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 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3)
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3)
1. 小鍼解第三
所謂易陳者,易言也。難入者,難著於人也。麤守形者,守刺法也。上守神者,守人之血氣有餘不足,可補寫也。神客者,正邪其會也。神者,正氣也。客者,邪氣也。在門者,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。未覩其疾者,先知邪正何經之疾也。惡知其原者,先知所經之病,所取之處也。
刺之微在數遲者,徐疾之意也。麤守關者,守四肢而不知血氣正邪之往來也。上守機者,知守氣也。機之動,不離其空中者,知氣之虛實,用鍼之徐疾也。空中之機,清淨以微者,鍼以得氣,密意守氣勿失也。其來不可逢者,氣盛不可補也。其往不可追者,氣虛不可寫也。不可掛以髮者,言氣易失也。
扣之不發者,言不知補寫之意也,血氣已盡而氣不下也。知其往來者,知氣之逆順盛虛也。要與之期者,知氣之可取之時也。麤之闇者,冥冥不知氣之微密也。妙哉工獨有之者,盡知鍼意也。往者為逆者,言氣之虛而小,小者,逆也。來者為順者,言形氣之平,平者,順也。
明知逆順,正行無間者,言知所取之處也。迎而奪之者,寫也。追而濟之者,補也。
所謂虛則實之者,氣口虛而當補之也。滿則泄之者,氣口盛而當寫之也。宛陳則除之者,去血脈也。邪勝則虛之者,言諸經有盛者,皆寫其邪也。徐而疾則實者,言徐內而疾出也。疾而徐則虛者,言疾內而徐出也。言實與虛,若有若無者,言實者有氣,虛者無氣也。察後與先,若亡若存者,言氣之虛實,補寫之先後也,察其氣之已下與常存也。
為虛與實,若得若失者,言補者佖然若有得也,寫則恍然若有失也。
夫氣之在脈也,邪氣在上者,言邪氣之中人也高,故邪氣在上者,濁氣在中者,言水穀皆入於胃,其精氣上注於肺,濁溜於腸胃,言寒溫不適,飲食不節,而病生於腸胃,故命曰濁氣在中也。清氣在下者,言清濕地氣之中人也,必從足始,故曰:清氣在下也。鍼陷脈則邪氣出,取之上,鍼中脈則濁氣出者,取之陽明合也。
鍼太深則邪氣反沉者,言淺浮之病,不欲深刺也,深則邪氣從之入,故曰反沉也。皮肉筋脈,各有所處者,言經絡各有所主也。取五脈者死,言病在中,氣不足,但用鍼盡大寫其諸陰之脈也。取三陽之脈者,唯言盡寫三陽之氣,令病人恇然不復也,奪陰者死,言取尺之五里,五往者也。奪陽者狂,正言也。
覩其色,察其目,知其散復,一其形,聽其動靜者,言上工知相五色於目,有知調尺寸大小緩急滑濇,以言所病也。知其邪正者,知論虛邪與正邪之風也。右主推之,左持而御之者,言持鍼而出入也。氣至而去之者,言補寫氣調而去之也。調氣在於終始一者,持心也。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,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。
所謂五藏之氣,已絕於內者,脈口氣內絕不至,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,有留鍼以致陽氣,陽氣至則內重竭,重竭則死矣,其死也,無氣以動,故靜。所謂五藏之氣,已絕於外者,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,有留鍼以致其陰氣,陰氣至則陽氣反入,入則逆,逆則死矣,其死也,陰氣有餘,故躁。所以察其目者,五藏使五色循明,循明則聲章,聲章者,則言聲與平生異也。
白話文:
所謂容易說明的,是指容易用言語表達清楚的。難以理解的,是指難以讓人馬上明白的。只注重外形(刺鍼部位)的,是指只知道要怎麼刺鍼的方法。注重「神」的,是指要了解人體氣血的盈虧,以便進行補或瀉的治療。「神客」,是指正氣和邪氣的交會之處。「神」代表正氣,「客」代表邪氣。邪氣進入的通道,是指邪氣循著正氣出入的途徑。「還沒看到疾病的表現」,是指要先知道疾病是屬於哪條經絡的。「要如何知道疾病的根源」,是指要先了解疾病在哪條經絡,以及應該從哪裡下鍼。「刺鍼時的快慢,指的是鍼刺的緩急」,是指刺鍼時的快慢。只注意四肢的,是指只知道從四肢刺鍼,而不知道氣血正邪的流動。「注重『機』的,是指要知道如何掌握氣」,「機」的運作,不離其虛空中,是指要了解氣的虛實,並根據情況決定刺鍼的快慢。虛空中「機」的運作清靜細微的,是指鍼刺得氣後,要專注守護氣機,不要讓它流失。氣盛的時候不可以去補,是指氣盛的時候不需要再補了,氣虛的時候不可以去瀉,是指氣虛的時候不能再瀉。「像頭髮一樣細微的」,是指氣很容易散失。
敲打後沒有反應,是指不懂得補瀉的道理,氣血已經耗盡,而氣無法下行。「知道氣的往來」,是指知道氣的逆順盛衰。「掌握適當時機」,是指知道何時是適合施鍼取氣的時間。「對氣的了解模糊不清」,是指對氣的微妙精細一無所知。「唯有高明的醫師才能完全理解」,是指要完全了解鍼刺的含義。「氣往為逆」,是指氣虛而弱,氣弱就表示逆。「氣來為順」,是指形體氣機平和,氣平就表示順。
明白氣的逆順,並能正確施鍼,是指知道從哪裡下鍼。「迎而奪之」,是瀉法。「追而濟之」,是補法。
所謂「虛則實之」,是指氣口脈虛的時候應該補。「滿則泄之」,是指氣口脈盛的時候應該瀉。「淤積阻塞要消除」,是指要去除瘀血。「邪氣盛就使它虛」,是指各經絡有邪氣旺盛的時候,都要瀉除邪氣。「緩入而快出是實」,是指緩慢進鍼,快速出鍼的方法。「快入而緩出是虛」,是指快速進鍼,緩慢出鍼的方法。「說實與虛,若有若無」,是指實證有氣,虛證沒有氣。「觀察先後變化,若亡若存」,是指觀察氣的虛實,以及補瀉的先後順序,觀察氣是否已下行或常在。「說虛與實,若得若失」,是指補法會感覺氣好像獲得,而瀉法會感覺氣好像失去。
氣在脈中的情況,邪氣在上,是指邪氣侵入人體的位置比較高,所以邪氣在上面。濁氣在中,是指水穀飲食都進入胃,其精氣上輸到肺,濁氣向下流到腸胃,是指寒溫不適,飲食不節,而導致腸胃疾病,所以稱為濁氣在中。清氣在下,是指清淨的濕地之氣侵入人體,必定從足部開始,所以說清氣在下。鍼刺入脈可以使邪氣排出,是指取穴位時要在上部,鍼刺入脈可以使濁氣排出,是指取穴位時要取陽明經上的穴位。
鍼刺太深會使邪氣反而沉伏,是指病在淺表,不應該深刺,深刺會讓邪氣跟著深入,所以說反而沉伏。皮、肉、筋、脈各有其位置,是指經絡各自有所主。取五脈會死亡,是指病在內部,氣不足,卻用鍼大量瀉其陰脈。取三陽脈,是指只瀉三陽經的氣,會讓病人虛弱而不能恢復。奪陰會死,是指取尺脈的五里,五往而導致死亡。奪陽會發狂,是確切的說法。
觀察病人的臉色、眼睛,知道其氣散復的變化,了解其形體變化,聽其呼吸動靜,是指高明的醫師要懂得從眼睛觀察五色,懂得從脈象(尺寸、大小、緩急、滑澀)判斷病情。了解邪正,是指了解虛邪和正邪之風。右手操作,左手扶持鍼,是指持鍼出入的方法。氣至而去除鍼,是指補瀉氣調和後就出鍼。調理氣要貫徹始終,是指要專心。三百六十五個關節的交會處,是指絡脈滲灌的各個關節。
所謂五臟的氣在內部耗竭,是指脈口氣息內絕不至,反而要從外面的病處或與陽經相合之處取穴,留鍼以引導陽氣,陽氣一旦到達,體內的陰氣就會耗盡,陰氣耗盡就會死亡,死亡的原因是沒有氣可以活動,所以會靜止。所謂五臟的氣在外部耗竭,是指脈口氣息外絕不至,反而要取四肢末端的輸穴,留鍼以引導陰氣,陰氣一旦到達,陽氣就會反入,反入就會陰陽逆亂,逆亂就會死亡,死亡的原因是陰氣有餘,所以會躁動。之所以要觀察眼睛,是因為五臟會使五色在眼睛中顯現,顯現就表示有異常,異常是指聲音與平常不一樣。
2. 邪氣藏府病形第四
黃帝問於歧伯曰:邪氣之中人也,奈何。歧伯答曰:邪氣之中人高也。黃帝曰:高下有度乎。歧伯曰:身半已上者,邪中之也。身半已下者,濕中之也。故曰,邪之中人也,無有常,中於陰則溜於府,中於陽則溜於經。黃帝曰:陰之與陽也,異名同類,上下相會,經絡之相貫,如環無端,邪之中人,或中於陰,或中於陽,上下左右,無有恆常,其故何也。歧伯曰:諸陽之會,皆在於面,中人也方乘虛時及新用力,若飲食汗出,腠理開而中於邪。
中於面,則下陽明。中於項,則下太陽。中於頰,則下少陽。其中於膺背兩脇,亦中其經。黃帝曰:其中於陰,奈何。歧伯答曰:中於陰者,當從臂䯒始,夫臂與䯒,其陰皮薄,其肉淖澤,故俱受於風,獨傷其陰。黃帝曰:此故傷其藏乎。歧伯答曰:身之中於風也,不必動藏,故邪入於陰經,則其藏氣實,邪氣入而不能客,故還之於府,故中陽則溜於經。中陰則溜於府。
黃帝曰:邪之中人藏,奈何。歧伯曰:愁憂恐懼則傷心,形寒寒飲則傷肺,以其兩寒相感,中外皆傷,故氣逆而上行。有所墮墜,惡血留內,若有所大怒,氣上而不下,積於脇下,則傷肝。有所擊仆,若醉入房,汗出當風,則傷脾。有所用力舉重,若入房過度,汗出浴水,則傷腎。
黃帝曰:五藏之中風,奈何。歧伯曰:陰陽俱感,邪乃得往。黃帝曰:善哉。
黃帝問於歧伯曰:首面與身形也,屬骨連筋,同血合於氣耳。天寒則裂地凌冰,其卒寒,或手足懈惰,然而其面不衣,何也。歧伯答曰:十二經脈,三百六十五絡,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,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,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,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,其濁氣出於胃,走脣舌而為味。其氣之津液,皆上燻於面,而皮又厚,其肉堅,故天熱甚寒,不能勝之也。
黃帝曰:邪之中人,其病形何如。歧伯曰:虛邪之中身也。灑淅動形。正邪之中人也微,先見於色,不知於身,若有若無,若亡若存,有形無形,莫知其情。黃帝曰:善哉。黃帝問於歧伯曰:余聞之,見其色,知其病,命曰明。按其脈,知其病,命曰神。問其病,知其處,命曰工。
余願聞見而知之,按而得之,問而極之,為之奈何。歧伯答曰: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,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,不得相失也,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,故根死則葉枯矣。色脈形肉,不得相失也,故知一則為工,知二則為神,知三則神且明矣。
黃帝曰:願卒聞之。歧伯答曰:色青者,其脈弦也。赤者,其脈鉤也。黃者,其脈代也。白者,其脈毛。黑者,其脈石。見其色而不得其脈,反得其相勝之脈,則死矣。得其相生之脈,則病已矣。黃帝問於歧伯曰:五藏之所生變化之病形,何如。歧伯答曰:先定其五色五脈之應,其病乃可別也。
黃帝曰:色脈已定,別之奈何。歧伯曰:調其脈之緩急小大滑濇,而病變定矣。黃帝曰:調之奈何。歧伯答曰:脈急者,尺之皮膚亦急。脈緩者,尺之皮膚亦緩。脈小者,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。脈大者,尺之皮膚亦賁而起。脈滑者,尺之皮膚亦滑。脈濇者,尺之皮膚亦濇。
凡此變者,有微有甚,故善調尺者,不待於寸,善調脈者,不待於色,能參合而行之者,可以為上工。上工十全九,行二者,為中工,中工十全七,行一者,為下工,下工十全六。
黃帝曰:請問脈之緩急小大滑濇之病形何如。歧伯曰:臣請言五藏之病變也。心脈急甚者為瘛瘲,微急為心痛引背,食不下。緩甚為狂笑,微緩為伏梁,在心下上下行,時唾血。大甚為喉吤,微大為心痹引背,善淚出,小甚為善噦,微小為消癉。滑甚為善渴,微滑為心疝引齊小腹鳴。
濇甚為瘖,微濇為血溢,維厥,耳鳴,顛疾。肺脈急甚為癲疾,微急為肺寒熱怠惰,欬唾血,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。緩甚為多汗,微緩為痿瘻偏風,頭以下汗出不可止。大甚為脛腫,微大為肺痹引胸背,起惡日光。小甚為泄,微小為消癉。滑甚為息賁上氣,微滑為上下出血。
濇甚為嘔血,微濇為鼠瘻,在頸支腋之間,下不勝其上,其應善痠矣。肝脈急甚者為惡言,微急為肥氣在脇下,若覆杯。緩甚為善嘔,微緩為水瘕痹也。大甚為內癰,善嘔衄,微大為肝痹陰縮,欬引小腹,小甚為多飲,微小為消癉。滑甚為㿉疝,微滑為遺溺。濇甚為溢飲,微濇為瘛攣筋痹。
脾脈急甚為瘛瘲,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,後沃沫。緩甚為痿厥,微緩為風痿,四支不用,心慧然若無病。大甚為擊仆,微大為疝氣,腹裏大,膿血在腸胃之外。小甚為寒熱,微小為消癉。滑甚為㿉癃,微滑為蟲毒蛕蝎腹熱。濇甚為腸㿉,微濇為內㿉,多下膿血。腎脈急甚為骨癲疾,微急為沉厥奔豚,足不收,不得前後。
緩甚為折脊,微緩為洞,洞者,食不化,下嗌還出。大甚為陰痿,微大為石水,起臍以下至小腹,腄腄然上至胃腕,死不治。小甚為洞泄,微小為消癉。滑甚為癃㿉,微滑為骨痿,坐不能起,起則目無所見。濇甚為大癰,微濇為不月沉痔。
黃帝曰:病之六變者,刺之奈何。歧伯答曰:諸急者多寒,緩者多熱,大者多氣少血,小者血氣皆少,滑者陽氣盛,微有熱,濇者多血少氣,微有寒。是故刺急者,深內而久留之。刺緩者,淺內而疾發鍼,以去其熱。刺大者,微寫其氣,無出其血。刺滑者,疾發鍼而淺內之以寫其陽氣而去其熱。
刺濇者,必中其脈,隨其逆順而久留之,必先按而循之,已發鍼,疾按其痏,無令其血出,以和其脈。諸小者,陰陽形氣俱不足,勿取以鍼,而調以甘藥也。
黃帝曰:余聞五藏六府之氣,滎俞所入為合,令何道從入,入安連過,願聞其故。歧伯答曰:此陽脈之別,入於內,屬於府者也。黃帝曰:滎俞與合,各有名乎。歧伯答曰:滎俞治外經,合治內府。黃帝曰:治內府奈何,歧伯曰:取之於合。黃帝曰:合各有名乎。歧伯答曰:胃合於三里,大腸入合於巨虛上廉,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,三焦合入於委陽,膀胱合入於委中央,膽合入於陽陵泉。黃帝曰:取之奈何。
歧伯答曰:取之三里者,低跗取之。巨虛者,舉足取之。委陽者,屈伸而索之。委中者,屈而取之。陽陵泉者,正豎膝予之齊下至委陽之陽取之。取諸外經者,揄申而從之。
黃帝曰:願聞六府之病。歧伯答曰:面熱者,足陽明病。魚絡血者,手陽明病。兩跗之上脈豎陷者,足陽明病,此胃脈也。大腸病者,腸中切痛而鳴濯濯,冬日重感於寒,即泄當臍而痛,不能久立,與胃同候,取巨虛上廉。胃病者,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,上肢兩脇,膈咽不通,食飲不下,取之三里也。
小腸病者,小腹痛,腰脊控睪而痛,時窘之後當耳前熱。若寒甚,若獨肩上熱甚,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,若脈陷者,此其候也。手太陽病也,取之巨虛下廉。三焦病者,腹氣滿,小腹尤堅,不得小便,窘急溢則水留,即為脹,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,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,亦見於脈,取委陽。
膀胱病者,小腹偏腫而痛,以手按之,即欲小便而不得,肩上熱,若脈陷,及足小指外廉及脛踝後皆熱,若脈陷,取委中央。膽病者,善太息,口苦,嘔宿汁,心下澹澹,恐人將捕之,嗌中吤吤然,數唾,在足少陽之本末,亦視其脈之陷下者,灸之,其寒熱者,取陽陵泉。
黃帝曰:刺之有道乎。歧伯答曰:刺此者必中氣穴,無中肉節,中氣穴則鍼染於巷,中肉節即皮膚痛,補寫反則病益篤。中筋則筋緩,邪氣不出,與其真相搏亂而不去,反還內著,用鍼不審,以順為逆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