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衛生寶鑒》~ 序 (1)
序 (1)
1. 序
是其嘉惠後學、羽翼醫教之盛心。於何如也。因不辭而書以為末序云。
永樂十五年歲在丁酉冬十一月癸丑太醫院院判淮南蔣用文書 醫自軒岐設教。其為天下斯民慮。至深遠也。然去聖既遠。教雖存而不免浸至失真。此所以必又待豪傑之士為之維持發越、而後可以永其傳也。歷代以來。若秦越人、淳于意、張仲景、華元化、孫思邈。蓋皆其人焉。奈何自思邈而下。世代益遠。所失益甚。士之習醫業者。各尊所聞、行所知。
倀倀乎莫知適從矣。是故凡遺書所存。其處方立論。紛紛乖繆。或氣運之有遺。或經絡之不審。或表裡升降而混於所施。君子於此不能無識議焉。天愍斯民。嗣生豪傑。而鎦河間、張潔古、李東垣諸公者。挺然復出。啟前聖不傳之秘。煥然為後學之模範。然當時學者。惟真定羅謙甫氏。
獨得李氏之正傳。故所輯衛生寶鑑一書。論病則本於素、難。必求其因。其為說也詳而明。制方則隨機應變。動不虛發。其為法也簡而當。太抵皆採摭李氏平日之精確者。而間檃括以己意。旁及於諸家者也。江左舊有刻板。兵燹不存。士大夫家罕有其書。雖間有能謄錄者。往往病於差繆。
棄置不省。後生晚學。殆有未嘗經目者矣。吾友院判韓公公達。為予言其幼稚時。嘗承先君子復齋先生之訓。謂羅氏深得李氏不傳之奧。其處方立論。不偏於一。而於針法本草,莫不備述。實醫家至要之書。嘗讎校其訛舛。欲重刊行而未暇。汝輩當繼志勿忘也。先人沒已久。
言猶在耳。某今幸承澤余。叨仕醫垣。日近聖天子清光。思所以報稱萬一者。惟是書為然。恆惜其傳布之不廣。乃命醫士錢垣繕寫。捐俸貲鳩工鋟木。與眾共之。子盍為序。嗚呼。羅氏之書。將翕然為人所爭誦矣。夫李氏之學。得羅氏而益明。羅氏之書。得韓氏而傳播不朽。
白話文:
醫學從軒轅黃帝和岐伯開始教導人民,他們為天下百姓考慮得非常深遠。然而,因為距離聖賢時代已經很久遠,即使教導還存在,也難免逐漸失真。因此,必須要等待有才能的傑出人士出來維護和發揚,這樣才能使醫學的傳承長久不斷。歷代以來,像秦越人(扁鵲)、淳于意、張仲景、華佗、孫思邈等人,都是這樣的人。但是,自從孫思邈之後,時間越來越久遠,醫學的失誤也越來越嚴重。學習醫學的人,各自尊崇自己聽到的、實行的知識,茫然不知該如何遵循正確的方向。所以,凡是遺留下來的醫書,其中的處方和理論,紛紛出現錯誤。有的遺漏了氣的運行規律,有的對經絡的理解不夠準確,有的把表裡、升降的關係混淆在一起。有識之士對此不能不提出批評。
上天憐憫百姓,接連出現了傑出人物,像劉完素、張元素、李杲等,他們挺身而出,重新發掘出前代聖賢沒有傳下來的秘密,為後來的學者樹立了榜樣。然而,當時的學者中,只有真定的羅天益先生,獨自得到了李杲的正統傳承。因此,他所編著的《衛生寶鑑》一書,論述疾病時,以《素問》、《難經》為基礎,務必探求疾病的根源。他的論述詳細而明瞭。制定處方時,能隨機應變,用藥絕不虛發,方法簡潔而恰當。大致上都是採納李杲平日的精確見解,同時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,並參考了其他醫家的觀點。
江浙一帶原先有刻印的版本,但因為戰亂而消失,士大夫家中很少有這本書。即使偶爾有人能抄錄,也常常因為抄寫錯誤而有許多謬誤,被隨意丟棄而不加重視。後來的年輕學子,恐怕沒有見過這本書。我的朋友太醫院院判韓公公達,曾經告訴我,他小時候承蒙先父復齋先生的教誨,說羅天益先生深得李杲不傳的醫學奧義。他的處方和理論,不偏於一方,而且對於針灸、本草等各方面都有詳細的論述,實在是醫學界最重要的書籍。他曾經校對勘誤,想要重新刊行,但沒有時間。你們應當繼承先父的遺志,不要忘記這件事。先父過世已經很久了,他的話仍然在耳邊迴響。我現在很幸運地繼承了恩澤,在太醫院擔任官職,每天接近皇帝的光輝,想要報答萬分之一的恩情。覺得只有這本書能夠做到。我一直很惋惜這本書沒有廣泛流傳,於是命令醫士錢垣抄寫,拿出自己的俸祿,招募工匠雕刻印刷,與大家共同分享。你為何不為這本書寫一篇序呢?
唉!羅天益先生的書,將會被大家爭相傳誦。李杲的醫學,因為羅天益先生而更加發揚光大。羅天益先生的書,因為韓公公達先生而得以傳播不朽。這展現了他們為後來的學子帶來益處、輔助醫學發展的盛大心意,實在是令人敬佩。因此,我毫不推辭地寫下這篇序言,作為本書的最後一篇序。
永樂十五年丁酉年冬十一月癸丑日,太醫院院判淮南蔣用文撰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