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樞要》~ 卷三 (17)
卷三 (17)
1. 論瘡瘍隨症加減用藥(十八)
如不應,兼六味丸。又不應,佐以補中益氣湯。自汗內熱口乾,胃氣虛也,去三味,加參、耆、歸、術。如不應,暫用六君子湯。盜汗內熱口乾,陰血虛也,去三味,加熟地、麥門、五味。如不應,暫用當歸六黃湯。莖中痛而小便不利,精內敗也,去三味,加山茱、山藥、澤瀉。
如不應,佐以六味丸。愈便則愈痛,愈痛則愈便,精復竭也,去三味,煎送六味丸。食少體倦,口乾飲熱,小便黃短,脾肺虛熱也,去三味,加五味子、山茱萸。如不應,暫用六味丸。勞役而小便黃,元氣下陷也,去三味,加升麻、柴胡。汗後而小便黃短,腎虛熱也,去三味,加升麻、柴胡。
如不應,煎送六味丸。口燥作渴,小便頻數,腎水虧也,去三味,加五味子、山茱、山藥、熟地。如不應,兼用六味丸。四肢逆冷,腎氣虛寒也,去三味,加桂、附。如不應,佐以八味丸。食少體倦作渴,胃氣虛也,去三味,加參、耆、白朮。如不應,暫用補中益氣湯。體倦頭痛,或眩暈,中氣虛也,去三味,加柴胡、升麻。
如不應,暫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。日晡頭痛,或眩暈,陰血虛也,去三味,加熟地黃。如不應,佐以六味丸。夢泄遺精,頭暈頭痛,或痰喘氣促,腎虛不能納氣也,去三味並川芎,佐以六味丸。如不應,是虛寒也,用八味丸。面目赤色,煩熱作渴,脈大而虛,血脫髮躁也,去三味,加黃耆、當歸。
如不應,暫用當歸補血湯。身熱惡衣,欲投於水,脈沉微細,氣脫髮躁也,去三味,加肉桂、附子。如不應,暫用附子理中湯。善思體痛,無寐盜汗,脾血虛也,去三味,加茯苓、遠志、酸棗仁、圓眼肉。如不應,暫用歸脾湯。寢寐而汗出,腎氣虛也,去三味,加五味子,煎送六味丸。
飲食而出汗,胃氣虛也,去三味,加參、耆、歸、朮、五味子。如不應,暫用六君子湯。睡覺飽而出盜汗,宿食也,去三味,加參、朮、半夏。如不應,暫用六君子湯。胸滿多痰,脾氣虛也,去三味,加桔梗、半夏。如不應,暫用六君子湯加桔梗、枳殼。晡熱多痰,脾血虛也,去三味,加歸、地、參、術。
如不應,暫用六君子湯,加芎、歸、熟地。咳嗽唾痰,腎虧津液泛上也,去三味,加山茱、山藥、熟地。如不應,佐以六味丸。忿怒胸痞,肝氣滯也,去三味,加桔梗、山梔。如不應,暫用補中益氣湯,加桔梗、枳殼。倦怠胸痞,中氣虛也,去三味,加參、朮、茯苓。如不應,暫用八珍湯加柴胡。
口苦,寒熱往來,肝火血虛也,去三味,加熟地、柴胡。因怒,寒熱往來,肝火血虛也,加柴胡、黃芩。如不應,暫用八珍湯,加炒山梔、炒酸棗仁、酒炒黑膽草。體倦寒熱往來,肝脾氣滯也,去三味,加參、耆、歸、術。如不應,暫用補中益氣湯。內熱晡熱,或寒熱往來,陰血虛也,去三味,加芎、歸、牡丹皮、柴胡。
白話文:
如果藥效不佳,可以搭配六味丸。如果還是沒效,就輔助使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出現自汗、體內發熱、口乾,這是胃氣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六君子湯。如果出現盜汗、體內發熱、口乾,這是陰血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熟地黃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當歸六黃湯。如果出現陰莖疼痛且小便不順暢,這是精氣敗壞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。
如果藥效不佳,可以輔助使用六味丸。如果大便暢通就越疼痛,越疼痛就越想大便,這是精氣快要耗盡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用藥湯送服六味丸。如果出現食慾不振、身體疲倦、口乾喜歡喝熱飲、小便顏色黃且量少,這是脾肺虛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五味子、山茱萸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六味丸。如果因為勞累而小便發黃,這是元氣下陷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升麻、柴胡。如果在出汗後小便發黃量少,這是腎虛有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升麻、柴胡。
如果藥效不佳,可以用藥湯送服六味丸。如果出現口乾舌燥、口渴、小便頻繁,這是腎水不足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五味子、山茱萸、山藥、熟地黃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合併使用六味丸。如果出現四肢冰冷,這是腎氣虛寒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桂枝、附子。如果還是沒效,就輔助使用八味丸。如果出現食慾不振、身體疲倦、口渴,這是胃氣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出現身體疲倦、頭痛、或者頭暈,這是中氣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柴胡、升麻。
如果藥效不佳,可以暫時使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蔓荊子。如果午後出現頭痛或者頭暈,這是陰血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熟地黃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輔助使用六味丸。如果出現夢遺、遺精、頭暈頭痛,或者痰多氣喘,這是腎虛無法納氣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以及川芎,輔助使用六味丸。如果還是沒效,這是虛寒的表現,要使用八味丸。如果出現面色發紅、煩躁發熱口渴、脈象大而虛弱,這是血脫發燥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黃耆、當歸。
如果藥效不佳,可以暫時使用當歸補血湯。如果出現身體發熱、怕熱、想跳入水中、脈象沉細微弱,這是氣脫發燥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肉桂、附子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附子理中湯。如果出現多思慮、身體疼痛、失眠盜汗,這是脾血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茯苓、遠志、酸棗仁、龍眼肉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歸脾湯。如果睡覺時出汗,這是腎氣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五味子,用藥湯送服六味丸。
如果吃飯時出汗,這是胃氣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、五味子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六君子湯。如果睡飽後出盜汗,這是宿食未消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人參、白朮、半夏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六君子湯。如果出現胸悶、多痰,這是脾氣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桔梗、半夏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六君子湯並加入桔梗、枳殼。如果午後發熱且痰多,這是脾血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當歸、熟地黃、人參、白朮。
如果藥效不佳,可以暫時使用六君子湯,加入川芎、當歸、熟地黃。如果出現咳嗽吐痰,這是腎氣虧虛導致津液上泛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山茱萸、山藥、熟地黃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輔助使用六味丸。如果因為生氣而胸悶,這是肝氣鬱滯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桔梗、山梔子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補中益氣湯,加入桔梗、枳殼。如果出現疲倦胸悶,這是中氣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八珍湯並加入柴胡。
如果出現口苦、忽冷忽熱,這是肝火旺盛且血虛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熟地黃、柴胡。如果因為生氣而忽冷忽熱,這是肝火旺盛且血虛的表現,要加入柴胡、黃芩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八珍湯,加入炒山梔子、炒酸棗仁、酒炒黑膽草。如果出現身體疲倦、忽冷忽熱,這是肝脾氣滯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。如果還是沒效,可以暫時使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出現體內發熱、午後發熱,或者忽冷忽熱,這是陰血虛弱的表現,要移除原方中的三味藥,加入川芎、當歸、牡丹皮、柴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