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秉鈞

《瘍科心得集》~ 序 (1)

回本書目錄

序 (1)

1.

醫者意也。昔人謂意之所解,口不能宣,而著書為無益。語雖超妙,而不得其平。嚮使《靈樞》《素问》诸經不傳於世,而周秦以下尠有論述,則後世益驚疑囬惑于生死之交,而庸醫之误人者,直恒河沙數矣。夫應變呼吸,得心應手,驅使草木,如行三軍,此不可得而言也。

至於血脉、經絡、陰陽、表裏之會,審乎百病之原而兼治之,是猶閉门造車,出门合轍,何不可言,而亦何可不言。錫山髙子錦庭以瘍醫名。習是業者,往往不衷於古,不通于𫝆,守其不經之才,變萬而治一,毒流于人,而不自知其非。髙子則曰外科必從内治,熟讀《内經》,然後可以臨證。

故其眡瘍也,先究乎色聲味之滛,進察乎精氣神之變,寒熱虛實,洞見癥結,由是劀殺以破之,針灸以出之。當其定方,則又君臣佐使,子母兄弟井井然,銖两因心。盖病家之瀕於危而受活者不少焉。余蒞錫數載,家人有患瘍,屬治輒效。今年夏,幼子腫發於面,自唇齒間延緣頰顴而及于目,惡月潰腐,甚創且殆。

髙子迺傅以良膏,飲以和劑,拔毒剔骨,痂脱而病瘥。迨入冬,余姊陡發肝氣,日夜掣痛,以年逾六旬,平素氣血虚怯,深患之。亟延髙子至,曰:癰膿已成,幸生皮裡膜外。刾之膿出盞許,痛止即安,余甚感之。既乃出所為書,丐余敘。讀其論,幼孩有所謂腮與多骨及腸癰者,即余家之兩病。

其它辨析微至,歴有經驗,而剏論獲解,雖前人或未之逮,然後歎髙子之肱折深,而其書未可以䁆昧而不顯也。因亟勸之梓,而名其集曰《心得》。是固醫之所以為意,絕非有膠柱之迹存,且能深憫夫庸醫之誤人,有以發其蒙而救其失,其用意尤厚矣。嗟乎!士大夫髙談經濟,或鮮能及物,而仁人君子之術,顧得诸方技之中,則是書之有裨於丗,豈淺鮮哉。至若運用之妙,則非髙子不能言,而余又烏能代為言耶。

嘉慶乙丑小春上澣山右楊润敘

白話文:

醫學的精髓在於理解病理,過去的人認為,能意會的事情難以用言語表達,因此寫書是沒有意義的。這種說法雖然高深,但卻不夠全面。如果《靈樞》、《素問》等醫學經典沒有流傳下來,而周朝秦朝之後又很少有人研究,那麼後世的人們對於生老病死會更加迷惑不解,庸醫誤人的情況也會像恆河沙數一樣多。醫生要能根據變化調整呼吸,運用自如,驅使草藥就像指揮軍隊一樣,這些是無法用言語描述的。

至於血脈、經絡、陰陽、表裡的關係,以及了解各種疾病的根源並進行綜合治療,就好像是閉門造車,但造出來的車子卻能符合道路的軌跡,這種情況為何不能說清楚呢?又為何不能說呢?錫山的髙子錦庭以治療瘡瘍聞名。學習這門醫術的人,往往不符合古法,也不理解其中的奧妙,只憑藉自己不夠精通的才能,用一成不變的方法來應對千變萬化的病情,使得毒害流向病人,卻不自知錯在哪裡。髙子卻認為外科必須從內科治療入手,熟讀《內經》之後才能臨症。

因此,他觀察瘡瘍,首先探究其顏色、聲音、氣味的異常,進一步觀察精、氣、神的變化,分辨寒熱虛實,透徹了解病症的癥結所在。然後用手術或針灸來治療。在確定藥方時,又像君臣佐使一樣,藥物之間主次分明,劑量大小都能恰到好處。許多病危的人因此得以康復。我來到錫山幾年,家人有患瘡瘍的,找他治療都能見效。今年夏天,我小兒子臉上長了腫瘡,從嘴唇牙齒之間蔓延到臉頰、顴骨,甚至波及眼睛,傷口潰爛,情況非常危險。

髙子就用好藥膏敷在上面,並讓他服用調理的藥劑,拔出毒素,剔除壞死的骨頭,結痂脫落後病就好了。到了冬天,我姐姐突然肝氣不順,整天疼痛難忍,她已經六十多歲,平時氣血虛弱,對此非常憂慮。我趕緊請髙子來診治,他說:「膿腫已經形成,幸好是在皮裡膜外。」他用針刺破後,膿液流出將近一盞,疼痛立刻停止了,我也非常感激他。之後,他拿出寫好的書,請我為他作序。我讀了他的書,裡面提到小孩的腮腺炎、多發性骨折以及腸癰等疾病,這些恰好是我家裡人得過的病。

書中對於其他病症的辨析非常細緻,都是他累積的經驗,而且提出的理論獨到精闢,有些是前人沒有涉及到的。這讓我感嘆髙子的醫術高明,他的書不能被埋沒而不為人知。因此我立即勸他把書出版,並命名為《心得》。這確實體現了醫學的精髓在於理解病理,絕非是固守成規,而且能深切地憐憫庸醫的誤人,啟發他們的蒙昧,改正他們的錯誤,這份用心更加可貴。唉!那些高談闊論國家大事的士大夫,很少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,而仁人君子的學問,竟然能在醫術中得到體現,那麼這本書對世人的幫助又怎麼會淺薄呢?至於其中運用的奧妙,不是髙子本人就無法說明,我又怎麼能代替他說明呢?

嘉慶乙丑年小春上旬 山西人楊潤作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