生會覺得如何呢?

嘉慶丙寅年仲夏,吳趋郭一臨題於錫學的如舟小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