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108)
身體類 (108)
1. 癘
面上如有紫㾦㿔未消者,用干斑貓末,以生油調成膏,敷患上。約半日許,㾦㿔脹起,以軟帛子揩拭去藥,以棘針挑破近下,令水出自干,即不得剝其瘡皮。斑貓不得令入口眼。若面上有小尖㾦㿔子者,不用斑貓,卻以熟艾入膽礬少許,紙杵作釵股大小艾炷灸之,每個灸一炷。如手腳上下有瘡未瘥,煎甘草熱湯淋洗。
更以白藥子三兩,甘草一分,荊芥十穗,一處搗羅為末,干貼。如澡豆使之亦好。(《聖濟》)
治大風疾,楓木子燒灰存性,研細羅過,與輕粉等分,同麻油調塗。如濕,乾摻之。(《王氏》)
《單氏家抄》治疥癬瘙癢有蟲,用大楓子去殼取肉四十枚搗膏,大黃炒、蛇床子炒、樟腦、硫黃各五錢,共研極細末,和入大楓子膏內,水銀五錢研入,以不見星點為度。如干燥,再加入豬油數錢,共研為丸。先用熱湯洗淨瘡,後用此藥搽之。(《匯言》)(按:倪氏亦論內服之害曰:瀕湖方治瘡疥,僅外塗,能潤皮膚,殺蟲止癢,不堪服食,用之外塗,其功不可沒也。)
擦麻風病面生紫塊疙瘩方,用穿山甲灰炒、川椒為末各二錢,生薑汁、土大黃根二汁調稠,絹包擦患上。如久藥干,加水調擦亦效。忌動風發物等件。(《外科正宗》)
神效擦藥,治患人腫塊麻木。生蔥、生薑、生大蒜(各一兩淨),石臼舂細,加燒鹽少許,再搗極細,布包早晚擦患處,麻木腫塊自除。(《明辨類函》)
潤肌膏,治皮燥眉脫。
當歸(五錢),紫草(二錢),麻油(四兩熬至藥枯去渣),黃蠟(五錢)
收膏,浴後擦少許患處。(《癘瘍全書》)
雷火神針法。
兩頭尖,川烏,草烏,天麻,白芷,半夏,川芎,烏藥,牛膝,荊芥,蒼朮,防風,乳香,沒藥,麝香,沉香,天雄(各一兩),穿山甲,木香,安息香(各五分)
上為細末,用厚紙一張,蘄艾揉軟鋪紙上,將藥末摻於艾上卷實,不拘十根五根入壇內,於避陰高地上埋一百日取出聽用。若遇一切風症,將此藥卷一條名為火針,蘸油點燃吹滅,乘熱用紙百層,將針頂於患處熨之即消,立效如神。(《萬應方》)
又雷丸方。
用兩頭尖、川烏、草烏各三錢,硫黃、麝香、丁香各一錢,木鱉子五個,蘄艾揉軟。
上為細末,合成一處,用紙包裹炮熏。(同上)
敷砒霜,患處作痛或腐潰,用濕泥頻塗換之。若毒入腹,胸膈苦楚,或作吐瀉,飲冷米醋一、二杯即止,多亦無妨,生綠豆末、芝麻油俱可。敷貼雄黃藥,悶亂或吐瀉,用防己煎湯解之。敷貼巴豆之藥,患處作痛,肌肉潰爛,生黃連為末,水調敷之。若毒入內,吐瀉等症,更以水調服一、二錢,大小豆、菖蒲汁俱可。
敷貼藜蘆毒入內,煎蔥湯解之。(《癘瘍機要》)
白話文:
如果臉上有紫色或凸起的痘痘還沒消退,可以用乾燥的斑貓磨成粉,用麻油調成膏狀,敷在患處。大約半天左右,痘痘會脹起來,用軟布把藥擦掉,然後用荊棘針在接近下方的地方挑破,讓水流出來,但不要剝掉痘痘的皮。注意,斑貓不能碰到眼睛或嘴巴。如果臉上長的是小尖痘痘,就不用斑貓,改用熟艾草加入少許膽礬,用紙包起來搗成釵股大小的艾柱,在每個痘痘上灸一炷。如果手腳有傷口還沒好,可以用甘草煎熱水淋洗。
另外,可以用白藥子三兩、甘草一分、荊芥十穗,一起搗碎磨成粉,直接敷在傷口上。或者像用澡豆一樣使用也可以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治療癩病,可以用楓木子燒成灰,研磨細過篩,和輕粉等量混合,用麻油調成糊狀塗抹。如果患處潮濕,就直接撒上乾粉。(出自《王氏醫案》)
《單氏家抄》記載,治療疥癬瘙癢有蟲的方法:用大楓子去殼取肉四十個搗成膏狀,加入炒過的大黃、炒過的蛇床子、樟腦、硫黃各五錢,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和入大楓子膏中,再加入五錢水銀,研磨到看不見水銀星點為止。如果太乾燥,再加入幾錢豬油,一起研磨成丸。先用熱水清洗患處,然後塗抹此藥。(《醫宗匯編》)(按:倪氏也說過,瀕湖的方子治療瘡疥,只適合外用,可以滋潤皮膚,殺蟲止癢,不適合內服。外用的效果是不可抹滅的。)
擦麻風病臉上紫色腫塊的方法:用炒過的穿山甲灰和川椒磨成的粉各二錢,用生薑汁和土大黃根的汁液調成糊狀,用絹布包住擦拭患處。如果藥效變乾,可以加水調稀繼續擦拭。要注意避免會引起發作的食物。(出自《外科正宗》)
神效擦藥,治療患者腫塊麻木:用生蔥、生薑、生大蒜(各一兩,去淨)在石臼中搗碎,加入少許燒過的鹽,再搗得極細,用布包住,早晚擦拭患處,麻木腫塊自然消除。(出自《明辨類函》)
潤肌膏,治療皮膚乾燥、眉毛脫落:
當歸(五錢),紫草(二錢),麻油(四兩,熬到藥材變枯,濾掉渣滓),黃蠟(五錢)。
將熬好的膏收好,沐浴後擦少許在患處。(出自《癘瘍全書》)
雷火神針法:
兩頭尖、川烏、草烏、天麻、白芷、半夏、川芎、烏藥、牛膝、荊芥、蒼朮、防風、乳香、沒藥、麝香、沉香、天雄(各一兩),穿山甲、木香、安息香(各五分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厚紙一張,把蘄艾揉軟鋪在紙上,將藥粉撒在艾草上捲緊,不論是五根還是十根,放入壇子裡,埋在避陰高地一百天後取出備用。如果遇到各種風症,取出一條藥卷,稱為火針,蘸油點燃吹滅,趁熱用一百層紙隔著,將針頂在患處熨燙,病症立刻消除,效果神奇。(出自《萬應方》)
另一個雷丸方:
用兩頭尖、川烏、草烏各三錢,硫黃、麝香、丁香各一錢,木鱉子五個,以及揉軟的蘄艾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混合在一起,用紙包住後用火炮熏。(出自《萬應方》)
如果敷了砒霜導致患處疼痛或潰爛,就頻繁用濕泥敷上更換。如果毒性進入腹部,胸膈感到痛苦,或產生嘔吐腹瀉,可以喝一兩杯冷的米醋,多喝也沒關係,也可以用生綠豆粉或芝麻油。如果敷貼雄黃藥導致悶亂或嘔吐腹瀉,用防己煎湯可以解毒。如果敷貼巴豆的藥導致患處疼痛、肌肉潰爛,用生黃連磨成粉,用水調和敷上。如果毒性進入體內,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,可以用水調服一兩錢黃連粉,大小豆、菖蒲汁也可以。
如果敷貼藜蘆導致毒性入內,用蔥湯煎服可以解毒。(出自《癘瘍機要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