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己

《外科樞要》~ 卷二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5)

1. 論肺疽肺痿(十)

(婦人症見《婦人良方》)

夫肺者,五臟之華蓋也,處於胸中,主於氣,候於皮毛,勞傷氣血,腠理不密,外邪所乘,內感於肺;或入房過度,腎水虧損,虛火上炎;或醇酒炙爆,辛辣厚味,熏蒸於肺;或咳唾痰涎,汗下過度,重亡津液之所致也。其候惡風咳嗽,鼻塞項強,胸脅脹滿,呼吸不利,咽燥作渴,甚則四肢微腫,咳唾膿血。

若吐痰臭濁,膿血腥穢,胸中隱隱微痛,右手寸口脈數而實者,為肺疽。若吐涎沫而無膿,脈數而虛者,為肺痿也。若咳嗽喘急者,小青龍湯。咳嗽胸脹者,葶藶大棗瀉肺湯。咳膿腥濁者,桔梗湯;咳喘短氣,或小便短少者,佐以參耆補肺湯;體倦食少者,佐以參朮補脾湯。咳唾痰壅者,腎虛水泛也,六味地黃丸。

口乾咽燥者,虛火上炎也,加減八味丸。此症皆因脾土虧損,不能生肺金,肺金不能生腎水,故始萌則可救,膿成則多死。若脈微緊而數者,未有膿也。緊甚而數者,已有膿也。《內經》曰:血熱則肉敗,榮衛不行,必將為膿。大凡肺瘡咳唾膿血,久久如粳米粥者,難治。若唾膿而不止者,亦不可活也。

其嘔膿而自止者自愈,其脈短而澀者自痊。面色當白而反赤者,此火之剋金,皆不可活,苟能補脾肺滋腎水,庶有生者。但恐專攻其瘡,脾胃益虛,鮮有不誤者矣。

治驗

一儒者患肺癰,鼻流清涕,咳吐膿血,胸膈作脹。此風邪外傷也,先用消風散加亂髮灰,二服而鼻利;又用四君加芎、歸及桔梗湯而愈。後因勞役,咳嗽吐膿,小便滴瀝,面色黃白,此脾土不能生肺金,肺金不能生腎水也。用補中益氣湯、六味地黃丸而愈。

一儒者,因素善飲,咳膿項強,皮膚不澤。此脾肺氣虛,外邪所乘而成肺癰也。先用桔梗湯,後用人參補肺湯而痊。

一男子咳吐痰膿,胸腹膨脹,兩寸與右關脈皆洪數。此火不能生土,而土不能生金也。用桔梗湯為主,佐以補中益氣湯而愈。

一男子不時咳嗽,作渴自汗,發熱便數。自用清肺降火、理氣滲利之劑服之,反小便不通,面目赤色,唇裂痰壅,脾肺腎三脈浮大,按之而數。此足三陰虧損,不能相生,當滋化源,否則成癰矣。不信,仍用分利之藥,後果患肺癰,余用桔梗湯及六味丸而愈。

一男子面赤吐膿,發熱作渴,煩躁引飲,脈洪數而無倫次。先用加減八味丸加麥門,大劑一服,熱渴頓止,即熟睡良久,覺而神爽索食,再劑,諸症頓減。仍用前藥,更以人參五錢、麥門二錢五分、五味二錢,水煎代茶,日飲一劑,月餘而安。此症面赤者,當補肺腎;面白者,當補脾肺,治者驗之。

一婦人素血虛,發熱咳嗽,或用痰火之劑後,吐膿血,面赤脈數,其勢甚危,此膿成而血氣虛也。余用八珍湯以補元氣,用桔梗湯以治肺症,脈症漸愈。

一婦人感冒風寒,或用發表之劑,反咳嗽喘急,飲食少思,胸膈不利,大便不通,右寸關脈浮數,欲用通利之劑。余曰:此因脾土虧損,不能生肺金,若更利之,復耗津液,心患肺癰矣。不信,仍利之,虛症悉至,後果吐膿。余朝用益氣湯,夕用桔梗湯,各數劑,吐膿漸止。又朝仍前湯,夕用十全大補湯,各五十餘劑,喜其善調理,獲愈。

一婦人咳嗽吐痰,胸膈作痛,右寸關浮滑,項下牽強,此脾胃積熱成痰,非癰患也,以二陳湯,加山梔、白朮、桔梗,治之而愈。

一婦人素血虛,內熱時咳,甲辰孟冬,兩尺浮洪。余曰:當防患肺症。丙午孟春,果咳嗽,左右寸脈洪數,此心火型克肺金,而成肺癰也,膿已成矣,夏令可憂。余用壯水健脾之劑稍愈。彼不慎調攝,果歿於仲夏。

白話文:

論肺疽肺痿(十)

肺是五臟之華蓋,位於胸中,主宰呼吸之氣,外在則表現在皮膚毛髮。勞累傷及氣血,導致肌膚腠理疏鬆,外邪乘虛而入,內侵肺臟;或者房事過度,耗傷腎水,導致虛火上炎;或者飲酒過度、嗜食辛辣厚味炙烤之物,熏蒸肺氣;或者咳嗽吐痰過多、汗出過度,損耗津液,都會導致肺病。其症狀表現為惡風咳嗽、鼻塞、項強(頸項僵硬)、胸脅脹滿、呼吸困難、咽喉乾燥口渴,嚴重者甚至四肢輕微水腫,咳嗽並吐出膿血。

如果吐出的痰液臭濁,膿血腥穢,胸中隱隱作痛,右手寸口脈搏數而有力,則為肺疽;如果吐出的是涎沫,沒有膿血,脈搏數而虛弱,則為肺痿。咳嗽氣喘者,可用小青龍湯;咳嗽胸脹者,可用葶藶大棗瀉肺湯;咳出膿痰腥濁者,可用桔梗湯;咳嗽氣喘,或小便短少者,可用參耆補肺湯;身體倦怠,食慾不振者,可用參朮補脾湯;咳嗽痰多,則為腎虛水腫,可用六味地黃丸;口乾咽燥者,為虛火上炎,可用加減八味丸。這些病症都是因為脾土虧損,不能夠生肺金,肺金不能夠生腎水所致,病症初期尚可治療,膿液形成則大多難以痊癒。如果脈搏微弱緊促而數,則尚未化膿;如果脈搏緊促而數甚,則已經化膿。《內經》說:「血熱則肉敗,榮衛不行,必將化膿。」一般來說,肺瘡咳嗽吐出膿血,久而久之如同米粥樣稀薄,則難以治療;如果不停地吐膿,則難以活命。

能自行止住嘔吐膿液者,可以自愈;脈搏短而澀者,也能自癒。面色應該蒼白卻反而紅赤者,這是火克金的徵兆,都難以活命。如果能夠補益脾肺,滋養腎水,或許還有生機。但是擔心專攻瘡瘍,反而損傷脾胃,很少有不誤治的。

治療驗證案例:

一儒者患肺癰,鼻涕清澈,咳嗽吐出膿血,胸膈脹滿。這是風邪外侵所致,先用消風散加亂髮灰,服藥兩次後鼻塞通暢;然後用四君子湯加芎藭、歸尾和桔梗湯而痊癒。後來因為勞累,又咳嗽吐膿,小便淋漓不暢,面色黃白,這是脾土不能生肺金,肺金不能生腎水。用補中益氣湯、六味地黃丸而痊癒。

一儒者,因為嗜酒,咳嗽吐膿,頸項僵硬,皮膚乾燥無光澤。這是脾肺氣虛,外邪乘虛而入,形成肺癰。先用桔梗湯,後用人參補肺湯而痊癒。

一男子咳嗽吐出膿痰,胸腹脹滿,兩寸脈和右關脈都洪數。這是火不能生土,土不能生金。用桔梗湯為主,佐以補中益氣湯而痊癒。

一男子經常咳嗽,口渴自汗,發熱,大便次數多。自己用清肺降火、理氣滲利之藥服用,反而小便不通,面色赤紅,嘴唇乾裂,痰多,脾肺腎三條經脈浮大,按之脈搏數。這是足三陰經虧損,不能相互滋生,應該滋補根本,否則會形成癰腫。他不相信,繼續服用利尿藥,結果患了肺癰,我用桔梗湯和六味地黃丸而痊癒。

一男子面色紅赤,吐膿,發熱口渴,煩躁,飲水很多,脈搏洪數紊亂。先用加減八味丸加麥冬,大劑量服用一劑,熱渴頓時止住,很快就熟睡很久,醒來後精神爽朗,想吃東西,再服用一劑,諸症狀明顯減輕。繼續服用前藥,並加入人參五錢、麥冬二錢五分、五味子二錢,水煎代茶,每天服用一劑,一個多月後痊癒。這種面色紅赤的,應該補益肺腎;面色蒼白的,應該補益脾肺,治療者應該根據情況來判斷。

一婦人素體血虛,發熱咳嗽,服用痰火藥後,吐出膿血,面色紅赤,脈搏數,病情危急,這是膿液已經形成,而氣血虛弱。我用八珍湯補益元氣,用桔梗湯治療肺病,脈症逐漸好轉。

一婦人感冒風寒,服用發汗藥後,反而咳嗽氣喘,食慾不振,胸膈不適,大便不通,右寸關脈浮數,想要用通利之藥。我說:這是因為脾土虧損,不能生肺金,如果再服用通利之藥,會進一步耗傷津液,會患肺癰。她不相信,繼續服用通利之藥,虛症全部出現,結果吐膿。我早上用益氣湯,晚上用桔梗湯,各服用幾劑,吐膿逐漸停止。又早上繼續服用前藥,晚上服用十全大補湯,各服用五十多劑,她很喜歡這種調理方法,最終痊癒。

一婦人咳嗽吐痰,胸膈疼痛,右寸關脈浮滑,頸項牽引疼痛,這是脾胃積熱化痰,不是癰腫,用二陳湯加山梔子、白朮、桔梗治療而痊癒。

一婦人素體血虛,內有虛火,時常咳嗽,甲辰年孟冬(十一月),兩尺脈浮洪。我說:應該預防肺病。丙午年孟春(正月),果然咳嗽,左右寸脈洪數,這是心火克制肺金,形成肺癰,膿液已經形成,夏天恐怕會有危險。我用健脾益腎的藥物稍微好轉。她沒有注意調養,結果在仲夏去世。

2. 論胃脘癰(十一)

《聖濟總錄》云:胃脘癰,由寒氣隔陽,熱聚胃口,寒熱不調,故血肉腐壞。以氣逆於胃,故胃脈沉細;以陽氣不得上升,故人迎熱甚,令人寒熱如瘧,身皮甲錯或咳嗽,或嘔膿唾血。若脈洪數,膿成也,急排之。脈遲緊,瘀血也,急下之。否則其毒內攻,腐爛腸胃矣。丹溪先生云:內疽者,因飲食之毒,七情之火,相鬱而發,用射干湯主之。

愚常以薏苡仁湯、牡丹皮散、太乙膏選用之亦效。若吐膿血,飲食少思,助胃壯氣為主,而佐以前法,不可專治其瘡。

治驗

一男子寒熱作渴,不時咳吐,口內血腥,又五日,吐膿,身皮甲錯。用射干湯四劑,膿血已止,但氣壅痰多,以甘桔湯而愈。

一男子用射干湯之類將愈,但氣喘體倦,發熱作渴,小便頻數。此肺氣不足,用補中益氣、山藥、山茱、麥門、五味。時仲夏,更以生脈散代茶飲而愈。

一婦人素食厚味,吐膿已愈,但小便淋瀝,此肺腎氣虛。用補中益氣,加麥門、五味,及加減八味丸,而愈。若膏粱之人,初起宜用清胃散。

白話文:

胃脘癰的討論(十一)

古代醫書記載,胃脘癰是寒氣阻隔陽氣,熱邪聚集在胃部,寒熱失調導致血肉腐爛所致。由於氣逆於胃,所以脈象沉細;陽氣不能上升,所以人迎脈(頸部動脈)熱盛,患者出現寒熱交替像瘧疾一樣,全身皮膚痠痛,可能伴隨咳嗽或嘔吐膿血。如果脈搏洪大而數,表示膿已成形,應及時排出;如果脈搏遲緩而緊,表示瘀血阻滯,應及時疏通。否則膿毒內侵,會腐爛腸胃。

丹溪先生認為,內部腫瘍是由於飲食積毒和七情內傷鬱結而發病,常用射干湯治療。

我平時也常用薏苡仁湯、牡丹皮散、太乙膏等,療效也不錯。如果患者嘔吐膿血、食慾不振,應以健脾益胃、扶助正氣為主,再輔以以上方法,不可單純治療瘡瘍。

治療案例:

一個男子出現寒熱交替、口渴、時常咳嗽嘔吐,口中血腥味,五天后開始嘔吐膿液,全身皮膚痠痛。服用射干湯四劑後,膿血停止,但氣鬱痰多,改用甘桔湯治療而痊癒。

一個男子用類似射干湯的藥物治療後,病情好轉,但仍氣喘乏力、發熱口渴、小便頻繁。這是因為肺氣不足,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,並加入山藥、山茱萸、麥冬、五味子等藥物。正值仲夏,又用生脈散代茶飲,最終痊癒。

一個婦人平時飲食油膩,嘔吐膿液後痊癒,但小便不利,這是因為肺腎氣虛。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,並加入麥冬、五味子,以及加減八味丸,最終痊癒。如果是平素飲食膏粱厚味的人,初期應使用清胃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