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

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 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4)

回本書目錄

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4)

1. 根結第五

歧伯曰:天地相感,寒暖相移,陰陽之道,孰少孰多,陰道偶,陽道奇,發於春夏,陰氣少,陽氣多,陰陽不調。何補何瀉。

白話文:

岐伯論及自然界中陰陽的消長變化,如此引起了自然氣候和四時更迭的寒熱交替現象。針對陰陽屬性,每個季節春夏秋冬,是陰是陽有所不同。陰屬於偶數(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),而陽則是奇數(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),形成了陰陽盛衰的各種現象。春夏季節發生的疾病,由於春夏屬於陽,夜短而日長,表現為陰氣減少而陽氣充足,病態通常也反映了陰氣不足與陽氣過剩。面對這種陰陽不調的疾病,應該在哪條經絡施以補法,哪條經絡應用泻法呢?

發於秋冬,陽氣少。陰氣多,陰氣盛而陽氣衰,故莖葉枯槁,濕雨下歸。陰陽相移,何瀉何補。奇邪離經,不可勝數,不知根結,五藏六腑,折關敗樞,開闔而走,陰陽大失,不可復取。九鍼之玄,要在終始,故能知終始。一言而畢,不知終始,鍼道咸絕。

白話文:

而秋冬季節的病症,因秋冬屬於陰,日短夜長,陽氣不足而陰氣充裕,其病態同樣反映出陽氣缺乏與陰氣富餘。在這時,因為陰氣旺而陽氣衰,使得植物的葉與枝(相對於根部而言屬陽)未能得到陽氣的滋養而枯萎,而水分和露水則滲透到根部(相對於葉與枝而言屬陰),令其更加強壯,這便是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所完成的陰陽轉化。基於陰陽盛衰交替的狀況,秋冬季節的病症又該如何選擇補法和泻法呢?

當體驗到四季不正常的氣候變化所引發的異常邪氣後,若治療不當導致病邪離經外走,流轉無定,甚至深入脏腑,便會引起無數的疾病。這主要是因為不理解經脈的根本結構和五脏六腑開閉、枢纽的功能,從而導致機體損傷,精氣洩漏,體內陰陽失衡,正氣無法抵抗邪氣。至於運用九針調和經脈的根本祕訣,關鍵在於理解經脈的根本開闔。若能掌握經脈開闔的全過程,九針之妙便可輕易言傳;若不懂其始終,則針灸之道也將失傳。

太陽根於至陰,結於命門。命門者,目也。陽明根於厲兌,結於顙大。顙大者,鉗耳也。少陽根於竅陰,結於窗籠者。窗籠者,耳中也。太陽為開,陽明為闔,少陽為樞,故開折則肉節瀆而暴病起矣。故暴病者,取之太陽,視有餘不足,瀆者,皮肉宛膲而弱也。闔折則氣無所止息,而痿疾起矣,故痿疾者,取之陽明,視有餘不足,無所止息者,真氣稽留,邪氣居之也,樞折即骨繇而不安於地,故骨繇者,取之少陽,視有餘不足。骨繇者,節緩而不收也。所謂骨繇者,搖故也,當窮其本也。

白話文:

足太陽膀胱經起於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,終於面部的命門穴,即目內眥處的睛明穴。足陽明胃經起於足大趾外側的次趾前端的厲兌穴,終於額角的顙大穴,位於耳上方額角處的髮際線。足少陽膽經起於足小趾內側的次趾前端的足竅陰穴,終於耳部的窗籠穴,位於耳前的凹陷中。太陽為三陽經之一,負責外衛開放;陽明則主內養,為闔合;少陽居中,轉輸內外,為樞紐。

太陽若功能受損,將導致外衛不固、皮膚乾枯,易受外邪侵犯,出現急性發作的症狀。此時,可依據病狀選用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進行調理,補虛瀉實。陽明主內養,若其功能失調,將導致陽氣無法內養,引起四肢無力的痿症。此類痿症可通過足陽明胃經的腧穴調治。少陽作為內外轉輸的關鍵,功能若受損,可能引發骨痹症,影響站立穩定。對此,足少陽膽經的腧穴可用於治療,依病情補瀉。每種症狀都需根據三陽經的具體功能和病情來定位病因,以實施適當的治療。

太陰根於隱白,結於太倉。少陰根於湧泉,結於廉泉。厥陰根於大敦,結於玉英,絡於膻中。太陰為開,厥陰為闔,少陰為樞。

白話文:

足陰脾經的起點位於足大趾內側的隱白穴,終點在上腹部的倉門穴(亦稱中脘穴)。足少陰腎經始於足心的涌泉穴,末端連接至咽喉部的廉泉穴。足厥陰肝經從足大趾外側的大敦穴起,向上終於胸部的玉英穴(即玉堂穴),並向下與膻中穴相連。陰脾經屬於三陰經之一,代表開放;厥陰經負責內藏的關閉;少陰經則在開與關之間,扮演著轉換的角色。

故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膈洞,膈洞者,取之太陰,視有餘不足,故開折者,氣不足而生病也,闔折即氣絕而喜悲。悲者,取之厥陰,視有餘不足。樞折則脈有所結而不通,不通者,取之少陰,視有餘不足,有結者,皆取之不足。

白話文:

當足陰脾經功能受損,可能引致脾功能失調,無法有效轉運水谷精氣,導致腹部痞塞和下痢無度。面對這樣的病症,應選取足陰脾經相關腧穴進行調理,依據病情虛實進行適當的補或瀉治療。因此,足陰脾經的開放功能若損傷,會因陰中陽氣不足而出現相關疾病。足厥陰肝經主肝,在內部負責閉合,若其閉合功能受阻,可能造成肝氣內阻、精神抑鬱並伴隨悲傷情緒。針對這種情緒相關疾病,應選擇足厥陰肝經的腧穴,按病患虛實進行調節。足少陰腎經介於內外之間,具轉換作用,若其功能受損則可能引起腎經氣滯,影響大小便功能。對於這種大小便失調的情況,應利用足少陰腎經的腧穴進行治療,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補或瀉。這些經氣不暢的病證,多屬於虛證,需采取補益的治療方法。

足太陽根於至陰,溜於京骨,注於崑崙,入於天柱飛揚也。足少陽根於竅陰,溜於丘墟,注於陽輔,入於天容光明也。足陽明根於厲兌,溜於衝陽,注於下陵,入於人迎豐隆也。手太陽根於少澤,溜於陽谷,注於少海,入於天窗支正也。手少陽根於關衝,溜於陽池,注於支溝,入於天牖外關也,手陽明根於商陽,溜於合谷,注於陽谿,入於扶突偏歷也。此所謂十二經者,盛絡皆當取之。

白話文:

足太陽膀胱經的起點從井穴至陰穴開始,其脈氣自原穴京骨穴流動至崑崙穴,再從崑崙穴上行至璇璣穴,下行至飛揚穴。足少陽膽經的脈氣起於井穴足竅陰穴,經丘墟穴,流至陽輔穴,上達懸鐘穴,下至光明穴。足陽明胃經的脈氣從井穴厲兌穴出發,經衝陽穴,流入足三里穴,上達人迎穴,下到豐隆穴。

手太陽小腸經的脈氣始於井穴少澤穴,經陽谷穴,流至小海穴,從小海穴上行至窗骨穴,下至支正穴。手少陽三焦經的脈氣從井穴關衝穴開始,經陽池穴,注入支溝穴,上至天牖穴,下到外關穴。手陽明大腸經的脈氣起於井穴商陽穴,經合谷穴,流至陽溪穴,上行至扶突穴,下到偏歷穴。

以上是手足三陽經,共十二條經脈的根、流、注、入的具體路徑。對於血氣充盛於經絡的病證,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這些穴位進行瀉治,以達到調和氣血、疏通經絡的目的。

一曰一夜五十營,以營五藏之精,不應數者,名曰狂生。所謂五十營者,五藏皆受氣,持其脈口,數其至也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,五藏皆受氣。四十動一代者,一藏無氣。三十動一代者,二藏無氣。

白話文:

經脈之氣在一天一夜之中,應該在人體內周行五十次,這是為了保證五臟得到足夠的精氣營養。如果經脈之氣的周行次數未能達到或超過這個標準,就會形成一種異常狀態,被稱為狂生。這種周行五十次的運行機制,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五臟能夠獲得充分的精氣供養。

這種內部功能的健全與否,可以通過觸診寸口脈來了解。當在寸口脈檢測時,如果脈搏在五十次跳動中沒有任何歇止,表示五臟功能健全,精氣充沛;若脈搏在四十次中出現一次歇止,則表示有一個臟器未能得到足夠的精氣而開始衰弱;如果在三十次跳動中出現一次歇止,則有兩個臟器受損

二十動一代者,三藏無氣。十動一代者,四藏無氣。不滿十動一代者,五藏無氣。予之短期,要在終始。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,以為常也。以知五藏之期,予之短期者,乍數乍疏也。

白話文:

在二十次跳動中出現一次歇止,表示三個臟器受損;在十次跳動中出現一次歇止,則是四個臟器衰弱;若在不足十次的跳動中即出現一次歇止,則說明五臟均未能獲得充足的精氣,已全面衰敗。

通過觀察脈搏的跳動和歇止情況,可以對患者的健康狀況甚至生命進程作出預測。正常的脈象是在五十次跳動內無歇止,顯示五臟健全、精氣充足;如果脈搏跳動有間歇或不規則,顯示患者的病情嚴重,生命可能處於危險之中。

黃帝曰:逆順五體者,言人骨節之小大,肉之堅脆,皮之厚薄,血之清濁,氣之滑濇,脈之長短,血之多少,經絡之數,余已知之矣,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。夫王公大人,血食之君,身體柔脆,肌肉軟弱,血氣慓悍滑利,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,可得同之乎。

白話文:

黃帝指出,人與人之間不同體質的差異,包括骨骼大小、肌肉堅韌與否、皮膚厚薄、血液清濁、氣血運行的順暢程度、經脈長短、營血量多寡,以及經絡數量等方面的差別,這些都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。但這主要是針對一般民眾或體格健壯之人。至於那些地位高貴之人,由於他們飲食精緻、生活優渥,身體柔弱、肌肉不堅,血氣運行迅速而滑利,與辛勤勞作之人在體質與生活條件上有著顯著差異。因此,在對他們進行治療時,針刺的速度、深淺以及選穴的數量是否也應該一樣?

歧伯答曰:膏梁菽藿之味,何可同也,氣滑即出疾,其氣濇則出遲,氣悍則鍼小而入淺,氣濇則鍼大而入深,深則欲留,淺則欲疾,以此觀之,刺布衣者,深以留之,刺大人者,微以徐之,此皆因氣慓悍滑利也。

白話文:

岐伯回答道,食用肥膩佳餚與粗糧蔬菜之人的疾病治療方式怎能相同?針刺的基本原則是:氣運流暢者,提針應較快;氣運阻滯者,提針則應稍遲。當氣血運行流暢時,針感來得快,因此應使用細針且淺刺;反之,若氣血運行不暢,針感較慢,則應使用粗針並深刺。深刺需要保留針位較長時間,而淺刺則需迅速提針。基於這些針刺原則,治療體格健壯的平民,需深刺並留針;而對於體質柔弱的王公貴族,則應選用細小針具,輕柔緩慢地刺入並迅速提針,這是因為這些人群的經氣運行特別迅速且流利。

黃帝曰:形氣之逆順奈何。歧伯曰:形氣不足,病氣有餘,是邪勝也,急瀉之。形氣有餘,病氣不足,急補之。形氣不足,病氣不足,此陰陽氣俱不足也,不可刺之,刺之則重不足,重不足則陰陽俱竭,血氣皆盡,五藏空虛,筋骨髓枯,老者絕滅,壯者不復矣。

白話文:

黃帝提問,人的外在形態與內在臟腑功能的表現有時相符,有時則不相符,面對這種情況,我們該如何區分並進行治療?

岐伯回答,當一個人外表看似不強健,但受病臟腑卻呈現功能亢進,即外表看似虛弱而內在卻是實證,這表示邪氣在體內占有優勢,此時應毫不猶豫地選用瀉法來驅除邪氣。相對地,如果一個人外表看起來強壯,但受病的臟腑功能卻低落,即外表看似實證而內在是虛證,則應立刻使用補法來強化正氣。如果外表與內在臟腑功能均顯示不強健,這是陰陽、表裡及血氣全方面虛弱的表現。在這情況下,不能再用針刺進行治療,否則會使虛損更加嚴重,進一步導致內外陰陽衰竭、血氣耗盡、五臟精氣虛空,並使筋骨痿弱、骨髓乾涸。這對於精氣已衰的老年人可能導致死亡,而對於精氣充足的壯年人也可能因此造成嚴重損耗,難以恢復。

形氣有餘,病氣有餘,此謂陰陽俱有餘也,急瀉其邪,調其虛實。故曰:有餘者瀉之,不足者補之,此之謂也。故曰:刺不知逆順,真邪相搏,滿而補之,則陰陽四溢,腸胃充郭,肝肺內䐜,陰陽相錯。虛而瀉之,則經脈空虛,血氣竭枯,腸胃㒤辟,皮膚薄著,毛腠夭膲,予之死期。故曰:用鍼之要,在於知調陰與陽,調陰與陽,精氣乃光,合形與氣,使神內藏。

白話文:

若外表與內在臟腑功能均顯強健,即陰陽、表裡及血氣均呈亢盛狀態,應立即採用瀉法驅邪,達到排除病邪、調和正氣的目的。因此,實證應用瀉法治療,虛證則用補法。

岐伯強調,如果在針刺治療時不能理解形體與病氣、補瀉作用的重要性,可能會導致正氣與邪氣相爭。對邪氣盛滿的病證誤用補法,可能導致經脈血氣外溢、腸胃氣滯,造成腹脹與內部氣機壅塞;而對正氣虛衰的病證誤用瀉法,則可能使經脈營養不足、血氣耗盡,造成腸胃無力、皮膚消瘦等,這些病證預示著生命將至末期。

因此,針刺治療的關鍵在於調和陰陽,達到平衡。明白調和陰陽的原則,能使氣血充沛,形體與神氣達到內外一致。

故曰:上工平氣,中工亂脈,下工絕氣危生。故曰:下工不可不慎也。必審五藏變化之病,五脈之應,經絡之實虛,皮之柔麤,而後取之也。

白話文:

醫術高明的醫生能平復異常的氣血運行,而醫術平庸或低劣的醫生則可能誤診誤治,擾亂經氣,甚至危及患者生命。在進行針刺前,需詳細審視五臟變化、脈象、經絡虛實與皮膚狀況,從而選取合適的穴位進行治療。

2. 壽夭剛柔第六

黃帝問於少師曰:余聞人之生也,有剛有柔,有弱有強,有短有長,有陰有陽,願聞其方。少師答曰:陰中有陰,陽中有陽,審知陰陽,刺之有方,得病所始,刺之有理,謹度病端,與時相應,內合於五藏六府,外合於筋骨皮膚,是故內有陰陽,外亦有陰陽。在內者,五藏為陰,六府為陽。在外者,筋骨為陰,皮膚為陽。

白話文:

黃帝詢問少師關於人的性質差異,包括性情的剛柔、體質的強弱、形體的高矮,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影響生理與病理現象,並希望了解針對這些差異的針刺方法。

少師回應,人體陰陽的屬性豐富多面,而且相對而言。陰中有陰、陽中有陽,只有深入理解陰陽規律,才能針對不和諧狀態選擇合適的針刺方法進行調整。要治療,必須首先確定病始於陰還是陽,進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。此外,還需要考慮病因,按四季變化掌握病的性質,選擇的治療方法需內外相合,即內合五臟六腑病候,外合筋骨皮膚病候,才能達到良好治療效果。

在體內外的陰陽分布上,五臟屬陰,六腑屬陽;筋骨屬陰,皮膚屬陽。

故曰:病在陰之陰者,刺陰之榮輸。病在陽之陽者。刺陽之合。病在陽之陰者,刺陰之經,病在陰之陽者,刺絡脈。故曰:病在陽者,命曰風,病在陰者,命曰痹,陰陽俱病,命曰風痹。病有形而不痛者,陽之類也,無形而痛者,陰之類也。無形而痛者,其陽完而陰傷之也,急治其陰,無攻其陽。

白話文:

當五臟(屬陰)出現病症時,被視為陰中之陰的疾病,應選用刺激陰經的滎穴和輸穴進行治療;當皮膚(屬陽)出現問題時,這種病症被看作是陽中之陽,應針刺陽經的合穴以治療。筋骨雖位於體表(屬陽),但被視為陰質,當筋骨出現疾病時,即陽中之陰,需刺激陰經的經穴;六腑則屬於陰中之陽,其病症應通過刺激陽經的絡穴來治療。

此外,疾病的發生部位也可依陰陽來分類。體表陽性分布的疾病稱為風,而陰性分布的稱為痹;兩者共存時稱為風痹。若外表有形態變化無疼痛,屬於表層、陽性疾病;若無形態變化但有疼痛,則病在深處、屬於陰性疾病。

有形而不痛者,其陰完而陽傷之也。急治其陽,無攻其陰。陰陽俱動,乍有形,乍無形,加以煩心,命曰陰勝其陽,此謂不表不裏,其形不久。

白話文:

對於有形態變化但無疼痛的病症,應著重治療陽性的體表;相反,若無形態變化有疼痛,則需急速治療陰性的五臟六腑。當疾病同時影響表層與內臟,可能表現為有或無形態變化,若伴有心煩,則表示陰性疾病較陽性疾病嚴重,此時疾病已涉及表裏陰陽,變得複雜難治,預示著健康的進一步惡化。

這些原則指導著醫師應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與針刺穴位,根據病症的陰陽性質來進行精確的診斷與治療,以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。

黃帝問於伯高曰:余聞形氣,病之先後外內之應,奈何。伯高答曰:風寒傷形,憂恐忿怒傷氣。氣傷藏,乃病藏,寒傷形,乃應形。風傷筋脈筋脈乃應,此形氣外內之相應也。

黃帝曰:刺之奈何。伯高答曰:病九日者,三刺而已。病一月者,十刺而已。多少遠近,以此衰之。

白話文:

黃帝詢問伯高,當外在形體和內在氣機發生病變,其發病的先後順序及病證的內外位置是如何與病因相關的。伯高解釋,風寒等外邪首先侵襲外在形體,而情緒如憂恐、怒氣等則首先影響內在的氣機運行。當氣機運行失調,會導致五臟功能失和,進而產生疾病;寒邪直接傷害外表形體,導致肌膚出現相關病證;風邪則影響筋脈,造成筋脈相關的病證。這表明疾病在內外形體和氣機上的表現與其病因是相對應的。

針對病程長短,如何合理運用針刺治療,伯高回答,若疾病發生三日,針刺三次可痊癒;若疾病已經持續一個月,則需針刺十次以達到痊癒。治療頻率可遵循“病三日針刺一次”的原則,以此估算出驅除病邪的最佳治療次數。

久痹不去身者,視其血絡,盡出其血。黃帝曰:外內之病,難易之治,奈何。伯高答曰:形先病而未入藏者,刺之半其日。藏先病而形乃應者,刺之倍其日。此外內難易之應也。

白話文:

對於久治不愈的痹病,應該仔細診查血絡,並在瘀血處采用刺絡放血法,以排除壞血,達到治療效果。

黃帝問於伯高曰:余聞形有緩急,氣有盛衰,骨有大小,肉有堅脆,皮有厚薄,其以立壽夭奈何。伯高曰:形與氣相任則壽,不相任則夭。皮與肉相果則壽,不相果則夭。血氣經絡,勝形則壽,不勝形則夭。

白話文:

黃帝詢問伯高關於外因與內因引發的疾病在針刺治療時,難治與易治的差異。伯高指出,由外邪引發,首先影響形體尚未侵及內臟的疾病,屬於較淺表的疾病,其針刺次數應減半;若病因來自內部,先於內臟發病後影響外表形體的,屬於較深層的疾病,針刺次數則應加倍。這體現了外因與內因所致疾病在治療策略上的差異,並以患病一個月為例來說明治療的難易。

對於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壽命長短,伯高回答,形體與元氣相稱、內外平衡的人將會長壽;反之,形體與元氣不相稱、內外不平衡的人則可能短命。皮膚厚重且肌肉堅實相稱者預示長壽;皮膚厚重而肌肉脆弱不匹配者則可能短命。

黃帝曰:何謂形之緩急。伯高答曰:形充而皮膚緩者則壽,形充而皮膚急者則夭。形充而脈堅大者,順也。形充而脈小以弱者,氣衰,衰則危矣。若形充而顴不起者,骨小,骨小而夭矣。形充而大肉䐃堅而有分者,肉堅,肉堅則壽矣。形充而大肉無分理不堅者肉脆,肉脆則夭矣。此天之生命,所以立形定氣而視壽夭者,必明乎此,立形定氣,而後以臨病人,決死生。

白話文:

黃帝詢問了何謂形體的緩急,伯高回答稱,形體飽滿且皮膚柔和的人將會長壽;反之,形體飽滿但皮膚緊繃的人則壽命較短。形體飽滿且脈氣堅實的人,內外力量一致,稱為順,這類人壽命較長;而形體飽滿但脈氣微弱的,表現為外表強壯而內在虛弱,這是氣衰的跡象,通常預示壽命不長。若形體飽滿但面部顴骨低平,顯示骨骼較弱,這樣的人壽命短。形體飽滿且臀部及關鍵部位肌肉豐滿、肌理清晰的人,屬於肌肉堅實,這類人將會長壽;而形體飽滿但臀部肌肉瘦弱,無明顯肌理的,屬於肌肉脆弱,這樣的人壽命短。這些差異源於個人天生的禀賦,因此通過觀察外在形體與內在元氣的盛衰,以及形體與氣血之間的平衡關係,可以推測出一個人的壽命。

作為醫生應深刻理解這一理論,懂得如何評估形體的強弱和元氣的盛衰,從而在臨床診治中做出正確的治療決策和預後判斷。

黃帝曰:余聞壽夭,無以度之。伯高答曰:牆基卑,高不及其地者,不滿三十而死,其有因加疾者,不及二十而死也。黃帝曰:形氣之相勝,以立壽夭奈何。伯高答曰:平人而氣勝形者壽,病而形肉脫,氣勝形者死,形勝氣者危矣。

白話文:

黃帝表示,雖然能通過觀察某些特徵大致估計壽命長短,但仍難以精確預知具體壽數。

伯高指出,從面部特徵,如耳邊骨骼塌陷等可以預見不足三十歲即有生命危險,若再患有其他疾病,生命將更加脆弱。至於形體與氣勢的相對強弱,伯高認為,日常中氣勢充沛、精神完好超越形體條件的人,即便外表瘦弱也能長壽。而一旦患病,形體極度消瘦,即使氣力未衰,因形體難以恢復,最終仍難逃一死;如果形體超過氣力,由於元氣衰竭,即使形態未見損耗,病情仍極危險且不長壽。

黃帝曰:余聞刺有三變,何謂三變。伯高答曰:有刺營者,有刺衛者,有刺寒痹之留經者。黃帝曰:刺三變者奈何。伯高答曰:刺營者出血,刺衛者出氣,刺寒痹者內熱。

白話文:

黃帝提及他聽到過針灸中有“三變”的概念,詢問這是什麼意思。伯高解釋,“三變”指的是根據不同病症設定的三種針刺手法。這包括針對營分病症的治療、針對衛分病症的治療,以及治療因寒痹滯留於經絡所導致的病症。

對於黃帝關於如何針刺這三種病症的提問,伯高具體回答:治療營分病症,採用點刺放血法,讓營分中的病邪隨血瘀外泄;治療衛分病症,使用搖動大針孔的方式來疏通衛氣,幫助衛分中的病邪消散;對於寒痹滯留於經絡造成的病症,則使用蟀刺法或針後藥熨,以引入熱氣溫煦經絡,驅逐寒邪。

黃帝曰:營衛寒痹之為病奈何。伯高答曰:營之生病也,寒熱少氣,血上下行。衛之生病也,氣通時來時去,怫愾賁響,風寒客於腸胃之中。

寒痹之為病也,留而不去,時痛而皮不仁。黃帝曰:刺寒痹內熱奈何。伯高答曰:刺布衣者,以火焠之。刺大人者,以藥熨之。黃帝曰:藥熨奈何。伯高答曰:用淳酒二十斤,蜀椒一升,乾薑一斤,桂心一斤,凡四種,皆㕮咀,漬酒中,用綿絮一斤,細白布四丈,并內酒中。置酒馬矢熅中,蓋封塗,勿使泄。

白話文:

黃帝詢問营分病、衛分病以及寒痺的症狀表現分別為何。伯高回答,营與血同源,营分病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寒熱往來、氣弱無力、邪氣在营血中上下妄行。衛與氣同源,衛分病的症狀,主要是因氣機不暢引起的氣痛,表現為無形痛楚,時起時息,忽而痛忽而止,此外還包括腹部脹滿不適,或腹中腸鳴等症狀,這些都是因風寒外侵,客於腸胃之中,導致氣機不通而引起的。寒痺的症狀則因寒邪停留於經絡之間,血脈凝滯不行所致,故症狀表現為久病難去,肌肉常痛且伴有皮膚麻木不仁的感覺。

黃帝又問治療寒痺時使熱氣內入的方法為何。伯高答道,根據病人體質差異,治療寒痺時使熱氣內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。對於一般勞動者,其體質強健,可採用火針或艾灸治療;而對於王公貴族等體質較弱者,則適宜採用針後藥熨的治療方法。至於藥熨的製法及應用,是將醇酒二十升、蜀椒一升、乾薑一斤、桂心一斤四種藥材,將後三種藥材嚼碎後,一同浸泡於酒中;再加入絲棉一斤、細白布四丈,亦浸泡於酒中。將裝有酒的容器放置於燃燒的干馬糞上煨,蓋子用泥封嚴

五日五夜,出布綿絮,曝乾之,乾復漬,以盡其汁。每漬必晬其日,乃出乾。乾,并用滓與綿絮,複布為複巾,長六七尺,為六七巾。則用之生桑炭灸巾,以熨寒痹所刺之處,令熱入至於病所,寒復炙巾以熨之,三十遍而止。汗出以巾拭身,亦三十遍而止。起步內中,無見風。每刺必熨,如此病已矣,此所謂內熱也。

白話文:

五日五夜後取出白布和絲棉晾乾;重複浸酒晾乾,直至酒液吸盡。每次浸泡後需晾乾一晝夜。酒液吸盡後,取出藥渣晾乾,與絲棉放入夾袋中。使用時,將夾袋置於生桑炭火上烤熱,用於溫熨寒痺局部施針處,使溫熱傳入病處;夾袋冷卻後再烤熱熨壓,共需熨壓三十次。熨後應出汗,用夾袋擦拭,亦需擦拭三十次。擦乾後在無風處活動,避免受風。每次施針均需配合藥熨,方能治愈寒痺。這即是所謂的用藥熨使熱氣內入的方法。

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