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樞要》~ 卷一 (6)
卷一 (6)
1. 論瘡瘍泥用定痛散(八)
瘡瘍之作,由六淫七情所傷。其痛疏也,因氣血凝滯所致。假如熱毒在內,便秘而作痛者,內疏黃連湯導之。熱毒熾盛,焮腫而作痛者,黃連解毒散治之。不應,仙方活命飲解之。瘀血凝滯而作痛者,乳香定痛散和之。作膿而痛者,托裡消毒散排之。膿脹而痛者,針之。膿潰而痛者補之。
若因氣虛而痛,四君加歸、耆。血虛而痛,四物加參、耆。腎虛而痛,六味地黃丸。口乾作渴,小便頻數者,加減八味丸。此皆止痛之法也。丹溪先生云:膿出而反痛,此為虛也,宜補之。穢氣所觸者,和解之。風寒所逼者,溫散之。若泥用乳、沒,斯執方矣。
治驗
鴻臚蘇龍溪,小腹內腫脹作痛,大小便秘結,作渴飲冷,脈洪數而實,用黃連解毒二劑,腫痛頓止,二便調和,用活命飲而全愈。
一儒者臀患癰,腫焮痛甚,用活命飲、隔蒜灸而消。後因飲食勞倦,腫痛惡寒,發熱頭疼,用補中益氣湯,頻用蔥熨法,兩月餘而消。
一婦人脅下作痛,色赤寒熱,用小柴胡湯,加山梔、川芎,以清肝火而愈。但經行之後,患處作痛,用八珍湯,以補氣血而安。若肝膽二經,血燥氣逆所致,當用小柴胡湯,加山梔、膽草、芎、歸主之。若久而脾胃虛弱,用補中益氣為主。若兼氣鬱傷脾而患,間以歸脾湯。若朝涼暮熱,飲食少思,須以逍遙散為主。
白話文:
論瘡瘍泥用定痛散(八)
瘡瘍的形成,是由於外邪(六淫)和內傷(七情)所致。疼痛的原因,是氣血凝滯不通。如果內有熱毒,便秘而疼痛,則服用黃連湯來疏通。熱毒熾盛,紅腫疼痛,則用黃連解毒散治療。如果效果不佳,則用仙方活命飲治療。瘀血凝滯而疼痛,則用乳香定痛散緩解。化膿疼痛,則用托裡消毒散排出膿液。膿腫疼痛,則用針刺。膿瘍潰破後仍疼痛,則需補益身體。
若因氣虛而疼痛,則服用四君子湯加當歸、黃耆。因血虛而疼痛,則服用四物湯加人參、黃耆。因腎虛而疼痛,則服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口乾舌燥,小便頻數,則服用加減八味丸。以上都是止痛的方法。丹溪先生說:膿液排出後反而疼痛,這是身體虛弱的表現,應該補益。如果因穢氣(污濁之氣)侵襲而疼痛,則需調和解毒。如果因風寒侵襲而疼痛,則需溫散寒邪。如果使用乳香、沒藥等藥物外敷,那就必須遵循正確的處方。
治驗
鴻臚寺官員蘇龍溪,小腹腫脹疼痛,大小便不通,口渴想喝冷飲,脈象洪數有力,服用黃連解毒散兩劑後,腫痛立刻止住,大小便也恢復正常,服用活命飲後痊癒。
一位儒者臀部患癰腫,紅腫疼痛劇烈,服用活命飲,並配合隔蒜灸治療,腫痛消退。後來因為飲食勞累,再次腫痛,並伴有惡寒、發熱、頭痛,服用補中益氣湯,並經常使用蔥白熨敷,兩個多月後痊癒。
一位婦女脅下疼痛,面色紅赤,寒熱交替,服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子、川芎,以清泄肝火而痊癒。但月經來潮後,患處又疼痛,服用八珍湯補益氣血而安。如果肝膽經絡血燥氣逆所致,應該服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子、膽草、川芎、當歸。如果久病導致脾胃虛弱,則以補中益氣湯為主。如果兼有氣鬱傷脾,則間隔服用歸脾湯。如果早晨怕冷晚上發熱,飲食減少,思慮減少,則應該服用逍遙散。
2. 論瘡瘍用生肌之藥(九)
夫肌肉者,脾胃之所主。收斂者,氣血之所使。但當純補脾胃,不宜泛敷生肌之劑。夫瘡不生肌而色赤甚者,血熱也,四物加山梔、連翹。色白而無神者,氣虛也,四君加當歸、黃耆。晡熱內熱,陰血虛也,四物加參、術。膿水清稀者,氣血虛也,十全大補湯。食少體倦,脾氣虛也,補中益氣湯。
煩熱作渴,飲食如常,胃火也,竹葉黃耆湯;不應,竹葉石膏湯。熱渴而小便頻數,腎水虛也,用加減八味丸料煎服。若敗肉去後,新肉微赤,四沿白膜者,此胃中生氣也,但用四君子湯以培補之,則不日而斂。若妄用生肌之藥,餘毒未盡,而反益甚耳。殊不知瘡瘍之作,由胃氣不調;瘡瘍之潰,由胃氣腐化;瘡瘍之斂,由胃氣榮養。
東垣先生云:胃乃生髮之源,為人身之本。丹溪先生亦謂:治瘡瘍,當助胃壯氣,使根本堅固。誠哉是言也,可不慎歟。
治驗
銀臺鄭敬齋腿患癰,瘡口不斂。余考績到京,請治者,皆用十宣散之類。云旬日收斂,至今未應,何也?余診其脈浮大,按之微細,此因脾氣虛弱,遂用補中益氣,加茯苓、半夏,壯其脾胃,不數日而瘡斂矣。
昆庠王子大背患疽,年餘瘡口少許不斂。色黯陷下,面色痿黃,形氣怯弱,脈浮緩而澀,此脾肺氣虛也,用十全大補湯,加附子少許,數劑而元氣漸復;卻去附子,又三十餘劑全愈,而領鄉薦。
白話文:
論瘡瘍用生肌之藥(九)
肌肉的生成,主要依靠脾胃的功能。傷口癒合收斂,則需氣血的運作。治療瘡瘍時,應著重於滋補脾胃,不宜盲目使用生肌藥物。
如果瘡瘍不生肌,而顏色鮮紅,這是血熱的表現,可用四物湯加上山梔子、連翹。如果瘡瘍顏色蒼白,缺乏光澤,這是氣虛的表現,可用四君子湯加上當歸、黃耆。如果午後發熱,內有熱邪,且陰血不足,可用四物湯加上人參、白術。如果膿水稀薄清亮,是氣血不足的表現,可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病人食慾不振,身體倦怠,是脾胃虛弱的表現,可用補中益氣湯。
如果患者感到煩熱口渴,但飲食正常,這是胃火旺盛,可用竹葉黃耆湯;如果效果不佳,則改用竹葉石膏湯。如果患者感到熱渴,且小便頻數,這是腎陰虛的表現,可用加減八味丸的藥方煎服。
如果腐敗的肌肉已經去除,新的肌肉略帶紅色,邊緣有白色的薄膜,這是胃氣生髮的徵兆,只需服用四君子湯來培補,很快就能癒合。如果濫用生肌藥物,而瘡瘍的毒素尚未完全清除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殊不知,瘡瘍的發生,是因為胃氣失調;瘡瘍的潰爛,是因為胃氣腐敗;瘡瘍的癒合,是因為胃氣滋養。
張仲景(東垣先生)說:胃是生髮的根本,是人體的根本。朱丹溪(丹溪先生)也說:治療瘡瘍,應該增強脾胃之氣,使根本堅固。這兩位醫家的話確實精闢,值得我們謹慎思考。
治驗:
銀臺的鄭敬齋先生腿部患有癰疽,傷口久久不癒。我到京城後,有人請我治療,都使用十宣散等藥物,說十天就能癒合,但至今無效,這是為什麼呢?我診斷他的脈象浮大,按之則微細,這是脾氣虛弱的表現,所以我使用補中益氣湯,加入茯苓、半夏,以增強脾胃功能,幾天後傷口就癒合了。
昆山庠舍的王子大先生背部患有疽,一年多了傷口仍未完全癒合。傷口顏色黯淡下陷,面色萎黃,體質虛弱,脈象浮緩而澀,這是脾肺氣虛的表現,所以我使用十全大補湯,加少量附子,服用幾劑後元氣漸漸恢復;然後停用附子,又服用三十多劑藥後痊癒,並因此獲得鄉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