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補齋

《衛生寶鑒》~ 補遺 (6)

回本書目錄

補遺 (6)

1. 長夏濕熱胃困

【六和湯】,治心脾不調。氣不升降。霍亂輕筋。嘔吐泄瀉。寒熱交作。痰喘咳嗽。胸膈痞滿。頭目昏痛。肢體浮腫。嗜臥怠惰。小便赤澀。並傷寒陰陽不分。冒暑伏熱、煩悶。或成痢疾。中酒煩渴。畏食。婦人胎前產後。並宜服之。

半夏,杏仁,縮砂仁,人參,甘草(各一兩),赤茯苓,藿香,木瓜,白扁豆(各二兩),香薷,厚朴(各四兩)
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二盞。生薑三片。棗一枚。煎至一盞。不拘時服。

【大順散】,治冒暑伏熱。引飲過多。脾胃受濕。水穀不分。清濁相干。陰陽氣逆。霍亂嘔吐。臟腑不調。

甘草(三斤),乾薑(四斤),杏仁(去皮尖炒。四斤),肉桂(去粗皮。四斤)

上為末。每服三錢。白湯調下。不拘時服。

【益元散】,治中暑身熱。小便不利。此藥性涼。除胃脘積熱。

滑石(六兩),甘草(一兩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錢。用熱湯或冷水調下。如欲發汗。以蔥白、豆豉調湯下。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長夏濕熱胃困

六和湯適用於心脾失調、氣機升降失常、輕度霍亂、嘔吐腹瀉、寒熱交替、痰喘咳嗽、胸膈痞悶、頭昏眼痛、肢體水腫、嗜睡懶動、小便短赤澀痛,以及傷寒陰陽失調、中暑煩悶、痢疾、飲酒後煩渴、食慾不振等症狀,孕婦產後也可服用。藥方組成:半夏、杏仁、縮砂仁、人參、甘草(各一兩)、赤茯苓、藿香、木瓜、白扁豆(各二兩)、香薷、厚朴(各四兩)。用法:將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錢,加水兩杯,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煎至一杯,不限時服用。

大順散適用於中暑、飲水過多、脾胃受濕、水穀消化不良、陰陽氣逆、霍亂嘔吐、臟腑失調等症狀。藥方組成:甘草(三斤)、乾薑(四斤)、杏仁(去皮尖,炒制,四斤)、肉桂(去粗皮,四斤)。用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白開水送服,不限時服用。

益元散適用於中暑發熱、小便不利,此藥性涼,能清除胃脘積熱。藥方組成:滑石(六兩)、甘草(一兩)。用法: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熱水或冷水送服,如果需要發汗,可用蔥白、豆豉熬湯送服,不限時服用。