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己

《外科樞要》~ 卷一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7)

1. 論瘡瘍去腐肉(十)

瘡瘍之症,膿成者,當辨其生熟淺深。肉死者,當驗其腐潰連脫。丹溪先生云:癰疽因積毒在臟腑,當先助胃壯氣為主,使根本堅固,而行經活血佐之,令其內消。余嘗治脈症虛弱者,用托裡之藥,則氣血壯而肉不死。脈證實熱者,用清熱之劑,則毒氣退而肉自生。凡瘡聚於筋骨之間,肌肉之內,皆因血氣虛弱,用十全大補湯,壯其脾胃,則未成自散,已成自潰,又何死肉之有。

若不大痛,或不痛,或不赤,或內膿不潰,或外肉不腐,乃氣血虛弱,宜用桑枝灸及十全大補加薑、桂,壯其陽氣,則四畔即消,瘡頭即腐,其毒自解,又何待於針割!若脾胃虛弱,飲食少思,用六君倍加白朮,壯其榮氣,則肌肉受毒者自活,已死者自潰,已潰者自斂。若初起,或因克伐,或犯房事,以致色黯而不痛者,乃陽氣脫陷,變為陰症,急用參附湯,溫補回陽,亦有可生。

治驗

吳庠史邦直之內,仲夏患背疽,死肉不潰,發熱痛甚,作嘔少食,口乾飲湯,脈洪大,按之如無,此內真寒而外假熱,當舍時從症,先用六君加炮薑、肉桂,四劑飲食頓進,諸症頓退;復用十全大補湯仍加姜,桂之類,五十餘劑而死肉潰;又五十餘劑而新肉生。斯人氣血充盛,而瘡易起易斂,使醫者逆知,預為托裡,必無此患。

白話文:

論瘡瘍去腐肉(十)

膿瘡的症狀,膿液形成後,要辨別其成熟程度、深淺。已經壞死的肌肉,要檢查其腐爛潰瘍及脫落情況。朱丹溪先生說:癰疽是因臟腑積毒所致,應先扶助脾胃,增強元氣為主要治療,使根本穩固,再輔以行氣活血的藥物,使毒素內消。我曾經治療脈象虛弱的病人,使用補益中氣的藥物,則氣血充盛,肌肉就不會壞死。脈象和症狀表現為實熱的病人,使用清熱的藥物,則毒氣消退,肌肉自然會再生。凡是瘡瘍聚集在筋骨之間、肌肉之內,都是因為氣血虛弱所致,使用十全大補湯,補益脾胃,則未形成的膿瘡會自行消散,已形成的膿瘡會自行潰破,又哪會有壞死肌肉呢?

如果瘡瘍不太痛,或不痛,或不紅,或內部膿液不潰破,或外部肌肉不腐爛,都是氣血虛弱所致,宜用桑枝灸以及十全大補湯加生薑、肉桂,增強陽氣,則四周就會消腫,瘡瘍的頂端就會腐爛,毒素就會自行消解,又何必等待針挑切開呢!如果脾胃虛弱,飲食減少,食慾不振,使用六君子湯加倍白朮,增強榮氣,則受毒的肌肉會自行復原,已經壞死的肌肉會自行潰破,已經潰破的會自行癒合。如果瘡瘍初起,或者因為過度勞累,或者房事過度,導致顏色暗淡而不痛,這是陽氣脫陷,變成陰虛的症狀,要緊急使用參附湯,溫補回陽,也有可能使肌肉再生。

治驗

吳庠史邦直的內部,仲夏時節患了背疽,壞死肌肉不潰破,發熱疼痛劇烈,嘔吐,少食,口乾,想喝水,脈象洪大,按之如無,這是內寒外熱的症狀,應當根據當時的症狀用藥,先用六君子湯加炮薑、肉桂,四劑藥後飲食頓時增加,諸症頓時減退;再用十全大補湯仍然加入生薑、肉桂等藥物,五十多劑藥後壞死肌肉潰破;又五十多劑藥後長出新肉。此人氣血充盛,而瘡瘍容易發生也容易癒合,使醫生事先知道,預先使用補益中氣的藥物,必然不會有這樣的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